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就上常青藤-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挥斜籘erman挑上。1968年,另一位Terman的“漏网之鱼”Luis Alvarez也因为在量子物理学上的贡献荣获诺贝尔奖。与此相对,尽管Terman挑中的孩子中后来出现了许多科学家、发明家、记者、诗人、电影导演、大学教授(特别是心理学教授),但是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没有伟大的作曲家或伟大的艺术家。人们还注意到,音乐是神童最集中的领域之一。但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旧金山地区按Terman的原则挑选的70名音乐神童中,只有6人成为知名的音乐家,其中包括钢琴家Leon Fleisher、 Ruth Slenczynska、 Hephzibah Menuhin;小提琴家Isaac Stern、 Ruggiero Ricci 和我们中国人熟悉的耶胡迪·梅纽因(Yehudi Menuhin) 。
Terman的Stanford…Binet智商测试和智商理论,只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成就。他信服地说明在Stanford…Binet的智商测试中成绩好的人,日后事业比较成功。但是,这一测试却基本测不出最顶尖的天才来。于是人们开始对这种测试提出疑义,认为其对智商的定义太狭隘、太过于集中于常规的认知能力上,对天赋的另外一些关键层面,如发散式思维(divergent thinking)、创造力、意志力等等,都有所忽视。在一些需要非常具体固定的技能的领域,比如音乐和数学,天才比较容易在早期发现。但是超出了这些领域,成才之路就很难预测。另外,一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未必有紧密的相关性。接受知识和创造知识毕竟是两回事。像创造力这种素质几乎是没有办法衡量的。道理也很简单,大人设计出来的测验不管如何复杂,也可能反映着大人的成见。而这种成见会被真正有创造力的孩子突破。Terman的一位同事Catherine Cox的研究则发现,在Stanford…Binet智商之外的一些重要素质,如锲而不舍的精神、信心等等,往往是成功的更为关键因素。由此,智商渐渐从一个单纯的智力构造演化为社会构造。这也是我为什么在《一岁就上常青藤》和《华尔街怎样养孩子》这两部分中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会品格的原因。
不过,当Terman的智商理论受到不断挑战之时,冷战的竞争不断加温,苏联卫星上天,美国充满了危机感,社会对神童的兴趣顿时大增。1972年,联邦政府第一次对所谓“高能儿童”(children capable of high performance)进行了官方定义,并促成了“高能儿童”教育的法案。这一定义,把超常的智力具体界定在如下几个方面:“普遍智能、专项学术能力、创造性思维、领袖才能、视觉与表演艺术的能力、精神运动能力(psychomotor ability)”。1969年,Julian Stanley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了天才教育研究中心,用美国的“高考”SAT(学术能力测试)来对八年级的孩子进行测验。结果发现,那些在13岁能在测试中获得高分的学生,往往在学业上特别是数学上比高中生有更好的表现。他于是展开了对数学早熟儿童的研究,研究对象是在13岁以前在SAT的数学和语文测验中达到700分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一般属于万里挑一),其目标是对这样的学生进行特殊教育。不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针对性地开设了暑期班,学生用一个暑假完成一年的数学课程;随后文学课程也开设了。Stanley和Terman不同的是,他不相信普遍的智商,但相信专项的能力。他认为孩子如果在具体的某一项能力上有超常的表现,就应该对之进行特别教育。他领导的研究每年测试20多万学生。在2004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天才少年中心就发现四百名在SAT的语文和数学两项测试中都超过700分的学生。在Stanley所选拔和训练的最优秀的学生中,日后获得高等学位、成为终身教授、拥有多种专利的人的比例,明显比一般人口要高得多。显然,SAT的测验至少说明,人的许多能力只要界定清楚,还是能够在早期测试出来的。这也是专门为超常儿童设立的“少年班”戴维森学院成立的原因。对此,我在下一章将进行详细的介绍。
