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

第156章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第156章

小说: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没有旁的要求,只要恢复汉室江山。”
  “汉室已亡,季汉根本就不是汉朝。陛下不就是要土地么,我家万岁愿将荆州交割给季汉,陛下可否答应退兵条件?”
  我一惊,几乎把手巾丢在地上,虽然曹魏说的一个荆州其实只是半个荆州,但若是不打仗就能把襄阳南阳什么的得到手里,自然还是不打的好。不过,曹睿会这么好说话?我不信,这里面一定有猫腻,难道是缓兵之计?觉得我笨,想骗我上当吧?
  “荆州,那地方本来就是我们的,那我的东西来还我,你也好意思说。你不说这个我还不生气。一说我气就不打一处来。当年你们那个小皇帝的爷爷(曹操),领兵追我,可怜我才一岁,在长坂坡可把我吓坏了,你们皇帝得赔我精神损失费。”
  孙资却不懂得幽默,也不顺着我的话头和我辩论,道:“陛下连年兴兵,百姓苦不堪言,我皇如天之仁,体天下万民之苦,愿放弃一些利益,为天下求得和平。在下听说,圣者以仁义治天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陛下当念昭烈皇帝满腔仁人之心,让天下百姓休息数载,岂不是好?”
  讲大道理啊,我摇头:“不瞒你说,我笨,小时候上学就没怎么学东西。父亲的仁慈和先生的明智我半点也没有学到手。所以你说的那些,我听不太明白。我只知道,我小时候,你们那个皇帝的爷爷带兵把我们追过了长江,我长大了,你们那个皇帝的老子引兵冲出潼关,占领河西之地,当然了,后来让我们打跑了,可是他们那时候怎么不说什么仁义呢?占优势的时候就拼命打仗,眼下被动了,就想起万民之苦来了,天下的道理都是曹家的么?你们说说,可有这样的道理?” 
 
 
 
