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亡天下:南明痛史(全文) >

第46章

亡天下:南明痛史(全文)-第46章

小说: 亡天下:南明痛史(全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厦骱螅馕缓杭橐恢庇粲艄鸦叮抵杏肭逋⒘纾急改谟Ψ垂ッ骶Y⊙椎男攀刮畛啥八瘢薜美畛啥跋肼砩仙钡粽馕焕仙纤尽@钤啡袄畛啥八担欢ㄒ荣饔览酆笤偕辟⊙祝豢缮米宰ㄉ闭饷锤呒侗鸬慕到5玫接览圳己螅钤纷缘劫⊙状Γ僖飧嬷党⑴伤途嘀荨Y⊙状笙玻纠此恢弊安。涤忻伤庹颍醯弥张悟粤牒V眨Υ妆洗睾佣隆@钤纺米庞览凼众停鋈挥诎肼费鳎樯辟⊙渍飧龃蠛杭榧捌淝锥∈佟

  李成栋战死后,永历帝仍旧信任李元胤。明将杨大甫屯居梧州,常常劫掠行舟,杀戮往来军使抢夺贡物。李元胤上疏,请永历帝召杨大甫入见,趁机诛杀这个跋扈将领。于是,君臣饮酒之间,永历帝诘责杨大甫。这位桀骜的武将不服,竟想当船趁势劫持永历帝,扑向皇帝。一旁侍饮的马吉翔等人立刻趁乱跑掉。李元胤不慌不忙,他在后一脚,把杨大甫踹个大马趴,亲自把这位爷逮住,缢杀于船外。

  永历四年,清军攻梅岭,明将罗成耀弃南雄逃跑。见南明时势已去,罗成耀暗中约降清军,想攻取肇庆先立个功。永历帝知悉此情,忙派李元胤乘间杀掉这个国贼。李元胤平时和罗成耀关系不错,就相约游船饮酒。舟泛中流,李元胤忽然把正在绳床上忽悠的罗成耀掀翻在地,以利刃一刀结果了这个叛贼。众人大惊,李元胤不慌不忙,以皇帝手敕示众人:“有诏斩罗成耀”。然后,他“移尸涤血,行酒歌吹如故。”可见,李元胤三斩叛将,决机俄倾,有忠有智有勇,确是一个人才。

  清军大攻,永历帝逃跑,李元胤孤军守肇庆,领一旅独军于西南驿击败清军。由于永历帝及一帮臣下各自鼠窜,李元胤最终孤军不支,被清军重围于郁林。

  绝望之下,李元胤穿上大明朝服,登城四拜,哭叹道:“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言毕自刎而死。从此,广东重又尽陷于清军之手。(又有说他在钦州守城被擒,被清军杀死于广州)

  至此,诸师沦亡,南明昙花一现的大好时光终于过去。

  相比那一生叛君叛父叛友叛国的吴三桂,李成栋将军那发自内心深处、满怀深情、蹈死不顾的为“红颜”而激的“冲冠一怒”,确有让人激奋、让人信服、让人敬佩的一面!

  细思明朝历史,八旗满洲在人关时只六万兵丁,到顺治五年才不过十万余丁。而竟以区区十多万丁,满洲竟然能趁明朝内乱之机,最终灭亡有二百七十多年历史的、拥兵数百万、人口近二亿的大明朝,着实发人深省! 

                  

将军奋剑南天起(9)

  在大明王朝摇摇欲坠之时,“数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反而是被圣人归为“难养”之类的女子,她们义薄霄汉,挺身而出,出现了赵氏姑娘(或张玉乔)以及众位反清英雄烈母贤妻的动人场面。她们或以义激,或以身殉,令中国历史的壮阔画卷中凭添了奇丽的动人风景。

  封建史家们,总对女子总是吝于笔墨。他们对这样一个忍辱偷生、义激枭雄乃至最后舍身成仁的刚烈红颜,很少有人出于好奇心仔细分析她的身世、思想、起因,而对她愤激的原因和过程更乏深入细致的剖析。

  扼腕叹息之余,使人想起美国作家米勒对历史中那些德义妇女的评价——“女人看似柔弱、沉默,其实她们比男人更加坚韧,道德和良知更加坚定,能够面对人生巨大的变迁和伴侣的兴衰浮沉,并能在关键时刻比男人更果决、更富有远见……” 

                  

南明的北风(1)

  ——华北地区的反清运动

  (导读:山东义军的抗清。 姜瓖的大同“反正”)

  永历二年(顺治五年,1648年),对南明朝廷来讲,是个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年份。

