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三国之英雄与诸侯-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徽院、林牙至郎君、护卫等北面官,都因其机构设在皇帝牙帐的位置,又分为北、南;但实际所管的都是北面的事务。官吏由契丹贵族担任。
北大王院
官署名。辽代置,为北面官,设有北院大王,知北院大王事等官,分掌契丹部族军民之政。
节度使
唐代始置。因受职时,由朝廷赐给旌节,可以节制辖区之军政,故有是称。唐初沿北周、隋旧制,于边境诸州设总管,后改称“都督”,以总揽数州军事。高宗永徽以后,都督有带“使持节”衔者,实际上已为“节度使”。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薛讷为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始有节度使的称号。玄宗天宝初,沿边有九节度使,一经略使。授职时赐给双旌双节,总揽一区的军、民、财政。所辖区内之各州刺史(郡守)均为其下属,本身并兼任驻在州之刺史。安史乱后,战将有功者多授此职。节度使遍设于内地,领州多至十余,少亦不下三、四,割据独立,世称藩镇。五代时更为冗滥,专横至极。北宋初,赵匡胤加强皇权,藩镇事务仍归本州。自此,节度使成为将军大臣和宗室勋戚的优宠职位,并不赴任。辽金沿置,元废。
东厂
官署名。明成祖时为了镇压人民和官员中反对他夺取帝位者,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在京师设立“东厂”。用宦官为提督,常以司礼监之“秉笔太监”第二人、第三人充任。属官有掌刑千户,理刑百户各1员,由锦衣卫千户、百户充当,称贴刑官;隶役、缉事等官校亦由锦衣卫拨给。从事特务活动,诸事可直接报告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
布政使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撤销行中书省,以后陆续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宣德以后因军事需要,专设总督、巡抚等官,都较布政使为高。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与专管刑名的按察使并称两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不分左右,均为从二品。但江苏设有两布政使,一在江宁,辖江、淮、扬、徐、通、海六府州;一在苏州,辖苏、松、常、镇、太五府州。
中国官职解释(下6画以上)--
亚相
在汉代,若缺丞相,常以御史大夫递升。唐以后常称御史大夫为亚相。清代亦用作协办大学士的别称。
戍
商代之官,见于甲骨文,是一种镇守边地之官。其所驻之防地营寨亦称戍。后世称防守边疆为戍边。
后稷
古代掌农事之官。相传周族之祖先名“弃”者即任过农官,称为“后稷”。以后被尊为农业之神。
行人
《周礼》“秋官”之属有大行人,掌管接待宾客之礼仪;又有小行人,职位稍低。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至秦设“典客”,以接待远方的宾客。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隋唐以后,鸿胪寺卿以赞导礼仪为职,已与大行人之职不同。明设行人司,虽取《周礼》“行人”之名,而性质不同。行人司置“司正”及左右“司副”,下有“行人”若干,以进士充任,掌管捧节奉使之事,凡颁诏、册封、抚谕、征聘诸事皆归其掌握。在京官中地位虽低,而声望甚高,升转极快。初中之进士,以任此职为荣。至清废。
行台
东汉以后,中央政务由三公改归台阁(尚书),习惯上遂以中央政府为“台”。东晋以后,中央官称“台官”,中央军称台军。因此,设于大行政区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机构,即称“行台”。多因军事关系而临时处置。若任职的人权位特重,则称大行台。唐以后渐废。至金、元时,因辖境辽阔,于各地区分设“行台”。元代设11个行中书省(行省)及“行枢密院”(行院),“行御史台”(行台)等,分别执掌行政、军事及监察权。
行走
即入值办事之意。清制,临时调充某项职务而尚未给以正式官衔者,即称在某处或某官上“行走”,如御前大臣上行走,军机大臣上行走,南书房行走,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之类。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称额外派充之官为“行走”,如参事上行走,秘书上行走之类。
行省
原为中央派出的高级机构,以后成为地方行政区域名称。南宋、金时已有行省之称。《金史。百官志》说:“熙宗天会十五年罢刘豫,置行台尚书省于汴”。行台即行省。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为中书省,又于全国设11个行中书省,另划今河北、山东、山西一带直属中书省,称为“腹里”。行中书省管理路、府、州、县的行政,简称行省。长官有丞相、平章、左右丞、参知政事等,权力很大。明初加强中央集权,撤销行中书省,改设承宣布政使司,而习惯上仍称行省,简称省。清初增为18个行省,后又增为22个行省。
执珪
战国时楚国之爵名,又称上执珪。珪为卿大夫在举行典礼时手中所执之一种玉版,爵高者始能用之。
执金吾
汉武帝时改中尉为执金吾。对这个名称解释不一:一说“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一说“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①。另说“汉朝执金吾,亦棒也,以铜为之,黄金凃两末,谓之金吾,御史大夫,司隶校尉,亦得执焉”②。总之,“执金吾”是负责京城治安的长官。东汉沿置,三国时或称中尉,或称执金吾。晋以后废。清代常以金吾为步军统领之别称。
丞
官名,多作为佐官之称。汉代中央各官署如卫尉、太仆等除本身有丞外,所属各署皆有令、有丞。县令以下亦有丞。唐、宋尚书省仆射之下有左、右丞。清代末期及各部长官之下亦设左、右丞。又清代公牍中简称各府同知为丞,通判为倅。
丞相
始于战国时代,为百官之首,亦称相国、相邦。秦以后为封建官僚中最高官职,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西汉初,称为相国,旋改丞相,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西汉末改为大司徒,东汉末复称丞相,曹操任之。魏晋以后,称谓不一,或称丞相,或称司徒,或称大丞相,或称相国,废置无常,但多由权臣充任。唐及北宋,无丞相之称,而以其他官衔称之。唐代有“令”、“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左相”、“右相”等称;北宋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称,南宋孝宗时设左、右丞相。辽代有左、右“宰相”(在北面官系统中分设南北两宰相府,各有左、右宰相)。金有左、右丞相。元有右、左丞相(元以右为尊)。明初沿置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因胡惟庸案始废去丞相之制。此后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之职。清沿设内阁大学士,惟以军机大臣行丞相之职权。
