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穿入聊斋 >

第165章

穿入聊斋-第165章

小说: 穿入聊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确,在座各位,不是大学士,便是各部尚书,简直把整个朝廷的重臣都汇集到了一起,随便一人出去,都是万人跪拜的。

但现在,他们都恭恭敬敬地坐着,平心静气地看着和尚。

“请地藏大师出手,替天下算一卦!”

沉默中终于有人出声,却是文华殿大学士何颉何大人。他约莫五旬年龄,面色严峻,双目有神。

那地藏大师缓缓睁开眼睛,目光如水,不见喜怒,道:“这次贫僧从西方来,却是要去办一件事情。蒙得圣上恩宠,召唤进城,又要任我为国师。只是兹事体大,贫僧却万万不敢应承,正要辞别而去,各位大人请贫僧至此,就是为了算一卦?”

何大人沉声道:“不错。久闻大师盛名,故特请大师算一算,乃知世间沉浮。”

地藏大师微微颌首,道:“也罢,盛情难却,贫僧就算一卦。”

说完,伸手一掏,也不知道从哪里掏出一口钵,底方面圆,通体金色,仿佛金子所制。金钵放在地上,其又面露微笑,伸手一弹,本来空空的钵中顿时发生变化,有无数的涟漪荡漾,一圈一圈的——

嗤!

忽地那些涟漪凝聚,化成一钵水,猩红如血,竟是一钵血水!

地藏大师长须无风自动,叹道:“金钵盛血,血光滔滔,此乃大劫之相,天下苍生有难矣。”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皆露出惊容。

何颉大人一跺脚:“这该如何是好?大师,有何解救之法?”

地藏大师合十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实不相瞒,贫僧西来,正是要化解此劫数,而必须去度化一人。”

有大人问:“是何人如此重要?”

“我呸!”

突然间座中有人昂藏而起,戟指喝道:“不问苍生问鬼神,如今天下纷乱动荡,民不聊生,贼寇四起,瞎子都知道苍生有难,岂是度化一人所能解决的?简直荒谬。”

此人身高魁梧,面容显黑,却是工部尚书左恒。

何颉惊怒不已:“左恒,你敢对大师不敬?”

左恒道:“何大人,你口口声声说奉圣旨之命请大师算卦,然而以我看来,实在是荒唐之事,我看圣上英明,岂会系国运于一卦内?”

何颉冷笑道:“那依你之意,是我假传圣旨了?”

“不敢,但明天早朝,我定然会奏明圣上,陈述理由,现在就不奉陪了。”

说完,左恒拂袖而去。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何颉气呼呼的。

旁边礼部尚书吴永标劝道:“何大人,左恒这厮一向性情蛮横,你何必与他一般见识?他敢对大师不敬,坏了礼仪,明日我定参他一本,治他的罪过。”

地藏大师却也不恼,微笑道:“善哉善哉。”

何颉忙告罪道:“敢问大师,你要度化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地藏大师笑道:“并非贫僧不愿相告,只是有些事情却不好明说。”

何颉道:“既然如此,但请大师便宜行事,有什么需要的,传告一声即可!”

现在皇上礼佛,大兴庙宇,这地藏大师又被称为地藏菩萨,德高望重,西来之际,圣上居然便要请他做国师,这份荣誉无与伦比,却被他推辞了。纵然如此,其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之重,无与伦比,万万不能怠慢。

地藏大师合十道:“谢过各位大人了,时日已晚,贫僧却不好在宫中久留,告辞了。”

说着,飘然出宫而去。

一众大人赶紧相送,随后回来坐下,议论纷纷。

何颉干咳一声,道:“各位大人,当今形势不容乐观,还望大家群策群力,做出个章程来,我好向圣上复命。”

兵部尚书张猛道:“正所谓乱世用重典,当传令各大州府,严加防患,胆敢为贼寇者,一律格杀勿论;有暴民者,同罪。”

何颉点点头:“此法不错,哼,近日凉州、漳州等地有奏章上来,说有贼寇不但占山为王,还大肆招收乱民,扯旗企图造反,真是大不逆,一定要狠狠地镇压下去,统统斩头示众,以儆效尤。”

吴永标又道:“我们还可以加大悬赏力度,如此,包藏祸心者就无所遁形了。”

“对,就这么定了。”

何颉意气风发,对着周围团团抱拳,道:“各位大人,圣上登基,随即拨乱反正,任用我等为大臣,辅助左右。如此,我们定要肝脑涂地相报,以报圣恩!”

