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富贾-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哪来的蚌子?”小锦看了看篮子里的十来个大河蚌,心想着这也有得买吗?
霞婶神秘兮兮,压低声音说道:“是我在河底村的河边捡来的。”
小锦眨眨眼:“捡来的?娘,那这鱼不会是你抓来的吧?”
霞婶笑了:“傻丫头,娘哪会抓鱼,再说昨个下了几场那么大的雨,河水暴涨呢,娘哪敢下水,这鱼是到河底村捕鱼的河民那买的。”
小锦见今天霞婶心情不错,便问了一直想问的一个问题:“娘,为啥我们村子里的人不能捕鱼呢?”
霞婶脸色变了变,说道:“我们村这一段河道是不能下去捕鱼的,村长和龟神做了交换,我们禁渔十年,龟神给我们修桥。”
这个说法和柳芽儿说得一致。
“娘。十年已经到了。”小锦说道。
“嗯,是差不多到了,但村长说还未得到龟神的指示。我们就还不能捕鱼。”
小锦不解,问道:“娘。村里禁渔,很多渔民不就没了生计,他们也肯?”
霞婶一边收拾着手里的鱼,一边说道:“渔民自然是有想法的,但他们也是不敢。这桥修了很久都没修好,直到村长说龟神托梦才打下了桩,所以最后他们也答应了。何况没修桥时,我们乌雀村算不得好,但修了桥后,附近村子为抄近道。时常往这边走,这才渐渐好起来。村长说这桥时乌雀村修得,其它村子每年要给我们村一些路钱,凭着这些钱,我们村又修了通往官道的一条村道。这样,村子就更好了。”霞婶说道。
“那这乌雀村的名是后来修了乌雀桥后给取的吗?”小锦问。
“不,打我懂事起,就知道有这么个村,村名大概是依着村后的雀山取得。具体咋取的名,这就得问老祖宗了。”霞婶笑嘻嘻地回答完小锦的问题,也收拾好了鱼,走进灶间,把鱼交给了正在淘米的小娥。
小娥接过鱼将它们切块用盐腌上,这样等做时才能入味。
“娥,今个再做个蚌子肉汤,娘去把河蚌开了。”霞婶乐呵呵地说道。
“哎,好,娘,哪来的河蚌呀,河底村买的吗?”因为禁渔,他们村要吃个鱼啥的,最近也得到河底村买。
“是河边捡来的。”霞婶觉得今个自己运气不错,这大河蚌要是买的话也得不少钱呢。
“是吗?有这样的好事?”小娥也乐了,放下手中的活跟着霞婶出去收拾河蚌。
“娘,这真是你捡来的?”小娥捞起一个河蚌瞅了瞅,觉得有些不对劲。
“是啊,咋了?”霞婶问。
“这么大的河蚌,咋像人养的?”小娥微微蹙眉。
“姐,你是说有人在河里养蚌子?”小锦问。
小娥摇摇头,说道:“娘,有听说这附近村有人养河蚌吗?”
霞婶道:“没,谁会养这个,不值钱。”
小娥却说道:“可是这河蚌不是普通的河蚌啊。”
“咋?不普通?有啥不普通的,还能生金子不成?”霞婶取笑道。
小娥精神一震,睁大眼睛,说道:“娘,开一个看看。”
霞婶愣愣地看着小娥,不明白这丫头今个咋了。不过,她很快敲开了一个河蚌,准备将蚌肉给扯出来。
“等一会。”小娥阻止了霞婶,然后用手在蚌肉上摸了摸,再伸出时,手指上捏着一颗亮闪闪的珠子。
“啊。”霞婶和小锦同时发出惊呼。
“这是珍珠?”小锦兴奋地拿过珠子,仔细看着。
“恩,是的。”小娥道。
这颗珠子只有小锦小拇指的指甲盖那么大,形状也一般,并不圆润,但因为没想到能从河蚌里发现珍珠,霞婶、小娥、小锦都兴奋极了。
一个个敲开河蚌,运气很好,霞婶捡的十一个河蚌都有珠子,特别有两颗珠子,成色不错,形状也好,并且已经有霞婶大拇指指甲那么大。
“姐,这珠子值钱不?”小锦激动地问道。她的老祖宗就是养珠子的,一定知道价钱。
小娥笑着道:“这些珠子应该是家养的,家养的要像这样才值钱,那些个小的,价钱一般。”不管怎样,家养的珠子肯定没有野生的值钱。不过那两颗大的,应该还是能值不少的。
