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帝星升沉-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努尔哈赤一心与朱明争天下,想到有朝一日要统治汉人,便向他的子弟推崇汉学,认为只有学会了汉人的一套,才能打败汉人,治理汉人。满洲人翻译的第一部汉文书既不是《四书五经》,也不是《孙子兵法》,而是一部小说《三国演义》。满洲贵族,凡有心汉学者,无一不对《三国演义》倒背如流。刘备白帝城托孤时,说阿斗无能,要诸葛亮取而代之的事,虽说得情真意切,可后人在评说此事时,却说那是做假,是刘备怕诸葛亮学曹丕故事,将来也来个“篡汉自立”,故当着群臣的面,先把话挑明,所以才有诸葛亮的泣血发誓,才有后来那震烁古今的前后《出师表》。聪明如诸葛,却被那个织席卖履出身的“大耳贼”给耍了。
今天,皇太极也在做假吗?皇太极用反间计,使崇祯皇帝活剐了守边大将袁崇焕,熟知内情的人,都可以看得出,那简直就是周瑜使蒋干中计的翻版,活学活用的皇太极,难道不能在自己的兄弟面前,再用一次《三国》?
可当时的多尔衮是动真情了,他当着代善,热泪盈眶,把胸脯拍得山响,发誓要全力辅佐幼主。
不久,皇太极终于撒手归西,大汗宝座一下出缺。
当时的局势十分复杂。论年龄,多尔衮上有六十一岁的二哥、和硕礼亲王代善和五十五岁的堂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另外,下面还有比他大三岁的侄子、和硕肃亲王豪格。当皇太极病逝的消息传出时,努尔哈赤的子孙中,有好几个人觊觎大位,其中想得最厉害的、也最有资格的就是豪格。
按说,三十五岁的皇长子豪格确实最有希望。且不说“国赖长君”,且不说豪格从征多年,战功赫赫,就凭他手中控制着两黄旗,别人也无话可说——正黄、镶黄两旗为天子亲军,豪格不当天子,谁当天子?
“国忧”之日,人心浮动。两黄旗的大臣: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等八人,齐集肃王豪格府中,向豪格劝进,就连那个舒尔哈赤的儿子、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豪格。
豪格离帝座只差半步之遥了。
但另有一派人却对豪格嗤之以鼻,这就是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皇位本是多尔衮的,皇太极即位已有欺孤夺寡之嫌了,一之为甚,岂可再乎?
英、豫二王手中掌握着两白旗,若加上多尔衮手中的正蓝旗,便不把两黄旗放在眼中了。
大清门前,又一次剑拔弩张,鼻子尖的人,已经闻到血腥气了。
四 摄政王爷(10)
这时,那个出身于科尔沁大草原的蒙古格格、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慌了,贵为皇后,却命中无子,没有他法,乃召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于后宫会议。
无论用什么为代价,总要平息纷争。
当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弟弟舒尔哈赤是他的追随者。可舒尔哈赤后来意志不坚,一度要带领本部人马自立门户,被努尔哈赤发现后,他将这个不听话的弟弟囚禁,但努尔哈赤还是没有薄待自己的亲侄子,后来四大贝勒议政,舒尔哈赤的长子阿敏便是四大贝勒之二,皇太极登极后,削诸贝勒之权,阿敏被科以十六条大罪下狱,但作为长房子孙的皇太极仍没有亏待二房,于是,身为舒尔哈赤次子的济尔哈朗,又被封为和硕郑亲王。
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不和,再说,他已私下和豪格达成了交易:如果豪格得继大位,他仍可当他的议政王。所以,会议一开始,当孝端太后问及立谁为帝时,济尔哈朗便积极发言,他望了多尔衮一眼,开口说:
“有嫡立嫡,无嫡以长,再说,国赖长君。”
