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娘+番外 作者:油灯(起点vip2013. 2.19完结)-第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就是!”董瑶琳连声应和,她做梦都在想早一点到京城,怎么能够让拾娘坏了她的梦想呢?
“不是我要忤逆娘,而是娘有没有认真地想过,您这样冒冒失失的去了京城,只会给祯毅添乱!”拾娘冷静的看着董夫人,冷冷的道:“祯毅现在还没有殿试,要是让人知道他的母亲就满京城的为他打点关系,您说御史大夫会怎么说?他们要是在皇上面前说些什么的话,您说会不会影响祯毅的殿试?让他因此无缘状元之位?”
这个……董夫人迟疑了,说实话,她心里真没有想过董祯毅能够成为状元,要是那样的话可就是三元及第了,大楚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情,但被拾娘这么一说,却忍不住有了这样的期望。
“如果娘是真的为祯毅好的话,还是静下心来,等殿试的名词出来再说吧!”拾娘现在只能施缓兵之计,但心里也决定了,马上给董祯毅取信,告诉他这件事情,免得他毫无准备。
“那就再等等吧!”董夫人思来想去终于打消了立刻上京的念头,董瑶琳气得再一次狠狠地瞪着拾娘,觉得她碍眼无比……
☆、第一百八十九章 意外恩赐
中和殿内摆满了案桌,会试中前百名贡士正伏案写着,偌大的一个中和殿内,除了纸笔的声音之外,只有一个不轻不重的脚步声,那是皇帝正踱着方步,慢慢的从一个又一个贡士身侧走过,不时地还会停下脚步,带着几分兴味的看一看某个贡士正在写的试卷。他的这一举动,让这有幸能够得到皇帝亲自监考、已经紧张不已的贡士们越发的紧张了,有些人握笔的手微微发抖,更有些人被冷汗浸湿了后背,近一半的心思和注意力都放在了饶有兴致的皇帝身上。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真的不堪,贡士之中也有大家族出身的,他们也曾经面过圣,虽然心里紧张,但也能够保持镇静,不让自己有任何失态的举动,给皇帝留下一个见不得大场面,不堪重用的印象。
对于那些人,记性一向很不错,来之前又稍微了解了这些贡士出身和成绩的皇帝并没有多加关注,他目光更多还是投在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坐在第一排第一个的董祯毅,而另外一个则是坐在最后一排,倒数第二个的林永星。
他这次之所以亲自主持殿试,为的便是董祯毅此人——乡试中了解元,会试之中又脱颖而出,成了会元,主考的大臣对他也颇为赞赏,说此人年纪不大,但功底扎实,见解独到大气,还真是个好苗子。
他也看了他会试的卷子,确实是很不错。简单的查了一下他的出身,唔,也很不错,前谏议大夫董志清长子,前国子监祭酒方仲泽的外孙,这两个人在皇帝心中的印象都十分的好,尤其是董志清。虽然为人死板了一些,但却又着铮铮铁骨,敢当面质问戾王。虽然他的质问对戾王来说不痛不痒。对他也没有实质上的帮助,但是能够站出来,那就是忠臣。
所以。在他登上属于自己的皇位之后,下旨嘉奖了董志清——董家当时是个什么状况他倒也略有所知,也知道,这种嘉奖对董家来说或许算是雪中送炭,但却绝对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但是,如果董志清的儿子们是争气的,那么这样的嘉奖对改变他们的生活甚至未来已经足够了,相反,如果他的儿子们不争气的话,那么就算给再多的嘉奖也是不够的。更何况。除了那些已经故去,已经不能再为他尽忠的臣子之外,他身边还有更多活着的,能够为他尽忠,需要他的嘉奖的臣子。
所以。在知道董祯毅的成绩和他的身份之后,他便动了一个心思——但凡董祯毅有其父的八分本事和文采,那么就点他为状元,既可以出一个大楚从未出过的三元及第的状元,还可以借此补偿一下对董家这么多年的忽视,让和董家一样遭遇的人知道。朕并没有忘记你们,但是朕不能因为你们先人的功劳就让你们忘记了进取,只要你们有所建树,能够成器的话朕必然重用你们!
