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读者十年精华 >

第2161章

读者十年精华-第2161章

小说: 读者十年精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芯酰孟裨诤托哪恐械纳褓┵┒浮S〉诎踩顺T诰傩凶诮桃鞘绞奔宸茫股颇行排嵌寄芙肓榛旮教宓淖刺�

  在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生长有一种具有致幻作用的毒蘑菇。当地的印第安巫师常常采集这种奇特的蘑菇,将其烘干或晒干后,研为粉末状,然后珍藏起来。当土人患病求巫师诊治时,巫师便拿出这种粉末,作为“天神”赐与的灵丹妙药。病人服用了这种毒菇粉后,很快就精神亢奋,面色潮红,手舞足蹈,身上痛苦之状顿时消失。

  在前苏联的通古斯和我国的西藏地区,生长着一种色泽鲜红,并有白色鳞片的毒蝇菌,人若接触中毒后,头重脚轻,神志恍惚,似梦非梦,表现出以幻视为主的幻觉、错觉,像白痴一样有种莫名其妙的欣快感。

  在墨西哥和古巴境内的印第安人居住区,生长着另一名叫光盖伞的毒蘑菇。人食用这种毒菇后,好像超然于时空之外,从而产生一种精神的满足,不断地胡言乱语,狂歌乱舞。

  还有一种毒蘑菇,作用就更为奇特,人误食之后狂笑不止,同时伴有各种幻视症状,判断力明显衰退,丧失了对人、物的辨别能力,把白天当作夜晚,碰到水笼头还向它道歉……而另一种毒蘑菇人食用后开始精神振奋,不多时就浑身瘫软,人事不知,唤之无效,如麻醉状,直至毒素作用消失之后,才会渐渐苏醒,恍然有隔世之感,形成难以理解的与外界脱离的状态。人们把这种毒菇称为笑菌或昏睡菌。

  能使人致幻的还有其它植物。非洲的土著人都随身带着肉豆  的果实,每当身体疼痛、精神痛苦时,便把这种果实吞下肚去。

  野荔枝的果仁,也可以使人产生奇妙莫测的幻觉,误食而中毒后,先是看到无数奇异的昆虫铺天盖地而来,接着又看见许多衣著艳丽的男女老少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地欢迎自己。

  曼陀罗花也具有“蒙汗药”的作用,人吃后会立即昏迷,甚至“加以刀斧也不知”。曼陀罗花是一种茄科草本植物,中医称洋金花、风茄花,它含有莨菪碱、东莨菪碱及少量阿托品,具有麻醉作用。用曼陀罗花作为麻醉药,在我国南宋时代就已经被人们采用。现今医学界重新以曼陀罗花制成麻醉药,成功地用于临床。

  令人惊奇的是人们误食变质粮食作物后也曾发生过使人致幻入魔的事件。1948年,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山村里,突然发生了一次可怖的骚动。只见村民们纷纷奔跑;有的攀墙上屋;有的投水跳湖;有的惊慌恐怖地尖叫。后来才调查清楚,原来是村民们食用了霉变的面粉,面粉中含有一种失能性物质麦角真菌,以致发生了这次食物中毒而集体致幻。

  致幻之谜

  致幻植物为什么能使人产生幻觉呢?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科学家总算初步揭示出其中奥秘。

  原来,在人的大脑和神经组织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中枢神经媒介物质。主要有乙酰胆硷、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r-氨基丁酸、多巴胺及前列腺素等。这些中枢神经媒介物质像信使一样,担负着调节神经系统的机能活动和协调精神功能的重要使命。而多数致幻植物中,含有不同种类的生物硷,这些生物硷如仙人掌毒硷、麦角二乙酰胺、光盖伞素、毒蝇硷、二甲色胺、赛洛蕈等,才是真正致幻的元凶。这些物质的化学成分和5-羟色胺等分子结构极其相似,因而在人的大脑中以假乱真,参与和影响神经传递代谢活动,扰乱脑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分裂症的出现,使人产生种种离奇古怪的感觉。由于致幻物质生物硷成分不同,以致人体失能后产生不同的症状来。

