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这并不妨碍她根据周氏的态度,来决定奉养的具体标准、事宜。
连守信要回家要口粮,连蔓儿、五郎和小七都跟了回来。
小七先跑去上房打探。
“我爷没在家,就我奶和我老姑在。”
“那咱就不着急,等我爷回来再说。”连蔓儿就道。
连守信点头。
连老爷子是接近傍晚的时候,才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的。不得不说,即便是在勤劳的庄稼人里面,连老爷子也得占头排。自从开始种地,他每天都不会闲着,吃完饭,就会扛着锄头下地,侍弄庄稼。
“爹,”连守信就迎上去,先和连老爷子唠了几句家常,就说到正题,“爹,我们的口粮……”
“我正要找你说这事,”连老爷子立即就接上了话茬,“你有俩月没来拿口粮了,我都给你预备好了,现在就搬吧。”
“爷,要包粽子了,我们想要二十斤大黄米,就从口粮里出。”连蔓儿就笑着道。
她们一家六口人,二十斤大黄米,落到每个人头上,也就三斤挂零,一个粽子用二两到三两米,一个人也就十来个粽子,正好够吃。
“就包二十斤的,够不够吃?”连老爷子就问,“一年就这一回,孩子们都欢呼着。”
欢呼,是三十里营子这里的土语,意思大致等同于热烈期盼。
“够了,也就过节前后吃几天。粽子不好克化。”连守信道。
“那倒是。”连老爷子说着,就带着连守信去搬粮食。
分家之后,连守信曾经想一次性地将一年的口粮都搬走,但却被周氏骂了一顿,不让他搬。周氏这样做的理由,说是怕他们不会过日子,一下子拿了所有的粮食,不知道节俭,很快吃光,或是卖掉,以后就会没粮食吃、饿肚子,到时候还得到上房去讨要。
周氏这样说,让大家都觉得她是为了连守信一家好。但是连蔓儿心里却觉得,这是周氏的控制欲的表现。
连老爷子当时没说话,但显然也有些赞同周氏的说法,怕他们分家后不会过日子,不知道把粮食匀着吃,到后来要挨饿。
连守信无法,只得一个月,或两个月来拿一次口粮。
连老爷子正在给连守信称大黄米,周氏就沉着脸走了过来。
“这是要称多少大黄米啊?”等看见大黄米装了满满的一小袋子,周氏立刻就叫了起来。
第三百一十三章 燕子和葫芦(上)
“娘。”见周氏来了,连守信忙叫了一声。
周氏看也不看连守信一眼,颠着一双小脚,飞快地走到跟前。她看清了秤上的斤数,又看见了旁边的米袋子,脸色越发阴沉了。
“老爷子,你这是干啥?你把米都称给他们,咱们不过了?你自己装好人,给人家溜须,你让咱们一家人喝西北风去?”周氏指着连老爷子,大声道。
往常连守信来拿口粮,周氏总会对他教训上一阵。而这次,周氏却直接对连老爷子开口了。不要以为这是周氏终于打算要放过连守信了,她只是转换了战略,对连守信采取漠视这种冷暴力。
连守信越重感情、心软,越看重周氏,则周氏这一招的打击力度越大。不得不说,周氏对连守信的了解和拿捏,是几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她对儿子恨得下心,下得了手,专门朝儿子的弱处和软处下手,非要让儿子完全顺从、臣服,否则决不罢休。当然,等儿子完全顺从后,她也会偶尔施舍一些温情。
连蔓儿瞟了一眼连守信,眼神中满是同情。
“你个老婆子,刚消停几天才,你又瞎吵吵个啥?”连老爷子不耐烦地道,“这是老四家的口粮,分家的时候说好了的,这包粽子的大黄米,也是口粮里的。”
“你该干啥干啥去,咋就一点做老人的代价都没有,你看看几个孩子都咋看你哪?”连老爷子又压低了声音,劝周氏道,“你咋就一点念想都不给人留。”
若是换作别人,听了这些话,也就走开了。但是,周氏不是别人。
“他现在发财了,他还在乎这点口粮?狼心狗肺的,非要从我们老的嘴里挖这几口吃的。”周氏不看连守信,也不看连蔓儿几个,故意对着对面的墙拍手打掌地道,“这不都翅膀硬了吗,看见我,都恨不得我早点死了,一个个地躲着我,怕我吃了他哪。心眼子狼,丧了良心的……”
