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 >

第133章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父母如是,对朋友亦如是。我们佛门里面,同参道友也没有两样。这里头有喜欢我的人,很尊重我的人,有讨厌我的人。对尊重我的人,我们对他好,这是应该的;对於常常找麻烦,不尊重我们的、讨厌我们的人,这个关系怎么样把它化解?就是刚才讲的仁者,我们仁慈的心就从这里修,决定不记别人过失。普贤菩萨教导我们礼敬、称赞,再恶的人他也有善行,我们知道了,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要懂得赞叹,他的不善绝口不提。时间久了,我们对他的态度他会听到,他听到之后,他会生惭愧心。我们有善巧方便,给台阶给他下,往后还是好朋友,决定不能做冤家,不可以做对头。
  这是古圣先贤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解冤释结,这个结就是对立,要从自己内心把它化解,不跟任何人对立。他误会我,我不误会他;他毁谤我,我赞叹他;他侮辱我,我恭敬他,这就是自行化他,这就是行菩萨道!这样的人则成为仁者。早年太虚大师提倡的「菩萨学处」,这就是菩萨学处。所以会学,无论是顺境,无论是逆境,你都能把它转变为佛境界,这叫会学。怎样会学?不读经不行,不研究教不行。经读得很熟,教理通达,境界现前,历事炼心,善财童子就这么成就的。外面的境界归纳起来总不外乎顺境逆境,人事环境总不外乎善缘恶缘,善缘里面不起贪恋,恶缘里面不生瞋恚,平等心现前了。心平等就清净了,清净智慧就生了,不生烦恼。处事待人接物要学菩萨,这才能入得了佛的境界。
  所以演是表演,要做出来的。畅是畅通,没有障碍。你看,他行道没障碍,行道就是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他做得那么圆满,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应付那么样得好,令人赞叹,畅通无阻。读甚深教理,通达无障碍,智慧现前了,权实二智圆融无碍,「演畅如来所有境界」。所以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下一品经就细说了。细说也是归纳成为纲领一百四十一条,这一百四十一条入佛境界,我们不能够不重视。可是学了之后你能不能做到?不能,为什么不能?没有十善业,没有三皈,没有众戒;再跟诸位往深处讲,没有《弟子规》。
  说来说去,《弟子规》重要。我们要想这一生当中入佛境界,你不把《弟子规》百分之百做到,不行。《弟子规》百分之百做到,十善业就可以做到八、九成,十善业圆满就成佛了。三皈是最重要的修学纲领,总的方向、目标,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觉正净,佛法僧就是觉正净。我们看下面经文,底下一段「别显问端」,是诸菩萨向文殊菩萨请教的:
  【何等是佛境界。何等是佛境界因。何等是佛境界度。何等是佛境界入。何等是佛境界智。何等是佛境界法。何等是佛境界说。何等是佛境界知。何等是佛境界证。何等是佛境界现。何等是佛境界广。】
  诸菩萨向文殊菩萨请教也是十一句。全部问的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问了十一桩事情。我们看清凉大师的开示,《疏》「问中分二」,分为二段。第一段「标能所问人」,这就是头一句,能问的是诸菩萨,就是前面九首菩萨,所问的是文殊师利。下面清凉大师说得很好,「大众同问者,摄别归总故」。你看前面九段,九个甚深一桩一桩说,别。今天到这个地方九别归总,总是佛。「总别无碍,六相圆融」。六相,在前面跟诸位略略的报告过了,体有总别,相有同异,用有成坏,这里头古人讲有平等门、有差别门。哪些是平等?总相、同相、成相是平等。哪些是差别?别相、异相、坏相是差别。这我们不多说,诸位细心想想能体会得到。摄别归总,总别是一不是二。现在时间到了,休息十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清凉大师的开示,「问文殊者,佛境甚深,除般若妙德,无能达故」。这是为什么要问文殊菩萨,佛境界确实甚深,这个单元「问明品」讲了十种甚深,十种甚深都依佛境甚深;换句话说,都是从佛境甚深开出来的。既然知道佛境甚深,然后我们能够体会到世出世间一切法,无有一法不是甚深境界。你要问为什么?心现识变。性识甚深,性识是佛境,谁能答得出来?除了般若妙慧,这里说妙德,妙德是文殊菩萨的名字。