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烈将军史迪威-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的部队。第二,必须撤换一批无能的高级军官。如果不清除这些人,无论再提供
多少物资援助,军队还得照样打败仗。被撤换的军官,可以送到训练班去培训,对
他们进行野战训练,同时提拔一批有能力的军官。第三,必须建立有效的指挥系统。
在以后的作战中,应当挑选可以信赖的人担任前线总司令,给他以总的指示,然后
让他全权掌握部队和指挥作战,其他任何人,不论是谁,都不要横加干涉。
史迪威认为,武器装备不足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只要采
取了上述措施,即可以用现有装备组织起一支精干有力的作战部队,“顶住日军的
进攻,直到同盟国聚集起强大的进攻力量,赢得战争的胜利。”
说完,史迪威把一份用英文打印好的谈话纪要递给了宋美龄。宋美龄草草地浏
览了一遍,用惊奇的语气说道:“哎呀!这不就是德国顾问向他建议的那些东西吗?”
宋美龄提到的德国顾问,就是德国前国防军总司令汉斯·冯·赛克特上将。他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之后,曾经领导了德国国防军的重建工作。30年代,他
作为退役军官两次应邀来华,担任蒋介石的高级军事顾问。当时,他也认为中国军
队过于臃肿庞大,曾建议蒋介石在大量裁减冗兵的基础上,建立一支装备精良、训
练有素的精锐部队。史迪威并不认识赛克特,但是这两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将军,在
不同的时间,从不同的立场出发,却形成了对中国军队共同的看法。这绝不是偶然
的巧合,而是中国军事制度的弊端十分明显地摆在世人面前,只要不是出于某种政
治原因对此视而不见或拒绝承认,任何一个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会得出这一结论。
蒋介石夫妇收下他的谈话纪要,热情地邀请他去黄山别墅度周末,但对他的建
议却未置可否。史迪威清楚地意识到,要蒋介石立即接受他的计划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我的劝告对他们来说是太激进了,实行起来是很痛苦的。”但他仍然希望
这些积极的建议“能发挥些作用”。
回到住地,史迪威被折磨人的黄疽症沉重地击倒在病床上,他未能赴蒋介石之
邀,出席黄山别墅的周末聚会。门德尔松医生一再劝他离开此地,去休养一段时间,
但是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促使他拒绝了这一建议。他必须推动蒋介石尽快采取行动,
为了美国,为了中国,也为了同盟国的共同利益。
史迪威浑身疲乏无力,一连十几天躺在病床上,但他的大脑一刻也没有休息,
反复思考着中国军队的整编计划和夺回缅甸的作战方案。现在,中国军队有380多万
人,编成了300多个师,分散在全国的12个战区。5年的连续战争严重破坏了中国本
来就十分落后的经济,使得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装备不足,供应困难,战斗力极为
低下。尽管当时在华日军只有37个师团,70多万人,但国民党军队仍然连遭败绩。
因此,适当减少军队编制,把有限的武器、弹药、装备、给养和美援物资集中起来
使用,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要实行这一计划确实是十分艰难的。史迪威亲眼目睹过1929年“编遣会
议”之后,中国各派军阀势力围绕着裁撤军队问题爆发的大规模战乱。现在虽然十
几年过去了,但那种“兵为将有”的军阀制度依然盘根错节。每个将领都把自己的
部队当成升官发财的资本,蒋介石也把军队视为维持其统治的主要工具。因此,要
让他们裁减军队,就如同拿刀子捅他们的心窝。不过,史迪威觉得,以美国的租借
物资为交换条件,或许能迫使他们采纳整编军队的计划。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蒋介石毫无反应和表示。
6月15日,病中的史迪威第二次会见了蒋介石。这次,他从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谈起,重新提出了在印度装备和训练中国军队的计划。当时蒋介石虽然已经同意让