写作资料:古代官职解析(三)
更新时间2010…8…27 9:14:24 字数:15779
光禄勋
秦称郎中令,汉武帝时改称光禄勋,东汉末年复称郎中令,掌宿卫宫殿门户,为侍从之官。魏晋复设光禄勋,以后废置无常。南朝梁始定名光禄卿,此后皆以皇室的膳食为专职,大异汉制。
光禄大夫
战国时置中大夫,汉武帝时始改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掌顾问应对。隶于光禄勋。魏晋以后无定员,皆为加官及褒赠之官:加金章紫绶者,称金紫光禄大夫;加银章紫绶者,称银青光禄大夫。唐、宗以后用作散官文阶之号,光禄大夫为从二品,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银青光禄大夫为从三品。元、明升为从一品,清代升为正一品。
廷尉
秦置。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更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复称廷尉。有卿1人,秩中二千石,掌平狱,凡郡国疑罪,皆处当以报。为九卿之一。其属官有正、监及平各1人,皆为司法官。东汉以后或称廷尉、大理或廷尉卿。自北齐至明清皆称大理寺卿。清末设大理院,为最高司法审判机关。
西厂
官署名。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武宗时宦官刘瑾专权,又一度恢复,刘瑾被诛后,即废去。
州同
清代知州的佐官。属于直隶州的,相当于同知;属於散州的,则与州判分掌粮务、水利、海防、巡捕诸事,均从六品官。
州牧
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汉武帝时设十三州部,每部设一刺史,汉成帝时,改刺史为州牧。后废置无常。东汉灵帝时,为镇压农民起义,再设州牧,并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军政大权。如汉末刘表为荆州牧,袁绍为冀州牧,都等于割据政权。以后历代设都督、总管、节度使等,州牧之名即废。唐宋时惟京师或陪都地方最高长官以亲王充任者,尚称为“牧”,其他州牧之名均废。清代往往借作知州的别称,实际上远非东汉州牧之比了。
吏目
元、明、清各代,在各知州以下设有吏目,从九品。掌刑狱及州衙内的事务。
吏部
东汉始将尚书常侍曹改为吏曹,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列为尚书省六部之首,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副长官为侍郎,部下分司办事。历代相沿不革,至清末并其职于内阁。
刑部
汉代置二千石曹掌刑狱,三公曹掌决案。魏晋以后有都官、比部各曹。隋初设都官尚书,统都官、刑部、比部、司门各侍郎,后改都官尚书为刑部尚书,列为六部之一,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长官为刑部尚书,副长官为侍郎,历代相沿不改。惟唐天宝年间一度改称宪部,旋复旧称,清末改为法部。
协领
清代驻防旗兵的将领之名。其地位在参领之下,佐领之上。
协律郎
汉代称协律都尉,晋称协律校尉。北魏以后各朝设有协律郎,掌管音律,属太常寺。清在乐部设协律郎。
协律都尉
汉武帝立乐府,使司马相如等作诗赋,以宦者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谱成乐调。但在当时为临时官名,不常设。至晋代,改称协律校尉,属太常寺。
协办大学士
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设置,初无定员。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始定为满、汉各1员,由六部尚书或总督中选任,仍带本职辅助大学士管理内阁事务,由此可递升为大学士。
军门
明代称总督、巡抚为军门。清代则为提督(或总兵加提督衔者)之尊称。
军师
掌监察军务。东汉、三国、晋均设置。如三国时魏以荀攸为军师,吴以朱然为右军师、蜀以诸葛亮为军师将军。
军机处
清代在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最高军政决策和执行机构。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用兵西北,设军机房。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始正式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在军机处任职者,称军机大臣,通称大军机,无定员,最多时达6—7人,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在皇帝指定下兼任。但任命时亦按各人的资历分别称为军机处行走,大臣上行走,大臣上学习行走等。其僚属称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掌缮写谕旨、记载档案、查核奏议。乾隆时定为满汉两班,各8人,后增至四班32人。每班有领班、帮领班各1人,满语称“达拉密”。军机处职掌为每日晋见皇帝,秉承皇帝意旨处理军国要务、官员任免和一切重要奏章,为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制的最高发展。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内阁成立之后,撤销军机处,以军机大臣改任为内阁之总理大臣、协理大臣。
同知
宋代枢密院不设枢密使及副使时,其主官称知枢密院事,佐官则称同知枢密院事,或简称知院、同知院。辽代设同知府事、同知州事。金、元时每府或州设同知一员,明清定为知府、知州的佐官,分掌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水利等,分驻指定地点。清代的同知,称为州同。此外,地方政权“厅”的长官,也称为同知。清代各府同知为正五品。
同平章事
唐代制度,君主在大臣中选任数人,给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义,即为事实上的宰相,简称同平章事。中书、门下二省本为政务中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即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