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年后,屠格涅夫又到庄园做客,那是阳光灿烂的5月。
托尔斯泰请客人郊游,两人还带着枪去打鸟。“砰砰”几枪,托尔斯泰打下了两只山鹬,屠格涅夫没有得手,一个劲儿地羡慕主人的运气。
夜幕悄悄降临,终于有一只山鹬向他飞来,枪响了。
“打死了吗?”主人站在原地喊道。
“啪一声掉下去了,您快让狗去捡。”屠格涅夫回答。
托尔斯泰让孩子们牵着狗跑过去,却一无所获。
“说不定只受了伤。”托尔斯泰奇怪地说,“狗找不到是不可能的。”
“不对,我看得清清楚楚,啪一声掉下去,不是受伤,是一下子死了。”他坚持着说。
“但是为什么狗找不到它呢?不可能的。”
“我没有撒谎,它是啪一声掉下去了。”屠格涅夫没法解释,只有再三重复原先的话。
虽然没有争吵,但鸟儿失踪给两人留下不快之感,仿佛他们之中有一个是说了错话。
这回由于大家都不愿意重复过去不愉快的经历,便把这个争议搁下了。尽是在愉快的消遣中打发时间。
晚上,托尔斯泰悄悄吩咐儿子,第二天早点起来,去仔细找一找。
事情终于清楚了:山鹬被打了下来,正好卡在白杨树梢的枝桠上。
当孩子们郑重其事地把猎物带回家时,简直成了一件大事。两位老朋友的高兴劲更是无法形容,因为这次的枝节分歧没有产生裂痕,互谅互让使双方产生更深厚的友谊。
1882年9月3日,屠格涅夫与世长辞了,噩耗传来,托尔斯泰悲痛欲绝,到处打听挚友患病和逝世的各种详情。他曾写信给妻子索菲亚·安德烈耶夫娜说:“我总是怀念着屠格涅夫,我深爱着他,我想把他的作品都读一遍……”
Number : 122
Title :爱因斯坦在日本
作者 :岗本一平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黄金时代》
Date :1982。5
Nation :日本
Translator :陈乃良
肖像和题辞
在去松岛的火车上,爱知博士对爱因斯坦说:“岗本一平在演讲大厅给你画了像。”说罢我的画本立刻被传览开了,大家议论那幅画得最像。这当儿我即席速写了博士的侧面像,请他签名题字。画中的博士鼻子向外伸开,被大大夸张了。爱因斯坦签上名,画了一个箭头指向画像,表示画的是他。下面写了一行德文字,意思是:思索在鼻子中进行声音像坦克,深邃如水库。通常思想是在头脑中发生的,这幅肖像中一切思想移交给鼻子,这是思维的坦克,思想的宝库,爱因斯坦是个值得称赞的幽默家,在我的余生中,我将永远珍藏这幅经过他题辞的速写。
钟底听钟
京都的知恩寺有个大钟,通常不为任何人敲,这次却为爱因斯坦敲响了。
博士听钟的办法顶别致,他爬上去,来到钟下,直接钻到钟底的中央,检验大钟鸣响时,站在里面却听不到声音的讲法是否正确。
僧人只知道另一个世界的玄虚,这件事倒给他们一点人间的物理学常识。而人们从表面看,会觉得爱因斯坦的行为是令人费解的。
“夜莺漫步”
在知恩寺,爱因斯坦站在一个叫做“夜莺漫步”的名船的走廊上。
他给吱吱的响声迷惑住了。这是有人踏着走廊木地板散播出来的声音。令人难以置信,这种优美的声音,竟是由于一块木板摩擦另一块而产生的。他像个小孩子那样在走廊蹒跚地来回走着,石原博士一本正经地陪着他。
玩赏够了自己踏出来的这种夜莺叫声以后,爱因斯坦博士转过身来对石原博士说:“关于声音的频率,众所周知,K1K2是……”他又在思索他的相对论或诸如此类的事了。即使在极短的旅途中,他也不能丢下他的研究不管。
Number : 123
Title :维也纳送葬队及其他
作者 :韦明铧 韦光华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美育》
Date :1982。2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一个晴朗的日子。在维也纳近郊的一条路上。
耳聋的贝多芬踽踽独行,交响乐在他的宇宙中轰鸣。突然,他跪下来,伏在膝上急急地写着。身体有节奏地颤动,微风吹乱了长发。此刻,他在路的中央。
不远的地方,有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伴着低沉的哀乐,缓缓向这边蠕动。
贝多芬挡住了队伍的去路。