  
第三部 第三章 洛阳攻守
 
  (首先道个歉。上一章写错了年份,应该是226年,222年是渭南大战那一年。)
  孙资见我始终不正面答复他的话,正色道:“陛下须知,伤人一千,自损八百,伤来伤去,皆是我中原百姓,陛下对胡人尚且施以怀柔之术,却对中原百姓这样狠心,岂不让天下人齿冷?”
  我笑道:“不想打仗,让百姓安居,那好办呐。可是,你们那一个皇帝,季汉一个皇帝,百姓供养着还是累啊。这么的吧,朕在长安给曹睿建了府第,让曹睿过来住,还有你们这些人,一块儿来,我们吃点亏就吃点亏吧。”
  孙资终于被我激起了火气,他振衣而起,怒道:“陛下,在下乃大魏使臣,代表大魏天子而来,你见我于草野之地,戏我于言辞之中,是可忍,孰不可忍,告辞!”
  我笑笑,拦他道:“大人留步,别生气啊,火气太大,容易伤身的,你这么大年纪了,这样可不好。你适才所说把荆州赔给我们的事儿,是曹睿说的?”
  “当然是我家陛下亲口所言。”
  “他真有这个心?”
  “我家陛下一片真心,关爱百姓,岂有他哉?”
  我心道,他若是关爱百姓,那才是见了鬼,别以为我不知道他在历史上为建宫殿把长安的承露盘都拆了的事。口中却道:“那好,虽然曹睿比我还大个两三岁,但他才当皇帝,我也不能太欺负他了。这样吧,让他把洛阳和并州一块给我,咱们这篇儿就算翻过去了。”
  孙资冷笑:“陛下,我大魏乃天下第一强国。兵精粮足,我家陛下虽初登大宝,然龙虎之姿,英明神武,又有百官齐心,万民同力,若陛下不想让百姓安居。妄动刀兵,那就来吧。”
  我看他真的急了,忙笑着转回几句。让人送他下去休息,准备明日再正式接见,却和廖立商议起来。他此行的目的是什么?
  难道说曹睿被我们的实力吓到了?打算求饶?不能吧,这几年曹魏虽然屡败。但实力还在,若非四面开战,只凭季汉自己对付他还有些吃力呢。可是他们这样做目地何在呢?
  廖立想了想,也认为这是缓兵之计。我们突然进攻。他们措手不及,需要调人马、运武器、备物资,然后才能组织起反攻来,曹魏国大,又是以战定天下的强国,其战争的潜力还是很大的。所以,无论如何。战争不能停,打下来的地盘才是实在的东西,他一天不交荆州,咱们就打他一天。就算交了荆州,也不能轻易放弃这个好机会。
  不过,既然他说交割荆州,那明天就让他签字儿,不落实,哪怕落在手里个东西骂骂他们也好嘛。
  我与廖立相视而笑,和东吴,攻曹魏是主题,岂能因一个荆州而袖手。
  可是,孙资不肯签字儿,他说这种事情落在纸上太丢人了。但是他说,曹魏可以先行退兵,把荆州交出来。好奇怪,以曹魏之力,我们就算是全力攻击,也无法将之灭国,只能是一步步削弱他的实力罢了,他怎么会如此示弱?若当真如此,那我们何必要拼命攻击他,若能从谈判桌上得到利益,那么为什么要用刀剑呢?我又不疯。
  但是,这里面肯定不是那么简单,我表面上看着廖立等人说话,心里发疯一样转著念头。虽然细务上我不见得胜过他们,但是决策问题,把握全局,我一向不会自卑,甚至我认为,就算是孔明,他也不一定比我强。在这世上,太精明的人,他们不肯吃一点亏,所以就会斤斤计较,就会忽略了大局。相反我这种拿着吃亏当饭吃的傻人,却会轻易看到问题的所在。
  我在脑子里用笔划了一下,荆州,东通吴会,西连巴蜀,南极湖湘,北控关洛,得此地之后,向北向南,皆可形成进攻的形势。自古是争雄天下的宝地。当年为了一个南郡,东吴和我们就翻了脸,如今曹魏竟然要主动让出一个州,他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想要勾起我们与东吴的宿怨不成?
  我想着这种可能。
  记得在二叔关羽攻打襄阳时,曹魏就几次想要放弃,后来二叔败北,吕蒙占领荆州,曹仁甚至一把火把襄阳烧了,自己逃回了樊城。直到后来发现吕蒙没有北进才又重新占领襄阳。虽然曹魏这些年经营荆州,但是除了南阳,其余地方还都是几国相争的交替控制区,季汉有时攻过去,东吴有时也打过去。虽然说曹魏放弃这块地方要下极大的决心,但其实对他的损伤并没有那样大。反而他的军力回收了,力量增强了,离开了水地,在陆上东吴又如何能捍得动曹魏的铁骑?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解释么?
  但是,若是他们当真出让,其结果会是怎样?我们难道为了与东吴的和好,放弃在荆州的利益?让东吴得这个便宜?但是,若不让,我们该如何与他们商议?而季汉的底线在哪里,东吴又会怎么做?
  眼下,天下的形势是前所未有的好,曹魏八面受敌,季汉和东吴联手强攻,一鼓作气攻下宛洛也不是没有可能,不,是希望极大。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东吴突然变了卦,对我们的危害就太大了。不行,东吴鼠辈,鼠目寸光,自孙策死后,进攻之心就极淡,而得荆州,定中原,又是鲁肃还活着的时候提出过的政策。东吴对荆州有着极特殊的感情,我可不能忽略了。
  当下,我一面用好话留住孙资,不放他回去,不让他把消息传回曹魏,迷惑曹魏不知我对荆州的意图,不敢轻易离间;一面急书孔明,请他严密注意荆州方向的变化,防止出现磨擦;一面派心腹人分别以孙尚香和我的名义给孙权和孙登送去礼品,探问口风。
  未几,先生回信,若当真如此,他会力促两家和好,不生事端。而孙权也回书,季汉东吴乃是姻亲,怎会为区区一个荆州而生什么误会?至于战局发展到什么样,是谁也想不到的,到时候各自努力,各安天命,避免互相攻击也就是了。
  接到这两封书信,我心大定。有了信鸽,在没有阻截的情况下,传书方便了很多。这让我虽在北疆,也可以轻易的了解前敌的事。
  眼下,洛阳战场上几攻几守,打得热闹非凡。先生和司马懿再度交锋,两人兵力相若,先生胜在兵精而器利,司马懿胜在地利和人多。
  我闲来没事儿,把邓艾和夏侯霸几人弄到一个屋子里,然后找人劝他们投降。果然不出我之所料,这两人还都是死硬派,谁也不肯降。没关系,我有的是时间,慢慢来,虽然夏侯霸投降的可能性有点小,但是邓艾还是有可能的。我让李严对他们讲当前军情,说是曹魏要败了。这两个人怒而反击,我藏在幕后看热闹,把战场的实际和他们所说的相印证,从中发掘关于曹魏的有用的信息,然后及时传到前线先生大营。结果过了几天,邓艾有了警觉,他不开口了。我不放弃,继续努力,并着人打探他母亲的下落。
  不能不说,邓艾这个小结巴的分析还挺不错的,起码在最初曹魏的反应,都落入了他的算中。当然到了后期,他的智力就无法达到了。毕竟这是天下最聪明的两个人下出的棋局。
  面对曹魏,先生是全军包围,接着重点突破,以四叔和庞德为西路人马,主攻函谷关方向,牵制郭淮部;以三叔和关兴、张苞、庞会为北路军,进攻天井关,切害并州,危胁河内,牵制来增援的曹真部;以诸葛乔为南部军,进攻宛城,牵制夏侯威,同时阻断荆州与洛阳的联系,先生亲令姜维部主攻洛阳。
  司马懿用兵极稳,其间又带着一种极为犀利的感觉,他常带能把握住战场上稍纵即逝的机会,给对方以重重一击,将对手至于死地,而处于一地,他也常常能不局限于一个小圈子,眼睛总是望着全局,这在将领中是很难得的。而先生用兵,则是到了大化无痕的境地,他极为擅于悄无声息的设下一个又一个的圈套,环环相扣,大圈套小圈,把人的眼睛套花了为止。与他作战,你进也是错,退也是错,好不容易以为抓住他的漏洞,踏上去才知道是个陷阱。这两个人交手,很明显先生占着上风,但是司马懿虽处弱势,败而不乱,层层死守,处处严防,消耗季汉的力量,打算把季汉攻击的强大势能消耗掉,使季汉自己知难而退。但是,先生岂能让他如愿,先生在洛阳城外设下层层圈套,忽进忽退,连消带打,令司马懿防不胜防。
  八月底,先生到底还是用六丁六甲之术把司马懿弄晕了,战场上,同时出现了好几个孔明,司马懿出现误判,被先生一击而中其后军,姜维指挥人马猛冲猛打,衔尾直追,司马懿落荒而逃,直入洛阳城中。
  在连吃了几个败仗之后,司马懿和郭淮变得胆战心惊,草木皆兵,都认为他在主攻自己,各守城池,不肯出战。先生几番诱敌,连用妙计,却终于没有成功。他擅长野战,但对于攻城还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是各式攻城武器轮流来,打消耗,看谁最后顶不住拉倒。仗打到这个份上,其实还是靠实力来说话。拼人力,拼物资,拼意志,拼决心,拼耐力。
  九月上,我自北疆起程回返长安。 
 
