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

第20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就是要真正放得下,心地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短时间也能成功,一年、二年、三年、五年,行!《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到若七日」,哪有不能成功的道理!
  这个「若一日到若七日」我见过,这个事情二十多年前了,我在讲经的时候提到过。美国华盛顿DC的周广大先生,他是个开面包店的,一生没有接触过佛法。临终前三天,因为病重了,医生放弃治疗,说他只有几天的寿命。这时候他家里亲戚有信佛的,找了一个老居士给他开示,劝他一切放下,念佛求生净土。他立刻就相信,立刻就吩咐家里人:你们统统给我助念,其他的什么都不要管了,就帮助我念阿弥陀佛。愈念他愈欢喜,本来他是癌症,很痛,愈念他的痛苦减轻了,很欢喜。三天他就往生了,念佛往生,真的是三天,这是我们很多人亲眼所看见的。所以说年轻也好,中年也好,老年也好,关键在放得下,认真去干,不要有任何疑虑,能成就。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诸位同学,请坐。请看第一首偈后面的两句:
  【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
  这个两句一开端给我们说『非但』,这个意思就是讲,决不是只用『多闻』你就能够『入如来法』。「入如来法」,如来是从自性上说的,入如来法就是禅宗里面讲的明心见性,教下里面讲的大开圆解,念佛人所讲的理一心不乱,单单只靠多闻做不到。所以,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告诉我们,「言非但者,要兼修行,独用多闻,不能证入」,这个几句话就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只用多闻没有用处,古人说的「说食数宝」,一定要行,要修行。
  修行两个字我们一定要把它的意思搞清楚,行是行为,修是修正。行为无量无边,佛用身、口、意把它归纳,无量无边的行为总不出这三大类。行为有了错误,这个错误的行为就是烦恼,就是习气,就是造作一切不善。随顺烦恼的造作就是业,业就要招果报,果报是苦,所以我们要把行为修正过来。这个三大类,身的行为是身体造作,佛是举几个例子来说。譬如在《十善业》里面讲的,身的不善的行为有杀、盗、淫,怎么样把它修正过来?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就把身的行为修正过来。诸位要知道,佛在此地说三个是举例,并不是就这三桩,那你就完全搞错了;举要言之。
  言语的行为(口的行为)有妄语;两舌,挑拨是非,这是很不好的事情;绮语,花言巧语,欺骗别人;恶口,说话粗鲁,很难听。这是口业,无量不善的行为,佛举四个。怎么修正?从今之后不妄语。现在人说「这个我做不到,我不欺骗别人,我要跟人说老实话,那我处处吃亏」,怕吃亏;别人妄语欺骗我,我怎么可以老实对他?怕吃亏。怕吃亏的人真吃亏了,为什么?果报在三途。如果不怕吃亏,眼前吃一点亏是小亏,你是一个持戒有德之人,你来生生天,你看你吃亏了吗?眼前好像吃一点亏,后来有大便宜占,你念佛才能求生净土。
  念佛的人还要造口业,还要欺骗人,还要拨弄是非,这种人能往生吗?不可能,哪有这种道理?尤其在佛门里面,诸位读《地藏经》你就明了。过去我们还讲过一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这个里面都是讲拨弄是非,破坏道场,那个罪都是阿鼻地狱。因为你破坏道场你是断众生的慧命,这个法师在这边讲经,讲的没有过失,你去举发法师的种种之罪,让听众对法师丧失信心,都不来听了,你把他闻法的缘断掉了,你要背这个因果。这个叫什么?断众生法身慧命,罪很重的!所以佛教给我们怎么样修正?不两舌,这个事情决定不干。法师、道场纵然不如法,也轮不到我说,我没有说的义务,自然有人说他。即使没有人说他,我们自己回避就好了,也不跟道场结冤仇,也不跟法师结冤仇,也不跟信徒结冤仇。这就对了,何必干这个?
