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侯大勇没有过多地关注富家商铺的经营方式,昨天孟殊向侯大勇详细汇报了飞鹰堂脱离富家商铺的各项事宜,侯大勇当时就感觉飞鹰堂经费的运作方式有些不妥当,但是侯大勇也没有考虑清楚,经过几天的思考,侯大勇还是决定要改变飞鹰堂的管理模式。
“孟郎,飞鹰堂的管理模式必须要改变,现在各地飞鹰分堂的经费均是由当地富家商铺分店来承担,总堂半年审一次帐,这种做法有些问题,飞鹰堂各分堂既然和富家商铺分店分开了,就要分得彻底,尽量不要让富家商铺插手飞鹰分堂的具体事务。各地飞鹰分堂的经费由富家商铺分店提供,则分堂的活动很难彻底瞒过分店,这就有泄密的危险。同时,飞鹰分堂的经费由各地富家商铺分店来提供,容易让分堂和分店揽到一起,时间久了,各地分堂和分店的利益就会紧密地联系起来,极易形成地方派系,这对于飞鹰堂全局极为不利。你考虑到这个问题没有?”
从飞鹰堂的历史发展来看,飞鹰堂脱胎于富家商铺,最初的飞鹰堂没有设分堂,人员、经费和活动场所全部由富家商铺分店提供,因此,飞鹰堂和富家商铺密不可分。飞鹰堂和富家商铺正式分家以后,各地地分堂和富家商铺分店都还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孟殊即是飞鹰堂的堂主,又是富家商铺的掌柜,在他心目中。也没有把飞鹰堂和富家商铺彻底分开。
孟殊没有马上回答,想了一会才道:“这个问题我疏漏了,我回到大粱就立刻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以后飞鹰堂分堂的所有经费都直接由总堂拨付,住所也从富家商铺搬离,只是飞鹰堂的人员不能变动得太多,否则无法开展工作,只有慢慢地进行调整。”
侯大勇见孟殊的思路很清晰,又道:“各地飞鹰分堂都要以一个合法的身份,渐渐地隐入市井间。融入到当地的生活中去。你可以根据各地的需求,选配合适身份地飞鹰分堂主,堂主可以是商人,可以是读书人。可以是地主,可以是朝堂官吏,这些细节就由孟郎具体办理。我管不了这么细。”侯大勇又指着鸽舍道:“飞鹰堂各地分堂距离遥远,必须要有大量的鸽子,使信息在总堂和分堂之间交流无碍,你回大粱后,富家商铺还要花大力气训养了一批鸽子,不仅仅是黑雕军需要,飞鹰堂也同样需要。”
“清水河畔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党项房当人被赶走之后,这些土地就空着了,你这次回中原之后,暗中让人把这边的情况讲一讲,那些没有土地的人家若愿意到灵州和同心城来,都可以分到土地、种子和农具。”
孟殊对西部地广人稀有着深刻的印象,一路走来,出了京兆府,村庄、城镇都渐渐减少了,到了灵州,更是一片又一片荒芜的土地,答道:“这个事情好办,今年黄河在大野泽和陕州都决了堤,难民不少,节度使以前在郑州安置了大量难民,在百姓间口碑极佳,只要把此事放出风声去,定然会有不少人家愿意到灵州来,我还可以在沿途用寺庙、商铺等各种名义设一些粥场,发一些干粮给难民,让他们能顺利到达灵州。”
侯大勇听孟殊安排得十分细致,心中暗道:四年时间,孟殊真是脱胎换骨了,一点没有当初在寒风巾发抖的书生模样了。
说完这些琐事,侯大勇便沉默了一会,他下决心要把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交给孟殊办理,这件事情已经要触及侯大勇的核心机密了。
侯大勇端起茶杯,细细地啜了一口,放下茶杯后,脸色变得极为严肃了,用锐利的眼光逼着孟殊,一字一顿地道:“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孟郎去办,飞鹰堂除了收集朝堂地变化以外,收集情报要有一个重点,就是监视赵匡胤、李重进和张永德三人,他们三人地行动以及他们家族、亲信部属的行动,事无巨细都要细细地记载下来,作为绝密级资料放在暗室里,你要记住,禁军是大周朝的武力核心,若大周朝将来有异常变动,领头者必定是这三个人中的一人,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这个要求,是侯大勇对亲信手下第一次提出来,石虎、郭炯、钱向南等人都不知道,此时距离显德六年不过两年多地时间,侯大勇开始对少数几个核心人物一步一步地交底了。
孟殊原本以为今天早上只是一场例行的谈话,谁知道却谈了许多具体的事情,比前几天谈地事情都重要,特别是侯大勇最后几句话,让他惊出了一身冷汗:李重进、张永德和赵匡胤都是手握重兵的禁军将领,李重进和张永德是皇亲,赵匡胤在淮南屡立功劳,是陛下的亲信大将,侯大勇监视他们的用意何在?