他们这一批重臣,可以说都是正明帝登基后才上位的,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而原来的老臣子,纷纷退位,告老还乡去了。

“肝脑涂地,以报圣恩!”

诸人一起跪倒在地,磕头大呼起来。

却说地藏大师出到宫外,抬头望天,见有星辰闪现,旋即又取出那金钵了,凝目相看,观察其中卦象:“有星漂移,应在帝位,也好,他来到了京城,倒不用我多跑一趟了。”

手腕一抖,把金钵收进怀里,也不持禅杖,迈着步伐,口中又念道:“干戈如麻天地老,人心似鬼乾坤乱,善哉善哉!”

红色的袈裟飘荡着,自顾远去了。

第二百七十七章 遭遇

华灯初上,灯火璀璨,如此繁华的夜景在其它城府难得一见,仿佛有几分“不夜城”的味道。

陈剑臣带着婴宁找了一间客栈住落,准备明天再奔赴国子监报到。

今晚,趁着空暇时间,却可以逛逛京城,品尝下特色小吃,也算一种放松。

眼下国运衰微,患难四起,也不知正明帝怎么想的,只传令下去,命令黑衫卫大肆镇压,一路斩头示众,简直就是血流成河的惨景。

哪里有镇压,哪里便有反抗,据说已有几处州府的百姓揭竿而起,起义造反,颇成规模。

一言以蔽之,反正各地都是乱糟糟的了。

时局混乱,陈剑臣不由担心起留在江州的母亲、鲁惜约和阿宝她们。有时候他在想,现阶段的情形,就算进读国子监,出来后也不大好受。乱世来得比预想中更早,更猛烈,指望靠自己当官来力挽狂澜,实在不现实。

在君权制度之下,往往根源就在皇帝一个人身上。

昏君无道,结果大部分都是朝廷更迭,这才是大势所趋。

@文@月上中天,临近中秋,月亮已有几分圆意,清冷地悬挂在天上,有如一只巨大的眼睛,在俯览大地。

@人@走了几条街道后,陈剑臣和婴宁选择走上街边的一座酒楼歇脚,要点些小菜,喝点酒水。

@书@当下京城空虚,守军大为孱弱,血气稀薄,婴宁作为妖身出入,并不受太大的影响。

@屋@酒楼上很是热闹,灯笼高点,照耀得如同白昼,宾客们把酒言欢,甚有些“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意思。

找了一个临街的桌子,点了几碟小菜,和一壶好酒,便与婴宁对面坐了,一边吃喝,一边闲聊。

约莫一炷香时间后,又有一群人蜂拥上来,个个都是衣束华丽,带着仆从,秋天也不怕凉,手执洒金扇,时不时打开轻摇几摇,风度翩然。

正是一群公子哥儿,期间簇拥着几名容颜艳丽的女子,一路逗弄嬉笑不已。

顾盼间,其领首者望见坐在窗前的陈剑臣,双眸一亮,当即走来,笑道:“哎呀哎呀,这不是留仙吗?”

陈剑臣却早认出了他,可以说是一个“熟人”,郑国公的孙子,郑书亮。当初在开泰书院,彼此曾经发生过节,不料尚未进入国子监,却在京城相遇到了。

“原来是郑公子,多时不见,风采依然呀。”

陈剑臣站起身,略略拱一拱手,算是见礼了。

郑书亮脸色一沉,又扫了一眼婴宁,冷哼一声:“陈留仙,你到了京城,第一时间不去国子监报到,反而到处闲逛,此乃对书院的大不敬,真是枉读圣贤书。”

陈剑臣道:“哦,那郑公子熟读圣贤书,想必有济世之才,当今天下患难,又为何来喝酒作乐?”

闻言,郑书亮的一众同伴当即愤然变色,指头点点:

“你是什么人?胆敢出言无状!”

“好大胆子,在京城也敢冲撞我等……”

“书亮,只需你一句话,我立刻便让仆从‘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郑书亮一摆手,冷笑道:“无妨,他乃是我在国子监的一介同窗,以后我们还有大把的机会交流,走。”

带领众人到厢房里去了。

婴宁愤愤不平道:“这些公子哥儿,盛气凌人,该打。”

陈剑臣冷眼道:“冢中枯骨耳,不需要理会。”

《文字法》横扫天下,无疑让本来就式微的文风文骨再受重创,敢于直抒胸怀的读书人基本都被抓被杀了,只剩下些靡靡之音,粉饰太平。

居高临下,望着下方车水马龙的景观,心中叹息:如此繁华,又能持续到几时?

