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朱生豪小言集 >

第44章

朱生豪小言集-第44章

小说: 朱生豪小言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依照日方的宣传作风,那么中国军事当局尽可在攻抵近郊时即向外宣称克复宜昌,而军事发言人前日也无须审慎地声称“尚未获得此讯之证实消息”。但中国方面显然以为一个城市的克复,如果仅为“指顾间事”,那么早一天宣布或迟一天宣传,效果上还不是一样? 
  这不是中国不重宣传,而是因为她知道惟有事实才是最好的宣传。 
 

日方宣传的真价
(1941年10月11日) 
 
  昨天日文《上海每日新闻》在叙述华军反攻宜昌时说:“我军(指日军)诱引敌军深入……一举加以歼灭。”可是事实却是被“歼灭”的华军“一举”克复了宜昌,“诱敌深入”的日军,只剩下一个军官一个士兵在南津关作最后的抵抗。这情形未免太凄惨了!然而由此可见“诱敌深入”虽是一种巧妙的战术,显然日军还没有达到能够运用此种战术的程度。 
  狐狸吃不到葡萄就以为葡萄是酸的,日方如果仅仅讳言失败,我们还能相当给以同情,可是一定要把失败硬说成胜利,却正如他们的华中军司令部发言人所说,“此种宣传适足证明其因此次战败所受影响如何严重”。他们所作的“豪语”,是“华军倘已准备就绪,日军将在长沙区域再度予以击破”。我们相信他们倘果有余勇可贾,随时准备好的华军,当然很愿意再得到一个打击他们的机会。中国方因缺少适量飞机而未能迅速发动全面反攻,故若日军愿意调集“精锐”,自动送上门来受华军的“消耗”,当然是再好没有的事。 
 

日本对美让步的条件
(1941年10月12日) 
 
  据合众社所传纽约“素来可靠”之日人方面所称“并未破裂”之美日谈话内容,日本希望美国(一)至少承认“满洲国”及日本在华北特殊利益;(二)同意商订新基本协定,以代替去年所废止之互惠及航运条约;(三)保证日本得在东南亚洲及其他市场取得均等之原料。对于这种不可能的大量让步,日本所提供美国的交换条件却是: 
  一、“结束对华战事” 
  “日本愿以‘南京’及重庆互相解决为根据,尽速终止对华战事。” 中日战事是否可以用这种荒谬方式解决姑且不论,“结束对华战事”本来是日方四年来求之不得的愿望,现在却以此作为对美“让步”的条件,真是妙不可言。 
  二、“保证不参加欧战” 
  “日本愿限制一己对德意之合作,保证不参加欧战”日本加入轴心,本来不过为便利自己的发展,并非真愿以自己不堪一击的实力去协助盟友作战,现在一面保证“不参加欧战”,一面却不限制自己在太平洋方面之活动,好聪明的想头! 
  三、“逐渐撤退在华军队” 
  “日本愿渐次将军队撤出中国,并以诚恳努力使中日在平等原则上互相合作”撤退在华军队是逐渐的,几年,几十年,几百年,都没一定。至于此种情形下的“中日合作”,究竟将使美国从此安心呢,抑或感到加倍的威胁,则非吾人所知矣。 
  四、“保证军部极端分子服从” 
  “日本愿提供满意保证,允诺日本军部及极端派分子将对美日协定无论在精神上及文字上均予以遵从”这一点我们全不怀疑,因为“协定”内容倘果如上述,纯然是为了日本单方面的利益而缔结,那么即使是更“极端”的分子,也会欣然首肯而毫无异议的。 
  * * * * 
  以上所谓“内容”,自然是日方的片面相思,但由此也更可看出美国对日实无谈判余地。日方所谓“谈判未至破裂”以至于“仍有成功可能”,其理由只是他们觉得现在还未至“破裂”的适当时机。美国如不愿给人愚弄,那么现在就该迅速宣布谈判的终了,好决定进一步的行动。 
 

苏联的乐观
(1941年10月13日) 
 