杜聿明率第5军军部和新22师撤往印度,但仍准备让他们在利多稍作休整,便经酉藏
撤回云南。史迪威根据两个月前即已呈交蒋介石的“在印度组织训练中国军队计划
书”,建议把已经和即将到达印度的中国部队留在该地,并利用美军飞机向中国空
运物资的回程,继续向印度运送部队,以便在那里组建2个军6个师共10万部队,就
近取得美式装备。蒋介石对把中国军队置于他的控制地区以外甚不放心,但是在印
度堆积的数万吨美国租借物资,确实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他不得不同意了史迪威的
这一建议。同时,他又十分急迫地催促史迪威,加快向中国空运物资的速度。
史迪威对蒋介石的态度感到厌烦,他丝毫也不重视中国军队的整编问题,却不
顾“驼峰空运”的实际困难,只把眼睛盯着美国的物资援助。“他们还是老一套的
心理,似乎有了飞机、坦克、大炮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史迪威有些激动地对蒋
介石说:“中国军队的软弱固然有缺少武器装备方面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并不在
此。要赢得战争的胜利,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彻底地重新整顿陆军部队。”
在所有场合从不离蒋介石左右的宋美龄,看出了史迪威的不满。她走过去,坐
到史迪威身边,似乎很真诚地说:“你的计划是很好的,但是很多中国军队还存有
地方派系色彩,平时裁军尚且会酿成风潮,在目前战争条件下,采取这种断然措施,
大元帅不能不考虑政治上的某些影响。”史迪威回答说:“这些问题,以我在华多
年的观察,当然心里有数。但是,现在有美国站在大元帅一边,支持他,我们不应
因为一些小小的顾虑,而轻易放弃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蒋介石和宋美龄窘迫地
笑一笑,表示出无可奈何的神情。
尽管史迪威对可能遇到的阻力早有预料,但蒋介石顽固拒绝的态度仍使他大为
失望。不对庞大臃肿的中国部队进行整编,他的全部对日作战计划都将无从下手。
他深深地感到:“中国政府掌握在一个无知、专横、顽固的人手中,他用恩威并施
的手段维持其统治基础。这个政府与某些家族和财团紧紧地连在一起,一旦脱离这
种联系,它就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面对危急的情况,它除了硬撑下去之外,拿
不出其他办法来。”
在以后的几天里,史迪威的身体逐渐好转,但心情却愈加困惑和苦闷。他不由
得想到:“我下一步该怎么办?是袖手旁观,还是辞职而去?”
蒋介石对史迪威深感恼火。这个深谙中国内情又锋芒毕露的美国佬,实在让他
难以招架。当初提请美国人出任中国战区参谋年时,他就叮嘱正在华盛顿的外交部
长宋子文,此人“不必熟悉东方旧情”。他担心,一个洞察中国内幕的外国人,很
可能会对他的统治方式提出某些异议。果然不出所料,史迪威关于整编军队的建议
如同一支锋利的投枪,直指他的痛处。这一建议固然万难接受,但如果坚辞拒绝,
又唯恐影响美国的对华援助,他确实感到十分棘手。这时,他想到了另一位美国在
华军官和他的空中作战计划。
这个人就是美国志愿航空队指挥官克莱尔·陈纳德。陈纳德曾在美国空军中积
累了近20年的飞行经验,驾驶技术十分精湛。以他为核心组成的一个“三剑客”特
技飞行队,曾赢得了“空中飞人”的美誉。当时美国空军中流行的观点是“轰炸机
制胜论”,而他却狂热地迷恋于战斗机的空中搏斗。1934年,他曾写了一本小册子,
题为《驱逐机在防御中的运用》,突出强调战斗机在空战中的决定作用。为了宣传
他的战术思想,身为空军上尉的陈纳德,上下活动,甚至公开抨击一些更重视轰炸
机的高级军官。但是,这不仅未能说服人们接受他的观点,相反,却使空军的高层
领导对他狂妄的表现欲和不守本分的权势欲深感厌烦。
1936年,46岁的陈纳德抱着怀才不遇的遗憾,以临时少校军衔从美国空军提前
退休。第二年,他应中国航空委员会的高薪聘请,来华担任该委员会的顾问。曾任
蒋介石政治顾问的澳大利亚人端纳送给他一句忠告:“在中国,只有委员长夫妇说
了算,其他人都是听命于他们的。只要抓住委员长和夫人,你就可以做你愿意做的
任何事情。”陈纳德牢牢记住了这句忠告,他积极地向蒋介石和宋美龄献计献策,