送葬队骚动起来,他们似乎认出来了他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作曲家,一个创造了许多美的人。
“等一下,让他写完!”人们几乎一致地说。
于是一边是精力高度集中的奋笔疾书的贝多芬;一边是静静等待他的黑压压的人群……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贝多芬站起来……
安格尔在他的《论艺术》中叙述了这个故事后,曾深情地说:
“人们对这位伟大人物是多么尊敬啊!这个天才在创作的时刻是和上帝发生接触的。这正是笃信宗教的维也纳人所理解的。这也是说明这里的人民之所以能够不破坏自己的宗教信念使死人服从活人的原因。”
有这样高尚的艺术家,有这样尊重艺术、珍视美的人民,有一个处处能培养美感的环境,那么,具有伟大精神文明的国度就在面前了。
Number : 124
Title :一场惊险的音乐会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文汇月刊》
Date :1982。4
Nation :
Translator :
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之夜,大风呼啸,漫天飘舞着鹅毛般的雪花。意大利小提琴家尼哥罗·帕格尼尼(1782…1840 )正乘着四轮马车赶往剧院举行独奏音乐会。剧院里早已坐满了女士和先生们,人们都想亲耳聆听一下这位被称为“魔鬼的儿子”的帕格尼尼的举世无双的、神奇美妙的演奏。
到了剧院,帕格尼尼准备就绪,只见他左手挟着小提琴,右手拿着琴谱,走上了舞台。刚走出几步,不料皮鞋里的一颗小钉子从鞋底下顶了出来,戳痛了他的脚板。因此,帕格尼尼只能跛着脚,一拐一拐地走至舞台正中。这一滑稽动作引起了全场哄堂大笑。帕格尼尼却不管这些,他那不露声色的、瘦削的面庞上流露出一丝艺术家所特有的严峻。他把琴谱放在谱架上之后即开始演奏。谁知刚演奏了几个乐句,谱架旁边用来照明的蜡烛倒了,将谱子烧起来,一瞬间,只见火苗跳跃,青烟袅袅,全场又一阵唏嘘声。但是帕格尼尼凭借他那非凡的天才继续演奏着,音乐没有中断。美妙的音乐之流从那双瘦长的、充满魔力的手下奔泻而出,顺着激情的河床,向前驰去,好似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画:春天的原野上,一片明媚,和煦的阳光慈祥地抚摩大地,春风轻拂着千姿百态……听众们全都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湍流之中,心旷神怡。帕格尼尼正拉至高潮上,突然,小提琴的第二弦(A弦)断了。没有了第二弦,乐曲怎么再继续演奏下去呢?天才的帕格尼尼没有中断演奏,小提琴在继续歌唱着。他运用了高超的技巧,使一场行将失败的音乐会获得了巨大成功。女士、先生们都听得目瞪口呆,惊叹不已。一曲终了,余音绕梁,全场轰动,迸发出狂热的掌声和喝彩声。
在听众的一再要求下,帕格尼尼脱身不得,只好重新登台,再演奏一遍刚才施有“法术”的曲子。只见帕格尼尼一时性起,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小刀,将小提琴上的第三弦与第一弦都割断,这样在小提琴上就只剩下了第四弦。第四弦(G弦)的音色本来就是很美的,深厚而富于歌唱性的。帕格尼尼运用了当时尚不为人知的技巧,这就是我们现在学习小提琴时都知道的“人工泛音”在第四弦上奏出了三根弦上的音。这一遍比第一遍还要动听,使人们如醉如痴。狂热的听众都为帕格尼尼的神奇美妙的演奏而欢声雷动,祝贺他的巨大成功。
Number : 125
Title :随园故事二则
作者 :单锦珩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今昔谈》