  进攻莫斯科的德军,北路进窥尔齐夫,距莫斯科西北百二十五哩,中路抵达维亚慈玛,距莫斯科西百四十哩,南路占领奥莱尔,距莫斯科南约二百哩。以进展的速度言,那么德军在这一星期的成绩是相当可以自傲的,可是苏军在转移阵地以后,形势已渐趋稳定,罗索夫斯基前晚仍然以异常乐观的口气,宣称“莫斯科之战事已证明希特勒在目前攻势中必不能达其目的。”这里所谓目的,究竟是仅指攻陷莫斯科而言抑指使苏联屈服而言,虽不十分明了,可是日军攻下武汉以后反而距离结束中日战事目的愈远的这一个教训,已经很足说明罗氏的乐观,绝非毫无根据的了。 
 

狗咬人的新闻
(1941年10月13日)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然而有时却也不能一概而论。例如轴心国承认僭组织不是新闻,“满洲国”不承认波兰政府才是新闻,然而那新闻却是应该归入狗咬人一类中去的。尤其令人发生感触的是,过去的波兰执政者曾经不顾公论的指摘,岸然承认“满洲国”,现在我们虽不愿重算旧账,然而所交非人的结果,不免于被反咬一口,这一个眼前的教训真是太透澈了! 
 

解颐录
(1941年10月18日) 
 
  读报诸君今天在读到日本内阁更动和莫斯科形势紧急的消息时,一定有一种极为紧张的感觉,因此我们在这里随便拣两件可发一笑的事情说说,也许可以作为调剂精神之一助。 
  第一件是海通社的东京电,转述《日日新闻》所得广州通讯员的报告,说是苏联已向中国政府要求援助,中国已在搜集大批原料,准备接济苏联;接着又说中国本来仗苏联援助,现在反而苏联要来倚赖中国援助,同时英美对华援助,又因忙于援苏而大见减少,因此中国情势甚为不利云云。这是一个发热病者的幻梦:苏联已经跌到必须倚赖中国援助的深渊,中国在断绝外援的状态下,必须同时负担两个战场的消耗,结果必然中苏同时崩溃,于是整个亚洲大陆都落到了日本的手里! 
  第二件事是承《新申报》不弃,昨日又以显著地位大字标题力斥《中美日报》的“造谣”(可惜我们因为珍惜篇幅起见,只能在这无足重轻的“小言”角里略为提起两句),并以照片证明日军“确曾”占领株州。不过在该照片中,矗立在日本军官背后的一块风吹得倒的车站路牌上的三个大字,明明是“株洲北”三字。根据中国字义解释,洲是在水中央的一块土地,株州并不在水中,因此即使它曾经在不知什么时候改过名称,而为我们所忽略过去了的,也决不会莫明其妙地在州字上加上水旁。因此我们的结论,还是归咎于日方在拍摄该照片时,不曾请教一个比较熟谙中文的布景师。 
 

中立法及其他
(1941年10月20日) 
 
  中立法修正案虽已在美国众议院中获得大多数通过,但孤立派似乎还想在参议院中作背城借一之战,从辩论到结束,至少还要经过一星期至十天的时间,然而这次修正案倘能在参院顺利通过,也不过废止了原文中禁止商轮武装的条款,禁止美轮驶往交战国口岸一项条文依然存在,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说,“此举犹如洒香水于暴风之前,对希特勒之进展绝无影响可言。” 
  民治国家的行动,至今尚不够明快果决,不仅久已成美国行动之癌的中立法问题一事为然,对日本的继续抱着幻想,也何尝不如此。我们同意《华盛顿邮报》的见解,“吾人不能依赖希望,惟最勇敢之政策始为最安全之政策”。孔子曰,“再思可矣,何必三!”有关国家命运的事情,固然不能漫无考虑,但既已决定应走的路线,就只有勇往直前。美国现在早该越过“思”的阶段,而进入“行”的时期了,哓哓多言,尤属无益有害。这里所谓哓哓多言,是指违反国策的议论和绥靖意味的谈判。 
 

东条内阁的全貌
(1941年10月20日) 
 
  在近衙内阁弱不禁风的灯笼壳子上,套上一副军装,这似乎便是《都新闻》所称“四年以来第一次实现了强力内阁希望”的东条内阁的全貌。它的企图对美苏同时进行外交攻势的姿态,无异明白揭露其不敢立即发动冒险的弱点。美苏倘对它不稍假借,固然将促令东条内阁的夭折,但继之而起的,即使是一个纯粹军人内阁,事实上也不足为虑,因为军部倘果有自信与能力,这一个内阁应该不待今日早已出现了。 
 

“继续观望”
(1941年10月21日) 
 
