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593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2593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们撇开政治问题看,都说精神病不好,如果精神病人都不准出生,那我们还会有梵高吗?人类将失去多少天才。从某种意义上讲,很多残疾人,是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去掉某个缺点,很可能同时就去掉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优点。举个通俗的例子,英国的“疯牛病”。可以说那些“疯牛”都是合格的好牛,个头大,产奶量高,肉也好,是不断“优生”的结果。可是“疯牛病”来了,一下子蔓延开,它们毫无抵抗力,几乎毁掉了整个英国的畜牧业。相反,在一个小农场里有一对老夫妇,养着一群土牛,个小,长得不好看,乳又不好,可就它们不怕“疯牛病”。现在就靠这些土牛的基因来拯救英国的畜牧业。

  万一来了“疯人病”,人都没抵抗力怎么办?在历史上的欧洲,不就有过一场感冒,要了几百万人的命吗?多种多样是有存在道理的,即使现在已知的病都能治了,还会冒出多种多样的新病来。

  董:如果明知孩子生下后,会得某种病,还让生吗?

  杨:这应该由父母来选择,他们在被告知这一可能后,还要生,一个字:“让!”作为科学家,作为医生,要把所有问题给父母讲清楚,然后尊重他们的选择,这叫“知情同意”。我们绝对不能以社会、法律、专家以及未来的名义,给出生定出某个标准,发出达标“许可证”,或强迫父母做出某种选择!

  董:这个说法倒是新鲜。

  杨:你想啊,谁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可能是一种或多种疾病基因的携带者,幸运的是,这些疾病没有在我们身上显现,而是在那些病残者身上表达出来了,是他们为全人类承担了不可豁免的负荷和痛苦,同时也只有他们与他们的家属才能做出这样的特殊选择:认识基因的存在,最终分离这一基因。正因为这样,我尊重一些父母不要残疾儿的选择,但更尊重另一些父母接受“挑战”,精心哺育、教育残疾儿的选择。

  假如没有色盲病人,我们就不会发现,人体中原来有一个基因是起辨别颜色作用的。正因为病人和他们家属的支持,我们才能克隆到功能基因。

  基因工程将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下个世纪的药物将主要是基因药物/“你们曾抢走了我们的黄金和钻石,现在又要来抢我们的基因!”

  董:你同不同意这种观点:科学的惊人发现,往往由三个原因推动的:利他的思想、人的好奇心,还有巨大的商业利益?

  杨:原则上可以接受。三者必居其一、其二。

  董:人类基因组计划,有多大的商业潜力?

  杨:太大了!将兴起或已经兴起了基因组工业。现在美国所有的医药公司,都往这上面投资,克隆疾病基因,以便将来挣大钱。美国有几家小医药公司,成立没几年,只有几个人,大家都以为他们活不下去,可现在就数他们活得好。他们专门克隆疾病基因,卖给大公司。一个肥胖病基因的转让费,就要2000万美元。西夸纳治疗公司,成立才两年半,十几个人,一宣布他们克隆到了哮喘病基因,股票一下就涨好多倍。

  董:为什么疾病基因这么值钱?

  杨:现在克隆的功能基因,主要是疾病基因。假如想治肥胖症,就必须找到病因,也就是肥胖基因,我们把这叫“靶基因”。疾病都与基因表达有关,要治疗,就必须对相关基因进行抑制或调控。所有药物的开发,不能直接在人体上实验,而在“靶基因”上实验的效果,与在人体上一样。所以治某种病,就得先找这个病的基因。

  董:此外,还怎样用基因挣钱?

