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庄子译注于长春 >

第58章

庄子译注于长春-第58章

小说: 庄子译注于长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下君子所归依之人。现在他对于大道,连秋毫末端万分之一都未得到,还
知道怀藏其至言而死去,又何况那些与道相合的人呐!道看起来无形,听起
来无声,人们对它的种种议论,叫作暗昧不明,他们所论述之道并不是真道。”

于是泰清问无穷说:“您知道吗?”无穷说:“我不知。”又问于无为,
无为说:“我知道。”又问:“您所知之道,也有什么道理规律吗?”回答
说:“有”。又问:“它的道理规律是什么?”无为说:“我知道可处富贵,
可处贫贱,可以收敛,可以分散,这就是我所知道之道理规律。”泰清把这
话来问无始,说:“如果是这样,则无穷之不知道与无为之知道,究竟谁是
谁非呢?”无始说:“不知是对道知之甚深,知是对道所知极浅;不知是内
心悟道,知是只了解一点道的外在形式。”于是泰清仰天而叹说:“不知就
是知吗?知就是不知吗?谁能知道不用名言相状表述之知是什么?”无始


说:“道不可闻知,所闻知的都不是道;道不可见,所见者都不是道;道不
可言说,被言说出来的都不是道。需知创生有形万物的东西是无形的呀!道
与它的名是不相应的。”无始说:“有人问道而给予应答的,就是不知道;
就是那个问道之人,也是没听说过道。道是不能问的,有问也不应回答。本
不可问又要问,这种问是空的;本不应回答而回答,这种回答是没有内容的。
以没有真实内容的回答去对空问,如果这样,对外不能观察宇宙之无限,对
内不能了解道之根本。因此他不能超越有形之界域,不能逍遥于广漠之虚
空。”

光曜问乎无有曰(1):“夫子有乎?其无有乎?”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
貌(2),窅然空然(3),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4)。光曜
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5)。及为无有矣,
何从至此哉(6)!” 

大马之捶钩者(7),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8)。大马曰:“子巧与?有道
与?”曰:“臣有守也(9)。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钩,于物无视也(10),非钩无
察也。”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11),以长得其用(12),而况乎无不用者乎(13)! 
物孰不资焉!

'注释'

(1)光曜、无有:皆虚拟之名。
(2)孰,通熟。熟视:仔细观察。
(3)窅(yǎo)然:隐晦不明之状,亦为空寂之意。
(4)搏:触摸。
(5)有无:光曜无形体,听不到摸不着,故言有无。但还可以看见,未达绝无形迹之无无。
(6)为无有:既不执着于无,也不执着于有,而是有无双遗,超越二者,达到一个更高境界。此
种境界一般人是无从达到的。
(7)大马:官名,指楚国之大司马。捶:锻造。钩:剑名。
(8)豪芒:锋利有光芒。
(9)守:持守,毕生专心持守于此。
(10)于物无视:对别的东西部视而不见,一心只在造钧上。
(11)用之者:指打造钩的技艺。假:借助、凭借。不用之者:指平时于物无视,专注于此道。
(12)长:长期。
(13)无不用:于物皆不用心,而至于无无之境,达于至道之域,则万物无不资取于他。
'译文'

光曜问无有说:“先生是有呢?还是无有呢?”光曜没有得到回答而仔
细观察其状貌,隐晦空寂的样子,整天看它也看不见,听也听不到,摸也摸
不着。光曜说:”达到极致了,谁能至于此境啊!我能达到无,而未能达到
无无。及至超越有无之境。又从何达到呀!”

楚国大司马有一位造剑的人,已经八十岁了,造出之剑仍然锋利有光芒。
大司马说:“你是技艺高呢?还是其中有什么道理?”回答说:“臣有所持
守。臣在二十岁时就喜好造剑,对他物视而不见,不是剑就不去察看。”这
是造剑之技艺借助于平时的专注上,因此能长期得以熟练运用,何况于物皆
不用心而达于至道的人呢!万物谁不资借于他呀!


