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一切皆有可能--李宁:冠军的心 >

第13章

一切皆有可能--李宁:冠军的心-第13章

小说: 一切皆有可能--李宁:冠军的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精明的CEO上台后,重拾阿迪达斯自身所蕴涵的深厚的体育精神,并进行多方面的改革,这些举措最终救了它。阿迪达斯重拾〃为运动员而做〃的创造精神,1994年阿迪达斯〃猎鹰〃系列足球鞋的面世,被当时的媒体称为〃足球史上又一次真正的革命性创举〃。这双鞋的原始创意是在足球鞋上加一块橡胶制成的〃仿脚趾〃,以提高足球运动员控球和转向能力。但当鞋子设计出来时,外表难看,而且〃体重〃不轻,马拉多纳甚至因为这一点而直接拒绝了它。
  阿迪达斯继续投入了上百万的资金来完善这一设计,最终开发了小片的橡胶〃仿鳍〃设计,使产品真正被市场接受。后来猎鹰系列逐步发展为阿迪达斯的核心拳头产品,为阿迪达斯保持世界第一足球装备品牌的殊荣奠定了基础。阿迪达斯走与耐克、锐步的差异化竞争之路,产品结构与耐克、锐步有很大不同,将其擅长的服装在产品结构中逐渐加大比重,1992年时其运动服装占总收入的39。3%,1996年已占总收入的55。5%,对推动阿迪达斯复兴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服装的毛利率比运动鞋低,这也是阿迪达斯整体毛利率水平低于耐克和锐步的原因之一。
  在迅速的创新和变革中,1995年,阿迪达斯上市,并一路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01年,曾经在美国工作8年,并于1987年进入阿迪达斯的赫伯特·海纳成为阿迪达斯新任CEO。这个〃有着美国式思维方式的德国人〃在2005年8月主导完成了当年最大的国际体育用品行业并购:阿迪达斯并购了锐步。锐步是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全球第三大流行运动品牌,收购当年的销售额大约为40亿美元。阿迪达斯准备借此举从耐克手中夺回老大地位。
  第十章 竞争(2)这个曾经的大家伙,现在又重新成为大家伙。阿迪达斯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颇早,1995年已经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不过到了2003年才成立阿迪达斯大中华区以大力开拓中国市场。2005年赫伯特·海纳在北京对市场放出豪言:在阿迪达斯的单个市场版图上,将把2005年以后的中国视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实际上,对于如此重要的市场,阿迪达斯已经筹备了全盘计划,奋力拼抢。
  耐克〃放胆做〃 尽管阿迪达斯奋起直追,但现在世界上最大的体育用品企业仍然是耐克。
  由体育爱好者菲尔·奈特白手起家创立于1971年的耐克,早期沿袭了阿迪达斯金字塔营销模式,但不同的是,深入挖掘体育运动所蕴涵的情感是耐克奇迹的秘诀之一。耐克寻找的运动员类型有别于阿迪达斯,他们特立独行、个性强烈、富于进攻性。耐克提出的〃Just Do It〃的产品内涵,被频繁地用于比喻美国〃婴儿潮一代〃的特征,甚至被认为〃影响了一代美国人〃。就此,耐克在美国迅速崛起。1980年,耐克在美国上市。及至1983年,耐克公司销售总收入达到了7亿美元,超过当初看上去庞大得似乎不可战胜的阿迪达斯,成为世界第一品牌。
  不过,耐克在不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屡屡遇到危机。第一次大危机正是在1983年,奈特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公司开始走下坡路:库存积压、销售下滑、重要人物离职,甚至外界一度传言说耐克快破产了。造成挫败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耐克冒险扩张到时装业和进入欧洲市场都牵制了公司大量资源。但公司受挫最明显的原因还是耐克未加防备,遭到锐步的阻击。
  锐步1982年的销售额是3 500万美元,1985年激增到3亿美元。它的绝招是产品迎合了当时美国市场消费者对新潮的追求,特别是妇女对舒适、合身和轻便服装的追求。当年连艾美奖的颁奖典礼上,都有影星穿着橘红色锐步鞋配上晚礼服参加。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新一轮市场变化,锐步比耐克和阿迪达斯都更快地抓住了,从而开始直线上升。
