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589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2589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岣阈葱诺模 蔽掖耸钡男那椋派形淳〉慕梢彩切床怀隼吹摹K敲骨Ч诺摹侗鸶场分校驼也坏蕉岳嗨莆蚁衷诘男那榈拿杌妗:慰鑫艺庋纠次薏趴删〉乃兹四兀课彝熳盼次吹母毂郏退悄概寺ノ髑锻ㄓ牡男∏拧S趾鋈涣偈倍傥颍禾瞥怂捅鹩绣鼻耪哿墓适隆N伊ψ叩胶撸右豢么沽险巯铝艘惶趿Γ莸轿暮晔种小N乙恢笨此概┱酃∩剑蛭艺惺郑钡鹊搅诺谋秤耙部床坏降氖焙颍怕刈呋丶依础4耸保以俨恍枰夷抢褪沧佣Γ餍匀醚劾崃鞲鐾纯臁�

  三个女孩的故事就讲完了。

  还不到两岁的华华为什么对我有这样深的感情,我百思不得其解。

  五六岁第一次见面的吴双,为什么对我有这样深的感情,我千思不得其解。

  12岁的下学期才上初中的未未,为什么对我有这样深的感情,我万思不得其解。

  然而这都是事实,我没有半个字的虚构。我一生能遇到这样三个小女孩,就算是不虚此生了。

  到了今天,华华已经超过40岁。按正常的生活秩序,她早应该“绿叶成荫”了,不知道她是否还记得我这“爷”?

  吴双恐怕大学已经毕业了,因为我同她父亲始终有联系,她一定还会记得我这样一位“北京爷爷”的。

  至于未未,我们离别才几天。我相信,她会遵守自己的诺言给我写信的。而且她父亲常来北京,她母亲也有可能再到北京学习、进修。我们这一次分别,仅仅不过是为下一次会面创造条件而已。

  像奇迹一般,在八十多年内,我遇到了这样三个小女孩,是我平生一大乐事,一桩怪事,但是人们常说,普天之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可是我这“缘”何在?我这“故”又何在呢?佛家讲因缘,我们老百姓讲“缘分”。虽然我不信佛,从来也不迷信,但是我却只能相信“缘分”了。在我走到那个长满了野百合花的地方之前,这三个同我有着说不出是怎样来的缘分的小姑娘,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保留一点甜美,保留一点幸福,给我孤寂的晚年涂上点有活力的色彩。

         1996。8。12

 

Number : 9652 

Title :书中自有铁和钢

作者 :沙叶新

出处《读者》 : 总第 190期

Provenance :沙叶新的鼻子——人生与艺术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得上是个意志坚定、性格刚毅的人,但我至少敢说我还不太懦弱,不太卑怯。某些事,只要认定是应该做的,倒也毅然决然,义无反顾;某些话,只要觉得是必须讲的,也还能直言不讳,无所忌惮。

  1957年我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因幼时曾患脑炎,头常痛,担心大学功课重,不胜负担,于是想起契诃夫的一句话:“寒冷使人坚强”,便决定在冬季开始冷水浴锻炼。谁知我第一次在学生宿舍盥洗室用冷水淋浴时,便听到隔板之外有人冷嘲热讽:“这么冷的天,洗不长的,出什么风头!”就是这么一句话,让我咬牙坚持了一个冬季的冷水浴,以后便一直洗下去,直到如今也未中断。洗冷水澡的最大好处,是我要干什么事,就不怕别人泼冷水,我洗了30多年的冷水浴,还怕你泼冷水!

  我21岁开始抽烟,抽了20多年,烟瘾很大。1984年秋体格检查,大夫劝我戒烟,我说戒就戒,当场便将未抽完的香烟送人。尽管在戒烟后的一个多月里,我生理、心理失调,整日哈欠连天,又流眼泪又流鼻涕,难过得想骂人,要打架,可我还是坚决不抽一口,就这么彻底把烟戒了!有人说烟鬼若能把烟戒掉,那往后什么不要命的坏事都能干得出来,这是说能戒烟的人心狠意坚。