  军用失能剂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植物致幻、失能之谜逐渐被揭开。科学家们发现很多化学物质都具有失能致幻作用,有的比植物的致幻失能作用还厉害,微剂量即能使人精神失常。这一发现很快引起军界的广泛注意。

  1958年12月3日,美陆军少将少姆贝尔格,在纽约为一次会议放映“猫和老鼠”的影片,使观者为之愕然。电影帷幕拉开,出现的是一只凶猛的猫,口衔着一只老鼠。紧接着的第二个镜头,凶猛的猫变得软弱无力,当老鼠出现在面前时,猫不但不跃上去捕捉,反而显得特别惊慌,吓得全身发抖,最后竟狼狈逃跑了。

  捕鼠的能手怎样变成了惧鼠的懦夫呢?这就是失能性毒剂的功效。英国曾经对正在进行野战训练的海军士兵进行实验,士兵中毒后5分钟失去正常人的神志,开始傻笑,半小时出现健忘症状,把过去的一切忘得一干二净,50分钟后开始神经错乱,纷纷把枪甩掉,打架的、爬树的、捉鸟的……无奇不有,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从1962年开始,美军将失能性毒剂正式装备部队。其中有代表性的毒剂是毕兹(BZ)。它是一种白色或黄色的无味的粉状固体。它挥发度小,化学性质稳定,不溶水,能使水源染毒。毕兹主要通过呼吸道引起中毒。中毒以后,人的反应迟钝,出现昏睡、行动不稳、皮肤潮红、瞳孔散大、心跳加快、体温升高等症状,使人暂时失去正常的活动能力,对周围的环境不能作出有效的反应,无法完成军事任务。1969年8月,在印度支那战争中,越军某部在824高地战斗中歼灭了大量美军后,指挥员决定留下5人继续战斗,其他人员下山运送弹药和取水。此时美军炮火又向824高地猛烈轰击,附近的越军观察哨发现824高地有淡黄色烟雾,即报告了指挥所。指挥所用电话通知824高地时,已无人接电话。当一个下山取水的战士返回时,听见阵地上有美军的说话声,即隐蔽在一棵大树后观察,很快感到疲倦,四肢无力,昏睡了50分钟,醒后向指挥所报告,越军向824高地炮击。次日越军占领824高地时,5名士兵已死亡,他们身上的刀口不是站立时拼刺刀的痕迹,而是倒下被刺的刀痕。

  失能性毒剂的研制工作一直在迅速发展。美军从70年代开始,又在寻找一种高效、多途径的失能剂,有望候选的是EA3834,其特点是失能作用强、生产简便、价格低廉,可与某些添加剂配伍使用,既能通过呼吸道吸入中毒,又能通过皮肤吸收中毒。目前,一些国家对双效作用(精神失能和躯体失能)的失能剂颇有兴趣,用不了多久,新型军用失能剂将会走出实验室,逞凶于武林。

 

Number : 8266 

Title :滴水之恩

作者 :唐敏

出处《读者》 : 总第 151期

Provenance :黄金时代

Date :

Nation :中国

Translator :

  紫红色的天空渐渐变得暗黑,我握着桑木棍,孤单地走在村路上。

  来时搭的是一辆热热闹闹的赶集的班车,到乡场便去寻据说矗立在附近田野中的“字库”古塔。

  第一次到这个金黄菜花亦开亦败的陌生乡间,绕过好些小桥流水人家,才找到了青麦田里残存的白色石塔。再弯弯绕绕寻回先前下车的小街时,墟场早已散尽了。

  街角凉粉摊前头裹苗帕的老妇人的回答更叫我失望:“班车一点过就没有了,要是你早些到,还可以搭摆摊的货车。”我知道那种货车,拖拉机的拖斗上堆满货包,人坐在高高的包垛上,一不小心便会被甩下车来。

