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青年文摘人物版-爱从不卑微 作者内详 >

第11章

青年文摘人物版-爱从不卑微 作者内详-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到宿舍,挽起裤管,看着膝盖上还没褪去的两块红斑。这是两块承受生活屈辱的红斑,我不应该让它再去蒙羞,而是应该从屈辱中站起来,那才不枉自己受的下跪之苦。我摊开纸,含着眼泪给主管写检讨书。
  第二天,我将检讨书给了主管。主管接下检讨书看也没看就对我说,303,今天你不要去擦地板了。听罢,我的整个心都凉了,看来我连地板都没得跪了。我真后悔自己为何去碰那台自己不该碰的电脑。白白跪了四个月不说,还将失去工作。我在主管旁边站着,等着他对我的处理结果。突然电话铃声响,主管抓起电话:喂,是的。我有这个打算。好!主管放下电话竟对我说,公司决定让我提前上机。我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让我提前上机?我用惊讶的口气问主管。没错,老总已经同意。主管说罢,将检讨书还给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我兴奋不已。
  303,首先我向你说明公司为何提前让你上机。主管一边玩着手里的笔一边跟我说:第一,你是第一个与我顶撞的人,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得出你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人。但我之所以还让你跪,除了锻炼之外,我看你到底有多少忍耐程度。第二,你是第一个主动偷学电脑的人。这说明你这个人有头脑。上述两点,是让你提前上机的缘由。我连连向主管表示谢意,心里有一种从地狱里解脱出来的轻松。更高兴的是我终于可以敲打梦想已久的键盘,移动随心所欲的鼠标啦……
  那段时间我格外认真。每天我总是第一个到电脑室,先对昨天学的巩固一下,再学新的东西。下班回家,对新的东西进行整理,该记住的都记住。一个月后就能熟练操作这些应用软件了。对此我非常感谢270毫无保留地将技术教给我。如果说江西朋友将我领进门,那么是270把我带出师。最终270成为我的女朋友。可以说我的下跪不仅使我在键盘上舞动双手,更使我获得了270的爱情。然而站起来的我,仍保持“跪”的工作作风。凭着这两点“跪”出来的经验,我从一般电脑操作工升为电脑系统管理员。一年后冯主管被公司调到人事部当经理,我当上了制版部的主管。
  在这个时代里,面对生活,我们必须先学会跪着。但跪下的决不是精神。胜利属于跪着却依然昂起头的人!
  (本文作者:盛永明) 
 
