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 >

第34章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第34章

小说: 机智诡辩术-超级舌战技巧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的将领为了战胜敌人,取得胜利,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欺骗敌人。你能说这
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

那人答:“对敌人进行欺骗当然是符合道德的,但欺骗自己人就是不道
德的了。”

苏格拉底问:“在和敌人作战时,我军被包围了,处境困难,士气低落。
将领为了鼓舞士气,组织突围,就欺骗士兵说,我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大家
奋力突围出去。结果,士气大振,突围成功。这个将领欺骗自己的士兵也是
不道德的吗?”

那人答:“那是在战争中无可奈何时才这样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
不能骗人了。”

苏格拉底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当父亲的非常
溺爱儿子,可是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哄
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你能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

那人只好承认说:“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
什么是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那么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呢?还是请你告
诉我吧!”

那人给弄得无法,只好回答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
道德就是道德。”

苏格拉底听了十分高兴,对那人说:“你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你告
诉我说道德就是关于道德本身的知识,使我弄清了一个长期搞不清的问题,
我对你表示诚挚的感谢。”

事实上,苏格拉底是运用据词紧逼诡辩术,通过向外人请教的方法,来
传播自己的思想。

他声称“自知无知”,只有把问题提出来请教,但是当别人作出回答时,
他又对其它种种答案进行反驳、“讥讽”,最后,终于引导对方把苏格拉底
所主张的观点说出来。

由上可见,据词紧逼诡辩术是在一连串的提问中使对方陷入了答非所问
的境地。其实,这种诡辩术是混淆个别与一般关系的提问式手法,故此,人
们很容易陷入这种混乱之中,可见它并非笨拙。在论辩中,这也是使对方陷


入困境的一种诡辩技巧。


133。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从牙还牙术

以牙还牙诡辩术,是指在论辩时,诡辩者并不直接指出对方论辩的错误,
而是运用对方的错误攻击对方。
有个小孩在一家面包店买了一块两便士的面包。他觉得这块面包比往常

买的小得多,便对老板说:“你不认为这块面包比往常的要小些吗?”
“哦,没关系。”老板回答道:“小一些,你拿起来就轻便些。”
“我懂了。”
男孩说着,就把一个便士放在柜台上。正当他要走出店门时,老板叫住

他:“喂,你还没付足面包钱!”
“哦,没关系。”小孩有礼貌地说:“少一些,你数起来就容易些。”
这位小孩使用的正是以牙还牙诡辩术。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摆脱窘境,化害为利的重要方法。娴熟

地运用这一战术,就能在论辩中进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境界。
运用以牙还牙诡辩术,先要找出对方论点中最主要的“牙”是什么,然
后设计同样的“牙”来对付他。也就是说,要先找出对方谬论的实质。
一次,一个当朝权贵蓄意当众讥笑状元解缙,就出了一句上289 联要他

对下联。
这上联是:“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这句隐含着讥讽解缙是野居深山没见过世面的小猴子,怎会上大台面对

对子,想给解缙以难堪。
哪曾想解缙不假思索,当即“以牙还牙”:“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
怎能出蹄(题)。”
这句下联也隐含着“你是陷足污泥的老畜生”,自身性命都难保,还能

出什么蹄(题)。
解缙的下联对得含蓄,回击有力。
以牙还牙就是针锋相对,“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因此要突出其矛盾

性,不能模棱两可。
施用以牙还牙诡辩术,还要求诡辩者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能够根据具

体客观条件,模仿对方的进攻方式,将论敌射来的箭再射回去。
有一次,肖伯纳派人送两张戏票给丘吉尔,并附上短笺说:
“亲爱的温斯顿爵士,奉上戏票两张,希望阁下能带一位朋友来观看拙

作《卖花女》的首场演出,假如阁下这样的人也有朋友的话。”
肖伯纳的幽默以尖刻著称。丘吉尔看了短笺当然不肯示弱,他马上写了
一张回条加以还击:

“亲爱的肖伯纳先生,蒙赐戏票两张,谢谢。我和我的朋友因为有约在
先,不便分身前来观赏《卖花女》的首场演出,但是我们一定会赶来观赏第
二场的演出,假如你的戏也会有第二场的话。”

丘吉尔以手中的两张戏票为契机,立足自己的客观条件,模拟对方的方
式,给肖伯纳以有力的回击。


134。不择手段防范未然
——一服作气术

一股作气诡辩术是指诡辩者为了制止可能发生对自己的地位、利益和观
点的不利因素而设置障碍的防范手段。
从表面上看,这种手法似乎像一种具有伤害程度很大的攻击手法,而实
际上却是一种避开某种攻击的防范手段。
小孩要防止自己的棒棒糖不被觊觎它的朋友夺走,其最有效的办法是把
棒棒糖上下舔遍,然后问:“你想咬一口吗?”一股作气与此就有点类似。
因为诡辩者企图要保护住自己的地位、利益和观点,就得先下手为强,
利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法(即投毒)进行防范,给对方的反击设下了障碍。
一位教授想限制一下与班上学生谈话的次数,因为这打乱了他的休息时
间。于是他对学生说:

“我们刚才讨论的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说真的。但是谨慎的、机灵
的学生应当从我的分析中得到清楚的理解。我的办公室的大门是敞开着的,
我将与你们中任何一个不理解这一问题的同学,进行个别的讨论。”

谁打算通过找教授谈话证明自己不谨慎或不机灵呢?
有个恶讼师在六月天替别人写状子。他明知官司必定败诉,但因贪图贿

赂而不肯推辞,于是就穿上厚厚的丝棉袄,坐到烧得红红的火炉边写状子。
不久,官司果然没赢,官府追究诬告罪,一追追到了这个恶讼师身上。
在公堂上,恶讼师与告状人对质时,故意问道:
“我什么时候写的状子?你能把当时的情况说出来吗?”
“那时是六月天,当时你穿着厚厚的丝棉袄,坐在通红的火炉边写的。”

告状人回答说。
县官冷笑道:“哪有六月还穿丝棉袄烤火炉的?分明是你在胡说八道!”
于是便判告状人诬陷罪,把恶讼师放了。
这个恶讼师借助于人们大热天不会穿棉袄、烤火炉这一思维定势,“投

毒下井”预没障碍,使告状人吃了大亏。
政治家在纵横捭阖的政治活动中,往往频繁应用投毒下井诡辩术,例如:
“任何反对已经提出来的军事预算的人必定是对这一预算的必要性一无

所知,不然的话,就是想在与潜在敌人的谈判中削弱我方力量。”
从现象上看,一股作气这种手法常被视为一种不正当的手段。
其实,任何一种诡辩术与不正当或非正义的动机都不是同一范畴的研究

对象,即:诡辩是指思维形式的范畴,而动机则是伦理道德的范畴。所以,
我们不能把它们混为一谈。
从方法本身而言,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来自某种思维形式。可见,任何方
法的本身都是不含褒贬的。
所以,我们不能在批判某种言行时也把其方法搭进去乱批一通,否则就
会失去其批判的意义。
也就是说,我们究竟是批判某种不正当的行为呢?还是批判其诡辩的手
法?
从实用的角度讲,一股作气诡辩术能起到很好的预期效果,可见,这也
是一种有效的诡辩技巧。


第五编施谋用计出奇制胜

135。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攻心诡辩术

兵法上讲:“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是“攻心”才是真正的上策。
攻心诡辩术,就是诡辩者善于揣摩对方心理,注意论辩对策的合理性和
合意性,使论敌产生心理的内化反应,瓦解其“斗
运用攻心诡辩术时,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以防造成论敌的抵

触心理。
国外某影院常有戴帽的女观众,坐其后者,极为反感,请经理通告禁止。
剧场经理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一再请女士们脱下帽子,可谁也不

理睬。
一方面是观众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是女士们的固执己见。道理明摆着,
女士们的帽子是非摘不可的。
问题就出在如何才能使这些“爱美”的女士们摘下帽子呢?剧场经理一