孟殊不敢深想,他只觉得后背的贴身衣服已被汗水打湿了。
侯大勇说完最后几句交底的话,就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孟殊的表情,孟殊虽说尽量保持着脸色平静,可是内心地震惊却无法掩饰,他拿起一杯泡好的茶,慢慢地啜着,放下茶杯的时候,茶水却洒了一些出来。
第152章 争夺河套(十七)
在侯府中,内院书房是很重要的房间,黑雕军许多重要决策都是在这间书房完成的,有资格进入书房谈事情的不过二十多人。
内院书房原是东侧的一间会客室,是个较为封闭的空间,侯大勇买下院子后,专门吩咐改造了书房的大门,换上了严实的木门,加了一道布帘子,使书房的隔音效果大大增强,站在屋外很难听清屋内的谈话。与此同时,每一次有人在书房内谈话,亲卫罗青松都腰跨侯家刀,守在书房门口,不让任何人接近。
侯大勇的一席话,让孟殊颇有些心惊,他放下茶杯之后,虽说书房也安有地龙,地龙里热气不断传到屋内,使书房内温暖如春。孟殊额头上开始冒出汗珠,却总是感到有一股若隐若无的冷风在小屋内乱转。这阵冷风让孟殊头脑迅速清醒了过来:自己和妹妹孟真的性命是侯大勇和符英所救,也正是靠着侯大勇的力量才报了大妹妹孟清的血海深仇,自己现在是飞鹰堂堂主、富家商铺大掌柜,算得上侯大勇最为嫡系的人马,自己的命远已经和侯大勇牢不可分地绑在了一起,不管侯大勇做什么都必须义不容辞地跟随,否则,不论是敌人还是朋友都不会放过他。
孟殊猛地站起来,跪在侯大勇面前,低沉地说道:“孟殊和妹妹孟真的性命都是节度使所救,节度使对我们兄妹有再造之恩,孟殊愿意赴汤蹈火永远做节度使的马前卒,若有贰心,孟殊万箭穿心,永世不得超生。”
侯大勇需要的就是孟殊的效忠。他微笑着把孟殊扶了起来,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从这一刻起,孟殊就算第一个接近自己核心机密地心腹手下。
孟殊站起来后,心潮仍在起伏不定,他低声地道:“我有一事禀报。殿前司有一位飞鹰堂的弟子,他给我说过一件事情,行军司马赵普和殿前司都指挥使赵匡胤有八拜之交,陛下第一次亲征淮南之时,赵普和赵匡胤同在南下大军中,他们两人在正阳城结拜为兄弟。”
侯大勇眉毛不自觉地向上扬了扬,赵普在侯大勇知道的历史中是个大大有名的人物。他是赵氏王朝中著名的权臣,他的许多大政策深刻影响赵氏王朝,侯大勇把赵普留在身边,就是要阻止赵普和赵匡胤相识相交,让赵普在依附赵匡胤之前就归附自己,增强自己幕府地力量,谁知还是迟了一步,赵普还是和赵匡胤联系在一起。二侯大勇不动声色地道:,赵普熟悉军务、律法,人情练达,是个可用之才,他在正阳城和赵匡胤结拜为兄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事暂且放下。”
谈完正事。侯大勇和孟殊随意谈了此闲话,两人便出了书房。封沙早就等候多时,见侯大勇出来。快步走过来,禀报道:“白霜华带着陈凌心在中院等候。”
灵州历来是边关重镇,唐朝在灵州驻守的人马达数万人之多,驻军人数众多,意味着粮食运输、辎重的搬运也必将需要一支庞大的队伍,而粮食辎重的运输离不开马车,因此。灵州集中了西北一带最好的造马车工匠,五代以来,灵州地位虽说下降了许多,修造马车地手艺却代代流传了下来,到了大周朝,灵州出产的马车已是全国之冠,而陈凌心又是灵州马车工匠的翘楚。
侯大勇在同心城提前得到了西北各节镇要调动的消息之后,就派人悄悄地来到灵州,先下手为强,把陈凌心等十数名最好的工匠接到了同心城,等到冯继业接到调令之后,再派人去寻找陈凌心等人,却惊讶地发现,灵州城最好的马车工匠都神秘地失踪了。
听到白霜华和陈凌心在中院等候,侯大勇知道黑雕军的新战车造了出来,此时侯大勇不愿意和孟殊表现得特别亲密,就淡淡地对孟殊道:“我要到陈凌心的马车作坊去看新马车,就不送你了,孟郎一路走好。”
