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 >

第179章

种田种出好姻缘 作者:风飞凤(起点vip12-08-12完结)-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得好好想想该怎么办,不然,这是你的人,一个不对,变成咱自己夸自己了。”

    “嗯,也是。”

    两人都着了便装,但他们的气度,当然和普通人差别很大的。客栈的小二很热情,陈奎秀没有选择坐雅间,就在大厅的角落坐了,要了一个清蒸鱼和几盘凉菜。

    “盘子装浅一点,我们就俩人,怕吃不完。”

    “哦,老爷太太,河鱼都很大,我们给你蒸个鱼段可好?”小二很贴心地提示。

    “哦,好好好。只要滋味好就行。”

    客栈建的气派,手头拮据的就不敢进来。茵茵看到这里的客人,衣着都很光鲜,但层次差别也很大,有人吆五喝六,一副暴发户模样,也有文质彬彬,很是斯文。店小二很会说话,客人安顿地妥妥帖帖。

    “难怪生意会这么好,这里的管事可不简单。”陈奎秀赞叹。

    “是啊,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吃完饭,两人顺着码头随意转了一圈,除了这个客栈,还有果子铺,木匠铺,酱菜园都挂着陈记的牌子,他们也都进去转了,茵茵还一时兴起,每家店铺都买了些东西。

    “咱们铺子里的东西,看着都好,价格也贵。幸好这里是码头,人来人往,不乏有钱的主儿,不然,生意恐怕撑不下来呢。”

    “你觉得满意不?”陈奎秀问话很奇怪。

    “没什么,以前或许会高兴,现在,咱们要那么钱做什么?”茵茵显得很平淡。

    由着马车在后面空走,两人随兴而行,沿路上的生意虽然不出奇,但一家家平淡的面容下面,都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一个穿着长衫的老头,坐在路边的桌子跟前,桌子还缺一条腿,用转头摞起来支着。桌子前面,靠着一个木牌,上面写了“代笔”二字。

    “不识字才让代笔的,他就这么坐着,也不吆喝,怎能有生意?”茵茵只不过是想开玩笑,陈奎秀却很认真的解释:“这一行大概都这样,那些想要代笔的,看到就能明白吧。”

    “镇子还算富裕,都有人不识字,我看,咱们办个义学,让附近的孩子都能有机会读书识字,你看这样可好?”茵茵本来就重视小孩子的教育,这话也是自然而然就冒出来。

    “正合吾意。我还没来得及给你说呢。”

    “大多数孩子,自己带吃的,学校只管烧水馏馍,提供开水。家境差但还想读书的,由学校提供一日三餐。这个,让村里的里正做个证明就行了。”这时候的人,很重视名声,没人为了几口吃食,自愿当“穷人”,他们还怕背了这样的名声,出门让人看不起。不像后世的某些人,为了利益,脸面都不要。

    两人随意乱走,回到家里,天都快黑了,他们也累了,洗漱过后就休息了。

    第二天,茵茵和陈奎秀仔细商量了办义学的事儿,两人还到陈家老宅边上的那个客栈后面的地里看了看,觉得那里交通方便,做校址很合适。

    陈奎秀没有体育锻炼的概念,打算用个七八亩地就可以,茵茵没答应。

    “应该建的大一些,不光请教识字的,还应该教拳脚,我们不能尽教出一些那些个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豆芽菜。”

    “豆芽菜?”想着一些文人半弓着腰,细瘦如竹竿,顶着个大脑袋,可不就豆芽菜模样,陈奎秀笑了,“好,如你所说,咱们用二十亩地,建一个校场,孩子每天早上,先练一通拳脚。”

    两人商量好了,茵茵便通知陈三大起出银子。他竟然攒出八千两来,一部分埋在他家,大多数埋在地里,那些长工看到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一个个目瞪口呆。

    “老爷夫人要用这些银子建一个义学,今后,方圆的孩子都可以过去读书,家贫的还免费给衣服穿,给饭吃。”陈三大解释,“老爷和夫人说,这些都是咱们干出来的,将来那义学开了,咱们的子孙,个个都可以进去。”

    “真的?”这些人不是不得已,也不会离开家里做长工,听到这话,一个个面露喜色。不过,有个人还是叹了口气,“孩子出来念书,怎么也得穿体面些,唉”言下之意也是负担啊。

    陈三大送银子过去,闲谈之间把这话给说了出来,茵茵和陈奎秀都愣了,茵茵暗暗责怪自己,考虑不周。

    “你看,能不能把学校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不管衣食的,另一部分,吃穿都管,但每过六天,要去地里干活,等于他们自己挣钱自己花,这样,孩子不自卑,也个个衣食无忧?”茵茵问陈奎秀。

