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迷失在康熙末年 >

第424章

迷失在康熙末年-第424章

小说: 迷失在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不许靠近,敢靠近偷听者,杀!” 
  见先生突然色变,还下了一个这么严重的命令,凌啸马上就觉察到一丝紧张,邬思道却无需他的询问,径自阴晴不定地望着凌啸,满脸都是不可思议,“得亏你当时没一下子领悟过来……啊,二公子,皇上是在教授你帝王心术呢!” 
  教我帝王心术?!凌啸大吃一惊,顿时就感觉到屁股坐了烙铁般地一跃而起,满背上都是芒刺刺痛的难受,瞠目结舌地问道,“不可能!这怎么可能呢?!” 
  他们这种怀有私心。处心积虑利用上位者的暗中谋划,你以后将经常性地碰到!而皇上,自己遇到的这种被利用,想必比你更多,像明珠当年利用他。整得皇上的爱将周培公英年早逝,就是天下人尽皆知的事情呢。他打出地那个树蛇捕鸟的比喻,即使你不离开高楼地命令手下去救鸟,可蛇口毒牙迅雷不及。你的手下也是一样的阻之不及,一样的救之不及!皇上正是为了告诉你,上位之人,纵使呼风唤雨,就算是皇帝如他者。却其实依然有很多无可奈何地事,你既做不到阻止其发生,也做不到永远的杜绝…… 
  能忍? 
  凌啸忽地记起了康熙在天家事务上的屡次惨剧,伤得这皇帝岳父欲哭无泪。却只能事发时眼睁睁看着,事发后亡羊补牢,但谁都知道这些事,可能永远没有尽头,也的确是只好忍字心头一把刀了!他细细品位着邬思道地话,心中虽是很认同康熙的这种心态教育。但凌啸毕竟是个年轻人,不禁倍觉郁闷地反问道,“什么都忍了,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邬思道沉浸在窥视康熙心思的乐趣之中,兴奋的他早已经去思索康熙的第二个隐喻中去。倒是凌啸地这声抗议性反问,让他豁然开朗。“呵呵,当然不是什么都忍啦!皇上他既然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建树颇丰的明君,自然是有所忍有所不忍的!虽然树蛇捕鸟这种事情,他看到了却无能为力,但有些他能看到,是有能为力、且必须有所作为的事情,那就必定会不遗余力地去做的!可是,皇上于深宫垂拱天下,朝堂之上百官环侍,自然,就会有被蒙蔽住而看不到地事情,这一点对你来说,也一样。皇上指着高楼壁柱给你讲视野,不是说拆不拆拱卫的道理,而是要你懂得,古之哲人,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也;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一鼎之调也。皇上是希望你,在今后纷繁芜杂、形形色色的奏报之中,能透过臣下们言语文字之中,学会分辨孰轻孰重、孰真孰假、孰缓孰急、孰对孰错……归根结底,善察!” 
  善察? 
  凌啸这才算是明白过来,康熙的真正苦心所在。忽地,感激之中,凌啸却有了一种强烈的感激和嫉妒。感激的,是康熙所教授给他地,正是他所极度缺乏的,谁叫他凌啸在现代只干了一个部门经理,和那些总裁们相比,少的正是这种总掌全局的心态和能力!而他所嫉妒的,却是那些皇子阿哥们,想必,他们自小就在皇宫中学习这种领袖地气度和素质了呢! 
  他正如痴如醉地品味着岳父“迟来”的教育,却听邬思道哀叹一声,“怪了,怪了,皇上那第三个想要教你地是什么啊?传令声音的大和小,也的确是只能从你说的执行力强弱上来看待啊,不然还能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凌啸这次却好似洗髓易筋,比邬思道反应得快,嘿嘿而笑道,“先生,呵呵,还能是的东西多着呢!比如政令的被重视程度,小范围表态,百官定是不以为然,厉声吼一吼,天下莫不为之震动!又比如政令传达方式,裁撤冗官,改革腐制,精兵简政,直达触民之基层而通畅贯彻……这声音的大小,有时候也可以用来杀人呢,指着那刘铁成嚷一句『朕喊破喉咙你都敢置之罔闻』,那刘铁成,就只能死于欲加之罪上了……嘿嘿,帝王心术啊帝王心术,前面都是心,只有这最后一个有点卑鄙的,才是术呢!” 
  现在,轮到邬思道瞠目结舌了。再看向自己那说得眉飞色舞的二公子之时,他才明白,凌啸只有谈起这些龌龊无耻东西的时候,才是最欣然陶醉的! 
  但邬思道错了,凌啸最欣然陶醉的,却不是龌龊无耻的东西,“好,好,帝也罢,王也罢,帝王是一家!既然皇上教了我,看来,耽搁了半月的舌战群儒,该开锣啦!” 
 