  耐克在发现和回应这种势头所犯的失误与阿迪达斯几年前在慢跑热兴起时所犯的错误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耐克对〃金字塔营销模型〃之外的情况并不敏感,对女性健美这种运动员代言人和大学教练顾问团发挥不了作用的领域,耐克不感兴趣,而且耐克也觉得锐步的鞋太花哨、质量差,不适合那些严肃的跑步者和运动员。
  耐克的这次衰落,也反映了体育用品行业一个很关键的规律。此时,奈特意识到,现代的运动鞋王国在自然的循环定律下,已经有过许多次沉浮。〃首先,匡威崛起,然后是阿迪达斯,然后是耐克,〃奈特回忆说,〃这个循环让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从零赚到几十亿美元。〃在《耐克…明星造市》一书中,奈特说:〃然后,突然间,锐步出现了,享受它如同太阳光芒般的辉煌时代。〃 为了挽救这个局面,奈特重新接管了公司,重新定义耐克的品牌识别,重新判断耐克〃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休闲装、休闲鞋不是耐克,篮球鞋才是。另一个结论是耐克与消费者存在着情感联系,于是,耐克改变了之前重视明星代言数量,轻视市场传播的做法,而将注意力放在少数非常有影响力的运动员身上,增加广告投入,将品牌推到公众面前。迈克尔·乔丹既是这个新政策的工具,也是耐克新的符号标志。1984年,耐克以高于阿迪达斯或者匡威5倍的价钱签下了乔丹。这两家企业都认为乔丹不过是又一个产品代言人而已,却没想到他会成为一个市场战略和整个运动鞋、运动服生产线的核心。由此,耐克开始了之后又一段长达10年的辉煌。
  1986年,耐克业绩回升,成为年销售额10亿美元的公司,开始新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增长。1990年,其销售额上升到22亿美元,1994年38亿美元,1998年上升到96亿美元的高峰。
  然而就在1998年,奈特所说的〃循环规律〃再次发生作用:耐克的第二次大危机出现,飞人乔丹的再度隐退更使得耐克几乎失去了品牌感召力,耐克广告的主力发动机几近熄火。同时,消费者又对市场提出了新的时尚要求。这一年耐克运动鞋全球销量减少了14%,运动服饰减少了9%,当年耐克裁员1 600人,营销预算缩减1/3。
  第十章 竞争(3)此时,原已不再参与公司具体经营业务的奈特不得不再次复出,重建公司秩序。他再次举起了变革之剑。第一,奈特从百事可乐等公司挖来大量人才,重建经营团队。第二,他花了5亿美元强化原本混乱的供应链系统,使新品上市时间从9个月缩短到6个月,毛利由39。9%提升到42。9%。第三,耐克扩张了产品线,除篮球之外,还加强了高尔夫和足球运动系列。第四,增加新品牌。耐克先后并购了高级休闲鞋名牌Cole Haan、冰球鞋名牌Bauer、匡威运动鞋、Hurley国际滑板鞋,并放手让各名牌独自经营。到2003年新品牌的业绩增长51%,达到14亿美元。
  在奈特的重整之下,耐克变成一个组织严谨、注重绩效的新企业。在2004财年结束时,耐克的营业收入达到137亿美元,增长15%,再创历史新纪录。拥有超强的创新和组织再造能力的耐克被麦肯锡认为是全世界企业学习的标杆。奈特曾对媒体表示:〃想要打败耐克,唯一的办法就是全面而准确地模仿我们,然后再找出不同点来各个击破。〃 2004年年底奈特再次交棒,聘请了庄臣公司的威廉·佩雷斯担任CEO。奈特希望充分发挥其在庄臣公司销售多品牌的经验,为耐克公司旗下的二级品牌创造更好业绩做出新的贡献。但是,2006年新年伊始,已经68岁的菲尔·奈特快刀斩乱麻地炒掉了亲手挑选的接班人威廉·佩雷斯,距后者担任公司CEO的职务仅仅13个月。接着,奈特起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前越野跑选手帕克。他早在1979年加盟耐克〃校园〃,曾经在耐克担任设计总监和联合总裁等职务。这是个被认为和耐克文化相融的,同时也在开发新产品、吸引年轻人方面有一手的新总裁。
  1980年,耐克进入中国,设立了第一个代表处。1996年,耐克在中国正式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开始大力拓展中国市场。耐克一开始在中国并不顺利。1997年,耐克在亚洲金融危机出现前大规模清空产品,向市场上大量销售削价运动鞋,此举失去了大量的零售商,并且使它们进入了阿迪达斯的掌控中。1999年,为了适应当时中国市场的消费能力,耐克放下身架为中国市场开发了仅15美元一双的帆布运动鞋,但实际上这些鞋根本不受欢迎。