    “不分了,全部都这样,不想干活,那就不要来这里。”

    “呵呵,好,到时孩子全部穿一样的衣服,在学校谁也不觉得低谁一头,这样最好。”茵茵很赞成他的提议。

    茵茵和陈奎秀开始筹建学校。他召集匠工,商讨学校建的样子,茵茵照着他们的意思,画出了图来。

    “这个好。照着这个来建房子,绝不会有错的。”陈奎秀把图纸拿给匠人,那些人听了陈奎秀解说,也觉得好,新学校的方案就这么定下来。

    资金充足,人员也有了,那块地的庄稼快要成熟,现在就只等收了庄稼就开工。

    到了集日,陈奎秀委托的匠人,帮着看好木料,陈三大负责购买,存储。

    方圆二十里的村庄,都贴了告示,让过了八岁的孩子,秋后过来读书,不收一分钱,供吃供穿。

    后一个集日,新校址那里,涌了很多人,都是家长来打听的。陈奎秀原本打算,委托那个卖字的,将来守学校大门,好歹给他一碗饭吃,后天听说他是个赌鬼,这才罢手。

    其实,那人还是茵茵的老熟人,这是燕玲告示她的。

正文 第二四四章 结束篇
     第二四四章 结束篇

    “夫人还记得,北落村的那个陈里正吗?”看茵茵眨眼,燕玲一笑,“就是那个想要鸭蛋嫁给他儿子的。”

    “哦,想起来了,怎么了?”

    “那就是想娶鸭蛋的人啊。他后来倒插门到镇上。”

    “怎会倒插门?陈里正还是有能力给他娶媳妇的。”

    “镇上这闺女长得好啊,小小的,娇娇的。那女孩家,见他读书识字,又长得俊,就拼命拉拢,他不顾父母反对,寻死上吊的,逼得陈里正答应了,刚开始来这边,还挺好的,那家开了个杂货铺,日子也过得,后来岳父母死了,他就沾上了赌博,家底抖落光了,女人实在受不了,跟人跑了,他最后把铺子都输了,先是给人当伙计,有一回偷了东家的东西,被打了出来,镇上的人都知道他不好,也没人雇他,北落村的哥嫂,也不待见他,不肯收留,他就在那里卖字了。”

    想起那张愁苦的皱巴巴的脸,茵茵一阵反胃。

    “南落村知道的人很多,都说你有眼光,听说,小红现在都是夫人了?”

    “嗯,福生考了进士,皇上就封了她夫人。福生现在也是四品了,在江南做官。鸭蛋日子挺好的。”

    “瞧瞧,都是你带掣的她。”

    “燕玲姐,码头的陈家客栈,就是你女婿在管着?”

    “嗯,明辉那娃当年可是穷的连身周全衣服都穿不上的。跟了蔓儿她爹学编竹器。哎呀,那手巧的,学什么像什么,自己琢磨琢磨,还编出好多花样来,那年的竹器店,都多收了几两银子。”

    那他怎么会改行呢?茵茵奇怪。

    “蔓儿十四岁那年冬天,冷得邪乎,我病了,码头的客栈刚开起来,一时没人主事,晚上我在家教了,他白天过去照应,刚开始也磕磕绊绊,毕竟才十七岁啊,后来,慢慢顺了,比我管的还好,蔓儿一直跟着我的,当时还在那里。我好了之后,觉得蔓儿大了,女孩子抛头露面不好,让她回家,她还不肯。多好的人家来求亲,她死活不应,我明白孩子的心思,也觉得明辉这孩子好,可惜明辉觉得自己家穷,不敢提亲,这事儿还差点耽误了呢。”赵燕玲笑了一下,“小两口好的蜜里调油,这都成亲七年了,孩子都有了两个,也没给蔓儿大声说过话,我也就不求他们大富大贵,只求心里舒畅。”

    “你想得对,这人啊,活着就是经历,好不好全在自己感觉,什么财富地位,不及心里舒畅。”

    “嗯,我把蔓儿嫁给明辉,是嫁对了。”

    茵茵没说,陈奎秀有意培养这个张明辉。

    转眼秋收就完了,这时收割很慢,百姓也都是把玉米穗子编成辫子,挂在家里晾晒着,谷子则贴地皮割下来,晒干积成垛,等冬天闲了才割下穗子碾打,腾出时间,赶紧犁了地,若有合适的墒情,就赶紧种下麦子。尽管庄稼人都累到了极致,这一滩忙下来,仲秋都完了。