这口气,有典谟、有训诰,义正词严,不容置辩——会议才开始,身为家族长者的礼亲王代善,就感到头上的压力了。
在众人都在觊觎皇位时,只有代善心如止水,波澜不惊,因为他已失去争夺的机会了。努尔哈赤共有十六子,长子褚英早年即被努尔哈赤囚死,代善虽居第二,却可说是长子,所以,还在努尔哈赤时代,四贝勒当政,五大臣赞襄时,代善便居四贝勒之首。
待努尔哈赤死,代善却首先提出皇位由皇太极继承。在众多的子侄中,十四子多尔衮、五子莽古尔泰、七子阿巴泰及二贝勒阿敏都有条件上,代善不争,别人就没法争,就凭这让位之功,他最受皇太极尊敬,于是,皇太极即位后的第一道诏书,便是封代善为和硕礼亲王。
其实,代善不争也有他的苦衷,说穿了,他身上曾发生过一些不尴不尬的事。
努尔哈赤的五个后妃中,元妃富察氏归太祖尚在孝慈高皇后之前,她生下两子,即长子褚英和五子莽古尔泰,但这个富察氏却是个极风骚的女人,已为人之母却极不安份。作为化外蛮夷,满人本有“父死,子妻其母”的习俗——富察氏与比她小几乎二十岁的代善,有些不明不白的关系,可这是在父亲还健在时。
据说,她经常趁努尔哈赤不备,深夜去代善府中,还把三包金银托代善保管。有一回,努尔哈赤举行庆功宴,众妃嫔都出来侑酒,富察氏竟打扮得花枝招展,站在代善的身后,不劝别人,单单只把好酒来劝代善。
努尔哈赤的确说过,他死后将把妃子和儿子都托付代善,但眼下他还正“春秋鼎盛”啊,所以,看在眼中,十分不满,在得知她将金银托代善保管后,一怒之下,乃下令侍卫去代善府中,将这三包金银搜了出来,于是,帮助窝藏的丫环被砍头,富察氏也被赐死,但努尔哈赤却原谅了年长的儿子——且不说代善比富察氏年纪小了一大把,这事肯定是富察氏勾引代善,因此,家丑不可外扬;另外,长子褚英因自己处治失当已死了,他不愿再失去一个儿子。
有此丑闻,代善自觉无颜见人,自然也就不便出来争位。
眼下,弟弟皇太极死了,六十一岁的代善虽不是唯一的托孤之臣,但凭着这一大把年纪,主动让贤的功德,在朝中,他仍有一言九鼎的份量。
今天,皇位的继承发生了争执,皇太后将他请了来,在他来此之前,所有的势力派人物都先后找过他了——两黄旗的图尔格、索尼明明白白地告诉他,新皇帝必出在两黄旗,皇位必由大行皇帝之子继承,不然他们这班人必以死抗争。
其实,代善也不想让多尔衮当皇帝,他对这个十四弟太了解了,他有能耐,但他专权,若当了皇帝,眼中岂有他这个兄长?然而,代善也最清楚,他们这班人都不是多尔衮的对手,多尔衮若争,谁也奈他不何,身为一族之长,代善不是自己主动让贤就可脱干系的。
四 摄政王爷(11)
他左右为难,正不知如何启齿,不想济尔哈朗开头炮了,且言词犀利,有理有据。代善不由点了点头,忙拿眼来看多尔衮,不想多尔衮却鼻子里“哼”了一声,说:
“二哥,你先说说大行皇帝的遗命。”
代善吃了一惊,他明白这是多尔衮在下逼脚棋,要把这仇人让他做,他不愿做这个冤大头,但多尔衮口气咄咄逼人。
济尔哈朗也吃了一惊,他不意大行皇帝还有遗命,且有遗命这话从多尔衮口中出来——这就是说,多尔衮成了遗嘱的执行人了。他不由望了望他的皇嫂、孝端文皇后一眼,警告说:
“几时听说大行皇帝有遗命?十四弟,你可不要乱来啊!”
多尔衮又“哼”了一声,他已把代善那想当墙头草的心事看透了,但眼下他不能不利用这个二哥,因为拉住这个二哥,才能压住气焰嚣张的济尔哈朗,于是,他先不理睬济尔哈朗,却对二哥代善说:
“二哥,你说话呀,这可是当着你的面说的,大行皇帝的遗命,你能隐瞒不向人宣示吗?”
代善没法沉默了,他抬起头,扫视众人,片言出口,石破天惊:“半个月前,大行皇帝召我与和硕睿亲王于崇政殿,当面托付了后事,大行皇帝的话是对和硕睿亲王说的,原话是:这大位就传与你罢,金簪儿掉在井里,是你的终究是你的。”
半个月前,皇上与两个亲兄弟在散朝后,仍在崇政殿密谈,这事济尔哈朗是清楚的,却不料谈的是这事,济尔哈朗不信皇太极会作出这样的决断,打死他也不信。于是,他跳起来,说:
“代善,你这是矫诏,我不信。”
此时的礼亲王须发皆张,双目尽赤,瞪眼望天,气嘟嘟地说:“你不信,当时我也不信,可大行皇帝当时不但说了,大位由睿亲王继承,且把十七年前的隐秘也说出来了,我若说了假话,就让天火把我烧死,让天雷把我劈死!”