  杨:门路很多。如生产转基因产品。现在要移植器官的人越来越多,可哪有那么多人体器官?一个设想便是利用猪,它跟人是“近亲”,器官大小都差不多,而且长得快。想要个心脏,就把人的基因移到猪身上,不是一个而是一套,包括快速排斥等免疫基因,结果猪长出的心脏,就跟人体长出来的差不多。

  董:有一篇报道说,美国的家长们,为了让自己的矮孩子长高,就给孩子注射一种叫生长素的基因药物,一年花5万美元,要连续5年,就是说一个孩子要25万美元。这样,厂家岂不挣大钱了。

  杨:基因就是钱啊!每个基因都有经济价值,一个基因的克隆,就可能形成那个基因的工业。所以,美国除航天外,另一个支柱产业,就是生物工程,香港、台湾,也把它作为21世纪支柱产业之一。

  人不能不吃药,下个世纪的药物,很多是基因药物。美国一年的医药费要7000亿美元以上,我国“八五”期间每年的医药费,超过100亿人民币,接近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基因工业的前景,要比彩电、冰箱、汽车大得多。

  董:基因专利是怎么回事?

  杨:专利问题,也是人类基因组计划中要研究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本来,基因是不应申请专利的。专利只限于发明,而不是发现。这好比有人发现了人的肾,结果就把肾专利起来一样。

  但是,正是人类基因组的经济价值太大,那些药业公司才舍得投入。克隆到一个疾病基因,平均投入约一亿美元,企业家是不做赔本生意的,有投入就要有回报,对功能明确的基因,现在可以申请专利。但是,有些人得寸进尺,对其中功能未知的基因序列片断,也要实行专利。

  董:这也能专利,结果会怎样?

  杨:这是搞信息垄断。长此以往,所有基因的发现,都会只同几家大公司有关,归利于几家。

  人类基因组只有一套,不能按投资大小来瓜分、垄断。这样做,也不利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健康发展。这一专利的企图,由美国首先提出,目前受到全球科学家的抵制。

  董:如果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专利基因会怎样?

  杨:下个世纪,国产医药企业将尤如“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没有专利,就没资格生产。

  董:由于有了专利之争,因此引发了世纪末的基因抢夺战?

  杨:正是。人类的基因数目是有限的,发现一个少一个。基因有了专利,就等于说,谁先发现了某个基因的功能这基因就是谁的。那真叫抢啊!就像当年的哥伦布登陆抢滩一样。

  董:有人这样愤怒地说:“你们曾抢走了我们的黄金和钻石,现在又要来抢我们的基因!”

  杨:这是美国科学家自己转述的。基因资源,也应像其他资源一样,这个国家的人民和科学家,有优先开发、利用、保护的权利。可发达国家自己的基因资源挖得差不多了,就跑到印度这样的国家来,甚至用不正当手段。印度就顶住了,他们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审查实验项目……

  董:哪儿没病人,干嘛要舍近求远呢?

  杨:这就涉及隔离群及家系问题。比如某种遗传病,总在一个家族中发病,每代出现或隔代出现,好像有个幽灵在这家族的生命中徘徊,这就是家系。如果发现了这个幽灵,明确了它的位点,就可以拿到这个基因。比如哮喘病基因,就是在南大西洋一个小岛上找到的,岛上有300居民,有30%人患哮喘病,20%可能发病,该岛长期封闭,近亲婚配,这就是一个患病人多、隔离度高的大家系,这样的家系可谓千载难逢。

  董:1996年7月19日,美国最权威的《科学》杂志有一条消息:美国哈佛大学以所谓“合作”的形式,准备在中国大陆采两亿人的血样和DNA标本,用于探查疾病基因。由数家医药公司资助,预计1997年投入一千万美元……他们为什么盯住了中国?

  杨:要说基因资源,中国是首富。道理很简单:一是中国人最多,病也最多;二是中国人几代同堂,没有天灾人祸不动窝,形成的家系最多最纯。

  董:听说,美国某公司,成功地在中国浙江的象山县,获取了哮喘家系,是真事?

  杨:就是西夸纳治疗公司,这事是他们自己说出来的,大意是:哮喘病基因位点,首先是从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上找到的,然后,又在加拿大和中国,两个多达900人的家系中得到证实。

  董:这就是说,中国的基因资源已经外流,它们是怎样被取走的?

