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庄子译注于长春 >

第76章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76章

小说: 庄子译注于长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且你正在求名,我正在求利。其实名利,既不顺于理,又不明于道。我过
去和你在无约面前争论,说:‘小人力财而死,君子为名而死,他们之所以
改变自己的真情,变更自己的本性则不相同;乃至于抛弃自己的所应当做的
而殉难自己所不应当做的却是相同的。’所以说:‘不要做小人,要反求于
自然;不要做君子,要顺从自然的规律。是曲是直,看其自然规律。’面向
四方,随时变化,是是是非,保持你的圆转枢机。独自顺遂你的意愿,与道
周旋。不要专执你的行为,不要成就你的仁义,这将会失掉你的本能,不要
追求你的富贵,不要用殉难换取你的成功,这样将会舍弃你的天性。比干被
剖心,伍子肴遗嘱挖眼,这是忠的祸患;直躬证实父亲偷羊,尾生被水淹死,
这是守信用的祸患;鲍焦站立枯死,申徒狄投河自杀,这是清廉的祸患;孔
子见不到母亲,匡子见不到父亲,这是义的过失。这些事情从上代传下来,
下代还要传下来,以此为士大夫,端正言论,必定实行,所以才遭到它的灾
殃,受到它的祸患。”


无足问于知和曰(1):“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2)。彼富则人归之(3),归
则下之(4),下则贵之。夫见下贵者,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今子独无意
焉,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5),故推正不忘邪(6)?”知和曰:“今夫
此人以为与已同时而生(7),同乡而处者,以为夫绝俗过世之士焉(8);是专无
主正(9),所以览古今之时,是非之分也。与俗化世(10),去至重,弃至尊,
以为其所为也。此其所以论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不亦远乎!惨怛之疾(11),恬
愉之安(12),不监于体(13);怵惕之恐(14),欣欢之喜,不监于心;知为为而不
知所以为,是以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不免于患也。”无足曰:“夫富之
于人,无所不利,穷美究势(15),至人之所不得逮(16),贤人之所不能及(17), 
侠人之勇力而以为威强(18),秉人之知谋以为明察(19),因人之德以为贤良

(20),非享国而严若君父(21)。且夫声色滋味权势之于人,心不待学而乐之,
体不待象而安之(22)。夫欲恶避就(23),固不待师,此人之性也。天下虽非我
(24),孰能辞之(25)!”知和曰:“知者之为,故动以百姓,不违其度(26),是
以足而不争,无以为故不求。不足故求之,争四处而不自以为贪(27);有余故
辞之,弃天下而不自以为廉(28)。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29)。势
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30)。计其患,虑其反(31), 
以为害于性(32),故辞而不受也,非以要名誉也。尧、舜为帝而雍(33),非仁
天下也,不以美害生也;善卷、许由得帝而不受(34),非虚辞让也,不以事害
已。此皆就其利,辞其害(35)而天下称贤焉,则可以有之,彼非以兴名誉也。”
无足曰:“必持其名(36)绝甘(37),约养以持生(38),则亦久病长厄而不
死者也(39)。”知和曰:“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甚者也。今
富人,耳营钟鼓管笛之声(40),口嗛于刍豢醪醴之味(41),以感其意(42),遗忘
其业。。(43),可谓乱矣;该溺于冯气(44),若负重行而上也,可谓苦矣;贪财
而取慰(45),贪权而取竭(46),静居则溺(47),体泽则冯(48),可谓疾矣;为欲
富就利(49),故满若堵耳而不知避,且冯而不舍,可谓辱矣;财积而无用,服膺而不舍(50),满心戚醮(51),求益而不止,可谓忧矣;内则疑劫请之贼,外
则畏寇盗之害,内周楼疏(52),外不敢独行,可谓畏矣。此六者,天下之至害
也,皆遗忘而不知察,及其患至,求尽性竭财,单以反一日之无故而不可得
也(53)。故观之名则不见(54),求之利则不得(55),综意绝体而争此(56),不亦
惑乎!”
,苦体(,) 
'注释'