  耐克很快调整战略,将美国文化作为自己的卖点,用广告挑战中国的传统文化…集体主义。耐克的〃酷态度〃再一次迎合了中国婴儿潮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心中的个人主义思想。耐克所推销的美国文化恰好与当今中国人对自由和个性的渴望相呼应。
  2003年,耐克终于赶上中国市场的本土第一〃李宁〃,成为市场第一。
  耐克早期在中国还〃储备〃了其他胜利,1999年,耐克就与当时腼腆的篮球队员姚明签订了一份为期4年的合同,但后来耐克失去了这份合同,姚明被锐步以1亿美元的合同夺走。为了弥补这种损失,耐克很快找到了18岁的易建联,签下了一份为期长达7年的合同,他们认为这位年轻人有希望成为下一个姚明。2000年,耐克签下刘翔,并且开始了一整套对这位潜力运动员的系统营销。
  1983年春,奈特曾经在亚洲长时间旅行。这位依靠销售日本球鞋发家的企业家非常热爱日本,他长期研修日本禅文化,常常陷入沉思冥想,他的办公室也布置成禅室,客人进入先得脱鞋。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对他影响深刻。可以说,他是美国企业界少有的深刻理解东方文化的企业家。这种理解很可能在未来帮助耐克在中国参与竞争时得到加分。奈特是个狂野之人,在未来的中国,他也不会更改耐克的进攻性风格。在欧洲和美国两大市场,耐克和阿迪达斯的市场份额之争已处于胶着状态。增长飞速的中国市场,反而成为未来最大的变数所在。
  安踏追赶 市场上,那些依靠自身巨大的力量得到大部分份额的赢家并不少见,但也不乏一些貌似弱小的智者,因身手敏捷、善打空当儿而称雄一方。所以尽管优势众多,但国际巨头们在中国的日子也过得提心吊胆。当它们在中国市场已经占据老大、老二位置时,国内除了李宁公司之外,还有两家体育用品公司也具备挑战的实力。本土公司的发展着实太快了。
  第十章 竞争(5)李宁公司的销售量长期居于首位,并稳健增长。安踏的增长速度较高,几乎年年翻番。
  安踏开始往上走,而〃李宁〃却无法下来。于是2007年,李宁公司创立了另外一个品牌〃新动〃,以在低端市场收复失地。
  丁志忠温和的外表下,有着白手起家的生意人难以掩饰的自负与霸气。他从来没有见过,并且也不打算刻意见到职业经理人张志勇,但是和另一位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霸主级人物陈义红却惺惺相惜。
  陈义红,正是中国第三家让国际品牌感到压力的〃可怕的中国体育用品公司〃的创始人,他用的时间比安踏更短,仅仅两年多。
  动向突袭 若说中国是现在和将来世界上最宽广的市场,对此印度和巴西也许并不服气。但是,中国是让跨国体育用品公司最为头疼的发展中国家市场,这一点却毫无疑问。本土的〃李宁〃常年占据第一,安踏又一路猛冲,在低端市场砌起了密不透风的城墙。如果说这两家公司都是以专业化道路而形成威胁的话,那么,第三家对手动向体育,则是在时尚的道路上异军突起,匪夷所思地占领了大片市场。
  2006年的中国,几乎是一夜之间,一个叫做〃Kappa〃的品牌风靡全国,从大城市到乡村,都可以见到爱美的年轻中国消费者穿着鲜亮的Kappa运动服,上面背靠背的小人标志非常醒目。
  Kappa是中国动向体育用品公司代理的品牌,和李宁公司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动向的总裁陈义红正是李宁公司第一任职业经理人。动向和Kappa曾为〃李宁〃旗下机构和品牌。Kappa的成长颇有戏剧性。2004年,李宁公司上市之前,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建议认为,从长期价值规划上说,定位于中国顶级运动品牌的〃李宁〃,与做时尚体育服装的动向体育的风格并不协调。李宁公司仅剩两年的Kappa代理权,所获增长利润对自身专业运动品牌形象的塑造并没有帮助。于是,据此建议,2005年7月,李宁公司上市一年后,将自己拥有的80%动向体育股份以4 481。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给时任动向总裁的陈义红及其夫人。陈义红就此正式脱离李宁公司,独立登上了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舞台。
  根据李宁公司独立董事王亚非回忆,陈义红彻底离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