“小娥,你咋知道这河蚌里有珠子呢?”霞婶兴奋之余忽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好奇地问道。
小娥早就想到霞婶会问,便说道:“我家祖父曾帮一大户人家养过河蚌生珠,我见着河蚌和以前祖父养得那些像,就胡乱猜了,没想竟然中了。”小娥编了个理由。
第91章 接头探消息
ps:
今日第一更。
其实,她不是蒙的,因为霞婶捡回来的这些河蚌叫做三角帆蚌,是她重生前在潘家跟着冯叔养过的,而这种河蚌是潘家多年养珠发现的比较好的珍珠蚌,所以特别养殖起来,用以培育珍珠,一般的河里应该很难发现这种河蚌,何况还是这么大个,一捡就是十来个。
“哦,小娥,小锦,你们家原来也是不错的吧?”霞婶觉得小娥、小锦懂得很多,似乎他们的父母、祖辈都是很有本事的人。
“嗯,只可惜遭了灾。”小娥说这句话时心情很沉重,她家原先确实不错,父慈母善,但一切就因为那场变故,现在他们什么都没了。
霞婶见小娥难过地低下头,知道自己不该问,赶紧岔开话题道:“小娥,小锦,我们去做饭,这珠子先留着,等有用的时候我们再拿出来卖了。”
小娥、小锦点点头,几人便去灶间忙活开了。
中午,根叔回来,看着桌上的鱼啊,肉的,倒是有些心疼。
“又花这么多的钱,我们还得攒钱盖房子呢。”根叔说道。
“哎,爹,不管咋的,身子是最重要的,你和娘不多吃点好的,身体就不能变好,不能变好,就不能生娃。”小锦一直劝着霞婶要吃好的,不要舍不得钱,只有把身子调养好,才能传宗接代。
“啥?你个小丫头懂啥?”根叔好笑地敲了一下小锦的脑袋。
小锦摸了摸头,嘟着嘴说道:“我当然不懂,但这些都是沈叔说的。”
根叔、霞婶笑了笑,他们都知道小锦说得对,调养好身体最重要。只是,有时候还是有些舍不得这钱,庄户家节省惯了。不是逢年过节,谁还会又是鱼又是肉的摆上桌。
“对了,根哥。我今个发现个奇事。”霞婶边给小娥、小锦舀了蚌肉汤,边对自己男人说道。
“啥奇事?”根哥喝了一口汤。味道鲜美极了,忍不住咂咂嘴。
“就是你喝得这蚌肉汤,这河蚌是我从河边捡来的。”霞婶道。
“那又怎么了?”根叔看着霞婶。
霞婶笑了笑,卖起了关子,“开蚌后,你知道我看见了啥?”
“啥?还能是金子不成?”根叔取笑道。
“你还真说对了。只是不是金子,是珍珠。”霞婶兴匆匆地取出包好的那三十几颗珠子给根叔看。
“珍珠?”根叔果然大惊。放下碗,伸手接过,仔细瞧了,然后抬头问道:“咋会有珍珠的?”
“这个还是小娥的眼力好。看出这河蚌是人家养着生珠子的。”霞婶道。
根叔惊讶地看着小娥,小娥只好把骗霞婶的话又说了一遍。
“这珠子值不少钱吧?”根叔看着这些珠子,兴奋异常。
“小娥说那几个小的卖不了多少钱,倒是两颗大的难得一见,能卖上不少。”霞婶道。
“好。好,我们家真是转运了。”根叔高兴地合不拢嘴,但很快他意识到,若是这河蚌是人养殖的,那这些珠子也不属于他们呀。
“这养河蚌的人会不会来寻?”根叔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应该不会。爹,你想啊,这附近村都没听说有人养珠子,只有渭泾塘的潘家是养珍珠的,他们家的河蚌又不放河里养,怎么会在河里出现呢,这些河蚌可能是其他地方的人养了,不小心冲到河里的吧。”小娥猜测。
根叔想了想也是,便让霞婶先将珠子收好了。
过了两日,凤槃回来了。
霞婶自然像所有的母亲一样,准备了一桌子的菜迎接孩子回家。
“哥,做得咋样?那潘美莲没对你咋的吧?”小锦上上下下地打量着凤槃,似乎在研究他是不是被潘美莲给欺负了。
凤槃好笑地扯了扯小锦的小辫子,说道:“你哥一个汉子还能被潘美莲给欺负了?”
小锦打开他的手,白了他一眼,说道:“哼,不是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吗?”
