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9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十九世纪末,各工厂的电扇设计已标准化,例如1890年奇异公司推出一种6叶型电扇,叶片封在铁丝盘绕的护网里,座子以厚重的铸铁做成,形式和现在的电扇差不多。随后一些小的改进又使电扇发生重大的变化摆头装置使得电扇的送风范围更加宽广,而在护网上加几根线使人一看就晓得电扇正在吹着,身心都同感清凉。
可是在乡下地区,电力的普遍还得再等上半个世纪,对机械风扇的需要而产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式样。现在陈列在“美国历史国家博物馆”的一台热气小风扇,是利用燃烧酒精使马达驱动一个4片扇叶的标准风扇。马里兰州的一位水管匠法德威尔利用自来水推动涡轮机,使风扇转动。
今天,高昂的能源又使得人们打开了长久以来紧闭的窗子,可是打开窗子也不一定就有凉风进来,许多发明家不惜花费时间和金钱,希望能够让人们随时随地想要有凉风吹来就能如愿。
几年前,在公园服务处工作的约翰·贺克在闷热的夏天戴了一顶自己发明的太阳能“帽扇”,他在帽子里装了一个风扇,在帽子上开个洞,风扇把空气从洞外吸进来,吹向帽子下面的脑袋,风扇的动力靠帽子上的太阳能电池供应。贺克说:“我做这么一顶帽子,起先只想开开玩笑,现在看来它还真管用。”
1960年发明成功一种小马达,只有百万分之一马力,重量只有百万分之二百五十公克,共有13个部分需在40倍的显微镜下组合而成。这种马达对于未来的随身型电扇大有助益。
例如,一些“你上那儿我就跟到那儿”的耳环电扇,不出几年就可问世,其大小有如一只蜜蜂(发出的声音也差不多)。耳朵上挂上这么一个耳环电扇,再怎么热的天气也会感到舒服了。男士们可以用领带夹电扇,大热天里在脖子和衣领间吹,就不再感到粘湿难受了
戴假发的人都很清楚,炎热的夏天使头皮发痒,忍不得要抓几下。假发电扇俏皮地装在脑后,把阵阵凉风灌进假发里,戴眼镜电扇的人可以使朋友“如沐春风”,也可以使自己的眼睛尝到如同冰淇淋的清凉滋味。
随身使用的电扇最终的设计,可能是一种自由飞翔、自动导向的小机器,动力来自太空输送站,象蚊虫一样成群地盘绕在身体周围,从四面八方吹来习习凉风,使你永远过个不流汗的夏天。
Number:3663
Title:成功不分先后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49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戴可景
为向往的目标奋斗,现在正是时候。
人在年轻时,常常充满激情地期待成长;年纪大了,精力不那么旺盛,又颇觉力不从心。人似乎总希望自己不是现在的年龄。这是人们的一种反常心理的表现。
研究许多人物的生活史,我们将得到这样的启示:处于各种年龄阶段的人,都可以有所作为。假如我们为了积累更多的经验而终日盼望成长,或者留恋青春只沉浸在“美好的早年”之中,那就必将在现实生活中败阵。“我们的现在”便将一无所用。
阅读数以千计的传记,我们发现,虽然人在各个年龄有其典型的成长过程和行为规律,但也总有一些人突破了这一模式,使他们在某些方面的发展非同寻常。然而无论是生命匆促或幸福长寿,他们都无视人们想象中的年龄限制。请不妨看一看以下面的实例,它向我们揭示了人类奇妙的差异性:
3岁。莫扎特正在弹奏拨弦古钢琴,并能记住只听过一遍的乐段。
7岁。波兰钢琴家肖邦创作了“G小调波罗乃兹舞曲”。
10岁。爱迪生在他父亲的地下室建立起一个实验室,开始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事业。
12岁。格特鲁德·埃德1919年成为女子800米自由泳最年轻的世界纪录创造者。
15岁。鲍比·费希尔获得“最年轻的国际象棋大师”称号。
21岁。珍尼·奥斯汀开始写她的第一部名著《傲慢与偏见》。
22岁。海伦·凯勒出版了她的自传。
25岁。查理斯·林德柏格首次单独不停地飞越了大西洋。
28岁。比利·珍尼成为第一名职业网球女运动员。
35岁。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由于心脏病,离开人间。
39岁。钢琴家肖邦死于肺结核。
40岁。有人说是“中年”的开始。然而,芭蕾舞蹈家玛戈特·芳廷42岁才开始与芭蕾舞著名男演员鲁道夫·纳勒耶夫合作同登舞台。
43岁。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最年轻的总统。
50岁。亨利·福特采用“流水装配线”,首次实现了汽车价格低廉的大规模生产。
53岁。玛格丽特·撒切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
64岁。弗朗西斯·奇切斯特独自乘53英尺长的游艇周游世界。
65岁。丘吉尔首次成为英国首相,开始与希特勒作划时代的斗争。
75岁。加利福尼亚的埃德·迪拉诺用33天半的时间,骑自行车3100英里,前往马萨诸塞州沃尔塞斯特参加他的大学50周年校庆。
76岁。红衣主教安吉洛·龙卡利成为约翰23世教皇,于5年内进行了重要改革,为罗马天主教廷开创了新纪元。
80岁。摩西“奶奶”(安娜·玛丽·罗伯逊)在她75岁以后开始作画,80岁举行了首次女画家个人画展。
81岁。本杰明·富兰克林巧妙地协调了议会众代表的分歧意见,使美国宪法得以通过。
84岁。丘吉尔二任首相告退,回到下议院,又一次获得议会选举,并展出他的画作。
88岁。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照常举行音乐会。96岁逝世。
100岁。美国黑人早期爵士音乐的钢琴演奏家兼作曲家尤比·布莱克1983年逝世,他在去世前5天过生日时说:“如果我早知道我能活这么长,我一定会更好地保养自己。”
Number:3664
Title: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作者:胡适
出处《读者》:总第49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十八,六,廿五
Number:3665
Title:从待业到“最佳”
作者:曾利明
出处《读者》:总第49期
Provenance:新闻与成才
Date:1985。3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是命运女神的钟爱?还是天赋之灵的馈赠?
