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526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2526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什么,一边拿着蜂向西娜走来。“放心地吃吧,它们不叮人。”她说着将浓浓的蜜汁送到西娜的嘴边。西娜看着凯蒂,眼眶忽然红了。

  两个月后,西娜走了,和一个叫贾德的人结了婚。西娜向凯蒂发了邀请,然而凯蒂却没有出现在婚礼上,她把车停在离贾德家不远的一棵大树下。贾德大笑着把西娜抱进屋去。那时凯蒂眼中含满了泪水,她发誓再也不见西娜。

  在奶奶的帮助下,凯蒂在镇头靠近铁路的地方开了一间小酒吧。警官奥维尔是酒吧的常客。镇上的人都知道,奥维尔爱上了生性泼辣的凯蒂。9月的一天,又到了采蜜的季节,凯蒂违背了自己的诺言,她装了满满的一罐蜂蜜,开着敞蓬车来到西娜的住处。然而,她万万没想到,在门口她看到的却是一个满脸伤痕的西娜。“他打你了?!”凯蒂愤怒地叫起来。“快走吧,求你快走吧,别让他听见。”西娜一边央求一边就把门关上了。接着,凯蒂就听见屋里传来男人凶狠的咆哮和西娜的惨叫。“开门!西娜!”凯蒂使劲地砸门,可屋里已没了声响。

  一个月后,凯蒂带着警官奥维尔接走了西娜。那个叫贾德的男人喝得酩酊大醉,在西娜走的时候,他恶狠狠地将她从楼梯上推下,要不是奥维尔劝阻,拿着猎枪的凯蒂几乎要和贾德拼命。

  回到镇上,凯蒂才知道,西娜已经有了身孕。她发誓,一定要帮西娜和她未来的孩子过上好日子。日子一天天地过去,西娜终于从恶魔般的恐惧中解脱了出来。她帮凯蒂打理着酒吧,两个女人日夜忙碌着。秋天的时候,她们把酒吧改名为月光酒吧,听大人们说,那个时候,月光酒吧几乎成了小镇男人夜晚最爱去的地方。奥维尔警官一直在等着凯蒂,可是凯蒂的答覆总让他失望。第二年的春天,西娜的孩子出世了,一个惹人喜爱的男孩,西娜给孩子取名为伍德。

  孩子出世的消息很快传到醉鬼贾德那里。一天晚上,他终于找上门来,要强行从西娜怀中夺走孩子。假如不是凯蒂和奥维尔及时赶来,也许他已得手。临走时,他恶狠狠地说:“我还会来,我一定要带走他。谁敢阻拦我,我就杀死谁!”凯蒂毫不示弱,她拿着猎枪指着贾德说:“你来吧,看我的猎枪答不答应!”

  那以后,西娜和凯蒂日夜守护着小伍德,生怕那个恶魔般的影子会再次出现。复活节那天,有人曾看见贾德开着车疯狂地向酒吧驶去,不过当时西娜正带着小伍德在戏院看戏,并不知道酒吧里发生了什么。

  那以后贾德再没有出现过,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恶梦终于过去,小镇又恢复了宁静。然而好景不长,冬天的时候,西娜病了,医生诊断说是癌,日子已经所剩不多。那年冬天,小镇上下了好大的一场雪,封了山,也盖没了铁轨,大雪一连下了7天。就在雪停的那天早上,西娜轻轻地握着凯蒂的手,用微弱的声音对凯蒂说:“对不起,不能再陪你爬火车了,也再吃不到你采的蜜了……”凯蒂泪如泉涌,自伍德大哥去世后,她还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流过泪。“我把小伍德交给你了……凯蒂,别哭,全镇上你是最勇敢的女孩……”西娜的声音越来越弱,她美丽的双眼终于闭上了。

  凯蒂又失去了一个最好的朋友。然而悲恸之后,就有一股力量血液一样迅速流遍她的全身。小伍德已能和伙伴们在山野里奔跑了。凯蒂仿佛看见了一条河,从伍德流向西娜,再流向她,最后是小伍德。生命就是这样延续的。时光像小镇边的火车一样飞奔着。凯蒂又经历了一次次的生离死别。奶奶病故,奥维尔在一次和劫匪的枪战中不幸身亡。不过这些都转化成丰厚的馈赠,她觉得自己生命的河床变宽了。伍德读到中学那年,凯蒂卖掉了月光酒吧,移居德克萨斯。她要伍德念最好的学校,要他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

  这个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从前的那个女孩凯蒂其实就是我的姨妈。凯蒂姨妈终身未嫁。在她临终的时候,身边站着她的儿子——一直把她叫做妈妈的伍德。□

 

Number : 9496 

Title :贫耶?富耶?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85期

Provenance :八小时以外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究竟哪些人富?哪些人穷?什么职业油水大?薪水高?哪些地区得到的实惠多?哪只“手”拉大了居民间的收入差距?这些令人困顿的问题,从最近国家统计局城市抽样调查队的一项调查结果中,可略知一二。

  按贫困、温饱、小康、富裕、富有五个阶层来划分城镇居民家庭,1995年各类家庭情况如下:

  贫困型家庭:家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占家庭总数的3。8%。

  温饱型家庭:家庭年收入在5000—10000元,占家庭总数的36。1%。这部分主要是由内地中小城市的普通居民家庭,以及城市中没有额外收入的工薪阶层组成。

  小康型家庭:家庭年收入在1—3万元,占家庭总数的50。1%,这部分居民家庭主要由大中城市、沿海城市中的大部分居民家庭组成。

  富裕型家庭:家庭年收入在3—10万元,占家庭总数的8%,有680万户左右。这部分家庭主要是由外企和合资企业的中方高级管理人员、出租车司机、部分涉外导游、经营规模较大的个体经营者、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人、专业人才紧缺的某些职业人员(如律师、美容师、高级厨师等)组成。

