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四书五经合集之孟子-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却似乎比“无道则隐”,“邦无道 则可卷而怀之”和“穷则独善其身”来得要壮烈一些,而大有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的意思了。
杀身成仁便是以身殉道。
只有叛徒才以道殉人。
当然,从更深层次的意思来理解,“无道则隐”,“邦无道则可 卷而怀之”和“穷则独善其身”也可以说得上是“以身殉道”的 表现,因为这样做是为了“道”而舍弃了自身的所谓“前程”,只 不过没有舍弃生命罢了。
只要不屈志变节,也就不是以道殉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
这虽然也没有“杀身”,而只是“独善其身”,但却是不愿以 道殉人的典型。
虽无壮烈,却也大义凛然。
求教必须虚心
【原文】
公都子曰:“滕更①之在门也,若在所礼,而不答,何也?”
孟子曰:“挟②贵而问,挟贤而问,挟长而问,挟有勋劳而问, 挟故而问,皆所不答也。滕更有二焉。”
【注释】
①滕更:滕国国君的弟弟,曾向孟子求学。②挟(Xie):倚仗。
【译文】
公都子说:“滕更在您门下学习,似乎应该在以礼相待之列, 可是您却不回答他的问题,为什么呢?”
孟子说:“倚仗着自己的权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贤能来发问, 倚仗着自己年长来发问,倚仗着自己有功劳来发问,倚仗着自己 是老交情来发问,都是我所不回答的。滕更有这五种中的两种。”
【读解】
至于滕更到底是倚仗的哪两种,孟子点到为止,并没有明说。 朱熹《集注》引赵氏说:“二,谓挟贵,挟贤也。”那也就是说,他 倚仗自己是国君弟弟的地位权势,倚仗自己很能干,很了不起。
其实,滕更到底倚仗什么,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 是孟子为什么对这些有所倚仗的人不予回答。
这一点,孟子在论交朋友的原则时已经说过:“友也者,友其 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因此要“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万章下》)交朋友是“友其德也’,所心,不能够掺杂长、贵 兄弟权势等外在的因素,掺杂了这些因素,所谓的友谊也就不纯 了。同样的道理,求教于老师门下,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切磋 学问,教学相长,因此,也不能掺杂贵、贤、长、勋劳、故旧等 外在的因素,一旦掺杂了这些因素,就会如朱熹《集注》引尹氏 所说:“有所挟,则受道之心不专,所以不答也。”所谓不专,也 就是指心不诚,求学心不诚,怎么能有所收获呢?所以孟子不予 回答。而这种不予回答,又是不是“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 诲之而已矣”呢?(《告子下》)
说起来,孟子的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要求我们虚心求教,而 不要自以为是。在老师的门下固然应该如此,向其他人请教又何 尝不应该如此呢?说到底,还是孔子所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 问”(《论语·公治长》)精神。既然“不耻下问”,当然也就不应 该有什么倚仗存于心中了。
真进锐者,其退速
【原文】
孟子曰:“于不可已而已者,无所不已。于所厚者薄,无所不 薄也。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
孟子说:“对于不应该停止的却停止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 停止。对于应该厚待的却薄待了,那就没有什么不可以薄待。前 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读解】
这里一共说了三种情况,不过,前两种情况性质是一样的, 用孔子的术语来说,都是“不及”的问题,做得不够,因为不该 停止的却停止了,不该薄待的却薄待了。没有前进,没有厚待,都 是做得不够,所以是“不及”。后一种则是说的“太过”的问题, 前进太猛,做得过了头,其结果是退起来也会快得很,结果还是 达不到目的。这就应了孔子的话:“欲速则不达。”(《论语·子 路》)或者叫做——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可见,孟子在这里依然是师承孔子的意思,分别说到“不 及”与“过”的弊病。
在我们一般的眼光看来,“不及”是消极,“过”是积极。消 极的弊病不言而喻,可积极的弊病在哪里呢?
从主观方面来说,“进锐者,用心太过,其气易衰,故退速。” 朱熹《孟子集注》)好比马拉松长跑,你一开始就以百米赛的速 度冲刺,其结果必然是很快败下阵来。
从客观方面来说,例证也有不少。《后汉书·李固传》说: “先帝宠遇阎氏,位号大疾,故其受祸,曾不旋时。”阎氏受皇帝 宠爱,升官太快,成了“火箭式”的干部,因此遭人嫉恨,迅速 遭祸。俗话说,枪打出头乌。官场险恶,尤其如此。
所以,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从客观方面来说,都是“其进锐 者,其退速”。或者,还是用孔子的经典性表述:“欲速则不达”, “过犹不及。”
只有中庸之道,做得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才是正确的,才 能够从容不迫地顺利地达到目的。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译文】
孟子说:“君子对于万物,爱惜它,但谈不上仁爱;对于百姓, 仁爱,但谈不上亲爱。亲爱亲人而仁爱百姓,仁爱百姓而爱惜万 物。”
【读解】
我们今天也说:“让世界充满爱。”不过,充满什么样的爱?我 们没有具体分析,也没有说。
孟子这里作出了分析,说出了爱的层次差等。
对于物(朱熹注释说,指禽兽草木),主要是爱惜。爱惜的具 体表现,按照朱熹的说法,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 思想,倒是有我们今天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了。
对于民,也就是老百姓,需要仁爱。仁爱的具体表现,按照 朱熹引程颐的看法,也就是孟子在《梁惠王上》里面所说的“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这种推己及人的仁爱, 对禽兽草木等“物”是谈不上的。
对于亲,也就是自己的亲人,则不是爱情和仁爱的问题,而 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爱,是爱之中最自然最亲密的一个 层次了。
但是,只有当你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 爱百姓;只有当你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不然的 话,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维系下去的。所以, 爱虽然有亲疏,有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 然的联系。另一方面的问题是,爱之所以有亲疏,有差等,不是 我们主观方面随意决定的,而是因为客观方面,这些对象本身有 所差别,用朱熹引杨氏的话来说,叫做“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 无差等。”,总起来说,有差等又有联系,“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 言之则首序。”(程颐)
从亲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推向仁爱百姓,再推向爱惜万物,这 就形成了儒学的“爱的系列”,而我们发现,这个系列又正好是和 《大学》所开列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阶梯相统一的。 由此可见,圣贤所论,无不用心深刻。既然如此,读者也只有用 心体会,才能得其真髓。
回到开始时的话题,“让世界充满爱。”是不是应该充满各种 各样的爱呢?