冉求问于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仲尼曰:“可。古犹今也。”
冉求失问而退(1)。明日复见,曰:“昔者吾问:‘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
曰:‘可,古犹今也。’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2),敢问何谓也?”仲尼
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3);今之昧然也,且又为不神者求邪(4)?无
古无今,无始无终。未有子孙而有子孙可乎(5)?”冉求未对。仲尼曰:“已
矣,未应矣(6)!不以生生死(7),不以死死生(8)。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9)。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10)?物物者非物(11),物出不得先物也(12),犹其有物也

(13)。犹其有物也,无已(14)。圣人之爱人也,终无己者,亦乃取于是者也(15)。”
'注释'

(1)失问:失去问意。心有所悟,不想再问。
(2)昭然:明白。昧然:胡涂。
(3)神者先受之:用空虚的心神先接受领会。
(4)不神者求:不神者指外界事物及道理。向外界事物道理去寻求验证,所以变得胡涂了。
(5)这句意思是,古有子孙,于是代代繁衍,今天才有子孙。如果古无子孙,今日也不会凭空生
出子孙。由此推证,古代和今天相同,今天即是古代的继续。
(6)未应:不要应答,待继续讲说下去。
(7)不以生生死:死者自行死去,新生者并不是使已死者复生。
(8)不以死死生:新生者自生,死去者也不是使新生者死去。
(9)待: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之意。死与生并不相互依赖,它们各有自己的体系。
(10)者:作之解。这句意思是:有先于天地就生成之物吗?
(11)物物者非物:生成物的那个东西,不是物自身,而是物之它体。
(12)物不得先物:被生成之物不能先于生成它的物而存在。譬如生物由细胞生成,细胞由分子
生成,分子由更小的东西生成等等,这样生物不能先于细胞,细胞不能先于构成它的分子,分子不能
先于构成它的更小原素,这样追溯下去,以至于无穷。如《齐物论》所说:“有有也者,有无也者,
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是没有穷尽的。在这无穷系列中,后一环节之物下能
先于前一环节之物存在,即是“物不得先物”。
(13)犹其有物:生成此物的物,上面仍然还有它的生成者。犹,依然、仍然。
(14)无已:没有止境。
(15)取于是:圣人即是取法于自然之理,故其爱人类无止境。是,指上面所说自然之理。
'译文'

冉求问孔子说:“未有天地以前的情形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可以。
古代和现今相同。”冉求不想再问而退去。第二天又来相见,说:“昨天我
问‘没有天地以前的情形可以知道吗?’先生说:‘可以。古代和今天相同。’
昨天我还明白,今天我又胡涂了。请问这是为何呢?”孔子说:“昨天你明
白,是用空虚之心神先加接受和领会它;今天又胡涂,则是向外界事物道理
寻求验证之故啊!没有古也没有今,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如果说以前没有
子孙而今天有了子孙,这样说可以吗?”冉求没有回答。孔子说:“算了,
先不要应答!死者自死,新生者不是使已死者复生;生者自生,死者也不是
使新生者死去,死生是相互依赖吗?它们并不依赖而各有体系。有先于天地
就生成之物吗?生成物的那个东西一定不是物自身,被生成之物不得先于生
成它的物而存在,生成物上面仍然还有生成者,生成者上面仍然有生成者,


是没有止境的呀!圣人的爱人类没有止境,也就是取法于此启然之理。”

颜渊问乎仲尼曰:“回尝闻诸夫子曰:‘无有所将,无有所迎(1)。’回
敢问其游(2)。”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3),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与物化者,一下化者也(4)。安化安不化(5),安与之相靡(6),必与之莫多(7)。
豨韦氏之囿(8),黄帝之圃,有虞氏之宫,汤武之室(9)。君子之人,若儒墨者
师,故以是非相■也(10),而况今之人乎!圣人处物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
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山林与,皋壤与(11),使我欣欣然
而乐与!乐未毕也,哀又继之。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
世人直为物逆旅耳(12)!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13),知能能而不能所不能(14)。
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15),岂不亦悲哉!至
言去言,至为去为(16)。齐知之所知(17),则浅矣。”

'注释'