马车作坊和几个铁匠铺并排着,都位于南城门一带,马车作坊地面积比铁匠铺要宽大得多,里面堆放着不少木料,还有铁制或铜制的配件。郭炯站在院子中间,正在察看着一辆新马车,他是到白霜华这边走动走动,没有想到侯大勇会跟着白霜华来到马车坊,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迎了上去。
郭炯观察的马车正是按照侯大勇要求制作的新马车,新马车的各部件用黑漆刷得发亮,马车上套着的两匹皮粗毛厚个子不高地蜀马也被洗刷得干干净净,两匹蜀马没有想到他们也能获得模特待遇,很不识相地院子中间拉了些粪便,虽说院子中间有些不洁之物,新马车配上精神的蜀马,却也让看惯脏兮兮运粮马车的众人眼前一亮。
陈家马车在灵州是出了名地漂亮,辕、衡、辄、毂、喜、舆等各部位都做得甚为精细。车厢的整体构造和现代汽车基本相同,三块车门都是固定在车厢上,车厢深度一米四,长约二米五,宽约一米五,后厢是一个活动门,可以随意折卸,是进入车厢的通道。左右两块固定车门上还用红色、青色绘上了图画,左面绘着猛虎、右面绘着长毛狮子,在固定车门的尾部,各有一个铁制的挂钩。两个大车轮中间是用铜皮包上的车毂,伸出车轮约四十多厘米,尖端是一个铁片,被打磨得甚为尖利。
侯大勇和郭炯随意聊了几句,就围着马车转了几圈,细细地看着各地部件,侯大勇对郭炯道:“你看这两个挂钩起什么作用?”郭炯用手摸了摸两个铁挂钩,道:“如果猜得没错,这两个挂钩是用来连结其他马车的。”
侯大勇赞道:“郭郎倒是挺有眼光。这些马车平时用来运送粮草辎重,也可以当作步兵地运兵车,每个马车可载六人。一百辆车就可以运送一个五百人的兵力,非常便捷。宿营之时,用挂钩把这些马车连在一起,就成为非常好的临时营地;作战之时,就可以形成抵抗骑兵冲击地防线。”
郭炯打了四年恶仗,作战经验已经颇为丰富。侯大勇稍稍解释,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道:“在平原或草原上作战,有了这些马车,即使被骑兵包围,骑兵也很难把队伍冲乱,永兴军在同心城外。就是用运粮的马车抵抗住了房当度骑兵的攻击,只是他们的马车数量不够,给党项骑兵留下了一个突破缺口。不过,在山地这些车就不太适用。”
“西北各族骑兵虽说战斗力很强,但是,我们大周朝最大的敌人仍是契丹人,契丹人所处地地形多是草原,这此战车在草原上就能发挥极大的作用。”
郭炯和白霜华趁着侯大勇讲话的时候偷偷地对视了一眼。郭炯暗道:节度使毕竟是节度使,眼光确实要长远的多,契丹人确实是大周朝的头号敌人,党项回鹘和契丹比较起来,就如十岁的小孩子和二十岁的壮汉相比较。
侯大勇没有继续和郭炯讨论,又对垂手立在一旁地陈凌心道:“陈高工。生产一辆这样的马车,需要多少时间?”
在同心城的时侯,侯大勇在铁匠铺、木匠营等工匠营中推行了工程师制度。窦田、郭宝玉、张青海、陈凌心等人被评为了高级工程师,其他稍次一些的工匠被评为工程师,再次一些的被评为助理工程师,最差的就统统工匠,薪饷依次递减,而且差距拉得颇大。
陈凌心很有些骄傲地道:“这些马,的做工甚为精细,并不逊于人粱城内那些大官们的马车。若材料准备得齐全,一个月也能生产五六架。”
侯大勇摇头道:“一个月不过制造五六架,这个速度太慢,新马车一是用来运送粮草辎重,二是打仗时围成一圈就是步军地防护工事,黑雕军步军人数不少,至少需要一千辆马车,马车作坊这个速度解决不了问题。”侯大勇用手指着马车道:“这些虎狮画得再好,对于马车来说完全无用,军队里所用的马车不需要这些图案,只须刷上防虫防潮的黑漆就行了。”
陈凌心过了四十岁了,在三十岁那一年,当上陈家马车坊的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