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爱弥儿 >

第10章

爱弥儿-第10章

小说: 爱弥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急了,好象是担心他们自己不会学说话似的。这样草草率率地着急一阵,是会产生一个
同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正好相反的效果的。他们将因此而说话说得更迟,说得更乱;过分
地注意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就会忽略要他们咬清音节发音:由于他们懒于把嘴张得大
大的,结果,他们当中有些人终生发音都有毛病,说话也没有条理,使别人几乎听不懂
他们到底说些什么。
    我同乡下人一起生活的时间很多,但是从来没有听见他们当中有哪一个男子或妇女、
男孩或女孩是卷着舌头发“R”音的。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农民的发音器官的构造跟
我们的不同?不,是由于他们经过了不同的练习方法。我的窗子前面正好有一个土坡,
这一带的小孩子常常聚集在这个土坡上玩。尽管他们离我是相当的远,我也能清清楚楚
地听出他们说些什么;我常常回忆他们的话,以便用来写这本书。我的耳朵天天都使我
搞错他们的年纪;我听到的是一些十来岁的孩子的声音,可是我一看,全是三、四岁的
孩子的身材和面孔。不单是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经验,而且,来看我的一些城里人(我和
他们谈起这件事情)也同我一样地搞错了。
    其所以产生这种结果,是因为城里的孩子一直到五、六岁的时候都是在房间里由保
姆照管着的,他们只要在嘴里叽叽咕咕地讲一下,别人就可以听见他们了;当他们一动
嘴唇的时候,听起来也是很费劲的,而别人教他们讲的话,他们学也学得不好,因此,
经常在他们周围的那些人,只要注意一下,就可以猜到他们想说什么,用不着去听他们
究竟说了些什么话的。
    在乡下的情况就不同了。一个农家妇女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在她孩子的身边的,所以
他不得不学会要非常清楚和大声地说出他需要别人听他所说的话。在田野里,由于孩子
们到处分散,远远地离开他们的爸爸、妈妈和其他的孩子,所以要练习使远处的人能够
听见他所说的话,要练习估计用多大的力量发音才能传过他和听话的人之间的距离。他
就是这样认真地学习发音,而不是在留心照料他的保姆的耳朵边上结结巴巴地嘟哝几声
就完了的。当你问一个农家孩子的时候,也许他羞得不敢回答你,但他要说,他就说得
很清楚,不象城里的孩子需要保姆做他的翻译;不经过保姆的翻译,就听不懂他牙缝里
咕噜咕噜地说些什么。
    在长大的时候,男孩子进了中学,女孩子到了女修院,就会改正这个缺点;结果,
男孩子和女孩子一般都比一直是在自己家里培养起来的孩子讲话讲得更清楚些。但是,
使他们不能学会象农民那样发音的原因是,他们必须在心中记住许多的东西,必须高声
背诵他们所学的课文;因为在学说话的时候,他们养成了结结巴巴讲话,随随便便发音
和发音不准的习惯,所以在背诵的时候就更为糟糕;他们要费许多气力才能找到他们要
背诵的辞句,所以只好把辞儿的音节拖得长长的:当记得不牢靠的时候,要舌头说话不
结巴,是不可能的。这样一来,他们就养成或保持了发音上的毛病。你们以后可以看到,
我的爱弥儿是不会有这些毛病的,或者,至少是不会由于上述的原因而染上这些毛病的。
    我承认,一般平民和乡村居民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他们讲话的声音之高,往往超
过了实际的需要,由于发音过于准确,因而使他们的语音也就过于粗笨,他们的腔调太
重,他们不善于选择辞儿,等等。
    但是,第一,我觉得这个极端比另一个极端的坏处要少得多,因为谈话的头一个法
则是要别人听懂你讲的话,所以我们说话的最大的缺点,就是说了而别人听不懂。夸自
己没有一点儿腔调,也就是在夸自己失去了语句的优美和力量。腔调是我们所谈的话的
灵魂,有了它,所谈的话才动人和真实。腔调是不象我们所说的话那样骗人的;也许就
是这个原因,受过许多教育的人才那样害怕它。由于养成了不管说什么话都是那个腔调
的习惯,所以也就会惯于嘲弄人而不使人觉得他在嘲弄。在谈话中既然是忌带腔调,跟
着也就产生了可笑的、装模作样的、迎合时髦的谈话方式,例如我们在宫廷的少年当中
所见到的就是这种谈话方式。正是谈话和举止方面的这种装模作样的样子,才每每使法
国人在其他国家被别人看起来觉得是很讨厌和无聊的。他在谈话中不仅是没有腔调,反
而装着一副样子。这不是讨人喜欢的办法。