  现在,便是那样的车,我也情愿冒险搭乘了,然而,这会儿,什么车也没有了。

  “在那里住一晚,明早再搭班车走嘛。”老妇人指指对面一家写着“迎宾旅馆”的木楼对我说。

  但我无论如何也得赶回去,明早还得上班呢。

  走30多里路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我根本不认得返回的路径。老妇人指点我沿这条乡路一直朝东走,别走岔路就可以走回去了。

  “小心哟,这个季节山里有蛇。”她顺手砍下一截桑木枝给我。

  雷声从远处沉沉压过来,闪电在天边耀眼地勾勒……

  我一边走一边看有没有经过的车可搭。

  一辆卡车嘶吼着爬上山坡。我在路边挥手,司机不知是怕麻烦还是没看见,从我身边呼地开了过去。

  山下沟坳里,几户人家的窗格透出昏黄的灯光来。雷声越滚越近,大雨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瓢泼而下。只得加紧步子,快快地走在窄路中央,担心蛇会蓦然从路边草丛间钻出。

  终于又有一辆小拖车开来了,这次被我拦在了路中央。

  车停下来,我跑到驾驶室窗下。

  没想到,司机竟会是那个人。

  去年夏天刚在山区小镇见习期间,有一天将散集,在街上闲逛时看见了他。

  当时,他衣衫不整地斜靠在土墙根下,胡须很长,头发蓬乱,无神地半翕着眼。人们在他身边窃议着,却不愿多事,怕帮助这样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会惹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这个潦倒的人并没有在面前放一只乞讨钱币的碗,但我确信,他一定是又渴又饿了。几步之外有个茶水摊,还卖着白糕,我去买了一杯水一块糕递给他。

  他无神的眼并没有因我的热心而闪亮,他甚至不抬眼看一看,自顾自吞食起来。

  “快散集了,要去哪里,你也该去了。”我规劝了那个流浪汉一句,便走开了。

  已过了几个月,眼前这个人虽然整洁而精神,我还是认出了是他。

  “去马山吗?”我焦灼地问。

  “去马山?”他迟疑了一会,让我上车。

  道着谢坐进驾驶室。小拖车颠簸着,他燃着的烟头,红红的亮点忽明忽灭。

  “你是马山人?”他问。

  “不是,我在那儿见习。”

  他有点失望:“我倒曾遇到过一个马山人呢,那真是个好人。”

  “你去过马山?”

  “去过。”

  话题断了,黑暗中,他似乎笑了笑。

  四周静静的,只有雨点叩窗的脆响。他忽然说:“说起来那次去马山,怪难为情的。那时我赌输了,输得精光,被撵出来,流落到马山,有个人给我水喝,给我吃的。可惜我不认得她,要不,真得好好谢她。”

  “就为了那个人送你一点水一点吃的吗?”

  他不屑地看我一眼,深深吸口气:“你不懂,我那时候心灰意冷,没脸回家,她劝我:‘快散集了,要去哪,你也该去了。’我听了她的劝告,回家了。唉,我真的说不出的感谢她,要不是她那一杯水一块糕一句话,我现在还不晓得会怎样呢。”

  他没有认出我来。我心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悦,想不到那件小事会对他帮助那样大。

  我决定不提看见他潦倒情形的就是我,每个人都有尊严,我要让他拥有一份完整的助人的快乐和自豪。

  “我也很感谢你,要不是搭上你的车,这会我还在山路上挨雨淋呢!”

  他听了果然高兴:“其实你也不用谢我,要谢该谢那个给我水喝的人。那次之后,我才晓得,人有时候是多么需要旁人帮一把。”

  “马山到了!”他刹住车。

  我道着谢,请他下来喝杯热茶休息一会,他一边倒车一边说:“我还得赶回去运货呢本来,我的车是不到马山的。再见!”

  没想到,爱心热心这枚风信子这样快就传来我身边。

  夜色中,雨滴在脸上,溅出了大朵大朵亮丽的水花……

 

Number : 8267 

Title :另一种珍爱

作者 :乔叶

出处《读者》 : 总第 151期

Provenance :中国青年报

Date :1993。11。6

Nation :

Translator :

  学会爱自己,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它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为强壮。

  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并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