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fpa性格色彩密码解读][1][1].乐嘉.文字版-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接连向他表示“此等千年难遇的机会,
我来请客务必赏光”的意思后,这位蓝色友
人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到了门口,人山人海,等了很久,一边
寻觅退票,同时要接受他的轰炸:“这么冷的
天,哪儿能等到票啊?”“早就和你说了,不
行的吧,这不,白出来一趟。”“你这个人就
是这样的,总是突然袭击,上次就……”“在
这站着你不觉得很傻吗?你不觉得傻,我可
丢不起这个人!”
待坐下来一直到演唱会结束,我每每问他如何,他的回复基本套路就是“你说呢?这位置能看得好吗?”
“你觉得看不见脸的演唱会和买张碟在家里听有什么差别?”“明显年龄老了,也唱不动了,何必出来浪费
这个冤枉钱……”结果这个演唱会从头到尾,我被他无休止的抱怨给数落得昏头转向,伺候得好辛苦!
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蓝色从来没有意识到他们与生俱来的消极思维,配合上喋喋不休,唐僧式的喋
喋不休,抱怨的挑剔的唐僧式的喋喋不休,足以对其他性格产生摧毁性的打击。这种打击的核心在于——
破坏了他人美好的情绪,如果蓝色不能去除“没什么好”“哼,我不觉得”“还不如以前的”“我早就说过,
这么做不行吧”这类的口头禅,他们自己的生活也将沉陷在一片凄风苦雨之中。
蓝色通常用消极忧虑的态度预测未来,并且觉得这样的结局是注定的,无从改变,进而造成行动上的
不作为。不可否认的是,蓝色的韧性很强,但比起红色和黄色,他们缺少那种充满朝气和信心的蓬勃生机。
蓝色会因为过早看到了消极面和事物的宿命结局而全身不安,从而导致他们的犹豫、游移和自我保护。
… Page 158…
今年的确是第一,那明年怎么办?
蓝色好悲观和担忧,什么事都总使劲朝坏处想,做起事来很慎重,一失败或受损害就恐惧,又十分在
意周围人的评价,总是首先想到不要让人家在背后指指点点。而完美主义倾向又对自己丧失了最起码的合
理自信,在行为上容易呈现优柔寡断、忧心忡忡、畏首畏尾、踟蹰不前的特点。
DAVID 任职500 强销售总监,今年又是提前一个月完成了销售指标,在朋友为他举办的庆功宴上,所
有人开怀畅饮,惟独作为主角的他闷声不响,可所有人全是为他而去,他一个人不高兴,让大家非常扫兴。
后来问他原因才知道他的想法,“每年都是第一,今年又提前一个月完成,那明年只能再提前,否则就是没
有进步,标杆的形象也没有了,明年怎么办?”
担忧和罪恶感对于绝大多数蓝色来讲,是家常便饭的心态,他们自以为经常
做错事情,同时永远不停地在洗刷自己。蓝色在天性上追求凡事要更完美,这无
形给自己一道枷锁,直到有一天太紧了,很容易走向极端。这种强烈的不安全感
在《好兵帅克历险记》中是这样被批判的:“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情
上琢磨得越多就越容易出错。”
一个黄+红老公在上海市中心走过时发现小户型酒店式公寓发售,单价12000元/平方米,凭直觉马上
下了定金。回家汇报后,蓝色妻子面孔一板,开始发动滴水不漏的攻击:“你到底有没有调查过?你又没有
仔细了解过,为何那么爽快就付了定金?大脑为什么不先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急?万一以后租不出去怎
么办?价格这么贵,你以为转手是那么容易的事吗?报纸的消息,你怎么知道一定是真实的呢?你不知道
只要出钱就可以做托的吗?”
第二天这位妻子亲自去调查了该地区方圆三公里内所有的酒店式公寓,当晚9点到11点,她伫立在已
运营两年的另一酒店式公寓前,观察到住家灯亮仅有两成,据此推断出空置率高,出租困难的结论。凌晨
家庭会议,从政府的不利消息出台,到报纸上专家评论的房地产热下调,直至附近一公里内的同类房经营
困难,洋洋洒洒罗列一通,最终结论:绝不可买。为避免更大冲突,老公忍痛退掉。三个月后,房价涨为
15000元/平方米,两年后,准备去那看看在那开公司的朋友,人家说你还是甭来了,我怕你受刺激,现在
房价是40000元/平方米。
因为典型的蓝色很难去相信别人加上负面的思维习惯,他们总是会满腹疑虑。如果他去餐厅吃饭,会
担心厨房是否足够干净?食物会不会污染?到超市购物,肉类有多新鲜?鸡蛋放了多久?蔬菜上残留的农
药有多少?而且到处都有病菌,谁知道搭乘地铁的人会不会有SARS 病毒?禽流感要爆发,所以今后鸡鸭
鹅是肯定不能吃了;疯牛病泛滥,牛肉也只能暂停了;口蹄疫肆虐,猪肉必须全部隔绝,羊肉万一买的是
“多利”的亲戚,那不是也完了;这样看来只能喝水,水里面也放了太多的消毒粉,味道太重。不健康的
蓝色总是不愿面对现实,或者说不愿接触现实,总是对现实中的困难和危险感到恐惧,对未来感到悲观,
对自己缺乏信心,逃避现实,就像契诃夫笔下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胡闹!人是能用颜色分析出来的吗?
