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爱孩子就别阻碍他成长 >

第1章

爱孩子就别阻碍他成长-第1章

小说: 爱孩子就别阻碍他成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米德尔斯布勒市一名31岁单身母亲,因为想让儿子完全依赖于她,永远都不会离开她,竟然从儿子3岁起,就对医生和亲戚谎称他经常发生痉挛,无法正常走路,“名正言顺”地让健康的儿子坐进了一张轮椅。在长达5年时间中,这名男童自己都相信他永远无法正常走路。

  日前,这名荒唐的母亲被英国法庭判处了4年监禁,并且终生都禁止从事和儿童有关的工作。男童已被交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他现在完全能够正常走路。

  心理解读一

  其实,新闻中的例子并不只外国才有,我们在心理咨询中也有过类似案例。我曾接待过这样一位母亲,她在孩子5岁时,与丈夫离婚,一个人带孩子至今。她们“相依为命”,无法适应与孩子分开。她的女儿在上海读大学三年级,这三年中,她一直对孩子说,你的心脏不好,要注意休息。然后她总是长时间留在上海,“陪”她学习和上医院看病。尽管医院的所有检查都提示正常,但这时候孩子已相信自己真的有心脏病,只是医院查不出来而已,母亲因此“名正言顺”一直陪伴女儿。

  最终的结果是,孩子患上“疑病性神经症”,只能求助于心理咨询。

  现代家庭已发生深刻变化,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的不断出现,父母对孩子的依恋程度日益增加。有一份统计显示,子女离开家庭独立生活的年龄比上世纪80年代延迟了5年左右,这说明,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程度也在增加。如果不能处理好这种关系,对双方都是有害的。

  这种害处首先使父母会不自觉地阻碍子女成长。在父母呵护下,孩子很难适应独立生活,会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甚至会发生可笑得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我曾碰到一位咨客,他29岁,每次与妻子吵架后,就要回到母亲那里住上一段时间,家里一切事务由他的父母代为打理,直到他在父母的“哄骗”下消除委屈,才肯回家。最后,他妻子忍无可忍,提出离婚,他才想到来接受婚姻咨询。

  这种依恋的另一个伤害就是使孩子变得意志脆弱、敏感。因为依恋的结果就是对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在父母的暗示和示范下,对什么都可能变得小心翼翼,不敢冒险,丧失开拓精神。今后在生活和学习中一旦碰到困难,他们会不自觉地使用心理防卫机制,通过怀疑自己得病而逃避社会责任。

  这种亲子关系粘连过深还会对身边人造成伤害。比如,父母会把孩子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能让孩子为别人付出真诚,包括孩子未来的家庭。我在心理咨询中曾接触过这样一个案例,孩子结婚后,母亲看到儿子对媳妇好点,就像失去什么似的,还每天向儿媳妇打听他们之间的生活细节。更有甚者,还多次三人睡一房间,生怕孩子会出什么问题,却让媳妇难以忍受。

  过于依恋子女,会使父母失去自己的生活乐趣。新加坡一位父亲,与残疾女儿生活一起,女儿因病去世后的当天,他就自杀了,他在遗书中说,只想陪孩子一起走,让人唏嘘不已。

  爱孩子是每个父母都会的事,但真正爱他,应该是让他成长、成熟、有责任感和事业心。孩子是望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父母的坚强和自信,会使孩子在人生的路上勇往直前!

        心理解读二

  处理好“恋母情结”

  从心理学的角度探析这位单身母亲的荒唐行为,也许能给我们更多启示。

  首先,这是个单身妈妈。无论她是离婚抑或丧偶,孩子已成为她人生唯一关注的人,她将自己所有的爱都放在孩子身上。爱投入得越多,分离就越痛苦!看着孩子日渐成长,母亲就开始了这份痛苦。

  其次,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进入第一个恋母情结期。所谓恋母情结,又称俄底浦斯情结(Oedipus plex),它来源于希腊神话,通俗地讲是指男性无论到什么年纪,总是有服从和依恋母亲的心理倾向。弗洛伊德还认为,“恋母情结”也可以说是母亲的“恋子情结”诱发了儿子的“恋母情结”。如果不能恰当处理“恋母情结”,情结将缠绕得越紧。

  “母子互恋情结”的后果是明显的。普遍性的危害是严重影响男孩子的个性发展。由于母亲过分爱怜,造成男孩的心理幼稚,依赖性强,孤僻不合群,不会与同龄人交往,无责任心,做事犹豫,缺乏果敢和魄力,缺乏男孩子的阳刚之气。更极端的危害便是酿成不正常母子关系的悲剧。对这位单身母亲而言,此时的儿子,需要整天依赖她,这就更坚定了单身母亲要将儿子长留于身边的想法。于是,她苦费心思,出此下策。但是,儿子终究会长大,需要正常的社交生活。成人后的男子自然不能再接受母亲的控制,想远离母亲,过自己的生活。可从小养成的依赖性,又让他无法摆脱母亲的控制,这会导致他进入痛苦的两难境地,相信那时的母子关系也好不到哪儿去。

  那么,如何恰当地处理“恋母情结”呢?也许,剪断这条隐形的“心理脐带”是不错的选择。结构式家庭治疗中,有一条因果循环的原理。首先,我们试着让母亲学会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以更独立成熟的方式去处理周围的事物,逐步摆脱对母亲的依赖,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随着孩子的独立和成长,母亲也逐渐将自己对孩子的注意力适度转移到家庭的其他成员和自己的事业上来。这就形成良性的循环,从而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和稳定。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