  
我是船,书是帆 
  我是船,书是帆,尽管生活的大海上有时还会浓雾迷漫,还会有狂风巨浪,但有了帆,我的航线就不会偏离,我的船就不会沉没……
  偶尔翻开少女时代的一个旧本子,几片彩色从里面忽闪着飘落到地上,捡起来,我禁不住快乐地笑了,它们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那是我少女时代自己做的书签。有用卡片纸做的,也有用树叶做的。我在小小的卡片上用水彩画了美丽的图画。每一个书签都系了一根彩色的丝线。其中一片书签上画着一只小船,正高高地扬着白帆在蓝色的海上航行。我久久地凝视着这个书签,那时候,我正像一只小船,疾病像急流冲击着我,而一本本好书却像鼓满风的帆推着我勇敢地逆流而行……
  那时,我没有想到后来自己能成为作家,我想我当作家或许是因为我读了很多作家写的书。我并不具备当作家的天赋,缺乏作家思维的能力。我生性热情奔放,率直单纯,少女时代我只是梦想,一再梦想,将来当医生或是化学家。在长期的病痛中,是一本本书让我沉静下来,它们牵着我的思绪四处漫游,从遥远的古代到宇宙的深处,从幽静的山村农舍到繁华喧闹的异国城市,都留下了我思想的航迹。还有古今中外圣贤哲人睿智的思想和渊博的学识,各种各样平凡的人们形形色色的生活、境遇、梦想和希望,都留下了我触摸的手印……终于有一天,我觉得我有很多很多话要用笔来倾诉,我幻想着我的脑汁凝固成一本书——就像我曾读过的书。
  在读书中,我的心灵得到了陶冶,我的思想得到了飞升,不再把个人的痛苦看得太重,我懂得了世界和人类的历史就是由无数的灾难、苦痛和奋争组成的。那些日子,我曾经为书中的人物热血澎湃,我曾经为他们的命运流下泪水,我更为许多高尚者肃然起敬。哦,书是多少敏感钠心灵在悲与喜的交织中碰撞出来的火花,书是多少深沉的头脑对社会对人生反复思索的结晶,书是多少人对后代的期望和启蒙……
  我不再仅仅沉湎于文学作品之中,我拓展着自己生活的天地。我读外语、读历史、读地理、读哲学……我记住了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知识是基础,是成功的基石。学习专业知识远比单纯地阅读文学作品困难得多,学习中每一段道路都必须负重而行。学习外语时不光要读书,还要把书中的知识消化掉,变成自己的知识积淀。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读书经常有读不下去的时候,甚至为了记忆要经受令人难耐的反复阅读。几年下来,一本本工具书甚至被磨得毛了边。那努力的过程,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整日推着一块大石头上山,推上去,滚下来,再推上去……但苦读之后,如同饮下一杯醇香的酒,知识带给人类的快乐真是回味无穷。
  在我攻读硕士学位的日日夜夜,身边又堆起比往日更多的书,古今中外的哲人对生活和生命博大精深的认识和诠释,使我的文化视野更开阔,也使我能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轨迹。生活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样的生活才有意义?在那之前,我曾经多次产生过对痛苦的厌倦,对疾病折磨的无可奈何,而书本却告诉我,即使是痛苦的生命,只要不放弃,也会绽放出艳丽的花朵。
  今天,我依然像童年和少女时代一样,深深地热爱每一本好书。长期被疾病禁锢在室内的生活,于常人看来是太孤独了,而我不这样想。清晨,每当我睁开眼睛,第一眼就会看到满架的书籍有堆在桌子上和床头的一本本打开的书。甚至还有半夜因困倦从手中滑到地上的书。我一醒来就会感到自己置身在一个纷繁的世界。翻开一本本书,我的眼前便会浮升起一条颤动的地平线,于是,我就仿佛看见古今中外的人物晃动着不同的身影向我走来……
  多少年,我总是在书籍的鼓舞下,在探求知识、渴望认识的激情中,从病床上一次次挣扎起来,开始一天的工作。
  我是船,书是帆,尽管生活的大海上有时还会浓雾迷漫,还会有狂风巨浪,但有了帆,我的航线就不会偏离,我的船就不会沉没……
  (本文作者:张海迪) 
 