  我们不要说是听的人家不善的批评,就是我们亲眼所看的,你也未必能看得清楚。为什么?佛经教里面说得很多,许许多多佛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是大权示现。看到他好像是疯疯颠颠的,干这些傻事,殊不知那些傻事真的是救了众生,救了人,我们看不出来。我们要等多少年之后,看到那个结果,才知道他做的时候是桩好事情,不是坏事。我们怎么看得出来?道场里头龙蛇混杂,真正善知识做种种善巧方便的示现,他一个示现一定是有目的,一定是有用意的。我们不知道,以为他有过失,任意去批评他,让别人起疑心,这个大错,这个罪很重。绮语、恶口,这是佛教给我们修行从这里下手。
  《无量寿经》上特别重视口业,把口业摆在第一位,就是说你从哪里去改过起、修行起?从口业上修行起,从今之后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你的脚跟才站稳,最容易犯的。第二句才讲到身业,「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一般讲身、口、意,《无量寿经》上讲口、身、意,你想想这个排列的顺序,用意很深。世间人最容易造的是口业,有意无意,有意是罪,无意是过,这罪过,统统对自己修行产生障碍。意所造的是贪瞋痴,贪名也好,贪利也好,甚至於学佛贪图佛法,这都是过失,要改!不贪、不瞋、不痴。
  这个十条我相信每个同学,无论在家出家,你都学过。学了之后怎么样?你也看了,《十善业》你都看到了,你也听到了,没有去做,没有真正把三业的行为修正过来。念有什么用?你念经,你每天念很多经,经上所说的,一句都没做到,你所念的是白念了,只可以说你念经是口善。从前李老师常常跟我们讲,勉励我们,「念经比骂人好一点」,李老师说出这么一句话,说明你得不到利益。
  所以,念经为什么还要听经?为什么还要学教?道理是什么?是解,你念经不解义等於没有念,你要了解经里头的意思。你看开经偈讲的,「愿解如来真实义」,你会念,你不解如来真实义,那你怎么修行?解了真实义之后,你才能够用经典做标准,用经典做依靠,来修正我们自己的行为。经典像一面镜子一样,面对经典就好像照镜子,这身上哪个地方有肮脏的,赶快把它洗洗干净,你会。经典义理通达了,那是照心的,照身口意的;身口意天天造很多罪过,做很多错事,你每天都要把它修正过来,这叫真修行。诸位要懂得,你才会真成就。你看经上常说,见思烦恼断了,或者我们用《华严经》上的话来说,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执著放下了(执著就是见思烦恼)就证阿罗汉果,脱离六道轮回。你再进一步把对一切人事物的分别也放下,分别是尘沙烦恼,证菩萨果位,脱离十法界,生到一真法界去了;华藏世界、极乐世界,生到那边去了。
  所以一定要真干,真干没有别的,就是放下,所有一切不善统统放下,就像佛在《十善业道经》上所说的。我们的心要善、思想要善、行为要善,就是身业、语业都要善,三业清净,三业纯善,这才能证入。这就是要修,修什么?天天修,为什么要天天修?烦恼习气太重了,天天要修正,不修正它就偏差,它就误入歧途,时时刻刻要修正。你三天不念经,三天不听经,你就会有很大的偏差,你自己要认真反省一下你会觉察到,真的,不是假的,思想、言行都出乱子。今天学了,今天能够不出乱子,明天就靠不住了,明天怎么?忘掉了。天天要干,干了什么?天天要修,在哪里修?在生活当中修。
  我常常教同学,也是一个从根本上修行,从心地上,从起心动念上修,这是效果最好的。你要真正有这个心,真正有这么高的警觉,起心动念要把自己对一切人、对一切事、对一切物对立的念头放下,从这个地方用功夫。不跟人对立,他跟我对立,我跟他不对立,你知道这个效果很殊胜。他跟我对立,我跟他不对立,他就变成孤立了,没有对手;对立是双方的,那一方没有了,这一方就变成孤立,要懂这个道理。孤立一段时期,那个对立就没有了,自然就化解掉了,所以化解对立就是化解矛盾、化解冲突的根本。是从我们自己本身下手,不从外面,不从对方,从我们自己本身下手。诸位细细去想这个道理,我们所有一切妄想分别执著自然就不难放下了。放下说的容易做的难,原因在此地,你不了解事实真相。