智商开发
从Terman到Stanley,对早期智力的研究只取得了有限的成果。他们主要回答了智商的有无问题:超常儿童是存在的,他们经过特别的教育,也确实会比一般人成功,虽然智商在事业成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还并不是很确定。不过,这些成果都是建立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他们选拔的孩子,已经在智力上超过同龄人许多,是千里挑一或万里挑一。这些人不经过特别教育,很可能照样出人头地。那么,普通的孩子,是否经过人为干预后可以大幅度提高智商呢?换句话说,智商能否开发呢?这恐怕是一般家长更关心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的研究和实验也是如火如荼。其中非常有影响的一个专家就是Glenn Doman。他最初是个身体理疗专家,专门帮助大脑受损伤的孩子恢复功能。后来他把这些经验运用到儿童的智力开发上。他的一系列课程背后的逻辑是,儿童大脑发育的速度到6岁时急剧下降。在此之前的智力开发,将对孩子未来的智力发育有关键性的影响。他声称:“每一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刻,他或她所具有的潜力都比达·芬奇所使用过的全部才智还要多。”换句话说,不是你的孩子不是天才,而是你没有给他或她成为天才的机会。为了在儿童的大脑中解开这一“达·芬奇的密码“,他创立的“人类潜力的成就研究所”(Institutes for the Achievement of Human Potential),俗称“更优儿童研究所”(Better Baby Institute),如今已经运营了50年,有着一大群忠实的信徒。
Gwendolyn Anderson就是他的信徒中的一个。她是位哈佛毕业的母亲,自己的父亲也是哈佛出身。她丈夫的兄弟,也是哈佛毕业。这也无怪她对孩子的教育有着非凡的热情。她的女儿Morgan一出生,她就遵从Doman的教导,放弃了襁褓和摇篮,而是环绕着自己的床给孩子在地板上建立了“爬行道”,容许孩子半夜醒来后安全地活动、探索。这样就解脱了传统社会中成人给婴儿的第一重束缚。Doman根据对小白鼠的研究分析说:那些在狭窄的、被剥夺自由的环境中成长的小白鼠,大脑都相对较小、发育不足;而那些在兴奋和刺激的良好环境中成长的小白鼠,大脑都比较大,且功能良好。Gwendolyn Anderson显然遵守着这种小白鼠的成长规律来对付刚刚出生的女儿。而当女儿3个月时,她就买了单词卡和数字卡,开始了每天不断的阅读和数学训练。女儿长到6个月,全家跑到宾夕法尼亚,住在旅馆里一周,参加“更优儿童研究所”价值1200美元的培训。女儿长到10个月就开始走路,再过几个月,大人就开始用步程器监测其活动,以求达到18分钟行走半英里(大约800米)的目标。当女儿13个月时,Gwendolyn Anderson推着她去超级市场购物。奇迹出现了。女儿突然指着货架说:“球!”(Ball)Gwendolyn Anderson顺着小手指的方向一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盒子上写着个醒目的大字“球”。她喜不自禁,马上把那盒球买来奖励小女。
如今,发明这套神奇的智力开发法的Doman已经88岁。他的女儿,58岁的Janet Doman从1980年开始主持“更优儿童研究所”。父女俩所著的《如何教你的孩子阅读》已经销售了几百万本。Glenn Doman的早期智力开发的哲学,半个世纪来深刻地塑造了美国婴儿教育产业。比如《爱因斯坦式的婴儿》系列读物和DVD,销售额已经达到两亿美元。对许多家长来说,6岁是一个不可错过的智能发展线。如果在此以前无所作为,孩子就误了通往高智商的特快列车。