Date :1982。2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清人袁枚,号随园居士,能诗善文,誉满天下。可是道学先生看不起他,说他不走正道,风言风雨,有时还当面斥责呢。然而,袁枚更鄙视这号人,他曾愤然说:“伪名儒,不如真名妓!”两不相让,时有唇枪舌战,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袁枚客厅壁上,贴着似村诗笺。笺上有小印曰“诗名心未忘”。一天,有位一贯好谈理学的大官来访,见着便微微摇着头,自得地说:“人皆好名,我独不好名。”这时袁枚应声接着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好名也。”那人面孔一阵红晕,讪讪地告辞了。
袁枚曾经用唐人的一句诗:“钱塘苏小是乡亲”,刻了一颗私印。有一次,一位尚书大人路过金陵,向袁枚索取诗册,袁枚遵命送给了他,并且不经意地盖上了那颗私印。苏小小是个妓女,你引为乡亲,这还了得,于是那尚书便对袁枚大加呵责。袁枚开始倒觉得过意不去,便向他道歉。谁知这位大人竟喋喋不休,弄得袁枚索性扳起面孔说:“您以为这印章不伦不类吗?在今天看来,自然您是一品官,苏小小是低贱的。只怕百年以后,人们还只知有她,却不知有您了”。一座的客人被他的话说得眉开眼笑。
Number : 126
Title :著名的告别话
作者 :雷姆塞·托埃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罗明威 聂思林
在生活中说“再见”的机会跟说“你好”一样多这个不幸的事实曾被塞缨尔·泰勒·科尔里奇概括道:“相遇、结识、恋爱然后又分离,在许多人心中留下忧伤的记忆。”
既然已决定要说“再见”,问题在于如何把这句道别的话说得恰如其分。英国大诗人拜伦曾写道:“当永别人世时,所有告别话会一涌而出。”
罗伯特·伯恩斯的《向南希告别》是所有辞别诗中最负盛名的,因为它包括了最典型的告别要素不乞求爱情,失望,希冀,美好的祝愿等等。这首诗的结尾这样说道:“永远别提我们曾缠绵相爱,永远不谈我们曾盲目相爱!要么永不相遇,要么永不分开,我们决不会肝肠寸断……”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中,卡顿在他上断头台之前,曾说过一番在文学修辞上措词极佳、意味深长的告别话:“我要去做一件从来没做过的非常非常好的事,我将去享受一次我从未享受过的十分十分安逸的休息……”
最令人心碎的道别话要数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罗密欧所说的一段台词:“晚安,再见!分别竟是这样一种甜蜜的悲哀,我要念叨着‘晚安、再见’……,一直到明天。”
政治性的告别话又当别论。英国前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在谈到他在英国首次公民投票选举中获胜的感受时,说:“1940年5月10日那天晚上,在这场权力之战刚开始时,我便掌握了国家大权。此后5年零3个月的世界大战中。我运用这个权力为国家办了许多事。当我就职期满时,我们的敌人无条件投降了。由于英国选民们要求进一步管理国家大事,我随即离职。”此后又过了好些年,邱吉尔对死神笑脸相迎:“我已做好去见上帝的准备。至于上帝是否想在召见我之前还要磨炼一下我,那是另外一回事。”
在一个人要死的时候,主观意识上会出现一些意味深长或荒谬可笑的预感。当然如果没有必要或是出于无奈,我们当中很少有人自愿跨过生死界限。而且很多人都是先留下诀别的话,然后才咽下最后一口气。英国大作家肖伯纳是个现实主义者,他临死前对护士说:“小妹妹,你尽心竭力要让我活在世上,正如保存一件老古董一样。但是我已不中用了,生命即将结束,我正走向死亡。”有一位运气不佳的南极探险队员劳伦斯·奥茨,在冰天雪地中患了严重的冻伤和低气压症,为了使自己不成为其他人的拖累,他诀定牺牲自己。在他走出营地帐篷时说道:“我打算出去一下。”但他一去不复返。美国最有名的刑场诀别词,要算民族英雄内森·黑尔所讲的那段话:“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只有一次生命献给我的祖国。”
有许多军人临死时很少发表长篇大论或者为后人留下遗嘱。美国著名的“石墙”将军杰克逊在阵亡时对他的随从说:“让我们渡过这条河,坐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