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子女-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脱光了衣服,顺手拉过被子,躺在那里。
她说:今晚我是你的人了。
他坐在那里,一时间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
她真心实意地想把自己的第一次献给她的爱人,作为爱的回报,她觉得为他付出自己的第一次很幸福。
他爱她,爱她农村姑娘的纯朴与洁净,还有她的火热。他的爱是怀着许多梦幻和理想的,他注定要为自己的爱付出。此时,他觉得自己的行为很圣洁,有一种摸不到却看得见的光环在他的前方闪着神圣的光芒。此时,他对她的爱已超越了肉体,进入到了灵魂的境地。
他隔着被子拥抱住了她。
他说:亚玲,我爱你,真的爱你。让我们就这样坐到天亮吧。
她在他的怀里渐渐地冷静下来,她推开他开始穿衣服。同时她的泪水汹涌而出,她不知道为什么会流泪。此时,她的心里很平静也很温柔,她真正地被章卫平这种爱所感动了。
她穿好衣服后,她又和他拥抱在了一起。他们没有语言,只有默默的凝视。在这种恒久的凝视中,他们迎来了黎明。天亮了,太阳从东方冉冉升了起来。直到这时,他们才离开了对方。
她理理头发说:明天我就要走了。
他说:到时,我会去送你。
第二天早晨,她背着行李,提着包来向他告别了。大队部门口就有长途汽车的停靠站,他们站在路口等早班车到来,然后,她还要到县里坐火车,去省城。
她此时的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了,她就要告别生她养她的农村去城里生活学习去了。最初的几天,她是兴奋和激动的,这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她进城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她不仅进城了,还是省中医学院的一名大学生。她庆幸自己和刘双林是那一种方式结束的,如果不和刘双林结束,也许就不会有今天这种结果。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一切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刻,她相信了命运,还有别的,也就在这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她似乎明白了许多事理,这些事理被一句话概括了,那就是——一切都要朝前看。
长途车满身灰土地来了,几分钟后,她就要真正离开这片土地了。
他说:到学校后,就来信。
她说:我会每天都给你写信的。
他说:我会去学校看你。
她说:我会在学校等着你。
长途车停下来,她上了车招了招手,车就开了。他望着车影一路灰尘远去,直到长途车看不见了踪影,灰尘散尽他才向回走去。
分别是伤感的,也是甜蜜的。他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在等待着李亚玲进城后的消息。
就在李亚玲走后不久,章卫平又一次被县里树为扎根农村的典型。他放着大学不上,把名额让给了别人,自己真的要在农村扎根一辈子了。
表彰大会在县里隆重开过了,他回到放马沟不久,县委便作出了决定,任命章卫平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全县都轰动了,章卫平是有史以来公社一级最年轻的干部。
章卫平在那一瞬间似乎看到了埋藏在心底的那一簇理想之光,“腾”的一下儿被点燃了。
命运的又一次安排
李亚玲的情商是不低的,她意识到张颂老师望着自己目光时的那份内容,她能够领会那份来自异性的目光里所包含的情意。
李亚玲开始了新鲜、浪漫的大学生活。当时大学校园里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这句顺口溜形象生动地反映了那个年代工农兵大学生的情感心态的变化。
刚刚入学的李亚玲还没有被城市和大学的生活所融合,她还保持着乡村赤脚医生的本色。