  合众社华盛顿电说:“美国官员表示在日本政策未经公布以前,局势如何,殊难逆料。国务院继续其观望政策,外交方面则暗示日本亦将采取同样态度,此言表示外交谈判之时期即将开始。” 
  美国的观望,或许是诚心诚意期待日本的憬悟;日本的观望,却是在观望一个下毒手的有利机会。同盟社说,“东条内阁将不发表任何政治程序,因日本之国策业已制定,并举世皆知故也。”这举世皆知的日本国策,也就是东条日前所宣布的结束“中国事变”与建立“东亚共荣圈”二项,而结束“中国事变”,则为其达到建立“东亚共荣圈”的先决条件。美国如果有意协助日本建立“共荣圈”,则我们没有话说,否则谈判也早已谈够了,不知还观望些什么! 
 

关于戢止恐怖案件
(1941年10月22日) 
 
  驻沪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霍华德最近下令士兵无论在值班落班之时,须在防区内竭力戢止恐怖案件之发生。值得我们欣慰的是,租界内良善市民固然自此多获得一层保障,而美国海军见义勇为的精神,也已于昨日逮捕无执照携带盒子炮的某方雇员五人一事表现了出来。 
  日方每以租界的“恐怖事件”,归咎于租界警备当局的“取缔不力”,不久以前,日本《广知时报》且曾主张租界当局应搜查界内所有居民房屋,将所得武器悉数没收。我们佩服《广知时报》设想的彻底,然而不受租界警权管辖,凭依特殊势力为护符,任意携带凶器出入租界,造成对界内治安秩序莫大威胁的这一辈不法之徒的存在,究竟该由谁人负责?日方倘果有与租界当局诚意合作消弭“恐怖事件”的决心,那么第一步就该取法美国海军的精神,先从解除此辈的武装入手。 
 

“苏联应撤兵远东”
(1941年10月23日) 
 
  日本真是苏联的好朋友。我们还记得好像是《广知时报》曾经忘记了日本是德意同盟国的立场,而为美国悉心筹划援助英苏抗德的策略,这个策略说穿了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应该和日本做朋友,这样,美国援苏的物资就可以在日本的善意之下通行无阻。 
  然而单单靠着美国的物资,也许还不能助苏联抵抗希特勒,于是《中外商业新闻》索性更进一步,劝苏联将全部远东驻军调往西线作战,以增强苏军抗德的力量。至于远东边境,则“日苏既有中立条约,实无驻军必要”。我们更可代它补足一句,“苏联如恐后方防务空虚,日本极愿援日越联防之前例,派兵进驻西伯利亚,代友邦尽防守之义务”。 
  苏联会不会感激日方的善意,我们虽然不知道,可是即令莫斯科失陷,她还有广大的后方可作长期抗战的根据地;但如后方被人侵入,则势必受到两面夹攻的危险。因此日本虽然“不能了解”苏联在远东驻扎重军的理由,但苏联为了自身的安全,日本的能否了解恐怕只好置之不顾了。 
 

德军不欲占领莫斯科
(1941年10月23日) 
 
  纳粹及其同盟国的宣传都使我们相信莫斯科危在旦夕,然而依照前日柏林军界负责人士所说,则他们似乎已经对攻打莫斯科失去了兴趣,认为占领莫斯科并不重要,更重要的还是包围列宁格勒与占领乌克兰。苏联军民坚决抵抗敌人侵入国都的勇猛士气,不因损失的重大与形势的紧急而略见消沉,当然是使纳粹丧失兴趣的主要原因。 
 

美国放弃海参崴航线
(1941年10月24日) 
 
  美国航务委员会宣布自十月二十八日起,将放弃海参崴之援苏路线,改由阿克安琪尔取道运往。据官方表示,此举绝非对日让步。我们极愿意相信这句话,可是日本却不相信这句话,认为这是他们的“一大胜利”,而且他们必然以为美国既已作初步的让步,他们就可再作进一步的请求。 
  本来为了加强援苏效率起见,运输路线不嫌其多,即使因海参崴储油已达饱和点或其他种种理由,而不得不在该处暂停货运,也没有声明加以放弃的必要。无此必要而公开宣布,则纵非有意对日让步,至少在形迹上已不无使人感觉美国的立场,还不够坚强。我们承认美国运苏船只避免经过日本领海附近,可以使日本无所借口,因此而免受万一的损失与对日直接冲突;然而此其所得,必不能偿其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