 
 
  
卷三 不问鬼神问苍生 第529章 菜市口大出红差,金銮殿添了椅子
 
  凌啸的“王心术”,来自于康熙的“帝心术”,合拍符节的学以致。用”之下,帝王心术,果然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用康熙的原话来说,“反正是一桩大丢皇家和朝廷颜面的丑闻,在丢脸的同时,何不也让这丑闻丑得有些作用?!” 
  历史与真相,是只供胜利者和强权者享用的婊子!于是乎,当晚,刑部这个国家最高法司之地,就燃起了焚烧部分供词的黑烟,而黑烟下的各房之中响起的,是常理下招供后便应该不会再受刑的官员们的惨叫。不打昏他们,凌啸那些新炮制出来的“供认状”,岂不是少了犯官们的手指印?! 
  三月二十二中午,泄密案的案情汇总明折,甫一递达上书房,立刻就把陈廷敬张廷玉等宰相给惊呆了。宰相们所看到的案情版本,和凌啸所禀报给康熙的版本,那是截然不同的。正是这一不同的版本,把王渔洋所暗中组织的“圣道诗会”,定义成了“党”,不仅是授意申信望策动泄密案的“党”,而且是勾连反贼文胆们加入挑拨造谣的“党” 
  ……这样一个党的性质,随着随即印发天下的邸报,立刻就传遍了京师的犄角旮旯,哪怕是一个稍微读过大清律的人都会知道,血雨腥风,在所难免! 
  果然,在康熙皇帝“览奏剧怒”之下,西城的菜市口,连续三天所上演的,都是让“窥刑癣”们大饱眼福的红差。 
  八十几个直接涉及到泄密操作和杀人灭口的官员、太监和喽罗,没能等到秋决的时候,便在快审快决的体制下,腰斩地腰斩,枭首的枭首。而申信望和潘来两人。则在成千上万的百姓面前,被千刀万剐的凌迟所处死,只不过,他们的区别在于,在凌啸地授意之下。没几刀潘来便得了超生,而那申信望,则是受足了三千多刀方才毙命!至于立刻接踵而至,波及到百多名罪官及上千其家属的抄家、徒刑、流刑、官卖和来刑等等。更是哭嚎声一浪高过一浪,引得整个京师街道上,观者人山人海。 
  而这,却仅仅还只是开始。庙堂之高处,在墙倒众人推的形势之下。刑部、都察院和大理寺三司,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追查王渔洋那本是政见组合地“圣道党”,相信在接下来的一两个月之内,至少会有五六百科甲官员会获罪丢官!而江湖之远。已然背离凌啸怀柔保全之道,沦为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天地会,以及其周边所簇拥的一干在野文人,也将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朝廷的打击! 
  死者地鲜血嘀嘀嗒嗒,触目惊心,家属的凄凄惨惨戚戚之相。更是赚足了同情,让世人真正意识到了,得罪超亲王后的下场,绝对不会是玩家家,而是需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但作为当事人的凌啸。却从来没有这么想过。他不是不同情那些被无辜牵连地人,即使是真正罪犯的家属被流放、被官卖。凌啸也抱着深深的怜悯。可是,株连原则是自古已传的政治需要,纵使到了二十一世纪,这种原则也不过是进化到不杀身不侵财的地步而已,凌啸真的如康熙所点拨地那样,无能为力,又无可奈何!而从康熙教授他帝王心术之后,凌啸就真正理解了一句话: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康熙三十八年三月二十五凌晨,凌啸在新打造的精钢小轿中向紫禁城赶去,耳闻现在还在忙活的衙役们犹在抄家抓人,唯有叹一口气,但愿中华民族这些内耗中血的代价,能付出的有收获! 
  当然,中华民族历朝历代地内耗成千上万,而想要收获,则是需要付出努力,也需要凭借智慧和条件的。凌啸,在泄密案已经暴露了他地意图,再也不可能东一榔头西一锤了,在学习康熙“低呼刘铁成”以“何患无辞”之后,他便开始学习康熙“爆喝刘铁成”以“正天下视听”了。改革嘛,又不是偷人,不让偷偷摸摸潜移默化,那就明刀明枪疾风骤雨吧……今天,在恢复后的金銮殿大朝之上,当着王公勋贵和文武百官的面,他将公开而且强势地宣称,自己将要奉旨变法革新! 