(1)无足:假托人名,不知足的人。知和,假托人名,知道适于清廉的人。
(2)人卒:人们,人众。兴(xing):兴趣,喜好。
(3)归:归附。
(4)下:甘为人下。
(5)意:通抑。
(6)忘:借为妄。邪(xié):不正当。
(7)此人:这种人,指兴名就利的人。
(8)绝俗过世:超越世俗的时代。
(9)专:专一。主,主见。正:取正。

(10)与俗:同俗。化世:世化
(11)惨怛(dá):痛楚,悲痛。
(12)恬(iian):安静。愉:和悦,喜悦。
(13)监:视、青。
(14)优惕,戒惧,惊慌。
(15)势:勇势。
(16)逮:及。
(17)不能及:不能赶上,比不上。
(18)侠,通挟,挟持。
(19)秉:把握,知:通智。
(20)因:用。
(21)享国:掌握政权。严:尊严。君父:君主。
(22)象:模仿。
(23)恶,厌恶。避:回避。就:就近。
(24)非我:不独有我,不独我。
(25)孰:谁。之:代声色、滋味、权势。
(26)度:节度,分寸。
(27)四处:指声、色、味、权。
(28)弃天下:放弃帝位。廉:清廉。
(29)反监之度:反过来察看有度无度。
(30)戏人:戏弄人,侮人。
(31)反:反面。
(32)性:本性。
(33)雍:和。
(34)善卷:人名。帝:帝位。
(35)害,有害于本性。
(36)名:名声。
(37)苦体:身受劳苦。绝甘:拒绝美味。
(38)约养:节约营养。
(39)厄:危险。
(40)管籥(yùe):乐器。
(41)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刍豢:食草的牛羊为刍,食谷的狗猪为豢。此处泛指牛羊
狗猪的肉食品。醒(lao):醇酒。醴:带滓的甜酒。
(42)感:撼的借字,动摇。意:心意。
(43)业:事业。
(44)侅(gai):噎住。溺:便溺。冯气:盛气,气满。
(45)取:带来。慰:通蔚,病。
(46)竭:精神疲竭。
(47)溺,沉溺。
(48)泽:肥,一说污垢。冯,满。
(49)就利:求利。
(50)眼膺:谨记在心,衷心信服。
(51)戚醮(jiAO):优伤焦急。
(52)内:在家。周,周备,楼疏:楼窗。

(53)单:通直,独,但。一说冈殚,尽。反:通返。故:事。
(54)观:观察。名:名声。
(55)利:利禄。
(56)纷意:缠绕意志,苦劳心思。绝体:残形伤生,牺牲身体。一本无绝字。
'译文'

