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魂镜+番外 作者:胭脂醉红妆1(潇湘vip2014.4.14完结)-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个庶出,母亲又是个卑贱的妓子,纵然是县令的血脉,但虞千夏的日子未必好过,倒像是寄人篱下的乞丐,身份比寻常雇佣的下人还要卑贱。若不是老太太偶有怜悯,恐怕早就荒野埋骨了。
虽然有老太太,也就是县令的亲娘照顾着,下人和主子明里不敢做什么,背地里却还是使劲地拿虞千夏当下人使唤,有时候,甚至恶意的,换着法地折腾她。由正室夫人顶着,老夫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更不要寄托什么希望于她那个打出生就没来看过她的爹。
洗完了衣服,早就过了晚膳的时间了,虞千夏捧着一些冷菜剩饭囫囵吞枣地吃了几口,就打算去自己的房间尽早的休息。
还没有拐进正堂,却看见一身绫罗绸缎的虞家大小姐一步三扭地从房间里出来,一看到虞千夏,眼中闪过一抹嫉妒,继而双眼就被厌恶所笼罩了,她挥了挥手中的香帕,装模作样道:“哎呦,这是哪里来的乞丐,好臭,好臭,臭死了,春香,还不给本小姐点个熏香好好地熏熏,免得这个屋子进来一股骚臭。”说完捂着鼻子使劲地用香帕扇着风。
这便是正室所出的大小姐——虞凤娇,和她的母亲同出一气,很是讨厌妓子所生的虞千夏,老是当着她的面冷嘲热讽,说因为她母亲的妓女身份,愣是拉低了正室夫人——县令夫人的身份,是她们虞家的耻辱,抹不去的污点。
习惯了大小姐的刁难,虞千夏赶紧低下头,想要就这么错身绕过她。因为她的出身,她已经习惯了别人对她的白眼和厌恶。在这个朱红大门里,是没有人会站出来为她说一句公道话的。即使,他们是她的父亲、奶奶、姐妹。
看穿了虞千夏的心思,虞凤娇立刻挡住了她的去路:“怎么的,哑巴了,见到我竟然不用行礼了吗?”
因为洗了一天的衣服,虞千夏很累,整个人都快要散架了,双手被浸泡的冷水泡得浮肿,搓衣服的时候,轻易地搓下了一块皮,生疼。她本想要相安无事的度过今天,回到房间里一躺,一天就又这么过去了。但是,无奈的是,眼前这个描画着精致妆容,穿金带银的姐姐根本就不愿意放过她。
为了及早地休息,她伏低身子,向着大小姐行了一个礼:“姐姐,明早还要去法华寺静香,刚才奶奶已经找人来传过话了,我想要尽快的休息。”
“姐姐?谁是你姐姐!”对面的女人马上来了火气,“你这样的身份,哪里配做我的妹妹,不要脸,想要尽快休息是吧?你的活做完了吗?”
“已经做完了。”被推了一下脑袋,眩晕的她,差点站不稳。
看着虞千夏在她面前卑微的样子,虞凤娇骄傲地仰了仰头:“春香,我房里的夜壶倒了没有?”对着想要直白回答的丫鬟,她一个劲地使着眼色。
名叫春香的丫鬟手中拿着一支点上的熏香,闻言回道:“禀小姐,还没呢。”
丫鬟一说完,虞千夏就知道了,虞凤娇肯定是要让她去倒夜壶来着,正准备认命,不远处却突然传来一阵咳嗽,两个丫鬟搀扶着一个手拄着拐杖、头发半白的老人过来。
“奶奶!”虞凤娇叫了一身,拉着老妇人的一只胳膊撒娇。老妇人拍了拍她的手,一边招呼虞千夏过来搀扶她:“千夏啊,扶奶奶回房歇息吧,明早还要出门给佛祖上香,我年纪大了不中用,要尽早地休息。”若是虞家人做得过火的时候,老夫人还是会挺身帮着这个庶女一把的。
“奶奶,你不疼孙女!”虞凤娇摇着老人的手,一阵不高兴。这府里,就奶奶把眼前的孽种当做爹的女儿,这么个卑贱的东西,也好意思来和她抢亲情吗?虞凤娇冷笑一声,“你不待见孙女了吗?怎么不让孙女扶你回去?”她一边说着,一边给贴身的丫鬟使眼色,意思是说,等她走后,记得让虞千夏去她房里倒马桶。
老妇人这次倒是铁了心思,神色未变,不知道为何竟然没有妥协:“乖孙女,听话,我有话要和千夏说,你也尽早休息,明天陪着奶奶去法华寺静香。这是我们虞家的规矩。当年你祖姥爷……”眼见着老人又要挖出成年旧事,已经听的耳朵张茧的虞凤娇终于妥协了。
她扁扁嘴:“静香,又是静香……”碎碎念着,就这么走远了。走之前还恶狠狠地看了虞千夏一眼。厌恶中,那嫉妒的神色却怎么也忽视不了。
------题外话------
周六的时候,还是传了两章,尽管存稿紧张,但怎么说,没有周六,只有之日的胭脂,还是很希冀周六的,两章,就两章,大家,周末愉快!