  所以放下需要看破,我们学教,听经、学教,就学著看破。看破是什么意思?把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这叫看破。看破之后,放下就是修行,放下不善的心,放下不善的思惟、不善的见解、不善的言论、不善的行为,统统放下。所以说要兼修行,独用多闻就不能证入。你只有多闻,你没有修行,就是说你的思想、见解、言行完全都还是依旧随顺你的烦恼习气,你所学的这些经教都没有起作用,这怎么能证入?你就晓得修行多重要。
  「故下诸偈皆云,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这是下面总共还有九首偈。这一首是「劝赞略说」,后面是法首菩萨要正式为我们解释,说明为什么受持正法还有这么多的毛病发生,一桩一桩给我们解答,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随顺烦恼习气。他向下九首偈颂统统用比喻说的,比较容易体会。每首的结论都是那两句,「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这些人只重多闻,疏忽了修行,所以一生不得受用,最后还是要去搞生死轮回,这就错了。我们学佛真正的目标,是希望在这一生当中不再搞轮回。不再搞轮回,你要了解这一生当中决定不造轮回业,你才有希望能够超越;这一生当中还要造轮回业,你想脱离轮回就没指望。
  轮回的因(业因),那个不怕,因为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得很清楚,我们也很了解,因要是没有缘不能结果。譬如桃,桃核、种子是因,它的缘是土壤、肥料、水分、阳光、空气,统统具足,这个桃核它才能发芽,它才能够生长,从树苗长成大树,开花结果,这个道理我们懂。如果这个桃核种子,我们把它放在玻璃杯上,放一百年它都不会生芽。什么原因?缘没有,这里没有土壤、没有肥料、没有水分,它不会生长的。这是说明我们自己阿赖耶识里头,十法界的种子统统具足,这佛在经上常说的。我们承认,我们肯定,一切众生各个具足,这十种种子都有。我现在就是六道里面的种子我把它的缘统统断绝,六道里面所有一切业缘不造了。佛所讲的杀盗淫妄、两舌、恶口、绮语、贪瞋痴慢,统统是六道的缘,我们继续还要去造,我们阿赖耶里面的因就又增长了。佛法虽然听闻,那个种子非常薄弱,没有缘;六道三途的缘具足,虽然天天闻法,没用处,还是要堕落,道理就在此地。
  所以菩萨在此地一再提醒我们,一定要修行。你看后面九首偈,每首偈都跟你说「於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不断重复在提醒我们,慈悲到了极处。后面清凉大师说得好,「此明不行之失,非毁多闻」,这是说明你不修行的损失,不是说多闻错了。多闻没错,而是你多闻你没有依教修行,依教奉行,奉行就是修行,这个道理要清楚、要明白。下面特别强调,「若无多闻,行无依故,是以不行为失,如调达善星」。这还举两个例子。你要不多闻,不多闻怎么样?你不能看破,就是你不能对事实真相通达明了,你不行,所以要多闻。
  特别是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如果你要不多闻,你的修行就属於盲修瞎练,盲修瞎练决定不会断烦恼。你虽然好像很用功,你修行的还满像那么一回事,实际上脾气很大,分别执著很严重,这就没有用处。每天拜多少佛,念多少经,那古人讲的「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不是说你每天读多少部经,念多少佛号,拜多少佛,这叫修行;那是形式,那是外表,不是实质。实质怎么样?实质要断贪瞋痴慢,要断烦恼习气,这真修行。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特别是讲摆在面前人情事故,通达明了。真正有修行的人,对人处事一定应付得面面周到,样样圆满,这是有修行的人。真有修行的人他没有自私自利,没有是非人我,他心地清凉自在,所以他有智慧,他没有烦恼习气。接众以清净心、平等心、真诚心、慈悲心,表现出来的态度自自然然和蔼可亲,人人都乐意为他服务,他也念念为众生服务。
  所以,修行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经论,多读多闻,标准拿到了,合乎这个标准是善的,不合这个标准是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