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清梦,两徘徊清穿 十三党+四爷-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告假?”我有些迷茫。
“嗯,格格自下午起就高热不断,汤药也喂不进去,老爷急得没办法,后来少爷命奴婢用冷布替小姐擦身,这才把热降下来。”
经她一说,我才注意到身上的衣服已换过了。原来我发烧了,估计是回来的时候着了凉,再加上连续熬夜,抵抗力才会这么差。
“我有没有说胡话?”我一般没这个毛病,不过还是问问比较保险。
“话倒是没有说,格格只是不停地喊疼,还叫什么‘妈妈’,一个劲地哭。”
我以为我在这里步步筹谋、事事小心,已经可以很坚强了,原来一场小病就让我现出脆弱的原形……
我盘算着该去珍宝斋查账了,选秀前我画了一些样子送去,不知道这三个月销量怎么样。到了珍宝斋,黄掌柜拿账簿给我,我立刻傻了眼,本来我的金融知识就少得可怜,看着账簿上写的什么“进”、“缴”、“存”、“该”,我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整整研究了一上午,才算是大概弄明白点意思。按照账簿的记录,我这三个月一共进账二十两,我一度怀疑黄掌柜坑我,后来想想,我只是动动笔就有钱赚就不要计较了,做人要厚道嘛。
我到钱庄对了帐,便往富贵家去,不知道这两个多月我的布偶生意发展得如何。
常大娘给我的回复让我兴奋不已。这种生肖布偶很受女孩子的欢迎,连一些大龄的女孩也喜欢,只是常大娘平均两天才能完成一个,以至于现在有价无市,一度有人出价到五两银子一个。我和常大娘商量后,决定再请两个人帮忙,流水作业,定价按照布料、大小的不同从三百文到三两银子不等,这样可以面向更多的顾客,这个年代,一顶冬冒还要二百五十文呢。第二天我写了一个比较能看的“常”字带去,嘱咐她在每个布偶上都要秀,以保证我们始终是老字号。我还给常大娘出了个发横财的主意,就是推出“限量版”,这个最能迎合富人的攀比心态,换汤不换药的东西,加了“限量”二字,就能身价百倍!这样算来,他们很快就能奔小康了,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人间天使!
第十二章 故人
我害怕再挨打,在家里背会了《女戒》才敢进宫去,没想到老师对我的态度温和了许多,估计他对于害我发烧的事有些内疚吧。本来嘛,陪太子读书,何必那么认真呢!
我和两个小女孩相处得越来越好,她们很随和,不过毕竟是金枝玉叶,那份高傲是与生俱来、融在血里的,她们有时也会发发小脾气,不过却从来不对我。
没事的时候我就给她们讲些笑话,逗得她们乐不停,为此,十格格已经扎了好几次手指了,因为我总是在她们绣花的时候讲。
大多数时间里,她们的脸上挂着彷徨和无助。听景嬷嬷说,敏妃是去年七月去世的,到现在也不过半年光景,难怪两个孩子常常暗自忧伤。
我记得哪本小说里提到过,他们两个是在同一年去世的,记不清是哪一年了,只记得都是正当芳华,绝不超过二十五。想到这些,再看看她们现在稚气未托的小脸,我总觉得心酸。我想我不能阻止死神把她们带走,至少,可以给她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时常给她们带些宫里没有的小玩意儿;还亲自选了布料,让常大娘做了小兔和小羊分别送给她们;下午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在院子里和宫女们玩些游戏,什么跳方格、摸瞎子之类的,重温这些小时候的游戏,我觉得自己好像也成了天真烂漫的小女孩。
我在院子里给她们表演空竹绝技,先是一个“抬头望月”,把空竹高高抛起,紧接着一个“鲤鱼摆尾”,从身后把空竹拉回来,“彩云追月”、“海底捞月”、“倒杆”、“转杆”……四周掌声不断。
我正耍得兴起,忽然听到身后一声大喊:“好!”
“十四阿哥吉祥!”
“十四弟!”
“十四皇兄!”
不同的声音同一时间传到我耳朵里,我忙收了东西,准备请安。扭过头看,这个十四阿哥,居然是……尹正!
