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孩子的对话:这样说孩子最能接-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理想
一天,A女士下班回家,发现儿子拿着他心爱的牛角冒着大雨在院子里挖石头,身上雨水混着泥浆,浑身脏兮兮的。那牛角尖也不知是否依然还存在。A女士正气得想好好教训儿子一顿的时候,儿子手中拿着几块石头,满脸兴奋地跑了过来。
“妈妈,你看这石头上的花纹,真漂亮,放在我们家的金鱼缸里,小金鱼肯定喜欢得很。”儿子举着石头对A女士说。
“是的,你真有眼光,这石头的花纹很特别,像向日葵,哦,还像一只缩着头的乌龟呢。”A女士看着儿子无邪的脸,不由改变了主意。
这是一件小事,但如果A女士一怒之下打骂儿子一顿,以后她儿子心中始终会存有阴影,会因顾虑母亲的责备而放弃去做许多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会责怪牡丹为什么不香,梅花为什么不如牡丹花朵大,葡萄藤上为什么不挂西瓜,荷花为什么不能长在陆地上。大自然的万物,总是各尽其天性,发展它们的长处,于是才有这万紫千红的世界,百花争妍,精彩纷呈。
唯独轮到看自己的孩子时,总觉得他处处不如人,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期望过高、过于单一,要求每一朵花都开成牡丹,自然多数的花朵都达不到要求。
中国的教育往往强调让孩子遵循某些固定的规范,而忽视孩子的个性成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俗语,就是此种教育观念的反映。而所谓的“规范”又是由老师和家长单方面制定的,许多时候它甚至成为压制孩子的一种工具。
不明白有的老师和家长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不但是在跟孩子较劲,而且还是在和大自然(孩子的基因)较劲,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对于家长,教训则是:不要盲目与教师保持一致。不能把“配合老师的工作”简单地理解成“老师怎么说,家长就怎么做”。家长若发现老师的办法总是不能解决孩子的问题,最好去请教一下教育专家。那样至少可以减轻孩子的压力,孩子的问题或许能解决得比现在好一些。
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对上面所讲的事例一定要引以为戒,虽然你可能不会像上面所提到的老师和家长那么“傻”,但一定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习惯,不要跟孩子较劲。
尊重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2)
自然界没有一条相同的河流,也没有一座相同的山峰,亦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更不会有一个相同模样和相同性格的人。所以,我们做家长的有什么必要非得强求自己的孩子要像其他的孩子一样呢?
自从达尔文发现进化论以来,我们大家就知道优胜劣汰是自然界的法则。然而,在自然界还有一条比“优胜劣汰”更重要的法则,那就是“与众不同”。
教育的成功之道就是要找到孩子的优势,充分地、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的优势,如此才可能成功。孩子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天赋、兴趣、爱好、潜力也是有差异的,尊重孩子的个性其实就是保护孩子的未来。马克思曾说过:“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同样,任何教育的第一前提也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尊重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应是教育的第一要义。
只有尊重差异性,尊重孩子与众不同的兴趣和理想,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去关心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才有可能走进每个个体的心灵去完成唤醒的工作,才有可能实现不拘一格塑造人才的美好愿望。
2.尊重孩子的隐私
莉莉自上初中后,就把自己的东西锁在一个小柜子里,钥匙总是藏起来。一天晚上,妈妈发现女儿的钥匙放在桌子上,又惊又喜,准备打开柜子看看女儿究竟藏着什么秘密。
这时,丈夫制止说:“你这样做必然会引起女儿的反感。”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女儿醒来就大叫起来:“你们偷看了我的东西!”
妈妈不容置疑地说:“没看!”
女儿叫道:“我在钥匙上放了一根头发丝,怎么不见了?”
母亲猛地倒吸一口凉气:幸亏听了丈夫的话。
女儿打开柜子,看见里面的东西纹丝不动,道歉说:“冤枉你们了。”
母亲有点儿沉不住气了,马上说:“本来我是想看的,可你爸没让我看。”
女儿说:“只要你们看了我就能发现,我所有的东西都有‘暗道机关’!”
女儿的话让母亲大吃一惊:她这不是把我们当成“特务”了吗?