  这无疑是一次堂堂正正的宣战。 
  即使是康凌在炮制了一次巨大冤案之后,他们两个也不知道,反对力会不会如期望的那样大为削弱,尽管他俩也都明白政令离不开官僚阶层去执行的道理,但他们两个已经豁出去了,宁可学武则天杀掉万余官,宁肯暂时降低整体官僚的水准,也誓不低头。不过,康熙和凌啸都是智人,又是国之首长,对整个官僚队伍,自然不可能做出不教而诛的蠢事。今天的大朝会,他们之所以大集京师百官,就是要想和官员们举行一次大辩论,即使不能统一思想,也得要拉拢一部分追随者,以文克文,以士治士! 
  啪啪啪!凌晨破晓时分的鱼肚白里,三声静鞭抽响天街。 
  品级山前久久无语的文官们,不仅难闻往日的交头接耳,甚至还有些木讷,闷闷然鱼贯而入,在自己的位置上跪好候驾,康熙皇帝驾到之后,他们连跪拜和山呼都显得很是机械。看来,鲜血的警醒和同僚的获罪,还是颇有些作用的,尤其是康熙乾纲独断,做出的“缓审圣道党案”的决定,更是让这些人心存了受牵连的畏惧,惴惴不安之下,很多官员甚至都在平身的时候,比武官们都慢上了一拍,直到先期起身的武官们低声惊呼,他们才知道有了奇怪的事情。 
  事情,岂止是奇怪而已。只见康熙的御座之东侧,居然还立有一个空空如也的座位,和有时候康熙也会赐予一些老王爷们的春凳不同,这个座位,不仅是正规正矩的太师椅,而且还是铺设了明黄绫缎的! 
  众皆骇异之时,御前内监已然率先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一等公文英殿大学士内大臣国维逝后,上书房大臣中国族表率亟缺,着理亲王胤着超亲王凌啸,以总理事务王大臣入上书房,内统六部九卿,外理九州万方!钦此。” 
  旨意宣读完毕,太和殿上,立刻就好比是一锅沸油,汨汨直翻滚,却寂然无声。 
  该有的齐声山呼遵旨,除了为数不多的人之外,济济一堂的臣子们,却没有几个人欣然叫出。一下子有三个阿哥进入上书房,这不难接受,凌啸当上总理事务王大臣,这也吹过风,可是,联系到眼前龙椅东侧的椅子,大家就有些难以接受了!要知道,从这把椅子上的黄绫来说,不是君主碍难承受;而从方向上说,自古以东为储君之位,方有东宫之说,而偏偏废太子当了二十年的储君,却是从来连春凳都没有坐过一次的,这张逾越了《礼记》中礼制的第二把交椅,岂不是专门给凌啸坐的?!如此君不君、臣不臣的,莫要说本来就对凌啸敢怒不敢言的汉族文官了,便是那些武官和满人,也心中大呼不妥……本,绝然不可动! 
  国本,在封建王朝,就如同是宪法一样不可撼动,比祖坟还要祖坟。 
  不过,康熙既然还没有明说椅子是给凌啸准备的,自然是不好明言反对的,只得通过这种冷处理来提示康熙勿要太过分,但很可惜的是,康熙已经笑吟吟地望向了凌啸。这一来,产生了联想的王公贵族、宰相亚相和六部九卿,刷地一下,立刻全都看向了超亲王凌啸,无论是与他交好的,还是交恶的,无不希望凌啸懂事点,自己出言推脱一下,免得康熙接下来就把他往椅子上按去。 
  凌啸却很不识趣,一个标准的叩谢礼下去,深孚众望,浑不把那椅子的事情放在心里,毫不犹豫欣然接受,并喋喋不休地表了老长一段的忠心和誓言,“……归来,大部分的经历见闻,已经拜折奏上呈送御览。而儿臣们西洋一旅,深感西夷诸国正处于一日千里的突飞猛进之中,其兵锋所指,已能抵达我大清海域,其国力蒸蒸日上,定将在几十年间超越我泱泱中华,而皇阿玛亦尝深知洋夷贪婪之心,有『恐数十年后为祸我国』的断语!为大清国祚计,为子孙未来计,为黎民福计,儿臣恳请陛下,颁发国诏,下旨变法求新务强!” 
  “儿臣也恳请陛下,颁发变法国诏!”他的提议一开口,老十三和老十四立刻争相附和,两位少年亲王极其潇洒地一撩王袍跪下,却昂首朗声奏道。三个最得康熙喜爱的亲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