我来不及惊讶,赶紧跪下,把头压得低低的,希望他别认出我才好。
“都起来吧!”他正在变声,嗓音沙哑,却是一如既往的透着霸道。
“十四弟今儿个怎么有空来?”八格格边说着边招呼他进屋。
宫女们都进去伺候了,我站在院子里兀自发呆。尹正,胤祯,十四弟,十四阿哥,那尹洋不就是……胤祥?我是猪,绝对是猪!第一次见的时候怎么就没想到!居然还去招惹他们!上帝啊,求你,让时间倒回去吧!
我不知道在那呆站了多久,回过神的时候,尹正,不,胤祯,已经站在我跟前了,“爷好像在哪见过你?”
“没,你认错人了!”话一出口,才想起来我太紧张,忘了回话的规矩。
“嗬!爷头先还只当是认错了人,一听你说话这口气……哈哈哈,你居然是个女的?哈哈哈哈……”说完,他仰天长笑着走了,留下两位格格惊疑地看着我……
之后,胤祯就时常往这跑,有事没事的就要找我的茬。这孩子真是记仇不知道累,虽说皇子居住的乾西五所和咸福宫仅隔着一条甬道,可也不用天天来吧!
我忌惮他的皇子身份,对他的没事找事全都隐忍不发,想他总有一天会自觉无趣。谁知他就像小孩发现了新游戏一样越玩越开心,于是我在沉默中爆发了。后来,院子里就出现了这样的对话:
“玉筝,你再说一个给爷听。”
“这些天奴婢说了不下二十个,十四阿哥一个也没猜着。”
“你再说一个,我肯定能猜着!”
“有一条鱼,从东游到西,用了一个时辰;从西游到东,却用了两个半时辰,为什么?”
“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十四阿哥要是猜不着,就快些认输。”
“谁说我猜不着!我想想,两个半时辰,差了一个半时辰,这鱼怎么回来得这么慢……”
看着他傻头傻脑的样子我就好笑,简直和《买车》里边的范伟一个模样。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他总是拿那顿饭说事,说我只知道吃,还拿出上次《女戒》的事来笑话我笨,我气急了,就问他敢不敢和我赌一场,他的性子当然是要赌的。我说只要我出的谜语他能猜出一个,我就陪他一百两银子,要是猜不出,以后别来烦我。
古代人的思维怎么能猜得出稀奇古怪的脑筋急转弯!几天下来,他越猜头越大,可就是不肯认输,不过对我的态度倒是缓和了不少。
我也知道,他堂堂一个皇子,怎么可能向我认输,不想和他继续僵着,决定给他个台阶下。
我柔声问道:“十四阿哥想到答案了么?”
“这个太刁钻,再换一个!”他将凉帽放在一边,挠了挠他秃秃的脑袋瓜子。
“呵呵,十四阿哥,奴婢已经没有题可出了,不如咱们的赌约就此取消了吧。您大人有大量,就别再和奴婢计较了,好吗?”我笑盈盈地望着他,心想他要是敢说不,我就揍他!
他猜了这几天,已经被八格格和十格格笑话得很没面子了,听我这么说,立刻就坡下驴,“爷怎么会要你的银子?不过是觉得你的谜语有意思得紧,想多听些罢了!”
“是啊,奴婢也常听两位格格说,十四阿哥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呢!”
“哈哈哈哈,那是当然!”我的马屁拍得他十分受用,可是接着,他又凑到我跟前,小声地问:“对了,刚才那个究竟是为什么?”