 
 
  
第三部 第四章 宛城风云
 
  “前线的事没有小事,稍有差池,便成大祸,别以为李严李大人不在长安城,就没有治你们了,出了错,我照样摘你们的乌纱,拿你们的脑壳。”用了李晟的令牌,我便服走尚书府。才进门,便听到刘巴在大声呼叫。眼下长安城中,几个主要的人都不在,由他负总责。当然眼下洛阳之战最为重要,他负责后勤,肯定是十分辛苦的。这一点我十分理解,打仗,是一个综合的,合方面的拼争,前线拼智慧,拼实力,后方拼得是生产能力,组织能力,运输通力。刘巴在内政上是一个天才,其作用不下于高祖的萧何,虽然他的个性较强,喜欢较真,不招人喜欢,但是我还是极为倚重他,尊重他。
  “费伟费大人,你的手下昨天报说运往前线的投石面消耗严重,便是这话和我说没有用,我知道你这段时间忙,但是再忙,也要保证攻城物资,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只看你的效果。你怪何九曲运送过程中不小心中伏,他的帐,我自然会记下,但是你的军械作坊为什么不再向前推进一段,我知道军械作坊和那些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但他们是军人,不是娘们!我军已经控制了弘农城,你找赵大人,你帮他们攻城,我不信他们无法保证你的人的安全,哪怕前进百里,其间消耗也差得多了。还有程畿程大人,粮草运输是怎么回事,你关心前线我知道,但是后勤兵也是人,你们也会累,连夜过华「此贴涉嫌违规,请及时联系斑竹」时,因为疲惫,有二十辆粮草车连人带车在转弯处滚下山崖,这能向谁交待?粮草不是天下落下来的。兵士的性命也不是大风吹来的,但凡计划周详一点。怎么会出这种事?”
  费讳和程畿也是季汉一流的大臣,此时被刘巴训的抬不起头来,只是各自认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