智仁难遍,当务之急
【原文】
孟子曰:“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 贤之为务。尧、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务也;尧、舜之仁不遍爱 人,急亲贤也。不能三年之丧,而缌①小功②之察③;放饭流歠(4),而 问无齿决⑤,是之谓不知务。”
【注释】
①缌(xi):细麻布,这里代指服丧三个月的孝服,穿这种孝服只服丧三 个月,是五种孝服中最轻的一种,如女婿为岳父母服孝就用这种。②小 功:服丧五个月的孝服,是五种孝服中次轻的一种,如外孙为外祖父母服孝 就用这种。③察:指仔细讲求。④放饭流歠(chuo):大吃猛喝。放 饭,大吃大嚼的意思;放,副词;饭,动词。流歠,猛喝的意思;流,长,副 词;歠,饮,动词。《礼记·曲礼》说:“毋放饭,毋流歠。”在尊长者面前大 吃猛喝是非常失礼的大不敬行为。⑤问无齿决:问,讲求;齿决,用牙 齿啃,这里指用牙齿啃于肉。《礼记·曲礼》说:“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 在尊长者面前啃干肉也是不礼貌的行为,但只是小不敬。
【译文】
孟子说:“智者没有什么事物不该知道,但是急于知道当前最 重要的事情;仁者没有什么人不该爱,但是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 “人。”以尧舜的智慧尚且不能够知道一切事物,因为他们急于知道 对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以尧舜的仁德尚且不能够爱所有的人,因 为他们急于爱德才兼备的贤人。如果不能够实行该行三年的丧办礼, 却对三个月、五个月的丧礼仔细讲求;在尊长者面前大吃猛晚却 讲求不要用牙齿啃于肉,这就叫做不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事物。”
【读解】
俗话说:“丢了西瓜拣芝麻。”抓住了小的却失去了的,抓 住了次要的却失去了主要的,因小失大,舍本逐未,这就叫做 “不知务”。
凡事总有轻重缓急,固此,要抓住当前急切应办的事先做。
郑玄《诗谱序)说得好:“举一纲而万目张。”善于化古人之 意而用之的毛泽东于是说:“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其实这也 正是他老人家“矛盾论”哲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抓住主要矛盾,次 要矛盾便可迎刃而解了,当然,如果忽视了矛盾发展的一面,在 原本的主要矛盾已退居为次要矛盾,新的主要矛盾已经形成的时 候,比如说阶级斗争已经退居为次要矛盾,经济问题上升为主要 矛盾的时候,仍然紧紧抓住阶级斗争这个“纲”不放,那当然 “万目”都不张了。相反,如果适时地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矛盾 的发展转化而进行调整,在经济问题已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了 “当务之急”的时候,及时地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纲,“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那“万目”也都自然会张开了。
国家的情况是这样,个人的生活、工作也同样是这样。一个 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要同时进行各方面的工作,全面开花是不 可能的。所谓“饭要一口一口地吃”,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每一 个时期有一件最主要的事情,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像滚雪球一样, 不断取得成效。
总而言之,“当务”的把握是最最重要的。还是用我们曾经提 到过的话来说,当我们朋友、同事、同学问互相见面时总爱问: ‘最近忙什么?”但愿你所忙的,正是“当务之急”,是“西瓜”而 不是“芝麻”,当然,更不要是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的“莫名堂” 的事情。
尽心下
本篇是《孟子》全书的最后一篇,内容仍然很丰富,其中有 一些著名的章节和名言警句。全篇原文共 38章,本书选 15章。
春秋无义战
【原文】
孟子曰:“春秋无义战。彼善于此,则有之矣。征者,上伐下 也,敌国 ①不相征也。”
【注释】
①敌国:指地位相等的国家。“敌”在这里不是“敌对”的意思。
【译文】
孟子说:“春秋时代没有合乎义的战争。那一国或许比这一国 要好一点,这样的情况倒是有的。所谓征,是指上讨伐下,同等 级的国家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读解】
“春秋无义战”,这既表达了孟子的历史观,也是其政治观的 体现。因为,儒家认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才是合乎义的, 而春秋时代则是“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以没有合 乎义的战争。
其买,孟子的思想依然是来自孔子。孔子在《论语·季氏》中 已经说过:“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 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西周的时代,礼乐征伐自诸 侯出就是春秋时代了。
战争的确是和政治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也的确有正义 的战争和非正义的战争之分。但以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衡量正 义的战争和非正义战争的标准主要是看发动战争的人目的是什么, 而不是看什么人来发动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