文殊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称妙德、称妙吉祥。吉祥就是德的意思。所以说最有智慧,代表究竟圆满智慧的文殊菩萨,除他之外,没有能够通达的。换句话说,凡是能够通达佛境甚深的,都称之为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不是专指一个人,这个名号是共有的。你到达这个境界,你就是文殊。文殊菩萨不止一个人,指你的境界达到什么程度。到真的《华严经》上所说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对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无碍,这叫般若妙德,就是文殊菩萨代表。
  所以前面地藏菩萨代表是基础,四大菩萨代表的,他是基础。好像盖房子一样,他是代表地基。地基是什么?孝亲尊师。你看看世尊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跟我们讲「净业三福」,那是净宗最高的指导原则,三条十一句。第一条第一句「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你看看,下面才是「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一条四句那是基础的基础。这不但是净宗不可以疏忽,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哪个宗派都要遵守这个指导原则。为什么?它后面的结语,这三条(三福)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句话多重,这句话多么重要。三世诸佛是讲过去、现在、未来一切修行人修到成佛,都要遵守这个原则。这个原则头一条就是孝亲尊师,孝亲尊师是地藏菩萨代表的。所以干什么先要拥有土地,没有这个什么都干不成,地藏菩萨代表这个。地藏菩萨代表孝敬,就是孝亲尊师,代表中国所讲的孝道跟师道。
  中国人非常讲求一个人能够成人(长大成人),能够将来在社会上为大众建功立业,靠什么?靠父母教,靠老师教。父母教什么?父母教《弟子规》。所以诸位要知道《弟子规》不是教小朋友的课程,现在我们把它当作儿童的一种课程来教就收不到效果。《弟子规》是什么?《弟子规》是父母做给儿女看的,身教!什么时候教他?没有上学之前父母教,上学之后老师教。什么时候上学?中国古时候一般都是七岁,有提早一点六岁,六岁上学了;换句话说,从他出生到五岁,父母天天把《弟子规》表演给他看,薰习成种。这是中国谚语里头常讲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伦理道德的根是父母把它扎下去的,然后长大了,接著给老师来教,老师好教!他懂事,他受教。
  我们今天这个教育困难,困难到极处,什么原因?从小父母没做好样子;换句话说,他没有良好的基础,难在这个地方。中国传统的教育至少可以往上推到五千年。五千年的老祖宗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重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就是在儿女面前,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要有规矩。小孩虽然还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那里学了。天天在看,天天在听,这叫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薰修到三、四岁他懂事了,虽然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他什么都懂,懂得孝亲尊师。
  所以《弟子规》是父母做榜样给儿女看的,不是学校课程,上学他统统都会了。老师督促,让他保持,这些规矩一点都错不得,要把他培养到十二、三岁。从七岁开始,现在我们讲五年。古人的小学也是六、七年,从六、七岁到十二、三岁,小学教育,严格的管束,在德行上百分之百落实《弟子规》。他做到了,所以他懂得孝养父母,懂得尊敬长辈,处事待人接物都有分寸。老师要管著他,他不能走样,到十一、二岁根深蒂固,一辈子都不会违犯。从小这个根扎得好,老师再帮助他向上提升。小学这个过程里面,利用他生理,良好的生理就是记忆力。儿童记忆力最强,把应该要记得的东西,统统在这个时候教他读诵、背诵。全部都记住了,到一生都不会忘记。八十、九十随手拈来,不要去查参考资料,他统统都背过。所以小学老师只教句读,只教规矩。这个规矩总不离《弟子规》,从这个基础上加强他对於圣贤的尊重,对圣贤的敬仰。