因为种种原因,皇帝最关注便是董祯毅。
令他颇感欣赏的是,就算自己的目光大部分时间都停在他的身上,他却能够恍若不知的精心写,一点不自然或者慌张都没有露出来,这样的沉着冷静着实不错,让皇帝心里更多了几分赞许。不过,他要是知道董祯毅能够这样坦然的原因一定哭笑不得——早在两年前,董祯毅和拾娘便想过殿试这一关要是皇帝亲临怎么办。为此,拾娘可谓是费尽心血和手段,锻炼董祯毅山崩于前处事不惊的本事,在他写策论的时候让人在房外敲锣打鼓,大肆吵闹者有之,悬梁吊柱着有之,在他坐的椅背上放上芒刺者有之,甚至还让人在房外燃起柴火,大叫走水……
一次两次,十次八次,别说是皇帝站在身后,就算中和殿塌了,董祯毅也不会惊慌,他第一反应一定是拾娘又在闹什么,而后继续不紧不慢的写,不去管发生什么事情。
至于林永星—所有的贡士,只有他,在皇帝的目光投在他试卷上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朝着皇帝笑了笑,紧张畏惧半点没有,仿佛就是在私塾中,先生过来看看他在做什么,而他礼貌的会与一笑而已。那种坦然,让皇帝都微微一愣,然后十分的欣赏起来……
时辰到!皇帝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坐定,宫女为他奉上香茗,他轻轻地啜了一口,看着神色各异的贡士们,淡淡地道:“你们的文章朕大概都看了一下,都很不错,不过最出彩的当属董祯毅。”
贡士们对此并没有太大的意外,在知道董祯毅连中两元的时候,他们中一部分人就在猜测,今上会不会为了三元及第的这个好彩头点他为状元了,对此,不服者有之,觉得自己不过是会试失利,就可能和状元失之交臂,实在是太可惜,而董祯毅未免也太胜之不武,懊恼者有之,早知道这样的话,就应该在会试之中稍微做点手脚,不敢说让他落地,但起码也不能让那些已经有了解元之名的举子在添彩,而后让皇上也给他添彩啊,当然,除此之外羡慕的更多,三元及第啊,本朝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出现过一个,远的不说,就连上一届最有才华的柳倬都没有这样的名头啊!
“朕知道,定然有人觉得不服,觉得自己并不比董祯毅差,不过是没有他的好运气罢了!”众人心里在想什么,皇帝略扫一眼就能看出来了,他也不生气,直接对身边的太监,道:“康安,你把董祯毅的试卷朗读一遍,让他们听听,看看董祯毅的策论和他们相比怎样?是略高一筹,还是怎样?”
“奴才遵旨!”皇帝身边的总领太监立刻应诺,而后将放在最上面的,董祯毅的卷子拿了出来,用太监特有的嗓音念了一遍,抛却那嗓音的怪异,他念得倒是抑扬顿挫,就算董祯毅自己,也不一定就能比他念得更好,也让心里打着各种小九九的贡士们脸上纷纷露出赞叹的表情。
咳,并非董祯毅的策论写的有多么的好,让这些人能够打心里叹服,而是他们从皇帝的态度中知道,皇帝对董祯毅的赞赏以及已经做了点他为状元的心思,要是还露出什么挑衅,不满,不屑的表情,那不是在给皇帝添堵,顺便毁了自己么?聪明人是绝对不会做那种没有大脑的事情的,他们更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更不会做那种上赶着找死的举动出来。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董祯毅的策论写的确实是好,措辞很到位,引经据典也巧到好处,和自己的相比也不逊色,让他胜出也不是特别的难于接受。
因为这些心思和原因,等到康安将一篇策论念完之后,所有贡士脸上都是叹服的表情,更有人狂热的看着皇帝,似乎在等着皇帝宣布董祯毅为状元一般,咳咳,这些人中就有林永星,不过他和别人不一样,是真心希望董祯毅能够连中三元。
皇帝怎么会不清楚这些贡士心里在想些什么,但是他却也没有心思点破,更不会顾及他们的想法,直接道:“董祯毅上前听封!”