三 出门上香
扶着老夫人回了房间,虞千夏本想着早点回去自己的房间休息,手却突然被老妇人抓住了。老妇人摩挲着她不同寻常姑娘细腻,略带粗茧的手,唉声叹气了会:“千夏啊,你不会怨恨奶奶吧,明知道你过着怎么样的日子,却还是坐视不理?”
虞千夏摇了摇头。
老夫人的眼泪当即就下来了,捧着她的头,把她带进自己的怀里:“孩子啊,奶奶老了,心有余力不足,再说了,奶奶也希望咱们的府上能够少些争端。我要是偏袒了你,凤娇和她母亲恐怕都会心里不平。”
县令的夫人是大户人家的女儿,门当户对,嫁给县令一年,终于有了子嗣。怀着孩子的时候,她原本很幸福,却突然听说相公在外有了一个女人,还是个青楼里的花魁,差点咽不下这口气难产。她是个书香门第的女儿,相公却因为一个妓子怀了孕就要娶她过门。将来,她的子女还要和那妓子的孩子称兄道弟,不知要闹多大笑话。
听惯了外面的冷言热语,亲戚的嘲笑,逐渐的,这个本身带着骄傲的女人,也就看透了县令这个男人,变得刻薄起来。
“造孽啊,谁让我生了这么个儿子,哎,慈母多败儿啊,老爷说的果然不错!你和你娘有今天,也是我害的啊!”老妇人不禁老泪众横。千夏的母亲虽然是出身风尘,却也是穷苦人家的女儿,为了弟弟被卖进了花楼,只为了一口饭吃,逼于无奈。她虽然是青楼里出来的,人却相当的本分。这个老夫人是知道的。
不忍看着奶奶难过,虞千夏抬起头来:“奶奶,千夏都明白的。能够求一个温饱,千夏已经很满足了。能够自食其力,靠着劳动获得食物,有个容身之所,千夏已经很满足了。一日不劳,一日不餐,这样做,千夏也能求一个安心。”
可是,孩子啊,这可是你的家啊!你也是我的亲孙女,这个府里的千金小姐啊!老夫人颤动着下巴,心里的话却怎么也说不出口。对于这个亲情淡薄的县令府里,千夏恐怕是不当家看待的吧,所以才会说出一日不劳,一日不餐的话来。
这话倒是也没有说错,除了她这把老骨头,一只脚迈进棺材里的老婆子,整个府里谁还会正眼看她一眼。
老妇人眼中除了愧疚,就是满眼的怜惜:“千夏啊,今年过完年,你也就十五了吧,奶奶就给你寻一个好人家,嫁过去好好过你自己的日子。”
“奶奶……”
看着虞千夏露出寻常少女羞涩的表情,老夫人淡笑着摇了摇头,心里打定了主意。
清早,用过早饭后,朱红大门外的马车已经都收拾妥当,府里的女眷各自让丫鬟扶着上了马车。安着软垫的马车里,自然是没有留下虞千夏的位置的。正要跟着丫鬟随着马队走,老夫人的声音却传了过来:“你们哪个马车上还有空位子,给千夏留一个出来。”
县令夫人当即冷哼了一声,挺直了腰板,她那辆的马车里只坐了她自己和女儿虞凤娇,但是,她显然容不下虞千夏。虞凤娇摇了摇手中的扇子,心浮气躁道:“这什么天气?春香、夏荷你们上来,给我和娘打着扇子,热死了。”又上了两个人,原本空的位置也就没有了。
虞凤娇的意思很明确,既然马车里都还要上来人,她宁可让随身伺候的丫鬟上来。
虞千夏自然了解她的大娘和姐姐,多少年了,她都是这么过来的,也没有往心里去:“奶奶,千夏跟着对于走就好了,没事的……”
老太太的身子不好,随身带着伺候的一个老妈子,县令还不放心,请了一个大夫随身携带着,马车里也是坐了三个人,并不宽敞,看到这样的情景,老夫人深吸了一口气:“ 千夏过来,和奶奶一起坐。”
检查了每个马车,虞家的马车就这么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虞家的祖先是是普通小民,娶了普通人家的女儿,日子虽然穷,也算和睦,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忽而一年,丹凤国遭到外族游牧民的骚扰,边关起了战事,战火很快烧到了夫妻两在的乡镇,两夫妻平淡的生活顿时被打破,被迫去外乡逃难。