  大喜,大悲。大悲,大喜。

  正月二十七,江西的金声桓、王得仁反正;三月十七,广东李成持反正;十二月初三,姜瓖在山西大同反正。

  星星之火,尚且燎原,何况这三把熊熊大火呢。

  言及南明,人们的印象总是江南和华南一些地方的抗清复明运动,很少有人把注意力转向中国北方。其实,清朝在黄河流域的统治,一直非常不稳定,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的反抗运动,此起彼伏,经久不息。

  民族矛盾的激发,使得原本投降清朝的文臣武将纷纷反正。清朝在中国北方辽阔地域的统治,由于山西大同姜瓖的“反正”,忽然岌岌可危。

  好汉今日又重来

  ——山东义军的抗清

  得闻江西金声桓和广东李自栋“反正”的消息,人在北京的刘泽清坐不住了。这位刘爷,山东曹县人,昔日南明弘光帝的“四镇”之一。多铎围扬州时,他在淮安率大将五十多名、数万精兵以及三十艘大船迎降。对于刘泽清这种人,清朝当然不放心,留他与左梦庚一起在北京,只授一个三等子爵,拨处宅院,名为“恩养”,形同软禁。

  郁郁之下,干啥事都不甘人后的刘泽清心动。他预感清朝可能要玩完,便派手下人到南方四处寻摸,和南明的鲁监国一部搭上联系。

  七月间,刘泽清从前的手下将领李化鲸首先在曹州起事,拥立明朝一个宗室为王(据说是明宗室朱凤鸣的养子),以“天正”为年号,连陷曹州、定陶、城武、东明等地。

  由于曹州和直隶大名府、河南归德府相接不远,造成三省震动,清廷大为紧张,立命大军进剿。战马嘶鸣,清军把曹州城围得密不透风。

  李化鲸与刘泽清一样,极爱反复。见州城被围,水泼不进,心中又悔,就与清军谈判,表示说可以把“伪王”(明宗室)绑缚献出,但要清方退兵。

  天下哪里有这等“好事”,清军不仅不退兵,还立刻把出城“谈判”的李化鲸逮住,然后大举进攻曹州。

  当时曹州城内有不少真心复明的榆园军义军,他们拼死血战,死守不降。

  曹州举义时机很不走运。十月间,恰巧赶上清朝王爷济尔哈朗率大军往湖广平灭江西、湖南的反正军和南明军,路过曹州,刚刚正好拿此地作为攻城练兵之地。

  清军数十门红衣大炮猛轰,把曹州城墙轰得粉碎。攻入城后,清军又干老本行:屠城!

  李化鲸被逮入京,招出刘泽清与自己通谋之事。清廷内院与六部会审,证据确凿,定为凌迟。于是,作了大半辈子军阀的反复小人刘泽清与子侄数人一起被押入市集,受剐而死。

  折腾了大半世,最后押宝未押正,刘泽清连个好死也没得着。

  除了曹州起义以外,山东大部分地区都活跃着声势浩大的榆园军。

  榆园军一直以曹州为中心,在鲁西坚持抗清。至于其名称来历,清朝的《曹州方志》如此记载:“明末榆园贼起,以濮州、范县为窟穴,始因地荒不耕,榆钱落地,岁成皆成大树。贼首回任七、张七等啸聚其中,饥民归之,号百万。官军至,无经路可入。贼掘有地道,不时出入,屡败官军,蔓延朝城、观城、郓城、城武诸县,凡数百里,行旅裹足者,几二十年。”可见,最早这只义军,还是明末农民军出身。

  北京朱明政权灭亡后,榆园军积极反清,吸引了不少士人加入,连阎尔梅这样的大文人也入军为谋士。弘光时,阎尔梅曾苦劝史可法不要舍弃徐州,联合榆园军抗清。出于“阶级”偏见,一直厌恶“流贼”的史可法不听,没能利用这只战斗经验老到的义军。

  为了平灭山东义军,清廷下旨调派大汉奸张存仁为清总督,负责镇压榆园军。当时,张存仁正在浙江打击鲁监国政权的部队,他闻调即至,准备大干一场,为满清“肃平”山东。

  这位汉奸有心机,他特意去河南,拜会降清的明朝大学士侯恂。老侯头一生致力于明朝平灭“流贼”(他是提拔左良玉的“恩公”),第一手经验丰富。但侯恂年已老迈,为报“圣朝”之恩,他立刻派儿了侯方域出面,弹精竭虑,自己口述,儿子持笔,就写成了《剿抚十议》,呈给张存仁。

  这份汉奸文人的“大作品”意义深远,远非浮艳诗文可比,在二、三十年间,它成为清廷镇压各地义军的“战略性文件”。

  《剿抚十议》,这份“文件”虽然阴毒,但文笔极好,流韵生动,叙理明白,现摘录如下,让读者看看汉奸们是如何为清廷新主子竭尽“忠诚”的:

  某以草野书生(侯方域自称),荷明公引见督府,赐之曲坐,又数颁手札,询问今日弭盗方略。某诚感遇惭恩,虽自审碌碌,不容无言。

  窃惟今日之盗,蔓延虽众,实无远图,不过求衣食,救死亡。其初守令激成之,而后乃更养之,必察知其致盗之原,然后可以收弭盗之效,不尽关系用兵。此须明公经纬东土毕,入观天子,痛陈利弊,一洗酷贪庸聩之习,得数十贤守令,天下太平可坐致。 

                  

南明的北风(2)

  某今日书生,徒言无益,语云:“救病者,急则治其标。”谨择方略机宜,切于施行者,条具为剿议五,抚议五,惶恐塞命,伏候裁断。

  剿议一曰:逼巢穴。窃见草窃偷生,敢抗戎索,实以去军府所屯,远者三百里,近者亦百余里。迩日兵出,鸟飞烟散,归又复蝇聚,我常为客,盗常为主。不若移一旅之师,宽其期会,互为犄角,使逼处傍近村落,随宜扑翦,联楼烧除。兔窟既破,鸟合焉楼,庶几十乘,不烦多驾。

  一曰:绝径路。窃见盗贼所居,非有城池,不过深林密箐,暂为掩蔽,生聚不多,资蓄易匮,金帛器械之用,牛马之力,皆掠取周道,以延岁月。诚于四旁分布劲卒,扼其出没,防其窥伺,譬若押虎釜鱼,咆哮游沫,旬日可毙,牵制小导,岂必临戎。

  一曰:困粮食。窃见岁在夏秋,麦菽满野,巢窟之下,固皆贼田,即东阡百陌,稍附近者,不为贼掠取,亦为协送,徒饱豺虎,何益盖藏。菲若及时兴师,声援土著,俾所至随地收获,七给民用,三济军需,群盗就哺无术,岂能持久,将见枭,日渐消沮。

  一曰:鼓敌仇。窃见伏莽啸聚,党与虽多,不甘污染,亦自有人,贼皆累其妻子,荡析其前产。今吾遗民,团结远徒,衣草叶,食木屑,恨不一门。诚得一贤将率师助其夙愤,诸所贼之财物,仍他自取,则斩木持锄,皆为劲旅,既闲地利,又省如募,计一处可得步卒盈万。

  一曰:散党援。窃见兵制罔赦,志在渠魁,兽穷则攫,良非得已。今兹饿寒之徒,弄兵潢池,军威一驱,情见势穷,不无内变。莫若设疑以间之,用间以离之,使群盗自生猜贰,互相屠灭,既示必死之期,又可开生之路,利害悬殊,事捷功倍,宣奉遐灵,邀全者多。

  抚议一曰:固根本。窃见诸来降者,散处肘腋,蔡人吾人,推心甚善。然闻之指大于臂,则臂不能远指,操纵之势,自古而然。莫若厚集牙兵,以资弹压,无使威重转见轻玩,庶彼鸱音永变,鹰肯不存,未雨早防,可省后图。

  一曰:照激劝。窃见降人立功,本求官位,虚数小慈,有文无实,雄心久郁,必至变生。班定远尝言“塞外戍卒,本非孝子顺孙”,何况乎会为盗渠。莫若于此中择一二人之可用者,量补军职,冀彼羡荣目前,望迁事后,从此归化心坚,风靡者广。

  一曰:简精锐。窃见首领既降,部曲渐多,概遣恐鼓舞非宜;全留又刍栗难给。莫若十中选一,千中选百,择其超乘,按名补伍,仍付彼渠帅,自为部署,其余悉为安置归农,府帐可壮军实,彼亦不忧枵腹。

  一曰:信号令。窃见刀笔之吏,不暇远虑,降人归乡,或挟其仇,或利其有,今日赦条不能行于郡县者,比比皆是,民诚畏死,不免求生。莫若严告且戒,间行破格大法一二事,示吾徙木,杜彼伤弓,庶使毛织栉疏之徒,不以文法挠我抚问。

  一曰:责屯种。窃见降人无以为生,虽与其进,难保其往,昔以招降为盗贼退步,今日又以盗贼为招降逋薮,辗转滋蔓,底定载期。今如曹濮莘范之间,无主遗田,盈千累万。莫若责彼邑长,薄记姓名,劝耕桑,捐税役,量口授亩,仍以垦田之多寡,定邑上下,则是人无余时,官无弃地。无余时,则乱心息;无弃地,则生业饶;庶几卖剑之后,不滋隐忧。

  以上剿抚十议,自相表里,亦有后先,剿能使见为盗者,必亡。不能使未有盗者,不起。抚可行于群盗未抚之时,不可恃于群盗既抚之后。杀运不除,水火可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