“贡士董祯毅叩见皇上,吾皇万岁!”董祯毅知道皇帝接下来可能会说什么,眼看自己这么多年的苦读和谋划就要实现,他的心欢喜得就要跳出胸腔,但是虽然满脸压不住的喜悦,却没有任何失态之处,坦然从容的上前跪下。
“朕知道,你是谏议大夫董志清之子,据说,董志清当年最遗憾的便是会试失利,没有成就三元及第的梦想,不过他的铮铮铁骨,却也无愧于状元之名。朕问你,你和你父相比怎样?”皇帝看着董祯毅;眼中带了一丝探究和玩味——别的不好说,但董祯毅的品行应该还是不错的,杏榜下来之后,可有不少官宦人家的姑娘在打他的主意,醴陵王的那个庶女甚至暗示她出妻再娶,却都被他断然回绝,能做到这一点,也算是遗传了董志清的耿直。
“不敢相比!”董祯毅摇摇头,直接而坦然的道:“先父天生一副铁骨,一生耿直,见不得奸佞,而微臣幼年丧父,见多了世情冷暖,也尝过不少心酸,定然无法像先父一样耿直,百折不弯,不过,微臣纵使圆滑一些。也绝对不会让皇上失望,给先父抹黑。”
“很好!很好!”董祯毅的应答让皇帝很满意,他也不相信这父子俩能有一模一样的脾气,他点点头,笑道:“朕点你为今年的新科状元,授翰林院编撰。”
“谢皇上恩典!”董祯毅大喜拜倒,金口玉言,这一下,再也不会有什么意外了。
“你算是本朝第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应该比别的状元更多些恩赐才是!”皇帝却还觉得不够,他又笑道:“董志清当年的府邸正好闲置着,朕将它赐还给你,以便你和家人在京城有个安身立命之处。”
“微臣谢恩!”董祯毅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意外之喜,脸上欢喜的表情更深,心里也在打算着,是写信给拾娘,让她带着一家人进京还是自己回去接他们呢?
☆、第一百九十章 不死心的纠缠
中和殿内摆满了案桌,会试中前百名贡士正伏案书写着,偌大的一个中和殿内,除了纸笔的声音之外,只有一个不轻不重的脚步声,那是皇帝正踱着方步,慢慢的从一个又一个贡士身侧走过,不时地还会停下脚步,带着几分兴味的看一看某个贡士正在书写的试卷。他的这一举动,让这有幸能够得到皇帝亲自监考、已经紧张不已的贡士们越发的紧张了,有些人握笔的手微微发抖,更有些人被冷汗浸湿了后背,近一半的心思和注意力都放在了饶有兴致的皇帝身上。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真的不堪,贡士之中也有大家族出身的,他们也曾经面过圣,虽然心里紧张,但也能够保持镇静,不让自己有任何失态的举动,给皇帝留下一个见不得大场面,不堪重用的印象。
对于那些人,记性一向很不错,来之前又稍微了解了这些贡士出身和成绩的皇帝并没有多加关注,他目光更多还是投在了两个人身上,一个是坐在第一排第一个的董祯毅,而另外一个则是坐在最后一排,倒数第二个的林永星。
他这次之所以亲自主持殿试,为的便是董祯毅此人——乡试中了解元,会试之中又脱颖而出,成了会元,主考的大臣对他也颇为赞赏,说此人年纪不大,但功底扎实,见解独到大气,还真是个好苗子。
他也看了他会试的卷子,确实是很不错,简单的查了一下他的出身,唔,也很不错,前谏议大夫董志清长子,前国子监祭酒方仲泽的外孙,这两个人在皇帝心中的印象都十分的好,尤其是董志清。虽然为人死板了一些,但却又着铮铮铁骨,敢当面质问戾王。虽然他的质问对戾王来说不痛不痒,对他也没有实质上的帮助。但是能够站出来,那就是忠臣。
所以,在他登上属于自己的皇位之后,下旨嘉奖了董志清——董家当时是个什么状况他倒也略有所知,也知道,这种嘉奖对董家来说或许算是雪中送炭,但却绝对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但是。如果董志清的儿子们是争气的,那么这样的嘉奖对改变他们的生活甚至未来已经足够了,相反,如果他的儿子们不争气的话,那么就算给再多的嘉奖也是不够的。更何况,除了那些已经故去,已经不能再为他尽忠的臣子之外,他身边还有更多活着的。能够为他尽忠,需要他的嘉奖的臣子。
所以,在知道董祯毅的成绩和他的身份之后。他便动了一个心思——但凡董祯毅有其父的八分本事和文采,那么就点他为状元,既可以出一个大楚从未出过的三元及第的状元,还可以借此补偿一下对董家这么多年的忽视,让和董家一样遭遇的人知道,朕并没有忘记你们,但是朕不能因为你们先人的功劳就让你们忘记了进取,只要你们有所建树,能够成器的话朕必然重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