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时还不是跪见的。到了清代,官则无论大小,一概跪见,即使是本来站着,如果要对皇帝面奏什么,也要跪下。但是对每日召见、办事的军机大臣则稍加优待,每人赏赐一只垫子,原意是他们可以盘膝而坐。但到后来,皇帝威严,致使军机大臣特别谨慎,不敢放肆,仍然是跪着。
有一点是清代较以前稍为开明的。唐代大臣进见,要经过一番虚应世故的人身搜察,殿廷中设有监察御史的位置。明代虽不察检,而大臣朝见时,殿廷里还列有执兵器的兵士,近有太监随侍。到了清朝,却不论什么官职都不搜察,也不设警卫,如果是亲信大臣晋见,连御前大臣也不在旁侍立,太监也不进殿。
Number:2439
Title:期刊之最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6期
Provenance:中国近代报刊史
Date:
Nation:
Translator:
世界上第一种期刊是法国戴萨罗于1661年1月5日在巴黎创办的《学者杂志》。
世界上第一本科技杂志是1665年3月6日在英国创办的皇家学会汇刊《理学汇刊》。
世界上第一本医学期刊是1823年创办的《柳叶刀》。
世界上第一种文摘期刊是1830年创刊的德文《化学文摘》。
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期刊是美国的《读者文摘》月刊,有30个版本,16种文本,每期发行逾三千万份。
世界上第一份中文期刊是英人马礼逊1815年在马六甲创办的《察世俗每月统纪(计)传》。
在中国最早创办的中文期刊是由外人主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计)传》,1883年在广州出版。
我国解放前寿命最长的期刊是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东方杂志》,从1904年3月19日创刊到1949年终刊,长达44年之久。
中国留学生主办的第一个刊物是郑贯公主编的《开智录》半月刊,1899年冬在日本横滨创刊。
中国留学生主办的第一个具有初步革命思想的刊物是由秦力山主编的《国民报》月刊,1901年5月10日创刊于东京。
华侨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期刊是1854年在美国旧金山出版的《金山新闻》。
中国最早的戏剧杂志是陈去病于1904年10月创办的《二十世纪大舞台》。
最早向中国读者介绍社会主义的中文期刊是1903年8月在东京出版的第六期《浙江潮》。署名“大陆之民”的《最近之世纪大势变迁史》一文中指出:“吾视十九世纪之末,二十世纪之初纯乎社会主义之世界矣。”
第一次把马克思介绍给中国的中文期刊是1899年第121期《万国公报》月刊。尊马克思为“百工领袖”。
Number:2440
Title:海盗盖特和他的珍宝
作者:方波、董寻官
出处《读者》:总第26期
Provenance:航海
Date: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华丽的银烛台上,一支支乳白色的照明烛散发着柔和的光芒。舞池内,道貌岸然的绅士、婀娜多姿的小姐、胖得发愁的贵夫人,还有风度翩翩的将军,正随着那旋律优美、节奏简洁的小舞曲,一对对,一双双,轻盈地旋着。
这里是史蒂文森伯爵的客厅全纽约最有名、最高贵的社交场合。能收到一张史蒂文森伯爵夫人的舞会请柬,是一个人在社交界的极大成功。
伯爵似乎有些累了。他退出舞池,坐在一把有扶手的软椅里,啜着一杯香槟。
“伯爵,有客人找您,正在小客厅里等候。”不知什么时候,老管家吉姆已恭候在身边。
“谁?”
“警察署的鲍尔斯探员。”
伯爵的脸部一阵痉挛。
“好,我就来。”
史蒂文森伯爵整了整衣冠,健步走出舞厅。他的神情非常镇定自若,略带点冷峻。
一颗串着锚链的心
“史蒂文森伯爵,你被捕了!”