蓝色在科学家和研究者的群体中数目最为庞大,这与蓝色的刨根究底和怀疑精神是紧密相关的。巴尔
扎克曾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在怀疑理念的驱使下,人类才会不满足于权威的
现存的事物和规律,才能发现问题,找出谬误。所以说,伽利略确定“怀疑乃发明之父”。同样,蓝色的特
质一旦过当,自然成为疑心病的最大患者。
… Page 159…
很多蓝色口里经常说:“怎么可能性格是天生的呢?”蓝色经常可能会因为对这一句话的怀疑,将本书
所有的一切全盘否定。因为蓝色的“怀疑主义”,他们自然而然排斥新事物。他们对新生事物虽然也有兴趣,
但不愿率先尝试,加上遇见任何事情首先总是消极思维,不容易信任别人,有时候自己也觉得很累。为此,
我建议所有参加研讨会的朋友分享给家人,以观察不同性格的可能反应。你能想象典型蓝色的反应吗?
毫无疑问,红色最容易立即对这个新的话题打成一片。典型的红色大多常见“是吗,那你分析分析我
是什么颜色的啊?”红色的另外一种反应是调皮式的“嘿嘿,我告诉你,我很复杂的,我是矛盾性格,你
分析不出来的。”无疑,红色是四种性格中,最热衷于让别人来分析他们自己的。
假使你遇见的是黄色,那你是免不了被教训的了。“我还需要分析吗,我已经很完美了。就凭你?想分
析我?你还嫩了点。得了,甭说了,让我来告诉你星座和面相怎么来看人……”黄色的倚老卖老和强烈的
批判性,让他们常以老大自居,或期待通过批判来表示他们的能力和懂的东西比你要多得多。换句话来说,
我教你还差不多,怎么会轮到你教我呢?
还是绿色够幽默,绿色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听你分享你的喜悦,心里想“人有什么好分析的,还不是一
个鼻子两个眼睛”,然后听着听着就睡着了,也不来反驳你,但也没多大兴趣——我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关
系呢?你说我是什么颜色,我就是什么颜色。另外一种绿色的反应是,“喔,性格分析?不错啊,好的,听
听看。嗯,有点意思。原来我是绿色啊,绿色,不错啊,环保主义者,也蛮好的。反正你不给我带绿帽子
就行了。”
蓝色的批判性不像黄色那样只批判别人不批判自己,他们批人批己。他们批判他人时也不像黄色那样
犀利直接,首先是以怀疑的面目出现,进而才会上升为内心抗拒和挑剔“。人如此复杂是颜色能分析出的吗?
四种,我看用四十种也分析不出来,又上当受骗了吧!和你说过多少次了,外面的东西不要轻易地去相信,
你怎么这么容易就相信了呢?要和你讲多少次啊?脑子也不多想想,外面骗就是骗你这种人,知道哇?”
… Page 160…
沉溺往事 郁闷难解
把痛苦进行到底
红色的情绪化在前章我们已有所领教,除了红色以外,在情绪化惊天动地的大军当中,蓝色是一支毫
不逊色于红色的力量。虽然在发作方式上不像红色那样惊天地泣鬼神,忽上忽下左右摇摆,有举座哗然之
效,却也凭借其“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方式,经常在莫名其妙中拉下面孔或流下眼泪。
更有甚者,一旦进入到沮丧情绪,要想走出,势比登天。
初学性格色彩,不少人多以为黄色在“情绪化”方面犹胜蓝色,此乃大大误区!蓝色对于原则和尊严
的强烈诉求,时常会用“士可杀不可辱”的情绪力量来支配自己的行为;而黄色却肯为达成目标受胯下之
辱。黄色“情绪化”其实本质是暴躁。所有“情绪化”的性格以天性来讲,势必要具备一个先决条件,即
情感高度丰富,正因为此,才会物极必反。在四种性格的对比中,红色和蓝色的情感更加丰富,两者一个
在外部表现,一个以内心细腻见长。同样,当他们情绪化时,红色的波动比较显性和大幅度;而蓝色却是
持续步入熊市,而且颇有一熊到底的架势。
比之红色很容易“跳出悲痛外,不在失落
中”的快速情绪波动,蓝色更多活在历史和过
去当中,长期无法走出低谷和振作起来,让周
围的人也是苦不堪言。
在平抚心灵创伤方面,红色没那么麻烦,他们
的开放心态决定了他们对外界没有太多的戒备心
理。所以,并不因受到刺激而感到恐惧,变得缩手
缩脚或不敢轻举妄动。他们照样保持着对外界事物
的兴趣,并且能够将兴趣从一件事情(或人)上迅
速地转到另一事情(或人)上,情绪也随着这种转
移而恢复正常,几乎让人看不到受刺激后的强烈痕
迹。而蓝色要想恢复,时间一般比较长,而且即便
心情平复以后,心底的某个角落总还会留有一小片
阴影,久久挥之不去。
蓝色情感世界的四个层次
小学音乐课时,老师叫我上台唱歌,结果动作
过猛力气过大,裤裆爆裂,全场同学立马狂笑,尴
尬之下回家换了行头,下午重返,仍旧意气风发若无其事;而蓝色同学裤子前门有一粒未扣被台下发现,
从此精神重恙,即使二十年后,每每在公司台上发言,立定后总是先低头偷望,方可继续。蓝色对于过去
如果始终无法以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他们将永远“一日被蛇咬,时刻怕井绳”。
一个红色老头和蓝色老太结婚35年一路磕碰,终于有一天老头无法忍受,提出分手。60岁的人了,
各位,若不是有天大的折腾,老头也不会提出离婚。而老太事实上非常爱老伴,但口里从来不讲,只会自
己折磨自己,临分手时,老太只提了一个要求,“你再陪我到苏州去玩一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