连守信张了张嘴,想要说话,最终却是无话可说。因为讲道理,和周氏是讲不通的。向周氏服软,只能让周氏进一步的压榨他们。而和周氏说硬话,这又是连守信不忍心做的。
“爷,称好了没,称好了,我们就拿走了。”连蔓儿清脆的声音道。
不能和周氏讲理,也不能和她对骂,那么只有无视她,将她的骂声当作山歌,该干啥就干啥。这是连蔓儿几个孩子私下里总结出来的对策。
连老爷子的目光落到连蔓儿的身后,随后又看向五郎和小七。三个孩子样子都很平静,没有愤怒、也没有害怕,似乎没听见周氏的声音。
连老爷子不由得一震,周氏的话是怎样的搓火,他一清二楚。就是有些城府的成年人听见了,只怕也不能忍受。三个孩子不跟周氏顶嘴,这个他并不吃惊。连守信和张氏,将这几个孩子教养得很好。可是三个孩子脸上竟然一点愤恨都没有,这让他很震惊。
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他不是没见过,但是连蔓儿、五郎和小七,最大的五郎今年也不过才十三岁。
连老爷子突然意识道,一直以来,他都忽略和小瞧了连守信和张氏的这几个孩子。
“称完了,拿走吧。”连老爷子回过神来,态度更加和蔼了,“拿得动不,爷帮你们拿一个袋子。”
“爷,不用了,我们拿的动。”五郎就道。
大家伙谁都没有答理周氏。
周氏对着墙一阵吐沫横飞,却一点预期的效果也没有,她一下子就哑了嗓子。
“你个王八犊子,你心真狼啊……”周氏可不是甘心被忽略的女人,她稍一愣神,就立刻扑向连守信。
连家经常吵架,多只是嘴上骂得欢,看谁嘴上功力高,自家人从不动手。即便是周氏,也从没有动手打过儿媳妇,对孙儿、孙女,更不会动手。不得不说,这是比较文明的,同时也是比较聪明的做法。
周氏要动手,都只挑儿子动手。连蔓儿曾经仔细地分析过,周氏这些年在连家几乎能够做到只手遮天,与她本能上对家庭中权限和领地的聪明和牢固把握,有着极大的关系。
儿子怎么打都没关系,但是要是打了孙子、孙女,那就是彻底侵犯了她的儿子作为男人的领地,也让儿子彻底跟他离心。当然,撺掇儿子打儿媳妇、孙子、孙女,就是另一回事了。不过,起码在连守信这,在这上面周氏从来没有成功过。
也许,正是因为连守信的这一点坚守,让周氏始终不敢跨过这条界线。
周氏扑向了连守信,但是扑的并不成功。连守信因为周氏对他的冷暴力,心里不舒服,巴不得快点拿了粮食走,所以一等连蔓儿和连老爷子说完话,他就对周氏和连老爷子招呼了一声,将粮食背到背上,往外就走。
结果,周氏的巴掌没拍到连守信,只拍到了粮食口袋上。
“干啥那你!”连老爷子见了,忙大步上前,一把将周氏拉开。
连守信、连蔓儿、五郎和小七各自拖着大大小小的粮袋子鱼贯而出。
背后,是连老爷子压低了声音在训斥周氏。
“爹,快点走。”连蔓儿小声催促。周氏要和连老爷子吵,就让他们自己吵去好了,他们快点走,就能早点离开是非之地。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周氏本来就是连老爷子的责任。
连守信这次也没犯傻,步子迈得飞快。
那一天,连老爷子和周氏最终也没吵起来,连蔓儿想,应该是因为他们已经离开了,周氏就是吵闹,也达不到什么目的的缘故吧。
……
端午将至,天气已经有些小热。要过节了,孩子们总是最高兴的人群。
连蔓儿一家提前坐在一起,商量出了一张长长的采购清单,这天一大早就赶着小牛车到青阳镇上赶集。
她们先将小牛车寄存在相熟的粮店,就进了集市。要包粽子,首先得买粽叶。庄户人家包粽子的粽叶,大都是循环使用的。也就是说,今天用过之后,洗干净,晾干,明年再接着用,直到不能用了为止。
可是连蔓儿家是分家出来的第一年,给了她们口粮,周氏就在心疼了,她可不会那么好心,再分给她们粽叶子。所以她们只能买。
自家的二十斤粽子,再加上铺子里打算卖的两百斤,张氏算计着,买了好几捆的粽叶。接着娘几个又去买了鸡蛋、鸭蛋。在集市里转了一圈,将几个篮子都装得满满的,娘几个才又出来,返回了粮店里。
