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贵圈.贵圈(古代) 作者:赵熙之(晋江金牌vip14.04.23正文完结) >

第27章

古代贵圈.贵圈(古代) 作者:赵熙之(晋江金牌vip14.04.23正文完结)-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俨手执灯台走过去,找了几本塞给她,伸长了手又去够最上面架子上的书。他随便抽下一本,封皮上竟然连书名都没有,他又抽下几本,依是都没有书名。

    他好奇地翻过来,忽然眼前一亮。

    噢,春宫雪月,常台笙竟然偷偷摸摸看!这!个!


☆、35
陈俨这会儿还举着烛台;一激动便让滴下来的蜡烛油给烫了手,他“噢”了一声,将烛台搁在架子上;低头飞快地翻阅那几本册子。版画之精美;内容之猎艳……姿势之丰富;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他也算得上阅书无数;但这一回倒算是当真长了见识。陈俨素来觉得春宫册子都是一个路数;且大多粗制滥造,以满足一些幼稚的怀春小青年的肉体渴求,可手中这几册,却算得上是春宫之极品。

    “你在看什么?”底下忽然传来这么一句;陈俨差点忘了常遇还在等着他,这才合起春宫册;塞回了顶层,回的是:“看你姑姑的秘密。”

    常遇抿抿唇,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抱着她的书先出去了。

    那边宋婶忙完,匆匆忙忙赶过来抱着小丫头去睡觉。小白猫也在门口候着,看着常遇被宋婶带走了,昂着脑袋看看陈俨,看他走了,又可怜巴巴地紧跟着。

    次日一早,恰好是书院旬假,谁也不用起早,常遇起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她打着哈气在走廊里逗猫,远远看着陈俨抱着床单往后院去了。小丫头揉揉眼睛,抱起小白,又打个哈欠:“宋婶不是昨日给他换的床单么?他为什么要换?”

    陈俨黑着脸一路走到后院,打了水埋头在井边洗床单,宋婶路过说:“公子搁在那儿罢,我来洗就行了,怎能劳公子动手。”

    陈俨搓了两下床单,沉默寡言地继续洗混在里头的一件裤子。

    生平第一次陈俨觉得丢人极了。哼,都是因为常台笙,他都做不好的梦了。也不知道这会儿她在哪里逍遥着。

    被暗暗嘀咕到的常台笙这会儿忍不住打了个喷嚏,相比府里两只懒虫,常台笙起得极早,她一大早谈完名单上的两位书商,临近中午时,应约去了苏府。

    苏晔闻得她到了苏州,遂遣人给她递了帖子,请她到府上一叙。苏氏乃苏州大户,说巨富并不为过。这样的人家,宅子建得典雅精致,张弛有度,非常有味道。

    小侍领她往里走,到一间小厅时则停下来,请她进去。主人还未到,常台笙遂在小厅里等着,半晌,只见苏晔扶着一位上了年纪的夫人进了屋。常台笙连忙起身,老夫人连忙伸手示意她坐下:“不必客气。”

    老夫人似乎身子不大好了,很瘦,脸色极差,看得出来腿脚也不大灵便。这应当是苏晔的祖母了。苏老夫人看看常台笙,声音哑着偏过头跟苏晔说:“让他们上菜,先让小姑娘填饱肚子。”

    常台笙二十好几了,忽然被长辈这么称呼顿时有些不适应。等菜上来,老夫人又总是吃力地起身给她布菜,让她非常不好意思,老夫人起一次身,她便跟着起一回身,频频说“不麻烦了”、“谢谢”、“晚辈自己来”……这顿饭吃了半天,老夫人没怎么说话,也未吃多少,倒是一直看着常台笙吃,于是常台笙这一顿吃得……非常饱。

    苏晔在一旁只淡笑笑,也未说多余的话。

    末了,老夫人轻叹道:“如今老了,走路都不方便,更别说出门了。原还想去杭州看看,但眼下这身子骨越发不行,估计是不能够了,你家里都还好么?”

    常台笙刚要开口,坐在对面的苏晔略略摆了摆手,示意她先别说,自己已抢了话头:“孙儿上回不是与您说了么,都挺好的。”

    常台笙遂跟了一句:“是都挺好,请老夫人放宽心。”

    老人家这才叹着气伸手轻拍拍桌子面:“常家不容易。”这声感叹落在常台笙耳中更是百般滋味,她就着手边一杯淡茶,将这各番滋味混着咽了下去。

    老夫人半晌回过神,这才又抬头问常台笙:“丫头你多大了,许了婆家吗?”