(1)将:送。这句意思是,不送不迎,听其自然。
(2)游:指精神之出入自在。
(3)外化:随顺外物之变化而变化。内不化:内心平静安宁、恒定不变。
(4)一不化,恒常保持淡漠无心,即是一下比,有此则可与物化。
(5)安,习惯。这句意思是,不管化与不化,皆能习惯自处。
(6)靡,顺。
(7)莫多:不增益。循物之性,顺其自然,不予增减。
(8)豨韦氏:远古之帝王,又见《大宗师》篇。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之园林。
(9)囿、圃、宫、室:皆指帝王居处游息之所。圃比囿小、宫比囿小,室比宫小。居处之所愈小,
精神愈狭隘,道德愈衰落。
(10)■(jī ):和。这句意思是,儒墨二家之师,是非对立最难调和,古之君之亦能顺应调和,
何况今人之一般争论呢。
(11)皋壤:平原。
(12)直:但。逆旅:旅舍。
(13)遇:遭遇,接触。这句意思是,遇到则知,不遇则不知。遇有限,知亦有限。
(14)能能:能作到力所能及的。
(15)人之所不免:人有所知所能,亦有不知不能,不知不能是人所不能避免的。庄子认为有的
入却要强求避免,劳心弗力以自逞,为害生之道。
(16)至言去言:至道之言去掉言说。至为去为:至道之为去掉有为。
(17)齐:齐一。知之所知:靠主体与外界接触所得之知,是靠学习和教化所得有形迹之知,这
种知是浅陋的。
'译文'

颜渊问孔子说:“我曾经听老师说:‘不要有所送,不要有所迎。’我
请问如何能使精神出入自如。”孔子说:“古时之人随顺物化而内心安定不
变,现今之人内心游移不定而又执滞外物不能顺应其变化。能随顺外物变化
的,一定是内心淡漠安定之人。不管是变化还是不变,都能习惯自处,习惯
与其相顺应,参与变化而不加增益。豨韦氏的园林,黄帝的园圃,虞舜之宫
殿,汤武之宫室,居住愈狭小而道德愈低下。称得上君子之人,就是对儒墨
老师那样对立,也能使其是非相互调和,何况是对待今人之争论呢!圣人与


物相处而不伤害物。不伤害物的人,物也不能伤害他,只有无所伤害的人,
才能与人相交往。山林啊,平原啊,都能使我欣然快乐!快乐还没有完毕,
悲哀又继之而来,悲哀与快乐的到来,我不能抗拒,其离去我也不能阻止。
多么可悲,世人之心只是为悲哀欢乐提供之旅舍罢了!他们只知所遭遇到的,
不知所未曾遭遇到的;只能作到力所能及的,不能作到力所不及的。有所不
知有所不能,本来就是人所不能避免的。那些人强求避免人所不能避免的方
面,岂不也是可悲的公!至道之言去掉言说,至道之为去掉有为。想齐一人
们所得之知,则是浅陋的。


庚桑楚

'题解'

《庚桑楚》以人名篇。历史上有无庚桑楚其人有不同的看法。《汉书·古今人表》
中无其人,而《史记·老子列传》中则有其人。庄子以其人名篇说明实有其人,不能怀疑。

本篇的主旨是谈养生之道。庄子在“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南荣趎蹴然而坐”
和南荣趎复见老子的段落中,主要阐述了养主要以无为思想作基础。主张藏其身而反对尊
贤授能和先善于利,批判了尧舜的有为政治是人相食的根源。在“宇泰定者”和“道通其
分也”段落中,庄子提出养生之道的理论根据是“藏身于无”,养主之道的根本途径在于
养心。在“蹍市人之足”段落中,庄子主张养生的极点或最高境界就是一切缘于不得已,
指出自然的天性是生命的根本,归结于无为产生有为的观点上去。
老聃之役(1),有庚桑楚者(2),偏得老聃之道(3),以北居畏垒之山(4),其

臣之画然知者去之(5),其妾之挈然仁者远之(6)!拥肿之与居(7),鞅掌之为使

(8)。居三年,畏垒大壤(9)。畏垒之民相与言曰:“庚桑子之始来,吾洒然异
之(10)。今吾日计之而不足(11),岁计之而有余(12)。庶几其圣人乎(13)!子胡
不相与尸而祝之(14),社而稷之乎(15)?”庚桑子闻之,南面而不释然(16)。弟
子异之(1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