只是,这个时候,虞家祖先的发妻正好怀着孕,因为连日的奔波动了胎气,如果不及时搭救,就要一尸两命。外头大雨,夫妻两个急着躲避灾祸,离乡背井,一下子被逼到了绝路,如今荒郊野外怎么去找大夫救命。
他们逃到了当时的法华寺,那时寺庙已经传承了不知多少代,已经相当破旧。寺庙里只有一个敲着木鱼的老僧,门被撞开,他看到一身血污,一副亡命之徒的两人,没有惊慌,反而收留了他们。给他们拿出了食物,热水、棉被,供两人温饱。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恰逢乱世,能够出手接济的人少之又少,两夫妻都感受到了和尚无言的温暖。
一整夜,寺庙里都传来妇人难产时痛苦地嘶号,和着屋子外的电闪雷鸣,屋子里的人都心绪难宁。老和尚敲着木鱼,手中的佛珠越转越快,嘴中念着佛经,祈祷着妇人生产的平安。虞家祖先则是跪倒在蒲团上,不住地给菩萨磕头。
或许真是菩萨保佑,清晨的时候,妇人平安诞下了两个男孩,双胞胎。母子平安。这是奇迹啊,妇人难产,庙宇里没有稳婆,只有两个啥也不懂的男人,这孩子却自行就生了下来,母子平安。
虞家祖先一手环抱着儿子一个劲地给菩萨磕头,满口的菩萨保佑。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或许有人会说只是这妇人的命好,命不该绝,造化罢了。反正乡村野妇大多因为做惯了粗活,身强力壮,生孩子也是上天赋予女人的职责,又做什么就非要和鬼神联系在一起。
但是,论道妇人在法华寺佛堂所生的孩子,那可真是不一般。
多年后,虞家的祖先在环城安了家,继续做着田间的农民,过上了日子。他们两夫妻都是粗人,但是,两个孩子,却一文一武,仪表堂堂,一看就不是池中之物。
果然,十多年后,虞家的后代一个当上了宰相,一个做了武将,驻守边关。多年后,一把年纪的虞家祖先再次踏进了法华寺,只是那时候敲着木鱼的老僧已经不在了,有人说,老僧原本也是一个将军。他有一个深爱的女人,两情相愿,却最终无法白头偕老,他万念俱灰,出家为僧,长伴着古佛青灯,直到生命的尽头。
没有见到恩人,虞家祖先重塑了佛祖的金身,修缮了法华寺,这个不知矗立多少年的老寺庙焕然一新,进香的人的终于多了起来,香火鼎盛。
富不过三代,虞家虽然鼎盛过,出了很多的达官贵人,但最后还是没落了。到了虞浩阳这一代,凭借着先祖留下的人脉,他也只混了一个环城的县令做做,而且终日流连花丛,已经没有了多少的作为。但是,虞家祖先定下来的,每年去法华寺上香的规矩却一直保留了下来。
车轮碾压着尘土“咯咯”作响。在环城和法华寺之间,是一片荒郊,这也是当时虞家祖先投医无门的理由。
“也不知道奶奶是怎么想的,每年都要有这么一次出门,要是观音、佛祖这么神通广大,我们请回家里供奉,每天拜拜不就得了,还要这么舟车劳顿、劳师动众地出一趟远门,这荒郊野外的,风吹日打,我的皮肤……”虞凤娇的声音远远地传来。
她没有说完 ,想当然的,也许是县令夫人制止了她的话。但他们的话,还是一五一十地进了后面的马车。老夫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她何尝不知道请个观音来家里方便,但是,祖先定下的规矩,活了那么一把年纪,用意她还是明白的。祖先就是要告诫后人不要忘本啊!不可忘恩负义,不可坐享荣华、乐不思蜀。
茂密的森林带了一股清凉,荒无人烟的林中却多少带了点前尘未卜的森冷。林子盛大,却闻不到鸟鸣之声,和上次来鸟鸣声幽的意境相差甚远。马车的马夫咽了一口口水,车中的人也停止了交谈,觉着有点诡异。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