    常台笙据实答道:“晚辈今年二十四了,还未婚配。”

    老夫人闻言立时有些着急,偏过头看着苏晔道:“你得帮着找找啊,这么大的丫头得有个好归宿才行。”

    苏晔淡笑着点点头。

    老夫人想想又问了一些有关芥堂的事,末了给常台笙竖起大拇指:“你做的书,我看过,很好。”

    “晚辈还要努力才行。”

    “已经很好了,很好了……”

    之后老夫人又问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有侍女过来说老夫人到服药的时辰了,苏晔这才扶她起来,示意侍女送老夫人回屋。

    小厅中只剩了常台笙与苏晔,苏晔说外头天气好,遂邀她一道去园子里走走。

    石板架在荷塘之上,一条路曲曲折折通往小塘另一边的凉亭,两边尽是枯荷败叶,一派颓唐之意,却又显得幽静。已有小侍在亭中煮茶候着,苏晔请她坐下来,这才开了口:“今日实在是唐突了,但我祖母执意要见你,所以……”

    常台笙暗中查他、查苏府的事他又岂能不知,料想常台笙也该知道了其中诸事原委,也没什么好瞒的了。

    心照不宣的,常台笙回说:“能见到常家老人,我也很高兴,多谢。”

    苏府的老夫人便是当年苏州常氏旁支,崇园的牌记版是随老夫人一起嫁过来的,至于那牌匾,则是苏晔应祖母之意,多方搜寻才找回。老夫人这些年久居苏州,几乎不出门,连常家人在外头重新开了刻坊也不知道,某回偶然得知杭州有个芥堂,便让长孙多番查证。得知芥堂东家便是常家的人,老夫人高兴得不得了。那时若非她走不动了,恐怕就要立即赶去杭州见人了。

    老太太希望有生之年能再看到崇园有重新印上纸页的一日,便不断催着苏晔去办。苏晔又是做事利索的,没多久便寻到牌匾,连同那牌记版,一同秘密送给了常台笙。得知她立志做江南最大的藏书楼,亦出了一份绵薄之力,希望她这条路能走得顺当些。

    苏晔是个做事不张扬的人,原本不希望她知道这些,可没料常台笙却是个追根究底的家伙,竟遣人来查他。

    难道他露的破绽太多了么?

    苏晔淡淡笑着,给她倒了茶,随后望着这一池败叶轻声问道:“陈俨过得好么?”

    常台笙接过表亲递来的茶杯,回说:“他自然好,只是偶尔嫌拿的月银少。”

    “的确少了些。”苏晔抿了口茶,笑说:“我原以为你会给个五十两,没料竟当真只给五两。他在京城时,拿的比这个多得多。不过,”他搁下茶杯,慢慢道:“他对于这些并没有概念,有得吃有得睡就好了,很好养活。”

    果然,卖宅子那人提的最后条件也是苏晔加的。伸五个指头?正常人都是撑死了给五两好吗?苏晔当真和陈俨是朋友么?让她来估的这个价确定不是用来“羞辱”陈俨?

    那一张欠揍的脸这时不断地浮上常台笙脑海,她闭眼妄图扫去那些“烦人”的脸,但终究未果。她无可奈何地叹口气,又抿了一口茶。

    苏晔看着她这反应,道:“不过你看起来似乎有些困扰,他又做了什么没分寸的事么?”

    常台笙这时却摆摆手:“没有,挺好的。”是她自己做了什么没分寸的事才对,她心中默祷,这个缺心眼的家伙可千万别什么事都告诉苏晔,不然她一张脸真不知往哪里搁。

    苏晔笑笑,却说:“你受累了。”

    不,没有,还好。常台笙这时候脑子里全是这样的话,她什么时候容忍度这么高了?

    她清了清脑子,忽然想到什么,遂问苏晔:“你与他那么熟,那是否认得杭州城的程夫人?”说罢她还连忙补了一句:“已过世的程员外的那位夫人。”

    苏晔面上神色虽无太多变化,但唇角还是轻轻抿了一下。他似乎没料到常台笙会突然问这个,手中的杯子被他足足转了半圈,最终反问道:“怎会忽然问这个?”