她们相熟的粮店是王记,因为开着早点铺子,需要的粮食量很大,她们挑中了做生意规矩的王记,约定了较为优惠的价格,作为她们的定点粮店。
连记是大主顾,掌柜的和伙计们见她们来了,忙殷勤地招呼,又是倒茶又是拿点心,听说她们要买江米和大黄米,又忙让她们看米。
“……大黄米就是咱本地产的,比别的地方的粘还香,……这些江米是刚到的,从江南运过来的,是今年的新米,您瞧瞧,这一粒是一粒……”
“这种上好的江米要一百二十斤,那边那种大黄米要九十斤。”连蔓儿挑好了之后,就对王记的掌柜道。
掌柜的连忙点头。
“马上,马上我就打发伙计给送过去。”
从粮店出来,她们又到了纸扎店,买了几张彩纸,最后一站是肉铺,跟张屠夫定好了过节要的肉,这才赶着小牛车回家。
她们要等米到了,才能开始泡米,准备包粽子,不过在那之前,她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做。
张氏带着连蔓儿和连枝儿坐到炕上,将大红的、大黄的,大绿的等几样彩纸展开,折叠,拿了剪刀飞快地剪裁起来。
天气暖和了,几扇窗户都大开着,往外看去,是满目翠绿,一阵阵带着清新气息的暖风从外面飘进来,穿着单衫坐在炕上,连蔓儿觉得惬意无比。
平安、喜乐,越来越富足,这样的日子,每一天,每一个季节都是最好的天,最好的季节。
“蔓儿,这一沓给你,都叠燕子。”张氏将裁成正方形的一沓纸递给连蔓儿,说道,又将另一沓递给连枝儿,“这个叠葫芦。”
“我要叠葫芦。”连蔓儿故意道。
“爱叠啥叠啥。”张氏笑。
快到端午了,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家家都会用彩纸叠些燕子和葫芦,挂在房梁下。燕子,自然就是那个冬天去南方过冬,春天有飞回来的燕子。葫芦,则寓指药葫芦。
端午节,有的地方有佩戴艾草,或者喝雄黄酒等习俗,为的是驱虫防病,而三十里营子这里,叠药葫芦挂起来,为的也是同样的目的。
连蔓儿坐在炕上叠了一会,就说要去疏散筋骨,从西厢房里走出来。
院子里静悄悄的,连家的人上工的上工,下地的下地,在家的几个,应该是在上房也准备过端午节的东西。
连蔓儿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将要往大门外跑的两只小母鸡赶回院子里,就打算回屋。她走到门口,下意识地一抬头,不由得大惊失色。
第三百一十四章 燕子和葫芦(下)
连蔓儿家所住的西厢房的房檐下,正对着张氏和连枝儿在屋里炕上坐着的位置,是一个比成年人的两手更大的燕子窝。
这个燕子窝据说已经有了些年头了,现在燕子窝里,是刚出壳的一窝小燕子,燕子爸爸和燕子妈妈都出去给它们的燕子宝宝找食去了。
这些天,连蔓儿每天早上都是在公鸡的打鸣声,和这些燕子叽叽喳喳的叫声中醒来的。
而现在,燕子窝中的小燕子都齐齐地在鸣叫,那声音不是往常的欢喜,也不是喊饿,而是惊恐,因为沿着房檐,正有一条灰灰黑黑的绳子在慢慢的、蜿蜒着朝燕子窝靠近。
“娘,有长虫!”连蔓儿退后两步,朝着屋里大声地喊道,“娘,长虫要吃咱家的燕子了。”
三十里营子的人们,管蛇叫做长虫。非常的形象生动,连蔓儿也觉得这么叫,比叫蛇有感觉多了。
“啥?”张氏在屋里听见连蔓儿的喊声,稍微一愣神,接着就急急忙忙地从炕上下来,鞋子都没穿利落,就操了一根长木棍从屋里出来了。
燕子是益鸟,在三十里营子的庄户人家的眼睛里,燕子更是一种吉祥的、象征家宅宁静、兴旺的吉祥物。如果一户人家的房檐下连个燕子窝都没有,那么这户人家肯定是差到极致,连燕子都要离的他们远远的。
像五郎带着小七掏鸟蛋,就从来不会掏到燕子的窝里。村里的其他孩子,也是如此。
有的人家喜欢燕子,喜欢到让燕子进他们的屋里筑巢的程度,就是夏天不得不安上纱窗,他们也会给燕子留出来进出的门路。
不过,能够吸引燕子进屋筑巢的人家并不多。因为这要求那户人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