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爱给自己的抽屉上把锁,似乎有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征,它体现了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宣告了他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成人,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自由个性的集中体现,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再不可随意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警戒线”。毫无疑问,保护孩子的“隐秘世界”是对孩子的尊重,父母也会因此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
“我最讨厌的事情,就是爸爸妈妈偷看我的日记、偷听我的电话。我觉得他们看我就像看贼一样!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的隔阂越来越大,甚至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北京市一名初二学生如此诉说。
调查显示,当孩子和同学聊天或者打电话的时候,有50%以上的家长会坐在旁边听甚至是躲在旁边偷听。“其实我和同学只是随便聊聊天,但是看到他们在旁边偷听就是别扭,所以每次打电话我都躲到自己的屋里,把门关上。”一位女学生说。而孩子的家长也表示出自己的无奈:“她有什么话都不跟我们说,这是我们唯一了解她的办法。”
这个学生的心声并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孩子在“隐私”问题上都深有同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秘密”,日记就变成了孩子倾诉的“朋友”。但很多父母以对孩子“负责”、“关心”为由,想方设法翻看孩子的日记,偷听孩子谈话,殊不知这些父母的做法却正是孩子们最反感的行为。
父母应尊重孩子们的隐私权,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金伯利?肖内特认为:“青少年时期对隐私的需要超过他一生任何其他时期,甚至成年期,如果你认为隐私对你很重要,那么它对你的孩子更重要。”
孩子需要有自己私人的时间和空间,家长应给予应有的尊重。在孩子的生活空间上应如此,在孩子的心灵空间和感情空间上更应如此。所以,不要轻易去动孩子抽屉上的锁,因为它是用来珍藏孩子的“秘密”的,如果强行打开,孩子的心灵大门就会从此对你紧闭。父母应该平视孩子,走近孩子,多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解决他们的烦恼,给他们一片快乐纯净的心灵空间。
尊重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3)
因此,作为家长万不可采取偷听(孩子之间的电话、谈话)、偷看(孩子的信和日记)、偷察(跟踪孩子,向孩子的同学朋友“刺探情报”),甚至打骂体罚、“刑讯逼供”等手段来窥探孩子、监视孩子和干涉孩子。否则,只能使家长和孩子间的沟通距离越拉越远,甚至还会产生难以挽回的后果。
3.莫羞辱,尊重孩子的人格
一天,乔治教7岁的儿子凯利怎样使用割草机。当他正在教凯利如何在草地尽头将割草机掉头时,他的妻子叫他接电话。乔治刚刚转身,凯利由于控制不住割草机的抖动,把割草机推到了草坪边的花圃上,所过之处,大约2尺宽的一片花草已被夷为平地。
乔治回头看到发生的一切之后,非常生气。这是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好不容易侍弄出的令邻居们羡慕的花圃。他开始对儿子吼叫:“你这个笨蛋,什么时候能不干这种让人笑话的蠢事。”
这时,妻子很快走过来,把手放在乔治的肩膀上说:“亲爱的,请记住,我们是在养小孩,不是在养花。”
花已经死了,还有被棒球砸碎的玻璃窗户、被孩子不小心碰倒的灯以及掉在厨房地上的碟子,它们都已经破了,都已无法挽回。此时,我们不要再去打碎一个孩子的心灵,如果他们充满活力的内心变得麻木,这种无法挽回的损失才是真正的遗憾。
可惜的是,在许多情况下,孩子有时出了差错,常常遭到父母或老师的指责,甚至讽刺和挖苦。
“白吃了十几年饭了。”
“你父母给你吃什么长大的。”
“你多能呀!”
“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
敬爱的父母们,当你用这种讽刺挖苦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时候,你可曾想到这会影响孩子一生的性格。你的孩子,即便他不像你心中想象的那般优秀,但记住:性格比成就更重要!健康的性格才是他一生幸福的基础。
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应该受到尊重。挖苦、侮辱孩子,不是体罚却是“心罚”,是一种“语言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虽然,每个家长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家长没有认识到孩子虽然还不太懂事,可他们也有情感、有委屈、有苦恼、有失望、有悲伤,做父母的应当去理解孩子的想法,才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恶言恶语,强迫威胁,甚至挖苦讥讽,大都是那些年轻母亲在气急了的时候、恨铁不成钢的情况下,训斥子女时常采用的方法。但是,她们通常也是最不能为孩子,尤其是那些反抗性或自尊心强的孩子所接受的。这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反而会把事情弄僵,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不良的影响。
“语言暴力”决不是小问题,决非无关紧要,它对孩子的成长和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只有遇事冷静、理智的家长,才能找到适当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要知道,孩子的自尊、灵性和宝贵的想象力一旦被摧毁,是很难重建的。如果孩子被你骂皮了,什么都无所谓,弄到羞耻心荡然无存的地步,便很难教育了。因为人一旦丧失了最宝贵的羞耻心与尊严,此人便再难有希望了,也再难有什么成就与作为了。
尊敬的父母一定要知道,为发泄自己的怒气随意说出的那些带刺的话,那些侮辱性的话,会构成对孩子的精神威胁,会伤害他们的心灵,摧毁他们堂堂正正做人的勇气,其后果是断送了他们的前程。
“这件事爸爸妈妈想听听你的意见。孩子,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咱们商量一下看怎么解决好。”作为家长,在尊重孩子的发言权方面你是否这样做了?
孩子是家庭的重要一员。可是,许多父母在决定一些事情尤其是一些重要的事情时往往把孩子排斥在外。是的,生活中纯粹的大人之间的事没有必要让孩子知道,可是还有很多事是完全应该让孩子也参与讨论的,尤其是涉及孩子的某项决定时。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也不懂。更不要以为孩子是你的,你就可以随便对他做出决定。
事实上,只要是家庭的成员,即使年龄小,总归是一个人,他有权知道关于自己以及家里的事情,有权参与家庭事件的讨论与决定。
尊重孩子的最佳对话模式(4)
由此,我们做父母的要时刻记得,孩子是家庭重要的一分子,许多事情,不要忘记弯下腰与他平等商量。
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某件事,大人和孩子各自的观点都被摆出来,做父母的把意见耐心地传递给孩子,让他思考判断,然后耐心地听取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置于孩子的思维高度,总能找到每个问题最合适的答案。
当然,商量,不是父母发号施令,而是要使每个问题的解决都打上“民主”的印记。商量更不是迁就,而是父母与孩子对话、沟通、相互了解,形成双方可接受的意见或办法。
如果你还在抱怨孩子不理解你,老跟你作对,那么就先想想自己是否在理解和尊重了孩子的基础上与孩子商量了?
学会与孩子商量,可以从下面的小事开始。
你现在不想睡觉吗?明早你能够按时起床上学吗?
你又要这么多钱做什么?给你少一些可以吗?
把旧文具盒扔掉买新的,可是这不在我们这个月的消费计划里,怎么办?
……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写过一篇文章,叫《商量,商量,再商量》,这一点对于孩子的确是十分必要的。卡耐基不是也曾经这样说过吗:“对待杀人犯,还该讲三分道理哩。”与孩子商量,完全可行,做父母的赶快试试吧,一定会产生你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