济尔哈朗跳起来了,他向着大殿的穹顶大声喊道:“皇上,你怎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不行,这不是真话,皇上当时是病糊涂了。”
这时,端坐不动的多尔衮望着济尔哈朗冷笑了。他说:“济尔哈朗,你急什么?就让我当了皇帝,我就会要砍你的头吗?你还没问我高不高兴当这个皇帝呢?”
济尔哈朗也冷笑着向着多尔衮说:“哼,你勾结代善,伪造遗命,为的是什么?你不想当皇帝,谁信?”
多尔衮也跳起来,指着济尔哈朗的鼻尖说:“济尔哈朗,我警告你,你一再说这遗命是假的,又说大行皇帝病糊涂了,这可是抗旨,是对大行皇帝的大不敬,我现在完全可以叫侍卫把你拿下。”
这时,不愿局势恶化的皇太后也于一边劝济尔哈朗冷静。济尔哈朗终于软下来了,他明白:多尔衮兄弟仨手中有三旗,若加上代善父子的两红旗,他们就不成对手了,再说,他又何必为了豪格,把自己的命搭上?于是,他说:
“好吧,我不争,看你们的。”
多尔衮见济尔哈朗冷静下来,他也冷静了,从容坐下说:“皇上把什么都告诉我了,连十七年前,我母亲的死是怎么回事也告诉我了,不管怎样,我都能理解,当时确实是不得不焉,眼下,他把皇位还我,可我不愿意挑这副担子,更不愿因我而挑起皇室的内乱。”
济尔哈朗一听,不啻绝处逢生,又一次站起来说:“多尔衮,这可是你说的,可不能翻悔!”
多尔衮斩钉截铁地说:“我翻悔什么,我可向上天发誓,我不争帝位,但也不能让与豪格。”
皇太后和济尔哈朗都一怔,异口同声地说:“这又为什么?”
多尔衮又一次望着代善,说:“二哥,你说,豪格为什么不能继承大位?”
代善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多尔衮若真的与豪格兵戍相见,他这个二哥夹在中间还真不知偏向谁。眼下好了,有一方自动放弃了,代善放了心,回过头来说,他也不想让豪格当皇帝——他与皇太极有同感,豪格生性残暴,多疑嗜杀,且举止粗鲁,不具备帝王资质。两黄旗那班人,不是只强调新皇帝必须是大行皇帝之亲子吗,大行皇帝之子多着呢。于是,他向皇太后和济尔哈朗摇着两根指头说:
四 摄政王爷(12)
“大行皇帝当时也提到了豪格,他对豪格的评价是八个字:胸无点墨,粗心浮气,还说:这不是出天子的气慨。”
皇太后一听这话,不由也放心了——其实,在她心中,也不愿意把大位传与豪格,大行皇帝的话,既说出了她的心声,也让她有了凭据,于是,连连点头证明说:
“这正是大行皇帝的原话,我平日也听他这么说过豪格。”
“那么,大位由谁继承?”济尔哈朗这回用的是商量的口气。
多尔衮从内心发出了得意的微笑,他瞥了代善一眼,说:“立福临。福临不但为大行皇帝爱子,且生下时,便有佳兆,虽只有六岁,但圣明天纵,有我们同心辅佐,他一定能成为一代英主。”
福临生母为庄妃,庄妃是孝端皇太后的亲侄女。所以一听立福临,孝端皇太后这头是放心了。
代善一听要立福临,也觉得顺理成章。虽说子以母贵,在福临之前还有一个博穆博果尔,为皇太极第七子,母亲且是贵妃,但她的娘家远不能与科尔沁蒙古王室比,科尔沁王室可是大清国可靠的同盟,是大清问鼎中原的有力后盾,为了大清国的利益,代善认为立福临最合适,何况代善极迷信,据说,福临生下时,室内有异香,且红光四溢,当时很多人看见,都认为此子将来必有大贵。代善想,眼下多尔衮放弃不争,已是难得了,只要继大位的仍是皇太极的儿子,符合两黄旗那班人提出的条件,也就不必再与多尔衮争了。
四人之中,有三人偏向福临,济尔哈朗见此情形,没有说话,只撇了撇嘴。
于是,一场天大的纠纷总算平息下来,徘徊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