并博得了他们的赏识。尤其是担任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的宋美龄,对他更是格外
青睐。中国“第一夫人”的娇美容貌、绰约风姿和高雅气质,也使极富浪漫色彩的
陈纳德为之倾倒。他把宋美龄的第一次召见称作“终生难忘的会面”,并在当天的
日记中写道:“在我的心目中,她将永远是一位公主。”
1940年11月,陈纳德奉蒋介石之命,带着一份购买500架飞机的订单和招聘美国
退役飞行员来华参战的计划返回华盛顿。不久,美国决定向中国提供租借物资,并
从原定提供给英国的作战飞机中拨出100架给中国。陈纳德根据中国提出的条件,以
每月750美元的高薪和每击落一架日机奖励500美元的优厚待遇招聘了一批飞行员和
地勤人员。1941年8月,美国志愿航空队在缅甸境内成立,同年12月开始参加对日空
战,并很快就取得了辉煌战绩,这给陈纳德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中国战区成立之后,志愿航空队纳入美国陆军航空部队建制,编为第10航空队
第23战斗机大队,陈纳德也在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积极争取下,被美军授予准将军衔。
从4年前郁郁不得志的临时少校,到今天肩上那一颗闪亮的银星,他深深体验到了追
随委员长夫妇给他带来的巨大利益。
这时,他又踌躇满志地向蒋介石提出了一项宏伟的空中作战计划。他认为,如
果美国能提供500架作战飞机和100架运输机,并授予他对中国战区的空军指挥全权,
他就能在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里,打败日本空军,赢得战争的胜利。他根本不考虑什
么实际的可能性,而只想以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大胆方案引起委员长和美国方面对
他的重视。
陈纳德的计划确实对蒋介石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这好像是给他指出了一条既
不用实行任何改革,也不用消耗多少实力,轻而易举就可以取得战争胜利的捷径。
于是,蒋介石暗自在心里打好了一个如意算盘,他准备以诱使美国提供一支强有力
的空军力量为条件,与史迪威达成某种妥协。
6月24日,蒋介石再次约见史迪威。尽管一开始的谈话仍然有些不愉快,但气氛
很快就发生了变化。蒋介石表示,可以接受在印度装备和训练中国军队的计划,甚
至还答应再向印度空运5万中国部队。关于这支部队的指挥权问题,他接受了史迪威
提出的撤换杜聿明的要求,同意由史迪威担任驻印部队的总指挥并负责训练工作,
另由罗卓英主管行政和军纪。同时,他提出了由美国提供500架作战飞机和保证每月
空运5000吨物资的要求,并对史迪威叮嘱说:“关于飞机数目和空运吨位的事情,
实在是维持中国战场现状的基本条件,希望参谋长给予特别的注意。”
史迪威并非不重视对华援助问题,他曾经一再打电报、写信向史汀生和马歇尔
提出援华的具体项目和数量,以至马歇尔都感到有些不耐烦。有一次,他甚至来电
批评史迪威过于急躁。宋子文也曾打电报给他,劝他不要火急火燎地催促美国陆军
部,因为美国对华运输实在是大艰难了。租借物资从美国东海岸装船后,首先要穿
过大西洋和印度洋,经过近2万公里的海运,然后从卡拉奇上岸,经过2500公里的铁
路,运抵加尔各答;再经过孟加拉至阿萨姆的窄轨铁路,运到空运司令部的各机场,
最后才能飞越“驼峰航线”到达昆明。尤其是最后一段的“驼峰空运”,更是十分
危险。在1942年至1945年的3年间,空运司令部共损失468架运输机,平均每个月摔
下来13架。牺牲和失踪的美国飞行员与机务人员共达1579人。因此,如果不改善运
输条件,蒋介石提出的援助数额是很难实现的。
尽管如此,蒋介石就中国驻印部队作出的有限许诺仍然激起了史迪威的一点希
望。有了第一步,他就可以促使蒋介石走出第二步、第三步,或许能够逐渐达到整
编所有中国军队的目的。但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使刚刚出现好转的形势骤然
恶化,并由此导致了史迪威与蒋介石之间的一场严重冲突。
事件缘起于中东战局的突然危机。6月21日,隆美尔率领的德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