    人们是多么耽心地害怕孩子们染上这些语言上的小毛病,其实这些毛病是一点关系
也没有的,而且是轻而易举地就可以加以预防或纠正的;但是,由于你使得他们讲话哑
声哑气、慌慌张张、羞羞答答,由于你不断地批评他们的声调,挑剔他们所用的字眼,
因而染上的毛病,是绝对没有办法矫正的。只学会同娘儿们讲话的人,对一团士兵讲话
就会讲得大家都听不懂,他的话就不能压制暴乱的人群。因此,首先要教孩子们对成年
的男人讲话,将来,在需要的时候,他们是知道怎样对妇女们讲话的。
    你的孩子在乡村生活的无拘无束的环境中长大起来,就会有一付更响亮的嗓子,就
不会象城里的孩子们那样染上讲话结结巴巴的毛病,而且还不会学到乡下人讲的辞汇和
声调,即使已经学到的话,至少也是易于改正的,只要老师从他一生下来就同他一块儿
生活,一天一天地逐渐不让外人同他在一起,就可以用自己正确的语言防止和消除乡下
人的语言的影响。将来,爱弥儿所讲的法语,同我所讲的法语完全是同样的纯粹,但是,
他讲起来比我讲得更清楚,发音也比我好得多。
    正在学话的孩子,应该只听他能够懂得的话,应该只讲他能够咬清音节发音的辞。
他在这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可以使他一再重复发出同一个音节,以便练习更清楚地把
它发出来。当他们显得结结巴巴地讲不明白的时候,你用不着费多么大的劲去猜他们说
的是什么。企图别人老是那样听他所讲的话,也是一种驾驭他人的表现,孩子们是不应
该有这种在他人之上的想法的。你只须十分注意地满足他的需要就够了;应该由他来努
力使你懂得你还没有听懂的话。我们不应该硬是要他讲这讲那的,随着他愈来愈感到说
话的用处,他自己就会好好地学讲话的。
    是的,有人说,开始讲话非常迟的人,是绝对不如其他的人讲得那么清楚的;但是,
这并不是因为他们讲话讲得迟,他们的发音器官才受到障碍,恰恰相反,正是由于他们
生来发音器官就有障碍,所以很迟才开始讲话,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缘故的话,他们为什
么讲话比别人迟呢?难道是他们讲话的机会少,我们鼓励他们讲话的时候少吗?恰恰相
反,人们一发现他们很迟都还不能讲话,是深感不安的,因此就煞费苦心地教他们讲,
结果,比教那些很早就能咬清音节发音的孩子,花费的气力还多;这种不适当的急躁的
做法,将大大地使孩子讲话讲得很乱;只要我们不那么着急,他们是有时间练习讲得更
完善的。
    有些孩子,由于你硬要他们说这说那,结果,使他们既没有时间好好地学习发音,
也没有时间把你教他们说的话好好地拿来想一想;如果不这样做,而是让他们自己去学
习,他们首先就会练习最容易发的音;在逐渐加上用手势向你表达这些语音的意思的过
程中,他们就会向你说他们的话,而不说你的话:这就可以使他们只有在把你教他们的
话弄明白以后,才会学它们。由于他们不急急忙忙地就把你教给他们的话拿来使用,所
以他们开头要细细体会一下你所说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有当他们认为已经把其中的
意思弄明白的时候,他们才会采用。
    你们十分急躁地要孩子还没有到年龄就学会说话,其最大的坏处,不在于你们最初
向他们所说的话和他们自己开头说的那些辞儿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思,而是他们所理
解的意思跟我们的不同,而且,我们还觉察不到其中不同的地方;以至在表面上看来,
他们好象是回答得非常正确,其实他们并没有懂得我们的意思,而我们也没有懂得他们
的意思。我们有时候对孩子们所说的话觉得惊奇,通常就是由于这些模棱两可的话引起
的,我们认为他们的话里有某种意思,其实他们所说的不是那个意思。我觉得,正是由
于我们在这方面没有注意到我们所说的辞句在孩子们听来究竟是什么意思,所以才造成
了他们最初的错误;这些错误,即使在得到纠正以后,也将影响他们一生的性情。在下
一章中,我还有一次机会举出例子来阐明这一点。
    因此,要尽量限制孩子们的辞汇。如果他们的辞汇多于他们的概念,他们会讲的事
情多于他们对这些事情的思想,那就是一个很大的弊病。为什么乡下人的思路一般都比
城里人的思路更正确,我认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的辞汇没有那样的广。他们的
概念不多,然而他们能够把它们加以很好的比较。
    一个孩子,在最初差不多是同时全面发展的。他差不多是在同一个时候学说话、学
吃东西和学走路的。这正是他的生命的第一个时期。在此以前,他同他在母亲怀中的样
子没有什么差别;他没有任何心情,没有任何思想,几乎连感觉也是没有的;他甚至觉
察不到他本身的存在:
    他活着,但意识不到他自己的生命。