但是,早期智力开发的批评者们,对这一产业提出了严酷的挑战。比如有人批评Glenn Doman对白鼠成长环境和大脑发育关系的解释过于片面和误导,指出第一组大脑发育不足的白鼠的那种狭窄、被剥夺的生存环境,在人类社会中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地方。另外,虽然第二组在许多刺激的环境中生长的白鼠大脑发育比第一组在压抑环境中长大的白鼠的大脑发育要好,但Glenn Doman没有提及另外一个关键性的事实:大脑发育最好的,是第三组在自然环境中成长的白鼠!Glenn Doman的事业已经经营了半个世纪,塑造了大量的孩子。最大的孩子也已经到了盛年。这些经过最权威的早期智力开发的孩子,和一般的孩子有什么不同?长大成人后是否更成功?至今没有任何数据,无从说明早期智力开发的效果。许多父母的态度是:孩子的早期智力发育还没有科学上的权威解释,大家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多一些智力开发,什么都试试,说不定哪一招就管用了,反正不至于有坏处。但是,最近的一系列研究成果挑战了这种早期智力开发有益无害的成见。比如,华盛顿大学今年8月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美国最通行的早期智力开发系列《爱因斯坦式的婴儿》的DVD,对孩子的智力成长有负面作用。在8个月到16个月之间的孩子,每天看一个小时的这种DVD,其掌握词汇的能力就会相应降低17%。
这一结果,印证了上世纪30年代教育学家Carleton Washburne的理论。他比较了在7岁以前不同的时期开始阅读训练的孩子的日后成长,发现6岁是开始阅读训练的最好时间。到了中学时,6岁开始阅读训练的孩子和比他们更早开始阅读训练的孩子的阅读能力没有区别。不过,晚开始阅读训练的孩子比起早开始阅读训练的孩子来,其读书兴趣要更强烈。2003年在《英国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对欧洲学童的跨国研究则显示,那些5岁开始接受阅读训练的孩子比7岁开始接受阅读训练的孩子在阅读上碰到的困难要更多。
怎么解释这一看似违反常识的现象?塔夫脱大学教授Maryanne Wolf在其新书《阅读大脑的故事和科学》(Proust and the Squid: The Story and Science of the Reading Brain)中做了颇为精彩的解释:真正的阅读需要把大脑不同部位复杂的功能综合起来。这包括视觉、听觉、语言、概念生成等等。这些功能的整合,要依靠所谓的“髓鞘形成”(myelination)。在这一“髓鞘形成”的过程中,大脑中的神经元轴突会卷成胖胖的套状,这样才能有良好的功能。大脑的各个部位要互相有效地协调,各神经元就必须彼此迅速地沟通。要做到这一点,神经元轴突就需要形成许多“髓鞘”。“髓鞘形成”的速度因人而异。不过,关键部位的“髓鞘形成”一般要在5到7岁之间完成。男孩在这方面则偏晚一些。
Maryanne Wolf的理论基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在世界范围内读书识字是从5到7岁之间开始。如果把这个过程强行推前,比如在四五岁之间开始,就等于让孩子执行一些他们的大脑还不具备的功能。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可以凭借视觉或者听觉机械地“阅读”,其实不过是对声音和图像的死记硬背而已,创造的是一种“阅读”的假象。这种先人一步的优势,日后很快就消失。但是,给孩子留下的心理创伤却未必会消失。你们孩子搞不懂自己在干什么,达不到大人的期待。这样,大人就把孩子摆到了一种还没有开始就失败的境地。实际上,中国教育中从小让孩子认字背诗等等,都是这种揠苗助长的例证,有害无益。Maryanne Wolf还意味深长地强调,在奥地利,孩子7岁以前不识字读书,日本则是极端强调早期智力开发的国度。但是,看看人均诺贝尔奖的指数,奥地利竟比日本高出数倍。
智商是先天的,家长还能做什么
十几年前,《钟曲线:在美国生活中的智力和阶级结构》引来满城风雨的争议。今年初,作者之一Charles Murray在《华尔街日报》连续发表3篇文章,讨论智商和高等教育的关系。他强调他们一贯的观点:智商主要决定于先天的基因。一系列研究表明,人为的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把智商提高七八分(100是平均智商水平,110分则进入了人口中25%的高智力阶层),但是,当人为干预消失后,这些被提高的智商就又基本上降回来。也许人类的智商可以通过智力开发而提高。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知道怎么进行这种智力开发。
我引证的最新研究证明了大部分流行的智力开发是无效甚至有害的。这似乎支持了Charles Murray的观点。其实问题远没有这样简单。
不错,莫扎特、居里夫人、富兰克林都是由神童而成为伟人的。他们三四岁已经具有了许多成人的能力,这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如何能通过人工的智力开发把普通儿童的智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