事情进行得出乎意料地迅速。伯爵接过鲍尔斯递来的蓝色照会,仔细看了一遍,毫不犹豫地签上名字,跟着走了。
马蹄踩在林荫道上发邮“的笃”的响声。伯爵倚在松软的靠垫上,点燃了一支雪茄,一边吐着烟雾,一边陷入了深思。
那是十三年前1689年的一个春夜,威廉国王和女王玛丽紧急单独召见了他一个出生在苏格兰、誉满大不列颠的四十五岁的船长维利亚姆·盖特。国王亲自任命他为对法作战舰队旗舰舰长,玛丽用那双白皙纤细的手给他披上了红绶带。他要去的战区是加勒比海。在那里,英法舰队自从1687年起,为争夺海外殖民地激烈角逐,至今已有两年多了。
交战一开始,英国人在炮火连天的加勒比海上,以锐不可当的攻势向法军步步进逼。在短兵相接的刀光剑影中,盖特的舰队击沉了敌军大量的船只,缴获了无数的军需品。
1691年,盖特应召回到伦敦,女王陛下给他颁发了高贵的奖品用纯白金铸成的一颗串着锚链的心,以表彰他对王室的赤胆忠心。从此,盖特俨然成了一名功臣。
厄运临头
然而,一个人的命运就象涨落的潮汐一样。四年后,一场厄运降临到盖特的头上。
1695年,维里亚姆·盖特接到宫廷委派的新任务:到印度洋保护英国商船队免遭海盗袭击。不料,刚过莫桑比克海峡,盖特便迎头遇上了海盗船队的毁灭性打击。
如何回去复命?同僚的耻笑,女王的斥责,阴暗的牢房,甚至可怖的断头台,都在等着自己。盖特不由地打了一个寒噤。
生性孤傲、一直固执地过着独身生活的盖特,大海和船,是他灵魂的唯一寄托。此刻,他突然强烈地感觉到:还有什么能比驾着一艘帆船,在大海上驰骋更幸福、更满足呢?
“对,我为什么不去当海盗?”
盖特依靠他所撑握的两件定磁罗经和观象仪,凭藉他精湛的航海技艺,。不仅保存了自己,而且纵贯三大洋,出没海峡岛屿间,成了一名真正的大海盗。
四、五年后,盖特到了大西洋上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把掠夺来的无数财宝埋藏起来,抹去了掩埋的痕迹,结束了浪迹天涯的海盗生活。
谁知,好景不长。不到两年,驻纽约的英国总督(当时纽约、波士顿等均为英国殖民地)逮捕了他,并将其送交伦敦法庭审判。
刑场忏悔
1701年5月23日早晨,天下着蒙蒙细雨。伦敦中心广场中央的刑台上,竖起了一根带铁链的高高的黑柱子。人们从四面八方聚拢到这里来,心神不定地等待着那个可怕的死刑来临的时刻。
一辆黑色囚车驶到广场中间,里面走出伯爵和两名刽子手。伯爵的胸前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海盗盖特。他们默默地走到台上,整个广场寂然无声。
执行官宣读了死刑判决书。在此之前,执行官曾许诺,只要盖特供出藏宝之地,便可宽恕他。盖特同意但提出以平民身份开释他作为交换条件。法院又否决了。刽子手喝令伯爵跪下,在他头顶上折断了一把剑,然后又架着他起来,将其双臂穿进柱子上的铁链里。
神父走上绞刑台,给死囚犯送来十字架和最后的忏悔机会。他把十字架送到海盗的唇边,盖特紧闭着的双唇突然变得苍白而且颤抖起来。
终于,他用嘴唇碰了碰十字架。
执行死刑的时刻到了,刽子手将绞索套进了他的头颅,,拉紧了绳的末端,然后松出盖特被套在铁链里的双臂,远处的人们只能看到,那块写着“海盗盖特”的黑牌在徐徐上升。
盖特的珍宝
维里亚姆·盖特死了。但是,神话般探索珍宝的尝试二百多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人们在各个地方寻找着盖特藏匿的珍宝,也确实找到了一些东西。比如:上个世纪在一个加勒比海岛上找到的金元宝和金饰都可信为盖特的私有财产。
各种各样的关于盖特传奇珍宝的材料公布于世这些材料绝非虚构,而是各个宣布国家科学院内缜密的情报资料。
1795年,在某个岛的岸边,孩子们发现了一个类似矿井的洞穴,其深约30米。
1867年,在上述地方加拿大工程师马凯尔利的探险队曾工作过。夜里借助火炬的亮光,在深处发现了一些手提箱。
1930年,伦敦的古董商赫别尔特·帕波美尔在一个古旧的海员皮箱中找到一张藏在双层底中的海图。海图上,有维利亚姆·盖特的姓名缩写V·G。但是,无论是岛的名称,或是它的座标都没有在图上标出。
1971年8月,在某海岸沿岸下摄影时曾发现类似山洞的地方,里面发现了一些箱子之类的东西,但在爆破山洞时,由于爆破力太强而毁坏了山洞用石头、水草和椰子壳修建的排水系统,以致海水倒灌而淹没了山洞。