  杨:主要利用在外国老板手下攻读学位和工作的中国人。

  中国科学家必须立刻开始“抢基因”/我们太需要老百姓的了解、参与和配合/错过这个机遇,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

  董:可是,克隆到一个基因,要花那么多钱,我们怎能与人家竞争?

  杨:我们这个实验室,算是全国最富的实验室了,一年有50万元的经费。这钱与国外实验室比,就好像他们能盖个北京饭店,而我们刚够盖三间平房的。但如果资金、技术和家系比,家系更重要!我们有资源优势。

  这是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从这点说,中国需要人类基因组计划,而人类的基因组计划也需要中国。我们的优势得天独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中国科学家必须立刻加入“抢基因”的行列。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质性任务,就是克隆出我们自己的基因!

  董:像我们这些科学研究之外的普通中国人,能做些什么?

  杨:我们太需要民众的了解、参与和配合了!决不能把这件事看成是科学家的事,应该说我们人人有份,人人有责。

  首先,医生在他们的工作中,要重视发现那些病症明显的家系。

  其次,家系病人及家属,应积极提供有关情况,克隆到有关基因,不仅是对社会做贡献,而他们自己,也将是最大最直接的受益者。

  董:如果有了家系方面的信息,向哪儿提供?

  杨:可以向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反映(详细地址附后)。

  中国有那么丰富的基因资源,别人都跑来搞,如果我们自己搞不到,让人家抢走了,将来要付惨重的代价。

  10万个基因,我们能抢到一个是一个。错过这个机遇,对我们这代人来说,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子孙啊!

  详细地址:北京:东单三条9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国家遗传医学中心,邮编:100730。上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人类基因组实验室,复旦大学遗传所等单位。长沙:湖南医科大学“中国人遗传病家系数据库”。

 

Number : 9660 

Title :体坛丑闻:性别作弊

作者 :朱永安

出处《读者》 : 总第 190期

Provenance :青春潮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变性人一举夺魁

  最近在一次美国大学生游泳联赛上,加利福尼亚州大学女选手帕蒂出场了。她肌肉发达雄健、轮廓分明,如钢铸铁浇的“女金刚”,又像男子健美运动员。

  “砰!”一声枪响,她如同猛虎下山,饥狮扑食,纵身一跃,一马当先。旋即,她又劈波斩浪,奋力挥臂,如同摩托艇一般,一路领先,疾速前进,一举夺魁。

  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热烈欢呼,有不少人甚至连续吹口哨,用力跺脚!

  可是,在场的一位沉着冷静的体育医生莫莉却对她的泳装包裹下的性器官的某些特征产生了疑问,决定对她进行秘密调查。

  莫莉很快就从该校的学生档案部门中了解到,帕蒂刚从缅因州的一所大学因故转学而来。莫莉知道,这两所大学通常是不能转学的。这更引起了她的疑心。

  于是,莫莉“顺藤摸瓜”、“跟踪追击”,终于弄清楚帕蒂不久前,果然是一名“货真价实”的男子汉,名叫艾萨克,是一位游泳高手。艾萨克刚刚经历过“手术变性”,由男变女,并以“重新生活,再历人生”为特殊理由,申请转学,获得批准。

  以后,他改名换姓,整容改貌,所以加州大学的同学,包括同班、甚至同宿舍的同学都毫不怀疑帕蒂是一名女生。

  莫莉将调查结果向传媒披露后,立即引起一场大哗。

  手术变性后原来的某些性遗留特征,例如男性的肌肉特点要经历一段时间才会慢慢消失,因而近年来西方有些男选手,为了获取高额奖金,不惜进行手术变性,以女性名义参加女子比赛。

  此外,一些进行过手术变性的“原先的男性”,出于“玩弄人生”,也报名参加女子比赛。

  历时60年的连环奇案

  30年代最有影响也是迄今为止最出名最离奇的性别作弊案,当属“沃—斯奇案”。

  波兰女选手斯泰拉·沃拉希埃维兹曾经是世界田坛不可思议的奇女子。她曾长期保持多项跑步世界纪录——

  1945年6月,希特勒德国刚刚投降,第二次世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