  1979年有起诈骗案轰动一时,不少剧作家都想以此为题材创作剧本,后来听说有关部门官颜大怒,于是诸君便弃而不写了。可我偏不信邪,人弃我取,硬是和两位合作者写了出来。上演之后,掀起一场轩然大波,以致不得不召开全国性的会议来裁断。当时的压力真是天来大,我倒也未屈服,一直坚持己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当时加诸我身上的罪名也不复存在了;历史已证明我并非恶意诽谤,为此我在前不久给自己取了个室名,叫“善作剧室主人”,善作剧,不是恶作剧。

  某年某一社会团体选举主席,候选人名单只一人,并已内定,为能顺利通过,还请来领导压阵。当时众多委员敢怒不敢言,我却强充出头鸟,敢冒领导之大不韪,反对未经充分民主酝酿的候选人名单。结果一言既出,如石破天惊,掌声四起,令我这个不轻易掉泪的硬汉子也激动得眼眶润湿。

  “文革”中,在周恩来总理去世的那天,我第一个在单位里戴起黑纱;“批邓”时,我坚决不写一张“批邓”的大字报;“文革”后,我更敢于著文表达我要表达的观点,敢于采取行动来支持我要支持的事……

  凡此种种,似乎可以证明我还是一个有点意志、有点性格的人。我之所以能够如此,母亲说是天性使然,我从小就倔,挨打从不讨饶;朋友却以为我是回族的关系,回族性格刚烈坚忍,反抗时爆发力极强;我则认为我很可能是受了一本书的影响。那是我15岁时读的一本书,书名叫《意志和性格的培养》,作者为苏联的心理学家柯尔尼科夫。这本书并不堂皇,是本通俗的小册子。我读得极用功,还详细地写了读书笔记,并保存至今。这本小册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如下一些话:

  “凡是具有意志和性格的人,应该是一个勇敢、诚实、正直,有社会责任感和自尊心的人。”

  “敏锐地感受优美的事物,勇敢地揭露丑恶的现象,并将这种情感化为行动,便是一个有钢的意志、铁的性格的人。”

  这些话并不深奥,极朴实,却使我受用了几十年。真理原本是朴素的,只要掌握在手,便产生巨大的人格力量。中国的知识分子过于软弱,缺乏独立的意志和性格,要启蒙大众,须先塑造自己。当我重温我15岁时阅读的这本小册子时,我越发感到中国知识分子意志和性格的痼疾。

 

Number : 9653 

Title :红毛线,蓝毛线

作者 :梁衡

出处《读者》 : 总第 188期

Provenance :人民日报

Date :1997。1。23

Nation :

Translator :

  政治者,天下之大事,人心之向背也。向来政治家之间的斗争就是天下之争,人心之争。孙中山说:“天下为公。”一个政治家总是以他为公的程度,以他对社会付出的多少来换取人民的支持度,换取社会的承认度。有人得天下,有人失天下。中国从有纪年的公元前841年算起,不知有多少数得上名的君臣、政客,他们也讲操守,也讲牺牲,以换取人心,换取天下。唐太宗爱玩鹞鹰,魏征来见,忙捏在手里背在身后,话谈完了,鹞鹰也死在手中。王莽篡位前为表明不徇私情,甚至将自己的儿子处死。汪精卫年轻时也曾有行刺清朝大臣的壮举。人来人去,政权更替,这种戏演了几千年,但真正把私心减到最小最小,把公心推到最大最大的只有共产党和他的领袖们。当历史演进到20世纪40年代末,又将有一次政权大更替时,河北平山县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再次为我们提供了这个证明。

  如今,在西柏坡村口立着五位伟人的塑像,他们是当时党的五大书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五大领袖刚从村里走出来,正匆匆忙忙像是要到哪里去。这时中国革命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候。曾经将中国的河山和人民蹂躏了达八年之久的日寇终于心衰力竭,无可奈何地举手投降了,中国大地上突然又只剩下两大势力集团: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和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20年前,蒋介石就“剿共”,现在日本人走了,蒋介石又重做这个梦,你看“东北剿总”、“华北剿总”,又到处扯起“剿”字旗,他想在北方重演一场当年在江西的戏。但这时,早已南北易位,时势相异。毛泽东从从容容地将五位书记一分为二,他说,我和恩来、弼时在陕北拖住胡宗南,少奇和朱老总可先到河北平山去组织一个工作班子。平山者,晋陕与北平间一块过河的踏石,此时一收天下之势已明矣。