这时,她的生活可以说是单调的,除了每天的学习,然后就是给章卫平写信,字字句句都浸满了思念。傍晚的时候,李亚玲徘徊在大学校园的甬路上,望着太阳一点点地落山,这时的她有一种忧郁的气质,她怀里抱着的一本书不时地被风吹起一角,她一遍遍地走着,脑海里不时地闪现出她与章卫平约会时的场景。她与章卫平是真正的初恋,如果说她和刘双林有点儿什么的话,那是因为刘双林有提干的希望,她希望通过刘双林能进城。爱是谈不上的,更多的是功利。然而章卫平却不一样,章卫平把她的爱情之火点燃了,她的初恋,不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她异常地思念远在放马沟的章卫平。
她独自一人走在校园的甬道上,身后留下的是她单调的鞋跟叩击水泥路面的声音,此时,她学会了思念,学会了守望。有时因思念她也学会了孤独,在孤独中她就遗憾地想,如果这时的章卫平能在自己的身边该多好哇。有他陪伴在身边,生活将是浪漫而美好的。可惜的是,章卫平不在身边,而在远离她的乡下。
她在学生宿舍里,趴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燃着一方温暖的世界,她在这方世界里给章卫平写信,信的内容便可想而知了。
此时,身为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的章卫平在读着李亚玲情真意切的信,他时时被李亚玲那些字句所打动。白天他的工作是忙乱的,只有晚上独自一人的时候,他才能品味李亚玲的爱情。台灯下,他在给李亚玲回信,也把自己的思念写进信中,有时一写就是几页,很多时候东方都发白了,他才放下笔,把那写满字的几页纸放进信封里,又压平了,贴好邮票,在甜蜜相伴下安然入眠。
第二部分: 第28节:初恋的相思都是甜蜜的
初恋的相思都是甜蜜的,当然,两个人也经常会为一些问题在信上发生争执,当然,李亚玲希望他回城里工作,他希望她学成归来把所学的知识用于乡村的医疗事业。当然,两个人都在回避这种分歧,他们没有意识到这种分歧正是潜伏在他们中间的一条鸿沟。
那一年的初秋,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被称为“十月春雷一声响,我党一举粉碎了‘四人帮’”。紧接着形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先是插队知青大批地返城,而且马上又恢复了高考。也就是说,李亚玲成为了工农兵大学生的最后一届,她将和恢复高考后的学生共处一个校园。一股学习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再也没有人说知识无用论了。
在那个月份,田间地头,公共汽车上,公园一角很容易看到捧着书本苦读的身影。有人在背颂外语单词,有的人在大声朗诵“普希金”的爱情诗句。人们都在和时间赛跑,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从全国到地方,各个机关领导的称谓也在悄悄发生着变化。以前中央有“中央文革领导小组”,下面政府自然地也叫“革委会”。现在“革委会”不再叫了,又恢复了党的领导,改成党委了。章卫平也由原来的革委会副主任变成了公社党委副书记。他仍然是全县最年轻的公社一级干部。
发生变化最大的是大学校园里的李亚玲。接受信息最快的历来是大学校园,李亚玲所处的中医学院也不例外。他们除了拼命地学习之外,不断地参加这样那样的活动,他们经常走出校园。短短的一年时间里,让李亚玲从内到外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从外表上看,她已经脱掉了当赤脚医生的花格子衣服,而变成了紧身装,直筒裤变成了喇叭裤,以前的平底鞋变成了半高跟鞋。白底红字的大学校徽别在胸前,无论是走在街上还是校园里,他们都会成为众人注目的对象。那时的大学生被称为时代的骄子。
她本打算放寒假回家的,她在信里已经和章卫平说好了,章卫平也来信说要去县城火车站接她。那年的寒假,最后李亚玲没能成行,原因是,许多学生都报名参加了中医的实习,学习的生活是火热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李亚玲最后也改变了最初回家的打算,她毅然决然地报名参加了实习小组。