“呦,你个小丫头还知道这句话?”凤槃显然很吃惊。
小锦扑扇扑扇她的丹凤眼,咧嘴一笑:“我有一次听沈叔说的,就记住了,我的记性很好的。”
凤槃探究地瞅了瞅小锦,这小锦一会天真一会成熟,真有些让他捉摸不透。
吃饭时,桌子上有了一碗卤牛肉,是凤槃从渭泾塘带回来的。
根叔、霞婶将珍珠的事告诉了凤槃。
凤槃看了看珠子,说了和小娥一样的话。小珠子不值钱,但那两颗大的值钱。
“你也懂?”根叔越来越觉得这几个孩子都不简单。
“我只是想大的东西肯定值钱啊。”凤槃的话好像只是说出了一句常识。
根叔怔了怔,似乎这事被凤槃一说,还真是简单,确实大的东西从常理来说不就是值钱的吗?
“槃儿,你在潘家可有听说关于珍珠的事?”根叔还是不放心,对这个珍珠的来历他还是很担心。
“没有,我在潘家没有接触过他们家的生意,不过也没有听说丢失了珍珠蚌之类的。”凤槃知道根叔担心的事,说得话直接就让他放心。
饭后,干完了家务,小娥、小锦迫不及待就寻着机会问凤槃在潘家的事。
“陆琴师,我和说过几次话,人倒是纯厚,只是……他似乎有心事。”凤槃知道这两个丫头摆明是把他扔进潘家做内应,你要是不和她们说,她们可得缠着你,所以直接了当就说了。
“心事?你有问他是什么心事吗?”小锦问道。她希望能够确定陆琴师喜欢表小姐莲心的事。
“这我就不知道了。”凤槃道。
小锦扁扁嘴,“这你都没打听清楚?”
凤槃瞅了她一眼,起身去搬床。
“你咋不说了?”小锦急了。
“我要睡觉。”凤槃自顾自搬了床。
“先别睡了,先说说事。”小锦不依。
“我明天还得赶早去潘家。”凤槃背朝着小锦,头也不回。
“那也不在乎这一会。”小锦还是不甘心,想得到多一点的消息。
凤槃不吭声了。
小娥拉了拉小锦,说道:“别吵着哥了,他明天得赶早,我们也去睡吧。”
小锦跺了下脚,进屋了。
待到渭泾塘圩日时,小娥、小锦趁着去卖花,特地带上大的那颗珍珠和几颗小的,想去估估价。
同时,他们也想再到凤槃那打听点消息。凤槃已经有些日子没回了。
小娥、小锦卖了花,去了渭泾塘的汇宝斋,让那的掌柜给估估价。可惜那里的掌柜架子大得很,不是奇珍异宝,他才懒得一见,倒是柜台上的伙计态度不错,看了后给了她们一个大概的价钱。
这些小珍珠一般称斤卖,稍大点的是五十文一颗,那颗最大的珍珠,伙计说成色不错,形状也不错,能卖到十两银子。
小娥、小锦打听清楚了价钱,便去了潘家侧门。
敲了敲门,一个小厮开了门。
“你们找谁?”小厮一看是两个小丫鬟,便没好气地问道。
“我们找香莲园的陆护院。”小娥说道。
“陆护院?你们是他什么人?”小厮问。
“我们是他的妹妹。”小娥道。
小厮打量了他们一番,说道:“等着。”
啪地一声关上门。
“真是狗眼看人低,将来等你成了潘夫人,看他们怎么办?”小锦嘟着嘴。
小娥娇羞地推了她一下,“胡说啥呢?啥潘夫人?”
小锦取笑道:“你心心念念的潘夫人呀。”
小娥羞得打了小锦一下。
小锦躲开,两人嘻嘻哈哈笑了。
就在这时,门开了,出来的是凤槃,后面跟着的是陆琴师。
看来凤槃知道小娥、小锦的来意,直接就把陆琴师给带出来了。
“哥!”小娥、小锦叫道。然后给陆琴师施了个礼,彬彬有礼喊道:“陆琴师好。”
陆琴师冲着她们笑笑,问道:“午饭还没吃吧,凤槃说你们来了,问我渭泾塘哪里有佳肴,我便自荐请你们吃饭。”
小娥、小锦连忙谢过。
陆琴师带着凤槃、小娥、小锦到了渭泾塘较为有名的香满楼,点了几个好菜,吃得小娥、小锦满嘴流油。
“好吃吗?”陆琴师笑眯眯问道。
“好吃,好吃。”小锦边吃边回道。
“那就多吃点。”陆琴师又给小锦夹了一块鸭肉。
“你们怎么不吃?”小锦咬了一口,这才发现陆琴师和凤槃一直盯着他们瞧,啥都没吃。
陆琴师和凤槃笑笑,看着她们吃得这样狼吞虎咽,他们倒不好意思吃了。
“陆琴师,哥,你们也吃。”小娥夹了一个狮子头到凤槃碗里,她想夹给陆琴师一个,但觉得不妥,便只是一个劲催他吃。
陆琴师吃了一块鸭肉,然后又让小二上了四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