  虽然已经有人马数百万,土地数千里,就要开国进京了,但是当五大领袖住进这个小村时,并没有什么金银细软。他们和其他所有的干部一样,只有一身灰布棉制服。刘少奇带着那只跟随了他多年的文件箱,那是一个如农家常用的小躺柜,粗粗笨笨,一盖上盖子就可以坐人。这箱子后来进了北京,在“文革”抄家中,幸亏保姆在上面糊了一层花纸才为我们保存了这件文物。现在这小木箱又按原样放在少奇同志房间的右角,而左角则是一个只有二尺宽、齐膝高的小桌,这是当时从老乡家借来的。少奇同志就是伏在这个小桌上起草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他写好“大纲”后,就去村口召开全国土改工作会。露天搭了一个白布棚算是主席台,从各边区来的代表就搬些石头散坐在棚前。其中一位最年轻的代表,是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这将是一次要把全国搅得天翻地覆,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啊。会场没有沙发,没有麦克风,没有茶水,更没有热毛巾。这是一个真正的会议,一个舍弃了一切形式,只剩下内容,只剩下思想的会议。今天,当我们看这个小桌,这个会场时,才顿然悟到,开会本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工作,大家来到一起是为了接受新思想,通过交流碰撞产生新思想,其它都是多余的,都是附加上去的。可惜后来这种附加越来越多。这个朴素的会议讲出了中国农民1000多年来一直压在心里的一句话:平分土地。这话经太行山里的风一吹,便火星四溅,传遍全国。而全国早已是布满了干柴,这是已堆了1000多年的干柴啊,从陈胜吴广到洪秀全,这场火着了又熄,熄了又着,总没有着个透。现在终于大火熊熊,铺天盖地。土改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三大战役中民工支前参战就达886万人,800万啊,相当于国民党的全部陆海空军。陈毅说淮海战役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只平山县,土改后,王震同志振臂一呼:保卫胜利果实。一次就参军1500人,组成著名的三五九旅平山团。这个团一直打到新疆,现在还驻扎在阿克苏。解放战争实质上是十年土地革命的继续,是中国农民1000多年翻身闹革命的总胜利,而土改是开启这股洪流的总闸门。但开启这个闸门的仪式竟是这样的平静,没有红绸金剪的剪彩,没有鼓乐,没有宴会,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是这个木柜,这张二尺小桌,和河滩里这一片曾作为会场的光秃秃的石头。

  1948年5月,毛泽东和周恩来、任弼时在陕北转战一年,拖垮了胡宗南后也来到了这里。五位书记又重新会合了。毛泽东决定在这里摆两着棋。第一着是打三大战役。他在隔壁的院子里布置了一间作战室,国共两党已经斗了20年,他要在这里再最后斗一斗蒋介石。这是一间普通的农家房舍,大约不到30平方米,里面摆着三张大桌子。一张是作战科,一张是情报科,一张是资料科。大屋子里彻夜灯火通明(那时已开始有电灯,但又常离不开油灯)。来自全国各战场的电报汇集到这里,参谋们紧张地分析、研究、报告。讲解员说当时很难买到红蓝铅笔,为了节省使用,参谋们就用红毛线、蓝毛线在地图上标识敌我态势。虽然我们这时已在进行着百万大军的总决战了,但其实还穷得很呢。这时南京国防部的大楼里呢绒大桌,真皮沙发,咖啡香烟,他们也绝想不到共产党会这样穷。其实到这时共产党还从来没有富过,尤其是党中央最不富。当年中央红军走到陕北只剩万数人马,1000元钱,人均一毛钱。毛泽东只好向红二十五军去借。徐海东也没有想到中央会这么困难,忙从全军7500元的积蓄中抽出5000元。毛周留在陕北时,晋绥吃穿用都比陕北强。贺龙过河来看毛泽东,毛的警卫员看着贺老总警卫员身上的枪直眼馋。贺胡子也大吃一惊,他无论如何想不到中央机关会这么苦。赶快对警卫说:“换一下。”共产党是穷惯了,党的最高层是穷惯了。不是他爱穷,他守一个原则,只要中国的老百姓还穷,党就耻于高过百姓;只要党还穷,第一线还穷,中央机关、党的领袖就决不肯优于他们。这种生活的清贫,工作条件的清苦,清澈见底地表示着他们的一片心,这就是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900年前封建名臣范仲淹就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