我无语!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我尽力使元瑞和元瑄--就是八格格和十格格,是胤祯告诉我她们的名字--快乐,和她们说些宫外的奇闻,有时候把安徒生童话中国化讲给她们;而胤祯,还是时常过来,还是喜欢和我闹些别扭。
每天晚上回家,罗延泰都会来我房里坐坐,问问我一天的情况。我对他也不像以前那么冷硬,我想也许他是真心拿玉筝当妹妹吧。我有时会跟他说些我和胤祯之间的趣事,每当这时候,他的眉头就会纠在一起,嘱咐我不要和皇子阿哥纠缠,不要在宫里太显眼。我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他在说这些的时候,会突然变得严厉,有时甚至是用命令的语气和我说话。
五月初,我第一次在皇宫里见到胤祥。他刚陪康熙视察永定河回来,比元宵节那时黑了点,却更有神采。
他来的时候,我正在房里给元瑞和元瑄讲笑话。他看到我没有惊讶,我看到他亦然,相视一笑,我心里却泛起了苦涩。当他只是尹洋的时候,我知道他有才学、有能力,推测他将来会有大好前程;可是他现在是胤祥,我知道他有才学、有能力,却更加知道他人生最大的打击、他苦涩的十四年和他仅仅四十五岁的生命,我没办法把这些历史和眼前意气风发的少年重叠在一起。摇了摇头,笑自己想太多,再过两三年我就托难了,这些人的命运转折,我是不会看见的。挺好,眼不见心不烦。
他只坐了一会便要去练习骑射了,这是身为皇子的必修课。我听胤祯说过,他们每天寅时就要起来读书,一直读到中午,下午还要练习骑射、布库什么的,康熙时常去检查,有时竟要到天黑时才能结束一天的功课。难怪他的儿子个个出色!这样的高压教育比高三的学生更辛苦,而且还是十年如一日。
我奉元瑞的命令送他出门。
“当下难免辛苦些,过些时日便能好了。”路上他小声说。
“什么?”我没听明白他说什么,但他只是笑笑,不再多说。
过了一会他又自语道:“颜宝,颜,完颜,宝……宝……”
我看着他觉得很好笑,原来我们都是用这样的方法来分析对方。
他眼睛一亮,“宝儿可是你的乳名?”
我点头,他满意地笑了笑,接着说道:“对了,富贵一家可还好?前儿应了他写些字帖,改明儿你替我拿去。”
我笑着说:“好,谢谢你。”
史料上都说胤祥文武双全,尤其书法绘画更是精湛,我还没见过呢!
他微微有些愣,我忙向他行礼,恭恭敬敬地说起了规范用语,“奴婢替富贵谢十三阿哥惦念。”
看我这样,他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早知道你不习惯这些个虚礼,往后在我跟前就省了吧,还当我是尹洋就好。”
果然是个爽快人,只是,你不是尹洋,你是胤祥,胤祥!相似的名字,却不同的人生……
回去的路上,我突然想起来,跟在他身边的小太监,就是上次提醒我别乱跑的那个小太监,还真是巧。
胤祥每天都会抽空过来坐一会,他真的是个好哥哥,对两个妹妹关心入微,从吃的到用的再到穿的,总是询问得很仔细。少年丧母,又是在这皇家,他必须成长为可以让元瑞和元瑄依靠的兄长。
而有时我也会跟着“沾光”--
“宝儿,今儿雨大,出宫时让景嬷嬷给你加件斗篷,没得又着了凉。”
拜托,眼下是七月天了,防暑降温还来不及,还让我加斗篷!不是说这些人都怕热得很,一到夏天就去承德避暑嘛,都快秋天了,怎么还不走?
“今年的木兰秋狝定在七月底,到时打了貂皮给你做件冬衣。”他说起这个的时候,满脸骄傲,眼神里无限崇敬之情,我知道,那个人,是他的父亲--康熙。
“不必了,人家活着可不是为了给我当衣服的。对了,你们是去避暑山庄吗?”我有些好奇那里是什么样子的。
“什么?避暑山庄?呵呵,宝儿真是个妙人儿,将这草原上的帐篷说成是避暑山庄,细品之下,倒添了几分雅致。”
我哑然,草原上的帐篷?难道这时候还没有承德避暑山庄?我被小说误导了,还好他自作多情替我把话圆了。
“对了,胤祯去吗?”
拜托,让他去吧!这死孩子三天两头跑来烦我,有时自己来,有时和胤祥一起来。
“十四弟?”胤祥对我的问题似乎有些意外,复而平静地说:“他大概八月去吧。”
也好,能去一天是一天!我真是受够这孩子了,那天我们玩摸瞎子,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也没人通报,我蒙着眼睛四处乱走,脚被人绊了,整个人扑出去,落到半空又被人接住,拉下手帕看,就是这死孩子!我气得一把把他推开,他却嬉皮笑脸地说:“十三哥你看,玉筝她欺负弟弟呢!”
第十三章 彻断
康熙到塞外去了,带着他的老婆们、儿子们,还有六部的官员们。书上记载,康熙很重视对塞外的巡视,每年都会去。我不懂政治,但也明白蒙古是满州最强大的盟友,也就是因为强大才更要搞好关系吧。他的女儿们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