    常台笙回想了一下那日在盛元楼外以及在商煜医馆里的一些场景,遂道:“只是他素来对人生疏,忽然对一位看起来似乎无甚交集的别府夫人表露关心,似乎有些不寻常。”她看一眼苏晔脸色,连忙又补充道:“我不过随便问问,你不必……”

    她话还未说完,苏晔便打断了她:“没关系,我知道那位程夫人。”

    “那么……”

    苏晔似乎是沉默了一会儿,这才开口:“程夫人是他生母。”

    常台笙握住杯子的手忽地紧了一下。他生母还活着?竟然还是程夫人?忽想到那日他高烧病中喃喃喊着的“阿娘……”,常台笙的心忽然轻轻皱了皱,生出一丝酸涩之意。

    自己的生母做了别府的夫人,做了别人口中的娘亲,想想真是残忍。

    苏晔留意到常台笙的反应,过了一会儿才道:“前阵子他筹款想暗中救她一把,但打了水漂。眼下他若是再有缺钱的迹象,你万不要给他,这个漏洞止不住的,他又不会计算。别看他明面上对程夫人冷冷,连关心都透着疏离,但暗地里就算让他掏心掏肺,他也是肯的。”

    “毕竟是母亲。”常台笙表示能理解。

    “不,你不明白。”苏晔语气凉凉,“都说舐犊情深,但程夫人令人觉得齿冷。”



☆、【三六】

  至于后文;苏晔没有详细讲;只说:“因程夫的私欲;他那会儿差点就死了。但到底都是过去的事了;没必要计较太多。都还活着,能各自为生这就够了。”
  他这话中似有无奈;又有些凉薄意味。常台笙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联想到陈俨掌心里的那些旧伤疤,她隐约能构建出一个十分悲惨的故事。
  从苏府出来时,已是下午,冬日里的江南潮冷无比;黑得又早;她一路走回客栈,黄昏左近;街道两边饭菜飘香。这时候的常台笙,也不可抑制地想念起杭州的家。不知小丫头这会儿吃饭了没有,也不知祖父今日有没有闹,更不知芥堂今日是否诸事都顺,以及那只蠢货知不知道自己该添衣服。
  天真的更冷了。
  她下意识地低头哈口气,轻缩肩头走进了客栈。
  常府小厅中,这会儿却暖暖和和的,暖炉生得正旺,一锅子热汤端上桌,整个屋子里便都是浓浓食物香气。常遇的酒窝笑起来越发深,眼睛也笑得眯成了一条线,开开心心端着碗,等着宋婶给盛汤。
  宋婶将汤碗递给她,她便高兴地低头吃起来。
  “没心没肺。”坐对面的陈俨闷闷嘀咕了一声。
  “才没有呢,若是瘦了,姑姑回来才会担心。姑姑不,更要好好吃饭,长胖一点好让她放心。”小丫头捞起一块排骨来专心啃着:“不吃吗?要是瘦了,姑姑也会担心的。”
  陈俨挣扎了半天,这才端碗吃起来。
  他才吃了一碗汤,小厅门忽被敲响了。宋婶连忙去开门,门房小厮站外头道:“那位程夫又来了。”
  宋婶道:“便说小姐不,打发她走罢。”
  她话音才刚落,陈俨忽然偏过头去:“等一等。”看这情形,程夫并非头一回到这府中来,可是她来做什么?
  陈俨起身就随门房小厮去了门口,程夫这回是走了来的,披着斗篷站门外,脸色这昏昧夜灯映照下看着有些诡异。
  陈俨衣着单薄,他缩缩肩,看一眼程夫:“有事么?”
  程夫似乎也未预料到他会出现这府里,先是一怔,随即又稳着声音道:“并非来找。”
  陈俨似乎是猜到一些缘由,遂道:“若是为澜溪外宅的事,程夫大可不必再来。那宅子已拆建,且将来有别的用处,应是不会再转卖了。”他说完还忍不住补了一句:“天冷了,且又晚,妇家还是少外独自行走的好,再会。”
  他说完便合上了门,站门后等了一会儿,直到门外响起脚步声,他这才松口气,低头往府里走。
  门房小厮看着一愣一愣的,似乎是觉得关系好复杂。
  程夫转身时,恰好撞上迎面走来的一位男子。她蹙蹙眉,这男子约莫三十几岁的模样,应是饮了些小酒,方才就站不远处,应将这方才这些事都收进了眼底。他朝她笑笑,问话的语气显得有些轻佻:“程夫认得这宅子主?”
  程夫警觉地往后退了一小步,那男子却又道:“听闻贵府落了难,可是来求助?倒是可以给程夫……指条明路。”
  病急乱投医的程夫,这时眼眸忽然亮了一亮。
  那男子又道:“夫眼下与令公子已无处可去了罢?恰好杭州城有一处小宅,若夫不嫌弃,倒是可以去那里小住一阵子,再作打算。”
  程夫这时十分警觉地看了他一眼。
  对方又道:“若夫觉得不可信,那也无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