    学校的地基已经打好了,砖瓦木料也准备齐全,匠人小工都进了工地,人很多,工程却很慢。这时候的人,还是很少能盖起青砖到顶的房子,大多地基用砖,上面用土坯,匠人没有机会练习,砌砖的速度极慢,一本正经拉了垂线,每砌一砖都要左看右比的,唯恐不齐整。校舍建不起来,茵茵到不着急,反正先把前面的客栈腾出来就是。但没有孩子来读书,让她非常意外。

    农村人,即使说免费读书,好些还是不肯送孩子过来,女孩子肯定不让,男孩子,到了七八岁,都要帮了大人放猪拾粪捡柴禾照看弟妹,能顶上一个人用的。

    只来了三十个孩子,茵茵小小有点沮丧。陈奎秀安慰她:“慢慢就会好,孩子读书识字,说话做事就和人不一样,这些孩子回家,那些就会眼红,说不定带一带,人就多了。”

    客栈腾出一个院儿,让来的孩子先住了进去,茵茵让人做了长衫,给孩子们换上,一个个洗的干干净净,穿着青色长衫,摇头晃脑跟着镇上一个老秀才念:“人之初,性本善”,同时学习和人应对的礼仪,三个月下来,原来在村头疯淘的泥猴儿,一个个都规矩起来。

    校舍在上冻之前,就全部建好了,茵茵嫌天气太冷,屋子湿气重,就让孩子在客栈过得冬。

    以前说好的,每过六七天,孩子要到地里干农活,冬天无非是割谷穗,到棉花地里捡拾遗落的棉花瓣,这些活计不费什么力气,很适合小孩子。到了那一天,他们都换了从家里穿来的短衣,跟着陈三大的人去庄园。

    转眼就是腊月里,在小年二十三来的前一天,家长们都依约过来接孩子。能把学校发的长衫穿回家,好些家长都一脸喜色,孩子不用做新衣了,家里能节约一笔开销呢。

    茵茵可陈奎秀已经适应了乡村生活,也渐渐习惯自己的新身份,两人早上起来,走出镇子,顺着官道慢跑,陈奎秀会找快空地,打一通拳,茵茵则做些广播操的动作,舒活身体关节。两人活动好了,散步回家,燕玲帮忙雇的厨娘,准备好了可口的清粥小菜,两人再配着渲软的馒头吃过,这才处理一天要做的事情,有时没事可做,有可能看看书,活着听听下人给讲镇上传言的各种八卦,他们往往不置可否,一笑而已。

    过了正月十五,那些孩子,都来了陈家镇,准备自己的学业,茵茵欣喜地发现,好些家长领着孩子,怯怯地站在新学校门口,忐忑地询问,这里还收不收学生。

    有了一百来个人,小学校很像一回事了,陈奎秀招来一个才从军队回来的中年汉子,当孩子的武术教头。这还是当年跟张仲青练武,后来去了西疆,升成一个小军官,前两年身体不适,退了军籍,才回家娶妻生子的。

    “他的功夫怎样?”茵茵不懂这个。

    “倒是中规中矩,不好也不差。”动作标准,才能教孩子。

    陈奎秀请求褒奖赵燕玲夫妇和陈三大夫妇的奏折,经由苏君青的手,到了皇上跟前,皇上派人来勘查。

    这是威王的远房亲戚,他们因为江南的生意,和扈飞雄闹了矛盾。威王曾经拜托陈奎秀劝说扈飞雄退一步,让陈奎秀借故推辞,威王不满,这亲戚来到陈家镇,就不肯直接见陈奎秀,而是悄悄微服私访,他肯定陈奎秀是夸大其辞,没想到调查结果,比陈奎秀说的还好。同来的,还有宫里的太监,他也不敢给皇上说假话,他们回京不久,皇上的封诰就下来了。

    赵燕玲被封为“明善夫人”,享七品俸禄。陈三大则赐与皇上御笔亲书牌匾:“忠善之家”,等同七品官员。也就是这两家,不是官员,却享有七品官可以享受的房屋建制,穿衣颜色等等。

    陈家镇和南落村的人,都很羡慕他们。

    陈三大夫妇和赵燕玲夫妇,都过来拜谢陈奎秀的荐拔之恩。

    “我很惭愧,夫人,我也就是守住了自己的本分,其实,我若不是守了你的基业,也过不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