香港《快报》记者曾慧燕一个温文尔雅、秀丽端庄的姑娘,在1984年5月10日香港报业公会举办的“1983年度最佳记者比赛”中,竟夺得三项“最佳记者”的金牌。
这位连中三元的姑娘,年仅27岁。1978年除夕,她还在广东省吴川县城“待业”呢!从“待业青年”到“最佳记者”之间的道路,应该说是漫长的,而她只用了四年。
她生不逢时,来到人间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右派”的女儿。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妈妈,当时无法理解转眼间变成“人民罪人”的丈夫,被迫分道扬镳,移居香港。失去了母爱的小慧燕只好离开广州回到老家湛江吴川县梅佳镇,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她经历坎坷。小学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全县城的中学都对这个“右派”的女儿关上了大门。她跑遍了县里的所有有关部门,直到第二年才以社会青年的身分挤进县城中学。1975年,她读完高中。因祖父母膝下无人,被留城待业。1978年恢复高考,给她带来希望。她满怀信心参加了考试,成绩也超过了录取线,但父亲的“帽子”,又使她名落孙山。移居香港的母亲一直孑然一身,盼望与女儿团聚,为女儿办理了来港探亲的手续。1979年元旦,曾慧燕来到了母亲的身边。
新的生活环境对曾慧燕来说是陌生的,也是不利的。香港人虽然不受“政治运动”的冲击,却要受着金钱的控制,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是以钱袋的重量为依据的。她与母亲相依相守,既无背景后台,又无产业资本。为了生活,也是为了适应环境,她到一家电子工厂做了装配工。香港人对内地来的人抱有严重的偏见,作为从内地来的“打工仔”,她当然少看不了人家的白眼。
然而,这并没能使她消沉。她白天上工,晚上自修英语,并开始利用工余时间写些杂感式的小文章,试着向报纸投稿。她的第一篇文章是在香港《明报》“大家谈”专栏上刊出的,这对她鼓舞很大。从此,署名曾慧燕的文章便经常出现在报端。
1980年,香港《中报》刊出招聘广告,她抱着试一下的心情将自己的经历和发表过的文章寄给《中报》。这成为她走入新闻圈的第一步。她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到《中报》上班的第一天,老板给两份工作让我挑选:一是资料员,一是校对。我认为校对工作对我今后的事业会有好处,通过这项工作,我可以掌握在内地所不熟悉的知识。”校对是香港报馆中地位最低的工作,工资也比资料员少300元。曾慧燕选择了校对。
在校对的同时,《中报》为她和她的另一位同事开辟了一个名为《大城小景》的专栏,让她们每天撰写一篇短文。每天500字的专栏稿,磨炼了她的笔锋,活跃了她的思想,为她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的报馆没有“铁饭碗”,你乐意在这家干就干,不乐意可以走;同时你也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危险。正当曾慧燕的工作渐入佳境时,《香港日报》创刊。经《中报》老板推荐,她转入《香港日报》做了正式记者。履职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调查内地外流人才在港的情况。编辑部要求她每天采访一人,写成千字左右的文章并配上照片,由《乡情版》刊出。这对她这个初出茅庐的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曾慧燕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她采访了100人,并将其中30人的材料编辑成《外流人才列传》(第一集)一书在港出版。这不仅在香港读者中引起了轰动,而且引起了内地有关部门的重视。曾慧燕也因此而成名。
曾慧燕在回顾这段工作时,充满感情地说:我也是从内地来的,每次采访都谈得亲切融洽;那一百多天的采访所得,使我受惠终生。
就在曾慧燕春风得意的时候,《香港日报》突然倒闭,原定续出的《外流人才列传》第二、三集胎死腹中。她只得改换门庭,投奔到香港《新报》做经济版记者。经济新闻离不开“地产”、“股票”、“行情”。而她当时对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名词都不大懂,对香港的经济界人士不熟,地形也不熟,困难是可以想见的,但她虚心向同行们请教,边学边干。来到《新报》不满三个月,就赢得报馆的赞许和褒奖,同时也招致了不少同事的嫉妒和排挤“认为我抢了他们的饭碗!”
1982年初,香港《快报》招聘三名记者。参加应聘的七个人中,除了曾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