  读书志在圣贤!立志要作圣人、作贤人,这是教育的总目标、总方向。什么叫圣人?圣这个字跟佛法里头佛这个字意思、解释都相同。佛是觉的意思,圣也是觉的意思,觉悟。对於宇宙人生事实真相通达明了,这个人在中国叫圣人,在印度叫佛陀;中国人称贤人,印度人称菩萨;中国人称君子,印度人称罗汉,很相像。所以我说佛法是教育,它不是宗教,现在一般人把它当作宗教看待,这是很大的误会。这是释迦牟尼佛很不幸,被人误会了。他是一个教育家,他比孔子还要殊胜。孔子教学五年,他教学四十九年。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他那个弟子不知道有多少。成为贤人的,我们打开经典里面看,常常看到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都是证得阿罗汉的,贤人!这是有可能的,因为他教的时间长;夫子只有五年。他栽培的人太多太多!在家、出家多少菩萨、多少声闻。经典里面记载的多半都是出家的,常随弟子、有成就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
  他是大教育家,而且是个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的义务工作者。他教学不收学费,他的生活方式托钵,这种方式教我们什么?看破、放下。看破是一切通达明了,放下是除了最低生活所需,一无所取,真正做到了「於人无争,於世无求」。给我们做出这么好的榜样。我们如果对他误会,那就罪过,到哪里去找这么一个好人?别人误会情有可原,我们学佛的四众弟子对佛陀误会,那真的叫罪过。你的老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都不知道,你还学什么?他老人家是以身教,以身作则。身教为主,言教是辅助,统统做到!所以这是以地藏为基础,代表根本教育。
  再提升,观音菩萨。观音代表什么?大慈大悲,就是把你的孝、把你的敬,孝亲尊师展开来孝顺一切众生,尊重一切众生,这叫大慈大悲。你看菩萨戒经里面,佛给我们说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仁者菩萨眼光当中,对於一切众生都看作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怎么敢怠慢?怎么敢不孝顺?怎么敢不尊重?这是观音菩萨代表的。文殊代表智慧,我们现代人讲理智,不要用感情。感情里头有烦恼,理性里头没烦恼,智慧。把烦恼转变成智慧,文殊菩萨代表这个。智慧主导你所有的行为,你的行为就决定没有过失。所有过失从哪来的?感情来的。情里面有好恶,有妄想分别执著,智慧里头没有。所以智慧点点滴滴,再小的事情都不会有过失。普贤菩萨代表实行,落实了!把孝亲尊师、慈悲智慧统统落实到生活,落实到工作,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称为普贤。普是平等、普遍。人人都是君子,人人都是贤人。这是大乘教的四个主要的科目,用四大菩萨做代表。你要是把这些菩萨当作神明看待,你迷信了,你根本不懂。所以这个地方我们要认识文殊菩萨。
  「始信终智,皆托佛境故」。初信讲缘起甚深,最后第十佛境界甚深,始初信位,到这个地方这是指文殊菩萨代表。第一个是觉首菩萨代表,最后这是文殊菩萨自己代表,皆托佛境。这个托是依托,统统都是依佛境,离开佛境,无有一法可得。这个佛是法性,佛是真心,佛就是本性,本性本有的境界,本性本来具足的境界。这段经文里头没有问难的,所以「无案定结难者」,这我们前面九段都看到有这些经文,这个地方没有,为什么?九首菩萨对文殊菩萨的尊敬,「表尊敬故」。文殊是老师,九首是学生。「若人若法,难致诘故」,人是文殊、是诸佛,法是佛境界,提不出问题出来。
  这个地方清凉大师《钞》里面,我们把它念一念,「十信观圆等者,此明来意,亦辨在后之义,始信终智等,文殊主二法门」。这是文殊代表的两个法门,第一个代表信。「善财初见,便发信心」,这在五十三参,后面。第二「主智故」。五十三参,善财是两次见文殊菩萨。最初他是跟文殊菩萨学的,学成之后,菩萨教他去参学,这就是五十三参。最后见到普贤,那就入了佛境界,成就像文殊菩萨一样的智慧。所以文殊表智,代表信,代表智。我们看后面的注解。
  「佛子我等下,正申请问,分为二」,十一句分为二段。「初结前标后,赞妙辨者,敬上首故」。前面这段经文,「佛子,我等所解,各自说已」,一直到「演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