李亚玲从心里不愿意回到家里,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差不多让她变成了城里人,她已经习惯了城里人的一切。农村有什么好的呢,单调的景色,单调的人,远没有城市这么文明、这么热闹。她回去惟一的理由就是见一见久未谋面的章卫平。此时,她的思念已经不像当初那么强烈了,写在信上思念的话语也变成了千篇一律。最后的结果是,这封信和上封信没有太大的变化。于是,由原来的几页纸,变成了现在的一两页纸。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李亚玲还发现她和章卫平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了。当初章卫平吸引她的是城里人身上具有的那种独特气质。现在她的身边生活的都是城里人,包括她自己,身上也已经很具有城市人的气质了。她对章卫平的思念便停滞不前了,也有些麻木了。她发现自己和许多女生一样,开始爱议论他们的班主任老师“四眼”了。“四眼”是外号,原名叫张颂。张颂老师是前几届留校的学生,年龄并不比这届学生大多少。张颂生得很文气,脸很白,又架着一副眼睛,穿着打扮很有“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的派头。冬天时,他的脖子上经常围一条白围巾,一半在前一半在后,读过郁达夫文章的人都说,张颂很像郁达夫,包括他身上的气质,很有知识,也很有文人模样。仿佛张颂从一生下来就是做知识的料,因为他弱不禁风的样子,很难让人想出除了教书之外,还可以干点别的什么。
张颂似乎成了女生心目中知识的化身,人前人后,宿舍里,校园外,张颂成了她们议论最多的话题。
在宿舍里,有时躺在床上,黑了灯,在睡眠前,有人就说:“四眼”一定读过很多书,要不然他怎么是近视呢。
有人接话说:那当然,要不然怎么能给咱们当老师。他讲课真有风度,那么厚一本《中医理论》似乎他全都能背出来。
又有人说:那当然,听说他家是中医世家,他父亲就是老中医,老有名了,许多看病的人都去找他。
话说到这里沉默了一会儿,半晌又有一个女生侧过身来,冲下铺的女伴说:小燕,你说“四眼”是戴眼镜好看,还是不戴眼镜好看。
小燕说:当然戴眼镜有风度。
一个宿舍八个人,偶尔在私下里议论几句某个异性老师或同学纯属一种正常现象,可长时间话题大家都集中在一个男老师的身上,这里面就出现了问题。她们集体进入了一种单相思,她们一起恋爱了。
起初的时候,李亚玲并没有加入到这种议论当中,别人议论张颂老师的时候,她都在默默地想着章卫平,甚至暗自用章卫平和张颂进行着比较。比较来比较去,她还是认为章卫平更优秀,也更可爱,所以,她没有加入到这种集体恋爱中去。
前一阵子,她的心里开始发生了外人不易察觉的变化。张颂给他们上中医理论课的时候,站在讲台上经常用目光望着她,也许那目光是有意的,也许是无意的。刚开始的时候,她并没在意,以为张颂这是一种习惯。她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上课的时候,她有意和别人调换了一次坐位,结果她仍吸引着他的目光。不仅这些,张颂老师还经常提问她,提问的时候,语调是轻柔的,表情是微笑的。那时她的心里曾怦怦乱跳过,就像她第一次和章卫平站在桥洞下约会一样。
第二部分: 第29节:当然也和张颂老师有关
这时的李亚玲还没有意识到,一年多的大学生活,已经让她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她已经出落成“校花”了。以前她的头发是笔直的,梳一个马尾式的辫在脑后,后来她学着城里同学的样子,把头发烫成了波浪式。这种与时俱进让李亚玲和刚入学时比,已经是判若两人了。
张颂老师的目光,在她的心里溅起了一层又一层难以平复的波浪。有时她正在神情专注地望着台上的张颂老师时,正碰上张颂望她的目光,她就慌乱得不行,忙把视线移开,眼神无助地去望窗外,窗外枝头上落了两只鸟在啁啾地鸣唱着。
李亚玲寒假时报名参加了课外实习小组,完全是因为张颂老师。因为这次实习活动就是张颂老师组织的。班里的许多女生都放弃了寒假,她们作出的这种牺牲,当然也和张颂老师有关。
开始的时候,其他女生在宿舍里议论张颂老师的时候,李亚玲是沉默的,因为她在思念着章卫平。不知为什么,章卫平这些日子在她心里变轻了,不像以前那么思念了。也许是因为时间,或者是距离,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李亚玲说不清楚,总之,她的心情不再那么迫切了。
有时晚上躺在床上的时候,她突然想起,已经有许多天没有给章卫平回信了,这么想过了,也就想过了,她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