……

同样一轮明月,川流不息的街道上,两个和尚迎头遭遇。

一方身穿大红袈裟,天庭饱满,留三缕长须,空着双手;一方身穿白色僧袍,洁白胜雪,面目俊朗,年纪非常年轻的样子,只要嘴角露出微笑,便能迷倒众多女香客。

白色僧袍和尚的身后,还跟着一位全身穿青衣的小厮,虽然做男装打扮,但眉目含媚,明眼人都能看出,她是个女子。

地藏大师望着拂晓和尚,忽地合十道:“阿尼陀佛,这位大师如何称呼?”

“贫僧金山寺拂晓。”

“原来是拂晓大师,不知大师为何而来?”

拂晓和尚眉目不动声色:“地藏大师为何而来,贫僧亦然。”

地藏大师面目慈祥道:“天下释家同出一源,大师为何如此执着?”

拂晓和尚不为所动:“古言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此一时彼一时也。”

地藏大师胡须飘荡:“大师数典忘宗,心中岂有佛?”

拂晓和尚合十道:“贫僧心在此,佛亦在此。”

他们语言打着禅机,从身边经过的人群纷纷好奇,但根本靠近不了,略微接近些,便被一股柔和的大力推开,心中骇然。

地藏大师凛然道:“我佛却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说这话时候,舌绽莲花,隐隐有一尊金光闪闪的形象腾空而起,犹如一座大山,压下拂晓和尚。

拂晓和尚不言语,微一合十,自有力道萌生,将那无形的金身包裹住,化作虚无。

后面青衣女子面色煞白,差点忍不住要露出一截尾巴来。

地藏大师哈哈一笑:“大师好手段,不如移驾城外,好生谈经论禅一番?非如此,不见真佛。”

拂晓和尚道:“善哉,请!”

“请。”

两人一前一后,袖袍挥舞,凡人们只觉得眼前有人影闪过,待看真些,却又无影无踪了,只能认为是眼花了。

……

紫禁城深处,养心殿。

此际殿内一盏青灯,光华悠悠;殿外,何颉把地藏大师的算卦结果大声禀报完毕,垂手侯置,不敢声张。

片刻,殿内传来正明帝的声音:“朕已知晓,你且回府吧。”

“老臣告退,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何颉跪拜之后,赶紧退了出去。自年初起,圣上痴迷修禅之术,开始敬佛,不但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向度印国取经请佛,自己也开始修炼上了。

固然如此,正明帝对于朝政的把持还是非常稳固的,金口一开,令出政行,不容置疑。哪怕现如今何颉已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对于帝君依然敬畏非常,不敢有异心。他可知道,到今天为止,天牢里已关押了一百三十八位大臣。

何颉绝不想成为第一百三十九位。

第二百七十八章 报到

京城东郊,依山傍水之下,一片古色生香的建筑拔地而起。其间殿堂亭阁,空地上多植竹子,种类不一,一丛丛的,形成大片的竹林。就算秋风西起,但片片叶子苍翠欲滴,不改颜色。

竹乃“岁寒三友”之一,不畏冰霜寒冷,四季常青,多有文人骚客以此入题,写文章歌赋,以竹自喻,表示风骨凛然。

读书人的风骨,本来就该如竹一般耿直。

这片片竹林,历史悠久,据说乃是国子监的缔造者董圣人,率领一众弟子亲自一根根地种植下来的。

竹林中的建筑,自然便是天统王朝中最负盛名的学院,国子监。

学院选址,之所以不选城中,而在郊外,却是响应董圣人的精神:“读书人本就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倘若在城内开院,临近红尘,耳目浸染繁华,无疑会使得心性动摇,无心向学……”

圣人用心良苦,无奈如果生员们真有心红尘繁华,岂是短短路途所能隔绝的?

况且八股盛行,体制发展越发严厉,大大约束了才华思想,功利化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以前读书者,多抱有做学问之心;现如今,若不为官途,谁愿苦读书?

人心一变,学风渐烂,国子监早不复当年盛景。

……

婴宁施展出《望气术》,远远一观,见到国子监上空文气稀疏,甚现寥寂,对于她妖身的影响,甚至低于京城之内。

如此结果,大出意料之外。

陈剑臣淡然道:“如今《文字法》大行其道,字词文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