无足问知和说:“众人没有不兴名求利的。他富有别人就依附他,依附
他就于心居他之下,居下就对他尊敬。有人居下就显出尊贵的人,是长寿、
体安、快乐之道。现在,难道你没有这种想法吗?是智慧不足呢?还是认识
到而力不从心呢?还是故意推行正道而不妄为呢?”知和说:“现在有这样
一种人,自以为和自己同时代生,同乡而处,就认为是个超过世俗的人。这
是一种内心无主见取正,不能观察古今时间的差别和是非的区别。与世俗同
化,离开自重,抛弃自尊,做自己兴名就利的事情。这样论到延长生命、安
适身体、愉悦心意之道,不是大远了吗?悲痛的疾病,安静的喜悦,不视其
形体;惊慌的恐惧,欣欢的喜悦,不视其内心。只知道去做而不知道为什么
去做,所以地位贵到天子,富有占据天下,却不能免除祸患。”无足说:“富
有对于人,无所不利。穷尽完美和究尽权势,至人不能得到,圣人也不能达
到。挟持别人勇敢和力量来增加威势,拿别人的智谋来增强观察问题的能力,
用别人的品德当作贤良,不享有国土而威严如君主。况且声色、滋味、权势
对于人,心不等学习就爱好它,身体不等模仿就感到安适。欲求、厌恶、避
害、就利,本来不用老师教导,这是人的本性。天下人虽然非难我,准能失
掉这些呢!”知和说:“有智慧的人做事,行动以百姓为基础,不违背民众
为原则,因此知足而不相争,无所作为,所以不贪求。不知足,所以才贪求
它,争夺声、色、味、权,而自己却不认为是贪求。有剩余,所以有辞让,
抛弃占据的天下之财而自己也不认为是清廉。清廉和贪求的实质,并不是受
迫于外物,反过来要察看网心是否有度。权势达到天子,而不拿权贵作为资
本,骄做对待别人;财富占有天下,而不拿财富戏弄人。计算其祸患,考虑
其反面,认为有害于本性,所以推辞而不接受,并不是要以此追求名誉。尧、
舜做帝王而和睦,并不是在天下推行仁政,而是不以追求美而损害性;善卷、
许由可得帝位而不接受,并不是虚伪地对待辞让,而是不以政事损害自己。
这些都是趋利避害,而天下人称赞他们是贤人,就是说他们虽然有趋利避害
的思想,他们并不是以兴名沽誉为目的。”无足说:“一定要保持其名声,
身受苦累拒绝美味,节约营养以维持生命,就是象久病危险而不死的人。”
知和说:“平均是福,多余是害,凡物没有不这样的,而财富更是如此。现
在的富人,耳朵要听钟鼓管籥的声音,嘴巴要尝牛羊狗猪甜酒的滋味,以感
受他的情意,遗忘他的事业,可以说是昏乱了。沉溺盛气之中,好象负重走
向上坡,可以说是劳苦了;贪财而带来敝病,贪权而带来竭尽精神,居静则
沉溺,体肥则骄满,可以说有疾病了。为了求富趋利,所以积累财富高过墙
也不知足,并且骄满而不舍,可以说是耻辱了;积累财富而无用,衷心信服
而不知舍弃,满心忧伤着急,追求增多而不知止,可以说是忧虑了;在家里
就疑虑盗贼来窃取财物,在外面就畏俱寇盗的伤害,在家周备楼窗严防,在
外不敢单独行动,可以说是畏惧了;这六种,是天下的最大祸害,大家都遗
忘掉而不知明察,等到祸患来到,想尽心思竭尽财产,只求象过去过一天好
日子,也达不到了。所以,想看那种名声看不到,想求得利禄得不着,缠绕


意志牺牲身体去争夺名利,不也是迷惑吗!”


说剑

'题解'

《说剑》以义名篇。“说剑”指庄子为赵文王说剑一事。有人说《说剑》为伪书,
实不可从。此篇内容并非与庄子思想无关,它的主旨在于说明为政当无事,以无为而治就
会得到治理,可说是《应帝王》篇观点的继续。

在“昔赵文王喜剑”一段中,庄子以文王喜剑喻其为之政。在“太子乃使人以千金
奉庄子”段中,说明庄周轻物到“千金不受”而愿意去说服赵文王。在“太子乃于见王”
段中,以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喻治政的方法,说天子可以统治诸侯,诸侯可以称霸,
但都不是长久的统治方法,而庶人剑也只是一种世俗斗鸡之儿戏,不能达到统治的目的,
“大王安坐定气”暗指无为而治就可以达到治理目的了。于是文王三月不出官,剑士自毙
也就无事大吉了。
昔赵文王喜剑(1),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2),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

百余人,好之不厌(3)。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4)。太子惺患之(5),募左
右曰(6):“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7),赐之千金。”左右曰:“庄子能(8)。”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9)。庄子弗受(10),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太
子何以教周,赐周千金?”太子曰:“闻啊子明圣,谨奉千金以市从者(11) 
夫子弗受,俚尚何敢言。”庄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
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12),下不当太子(13),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
(14)?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
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剑
士,皆蓬头突鬓(15),垂冠(16),曼胡之缨(17),短后之衣(18),瞋目而语难(19), 
王乃说之(20)。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21)。”庄子曰:“请治剑服
(22)。”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王脱白刃持之(23)。庄子入
殿门不趋(24),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25),使太子先(26)?”曰:
“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27)?”曰:“臣
之剑,十步一人(28),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
曰:“夫为剑者(29),示之以虚(30),开之以利(31),后之以发(32),先之以至。
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33),就舍待命(34),令设戏请夫子(35)。”王乃
校剑士七日(36),死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
“今日试使士敦剑(37)。”庄子曰:“望之久矣(38)!”王曰:“夫子所御杖

(39),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40)。然臣有三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