    奥维德:《哀歌》第1卷。
    
   ||ebook007

上一页    下一页


            


爱弥儿(第二卷)

第一节

        我们在这里开始谈人生的第二个时期,幼儿期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因为“幼儿”和
“儿童”不是同义语。前者包括在后者之中,意思是指“不会说话的人”,所以在瓦勒
尔…马克西姆的著作里我们看到有“幼稚的儿童”这种辞汇。不过,我仍然是按照我们
语言的习惯来使用这个辞,一直用到可以用其他的名词表明其年龄为止。
    当小孩子开始说话后,他们哭的时候就要少一些。这种进步是很自然的:一种语言
代替了另外一种语言。一到他们能够用语言说出他们所受的痛苦,只要不是痛得不能用
言语形容的时候,他们为什么要用哭来表示呢?所以,如果他们哭个不停的话,那就要
怪他们周围的人。即使爱弥儿说:“我痛了”,那也要痛得非常厉害才能使他哭起来的。
    如果孩子长得很聪慧,如果他天生就爱无缘无故地啼哭,我就让他白白地哭一阵,
得不到一点效果,这样,就可以很快地使他擦干他的眼泪。只要他在哭,我就不到他那
里去;他不哭了,我马上就跑到他的身边。不久以后,他呼唤我的时候就将采用停止啼
哭的办法,或者,要哭也至多只哭一声。因为,孩子们是根据信号的可以感觉的效果来
判断其意义的;对他们来说,没有其他一成不变的意思,因此,不论一个孩子受了什么
样的创痛,当他独自一个人的时候,除非他希望别人听见他在哭,他是很少哭的。
    如果他摔倒了,如果他头上碰肿了,如果他鼻子出血了,如果他的手指戳伤了,我
不但不惊惶地急忙走到他的身边,反而安详地站在那里,至少也要捱些时候才走过去。
伤痛已经发生了,他就必须忍受;我急急忙忙的样子,反而使他更加害怕,更加觉得疼
痛。其实,当我们受伤的时候,使我们感到痛苦的,并不是所受的伤,而是恐惧的心情。
我这样做,至少给他排除了后面这一种痛苦,因为,他一定是看我怎样判断他所受的伤,
就怎样判断他所受的伤的:如果他看见我慌慌张张地跑去安慰他,替他难过,他就以为
他这一下可糟了;如果他看见我很镇静,他也马上会镇静起来,以为创痛已经好了,不
再痛了。他正该在这样的年龄开始学习勇敢的精神,在毫不畏惧地忍受轻微痛苦的过程
中,他就会渐渐学到如何忍受更大的痛苦了。
    我非但不小心谨慎地预防爱弥儿受什么伤,而且,要是他一点伤都不受,不尝一尝
痛苦就长大的话,我反而会感到非常苦恼的。忍受痛苦,是他应该学习的头一件事情,
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似乎,孩子们之所以如此弱小,正是因为要他们受到这些没
有危险的重要的教训。即使孩子从上面跌下来,他也不会摔断他的腿;即使他自己用棍
子打一下,他也不会打断他的胳臂;即使他抓着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