方面苦口婆心地逐个劝说,一方面绞尽脑汁想办法。
最后,他灵机一动,大声宣布说:
“女士们,经过大家的努力,有许多女士已为大家的利益,主动摘下了

帽子。但基于现实,剧场还恳请各位观众配合本剧场的一个规定,年纪老一
点的女士可以照顾,不脱帽子。”
此话一出,所有女士的帽子全都摘下,无一存者。由此可见,爱美之心
对于女士来说远远胜于其它种种心理。
运用攻心诡辩术,要重视揣摩论敌的心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攻其心必须知其心,”然后制定出自己的对策,最后达到“夺其心”的目的。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遭传讯,主要原因是他不信神。
在法庭上,哲学家讲科学,可法官却听也不听。
哲学家看了老法官的光头一眼,忽然灵机一动,就对法官说:
“法官先生,你最敬仰神,这是很好的。看来,你一定听说了,先前我

的一个邻居说我得了神经病,就被天上掉下来的乌龟打破了头。”
这件事早已在城里传开了,法官也听说过了。法官说:
“那是最高神宙斯派他的传信鸟对你邻居的惩罚。由此看来你该更相信

神。”

哲学家说:“那么好吧!我的邻居只不过说我得了神经病,最高神宙斯
就派老鹰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惩罚。可见神喜欢谁是十分清楚的。现在请你判
我多重的刑都可以,反正最高神宙斯是会给我作主的。我已经看到他派出的
老鹰正向这里飞来了。”

迷信的法官一听,吓得用手摸摸自己的光头,赶紧改口说:“我知道你
是最高神宙斯所喜爱的人。你使我们的城邦能得到神的保佑,你是我们城邦
的光荣。我现在宣布你无罪。”

这场官司就以哲学家的胜利而了结。在回去的路上,有人问他:“你不
是说一切都是自然的原因引起的吗?怎么在法庭上你又说是宙斯的惩罚
呢?”


哲学家回答说:“真理只能和相信真理、爱好真理的人谈论。对于那些
昏庸的家伙,只能用别的办法去对付他们。”

由此可见,攻心诡辩术是一种很有效的说服论敌的技巧。在论辩中,如
果抓住对方心理,用诱导的方法,一定能使对手俯首称臣。

值得注意的是,运用攻心诡辩术时,对于论敌的论辩过程,一般不用堵
塞法,而要用疏导法,因势利导,让对手对你产生好感,即心理学所说的“认
同反应”,然后再引其就范。


136。先入为主压倒论敌
——先声夺人术

先以激烈之辞造成压倒一切的气势,引起论辩对方的高度重视和注意,
而后由急转缓,平铺直叙,娓娓道来,使对方听罢,颇感“急”,并非虚张
声势。“缓”,字字千斤,更有份量。急缓融为一体,感人至深。这就是先
声夺人诡辩术。

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结果被蒋扣押。

东北军中的一些军官得知张学良被蒋扣押,把本应针对蒋介石的仇恨,
发泄到东北军的高级将领身上,还错误地认为共产党没有把张学良救回来,
对此很有意见。他们在暗杀了几名东北军高级将领后,又杀气腾腾地闯进周
恩来的住所。

在这紧急关头,周恩来镇定自若,霍地站起来猛地一拍桌子说:

“你们要干什么?你们这是要救张副司令吗?你们的行动恰恰是帮了蒋
介石的忙?是蒋介石欢迎的!你们以为这样干就可以营救你们的张副司令
吗?不!这恰恰是害了张副司令!因为你们的行动破坏了团结,分裂了东北
军!你们在犯罪!”周恩来的一番严辞煞住了这几个狂徒的威风。无理闯进
来的几个青年军官流着泪,立即跪下来向周恩来请罪。

周恩来这里运用的就是先声夺人诡辩术。
周恩来的先声夺人,有三点可以使对方心服:
一是,先。不容对方分辨,一通严辞,首先在精神上占了上风。
二是,势。毫无畏惧,拍桌猛喝,句句铿锵,在气势上挫了对方的锐气。
三是,理。不仅辞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