1979年。这次动手的是美国《特立通》股份公司。它拥有声纳、红外线电视摄象机、金属探索仪以及其他各种最现代化的机械手段。
探索在一个名为“奥伊克·阿连德”的小岛上进行。该岛湮埋在大西洋中,离加拿大诺法斯科西亚省所属的半岛不远。据加拿大考察者日那尔德·加利斯详细考证:综合各方面关于盖特宝岛的形状、地形及其他标志的材料,完全符合这个奥伊克·阿连德岛。
《特立通》股份公司坚信珍宝确实存在,并且一定能在岛上找到。公司计划花费200万美元,而估计利润奖达5000万美元。董事长戴维德·托比阿斯对这次探宝充满了必胜的信心。他说:“我们一定能揭开这个近三百年来最激动人心的秘密。当然珍宝曾属于盖特,并且按照至今仍有效的英国十三世纪的法律,英国女王可以宣布对珍宝的占有权。但是,我公司有优秀的法学家。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将向海牙国际法庭起诉。”
亲爱的读者,您对海盗盖特的珍宝以及美国《特立通》股份公司的探索结果是否感有兴趣?请您放心,一俟有成功的进展,我们当即向您如实报道。
Number:2441
Title:足球场上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6期
Provenance:体育世界
Date:1982。4
Nation:
Translator:
1955年11月6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圣保罗体育场举行的足球赛中,裁判判客队波洛尼亚队罚关键一球时,激怒的观众冲向球场殴打裁判,迫使警方动用武器和催泪气才救出裁判。在这次事件中共有152人严重受伤,其中警察50名。
1964年5月24日,是足球史上最惨痛的一天。在秘鲁利马体育场举行的阿根廷国家足球队对秘鲁国家足球队的奥林匹克预赛中,当离终场还剩两分钟时,阿根廷足球队以1比0领先,于是两名秘鲁观众冲到场内,抨击裁判,几百名观众随之也冲进场内致使比赛中止。秘鲁出动了40名保安人员,他们使用武器和催泪气催促观众退场。当观众退出球场时发现大门已经锁上,由于突然蜂拥死亡和受伤人数迅速增加,4;500名观众砸坏栏杆开始涌向街头。有318人死亡,其中许多是孩子,500人受伤。
1968年6月23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体育场举行紧张激烈的全国足球锦标赛后,由于欢呼的观众抛扔燃烧的纸条,迫使几千名观众哄乱惊跑,造成74人死亡,150人受伤。
1976年10月31日,在雅温得进行的喀麦隆对刚果的世界杯预选赛中,当冈比亚裁判判喀麦隆罚点球时,刚果国家足球队守门员勃然大怒地指责裁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此时喀麦隆国家总统在电视中观看球赛,看到这一情形,便派遣直升飞机载着伞兵部队平息暴乱,造成2人死亡。
Number:2442
Title:音乐奇闻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26期
Provenance:音乐爱好者
Date:
Nation:
Translator:陈复君
意大利有一位名叫乔万一卡洛·特罗姆别第的人,三十年来,没有任何人的帮助,独自一人录制了著名作曲家威尔第的歌剧《阿依达》。
还在少年时代,特罗姆别第就开始了这一艰巨的工作。他在麦克风面前先唱阿依达,然后唱阿莫纳斯罗,再唱拉达米斯……就这样,他唱了歌剧中的每一个角色,用录音机录制下来。特别困难的是合唱,由于祭司的合唱至少要有三十人,特罗姆别第不得不将这首合唱反复唱了三十遍。在这以后,他学会了演奏各种乐器,从小提琴到鼓,从大管到单簧管,从小号到英国管。他轮流将乐队的各个声部录在磁带上,最后把它们合成为一个磁带,制成一个完整的交响乐队的音响。
他的这一套工作都是在一个租借来的地下室进行的,为的是不让人家知道,他常对家里人说他去加班了。他记录了大象的脚步声,马蹄的踢踏声,还有在最著名的咏叹调结束时的鼓掌声。为了在第一幕结束时造成喝采的效果,他一人不得不鼓掌三千次,每一次要延续整整一分钟。因为他认为在演出时至少会有三千个听众。按照他的设想,其中至少有四百人要叫“布拉沃”(意即“好”)!一百二十一人要叫“太妙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