  
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苦功夫才行。养成勤奋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在任何领域要想取得真正突出的成就都必须具备的精神。
  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我一定……
  人无完人,我把自己的缺点、失误总结出来,以自己之“堑”,长年轻人之“智”,已成为我长久以来的心愿。
  我愿意总结自己一生的得失,特别是不足之处,写一本小册子给青年朋友们,名字叫《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
  我在大学三年级前一直不是个好学生。贪玩、不刻苦,一切都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其中有学习方法问题,不愿意“死读书”,但过分强调这一点,走极端,就变成不刻苦学习、不勤奋,总想小聪明、走捷径。而且由于顽童心理,有时自己懒惰、不努力,也用“不愿意死读书”来当借口。
  在读协和前自不必说了,凡是喜欢的课程是可以学好的,不喜欢的课程就得过且过,60分大吉。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了协和,在极其繁重的课业负担下,居然还是照旧。这固然有课程设置、老师讲课是否得法等诸多客观原因,可自己主观上不努力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事实。
  那时常常觉得学习很没意思,再加上大一的课程都是死记硬背,念起书来味同嚼蜡,有时自己不愿学,还去和别的用功读书的同学瞎搅和,搞恶作剧。
  当时同寝室有一个同学,一到考试就把铺盖卷起,拆掉床,不睡觉。我当时对他不以为然,认为他是个典型的书呆子。一次考试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寝室里看书,我去问他:“你念得怎么样?”
  “哎呀,不行不行。”
  “我来考考你,维他命A结构式是什么?”其实谁都知道维他命A的结构式是不需要考的。
  “这还要背呀?”
  “你拿纸来。”我把结构式分毫不差地写下来。这是我刚背完而来捉弄人的。
  这位同学大吃一惊,果然在临考的前一天晚上猛背各式各样的结构式。
  我在心中甚是得意,觉得这种死读书的人真没用,捉弄你都不知道。
  可以说当时一方面也感到学业的压力得重,另一方面并没有因此而刻苦努力,一切以考试过关大吉,学业对我来说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罢了。
  回忆起自己青少年时代的学习经历,我十分后悔,因为那时不愿意下功夫去学的是很多死记硬背的东西,可这些课程也都是后来做一个好医生必须打下的基础。“书到用时方恨少”,等到醒过来已经晚了,不得不花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去补回来,而有的已经很难补救了,吃了没有好好读书的苦头。
  所以我很想告诫青年朋友,“学习、思考、实践”三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尽早结合,不可偏废。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果“死读书”而不重视实践和思考,是不对的,但并不是说就可以不努力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下苦功夫才行。
  这是我对自己的第一点反思,也是最急于要告诉年轻人的。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国家经济发展急需要大量实用型的人才,但“急需”、“实用”并不等于人人都去速成、取巧。只有扎扎实实打好基础,做“有准备的头脑”,厚积薄发,其生命力才会长久。
  反思自己的人生,我还认为,童年时代不努力造成的知识上的欠缺还只是一部分的遗憾,更重要的是没有从小养成勤奋钻研、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作为一名科学家必备,而是在任何领域要想取是真正突出的成就都必须具备这样的精神。
  在大家眼里,我在医学上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医学科学院士。我自己也认为,在1950年到1960年这10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的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省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
  (本文作者:吴阶平) 
 
  
爱人,爱生活 
  虽然我们常常被同类所伤害,但我还是始终相信,人是最可爱的,人与人的关系是最美好的。
  一切来得太迅猛,使我深感措手不及。
  电视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曰子》在北京播出后,媒体反应强烈,面对着铺天盖地的报道,我有一种失控的感觉。因为一切的一切,我事先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我在思考,现在所发生的、我所做的,是不是有违我的初衷?
  几乎所有的人都要问我:“你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你坚持下来,又是什么让你如此不顾后果地下赌注……?”然而,世上不是所有的事都是可以说得明白,被问急了,我就会说:“就像你为什么活着一样简单。”
  从我有记忆的时候开始,我就不断地想,人死了以后会什么样,活着又是为了什么?既然人要死,活着的意义又在哪里……?
  似乎我天生就是一个多情善感的人,可以说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都在漫无边际的想象中流逝,我畏惧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却又无形中对它们产生了无比的爱惜与恋眷……人的心理支撑力是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和挫折中生长的,这种支撑力的大小决定着你能经历多大的人生风雨,能得到多少人生的幸福。人活着,有太多的苦难与辛酸,需承受太多的别离和痛苦。但往往只是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一瞬擦肩而过的记忆给了你面对苦难的勇气和追求美好的信心。
  当我第一次尝到“感动”是什么滋味的时候,我似乎就明白了我今后该做什么,于是我也就开始感受到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承受的代价……
  前些日子跟一位朋友聊天,他说:容易“感动”就说明你已经老了。听了这话,我觉得很有意思,照他的说法我五六岁就应该很老了。
  我不知道把我的经历写成书,把电视片改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