  富有型家庭:家庭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占家庭总数的1%左右,城镇约有85万户左右,主要由民间企业家、合资企业老板、著名演员和节目主持人、名画家和作家、部分股份制企业老总、部分承包租赁者、包工头、部分私营企业主、证券经营中获高利者以及少数以权谋私者组成。□

 

Number : 9497 

Title :花香满径

作者 :巴克莱

出处《读者》 : 总第 185期

Provenance :花香满径

Date :

Nation :爱尔兰

Translator :余也鲁译

  

                 幸  福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

  一是有希望。

  二是有事做。

  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人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地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无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

  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做的时候,这时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事做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完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私 生 活

  一个人担负起为公众服务的职责以后,会遇到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这就是他不再只属于他自己,也不只属于他的妻子和家人,他开始属于大众。这不是口头的漂亮话,而是真真实实的生活。

  外科医生不能因为家里有宴会,而拒绝给病人紧急开刀。

  警官不能因为想在家里休息一个晚上,而拒绝去调查一件突发的罪案。

  政府的高级官员不能因为想跟家人在一起,而拒绝做公务上的旅行。

  牧师也不能因为已经计划好和妻子儿女郊游,而拒绝教友的请求,安慰忧伤的人,探望有病的人。

  因此一个向大众提供服务的人,他的生活的确面对十分重大的压力,毫无情面可讲。

  有位著名的牧师,结婚以后,坦白地告诉他新婚的妻子:“我没有办法既做个好丈夫,又做个好牧师,我现在决定做个好牧师。”他从来不带妻子和家人外出;妻子要是不提醒他,他常常忘记她的生日。他的时间大部分花在旅行布道上。

  他的儿子后来写过如下一段话:“这当然得看所谓‘好丈夫’是什么意思。要是好丈夫是指太太洗碗,他帮助擦干;愿意在家里帮助剪草扫地;或者间或带妻子出去吃餐饭,那么,我的父亲是一位坏到不能再坏的丈夫。

  “要是‘好丈夫’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绝对爱他的妻子,表现在每天的生活上,他做的一切事都要求妻子来帮助,而所奉献的目标、价值远超过他们两个人,那么我的父亲不仅仅是位好牧师,也是个好丈夫。”

                  精神胜过物质

  我读过新闻记者琼斯的一篇谈痉挛(俗称抽筋)的文章。那种痛苦许多人都有过,特别发生在床上。

  痉挛来的时候,患者有种种不同的应付方法,有的方法十分有趣。

  班尼斯特医生说在身上挂一块小磁石,曾经消除痉挛。

  汉普郡有位家庭主妇,把一小袋软木塞放在床上,来防止抽筋。伦敦有个人说,可以用大酒桶的塞子,效果更好。

  有的人用一圈水牛角,或者把红绳绑在脚趾上,或者用海狮牙齿磨的粉、鳝鱼的皮、河马的牙齿。用过的人都说他们的方法有效。

  读这类的文章仿佛又回到了原始社会相信魔法和符咒的日子,不过也指出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要是我们相信一件事物对自己有用,它就会真的有用。因此我们可以明白另外一件事,这就是:只要能医好你的心,就能医好你的身体。

  生活的确靠信心。要是心里相信不能做一件事,这件事便永无完成之日。要是一开始就坚信可以完成,事情等于做好了一半。因为心里有了信心,身体就会跟着去完成。

                  把工作分出去

  没有一个人是绝对不可少的,也不要去做一个绝对不可少的人。

  大卫·谢泼德在他写的一本谈教牧经验的书中,提到一位牧师回去探望他原来主持的教会。一位女信徒看见他后对他说:“自从你离开以后,这里的教会兴旺得很。”对这位牧师来说,这应该是他所能得到的最高的赞赏。

  我们不应该把所有的事都抓在自己的手里,认为只有自己才做得好。

  不把工作分给自己的下属,是对他们的不信任;这等于把应该给他人工作的机会,或者把别人很想做的工作,攫取了过来。要是一件工作变成了独脚戏,这件工作离失败已经不远了。一个领袖要是有智慧,应该懂得把工作分出去;他的责任不是什么都抓来自己做,而是训练别人和他一道做。

                

                      喝 倒 彩

  任何一种新意见提出来,总有人喝彩,也有人取笑。

  其实,正确的态度只有一种。

  往兴高采烈的人头上泼冷水是一种罪。

  要是看见人家充满青春活力,热情洋溢,你就觉得不耐烦,看不起他,这是一个人真正老了的表现。

  有些人专爱道人短长,批评的器官好像特别发达,长于挑剔人的短处,却很少看见人的好处。他们喜欢说人坏话,很难说人家一句好话。批评应该遵守一个基本的原则:

  你没有权利批评别人,除非你能做得好过他,或者愿意帮助他把事情做得更好。

  也就是说只有自己决心把事做好,或者愿意帮助人去做好的,才有权利批评。

                    母  亲

  母亲永远工作不倦。

  要是让男人去做母亲一天的工作,一定会罢工,会累死。

  母亲通常天刚亮就起身,忙着在八点钟以前,把一家大小送上学,送上班,到深夜她仍在工作。

  八小时的工作制,超时的工作津贴,做母亲的从来不问。一家大小需要她一天做多久,她就做多久。

  做母亲的从不为分内分外的工作争辩。

  工厂里常常会为了分工不清而争吵,因此每个人做的事划分得清清楚楚。母亲呢?她是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