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译注-第3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嘀荽淌纷嗲彺ㄍ踔展徘菔扌校魉南兀埠脱ο夭辉谒髦凇!逗褐尽房す煜厝舾桑栽⒊梢院笾疲纯删菀圆荡病!贝搜钥尚拧"谟簦焊涸鸺嘤墓僭薄"勰刘梗悍胖怼:I希汉1摺"堋洞呵铩吩铀担骸敖馐汀洞呵铩返母骷已怠0础洞呵铩肺浊鹚彻谋嗄晔罚笪寮揖渲弧R蛟蛟迹灰紫曛煊凶笄鹈鳌⒐蚋摺⒐攘撼嗟任髯ⅲ右越馑担沓扇椋础洞呵镒笫洗贰ⅰ豆虼贰ⅰ豆攘捍贰U饫锏摹霸铀怠钡敝复恕"菪⒔鳎盒⑺辰魃鳌"藿ㄔ汉何涞奂次缓蟮牡谝桓瞿旰牛ㄇ140—前135)。⑦贤良文学: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有时简称“贤良”和“文学”。建元元年的十月,由武帝亲自招考贤良文学,董仲舒等一百余人前来应考。⑧博士:学官名。知识渊博,学有专长者得任此职,以备天子所用,或传授弟子。文帝时就已设《诗经》等博士,武帝建元五年乃设五经博士。⑨上意:皇上的心意。⑩元光:汉武帝第二个年号,(前134—前129)。元光五年即公元前130年。(11)推上:推举。(12)让谢:退让谢绝。(13)西应命:到西边的长安去接受皇帝的诏命。(14)以:因为。罢归:罢官归来。(15)更:改。(16)固:坚决。(17)对策:指应考的贤良文学等人回答皇帝所提的治国方策。(18)第:名次。(19)奏:进。(20)擢:提拔。(21)通西南夷:武帝元光年间,唐蒙和司马相如等出使西南夷,夜郎等归附汉朝,汉在上述地区设立犍为郡等。详见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22)苦:感到困苦。(23)盛毁:极度诋毁。
弘为人恢奇多闻①,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②,人臣病不俭节③。弘为布被,食不重肉④。后母死,服丧三年。每朝会议,开陈其端⑤,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⑥。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⑦,辩论有余⑧,习文法吏事⑨,而又缘饰以儒术⑩,上大说之(11)。二岁中,至左内史。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12),汲黯先发之(13),弘推其后(14),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15),至上前(16),皆倍其约以顺上旨(17)。汲黯庭诘弘曰(18):“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19):“夫知臣者以臣的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20)。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元朔三年(21),张欧免(22),以弘为御史大夫。是时通西南夷,东置沧海,北筑朔方之郡。弘数谏(22),以为罢敝中国以奉无用之地(23),愿罢之。于是天子乃使朱买臣等难弘置朔方之便(24)。发十策,弘不得一。弘乃谢曰:“山东鄙人(25),不知其便若是,愿罢西南夷、沧海而专奉朔方(26)。”上乃许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27),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28)。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29),侈拟于君(30),桓公以霸,亦上僭于君(31)。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此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而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汲黯言。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32),封平津侯。
①恢奇:雄伟奇异。②称:说。病:短处、毛病。不广大:指心胸狭小。③俭节:即“节俭”。④重肉:两种肉菜。⑤开:开始。陈:陈说。端:头绪。⑥面折庭争:通“面折廷争”,当面驳斥,在朝廷争辩。⑦行:行为。敦厚:忠厚。⑧辩论:指言辞。⑨习:熟悉。文法:法律条文。⑩缘饰:装饰。儒术:儒家思想和治国主张。(11)上:皇帝。说(yuè,月)同“悦”。下文“天子常说”之“说”同此。(12)请间(jiàn,涧):请求分别进见皇帝。间,间隔。(13)先发之:先提出问题。(14)推:推究。此指把事情利害得失详尽地阐述清楚。(15)约议:事前约定某些待议的问题。(16)上前:皇上面前。(17)倍:通“背”,违背。上旨:皇上的旨意。(18)庭:通“廷”,朝廷。诘:责难。(19)谢:道歉。谢罪。(20)然:认为正确。(21)元朔:汉武帝第三个年号(前128—前123)。元朔三年即公元前一二六年。(22)免:免官。指免去张欧的御史大夫。(23)数:屡次。(24)罢敝:通“疲敝”,疲惫。奉:供给。(24)难:驳斥。(25)鄙人:鄙漏之人。(26)专奉:专营。(27)奉:通“俸”。(28)诚:确实。(29)三归:三处府第。一说为台名。(30)侈:奢侈。拟:比。(31)亦:此。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亦犹此也。”僭(jiàn,件):在封建社会中,地位低的人越礼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分、礼仪、器物的行为称僭。(32)卒:终于。
弘为人意忌①,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郤者②,虽详与善③,阴报其祸④。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⑤,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⑥。故人所善宾客⑦,仰衣食⑧,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淮南、衡山谋反⑨,治党与方急⑩。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11),使人由臣子之道(12)。今诸侯有畔逆之计(13),此皆宰相奉职不称(14),恐窃病死,无以塞责。乃上书曰:“臣闻天下之通道五(15),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父子,兄弟,夫妇,长幼之序,此五者,天下之通道也。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故曰‘力行近乎仁(16),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17),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18),鉴三王(19),建周道(20),兼文武(21),厉贤予禄(22),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23),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24),封为列侯,致位三公(25)。臣弘行能不足以称(26),素有负薪之病(27),恐先狗马填沟壑(28),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29),乞骸骨(30),避贤者路。”天子报曰(31):“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32),遭遇右武(33),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34),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35),(君宜知之)君宜知之。盖君子善善恶恶(36),君若谨行,常在朕躬。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37),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38) 。今事少间(39) ,君其省思虑,一精神(40),辅以医药。”因赐告牛酒杂帛(41)。居数月,病有瘳(42),视事(43)。
元狩二年(44),弘病,竟以丞相终(45)。子度嗣为平津侯(46)。度为山阳太守十余岁,坐法失侯。
①意忌:猜疑忌恨。②郤:通“隙”,隔阂、矛盾、怨仇。③详:通“佯”,佯装。④阴:暗中。⑤徙:迁移。胶西:汉代封国名。按董仲舒才学远超公孙弘,而且厌恶公孙弘的曲意承上的行为。公孙弘对此极怀恨在心,欲借骄纵的胶西王刘端之手杀害董仲舒,于是便向武帝推荐,董仲舒于被派到胶西国当了相,不过曾杀害国相的刘端并未杀害董仲舒。⑥脱粟:去掉谷壳的粗米。⑦故人:老朋友。宾客:指门客。⑧仰:依赖。⑨淮南、衡山:均汉初封国名。按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淮南王刘安和衡山王刘赐阴谋叛乱,不久阴谋败露,淮南王自杀,先后被株连治罪者达数万人。事详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⑩治党与:追究同党。方:正。(11)填(zhèn,镇)抚:镇抚,安抚。填,通“镇”。(12)由:循。(13)畔:通“叛”。(14)奉职:供职。不称:不合适。(15)通道:常道。(16)力行:努力实践。按此处所引的三句话,出自《礼记·中庸》为孔丘之言。(17)自治:自己培养自己。(18)躬行:亲自实践。(19)鉴:借鉴。三王:指夏、商、周三代开国之王,具体指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20)周道:周朝的治国之道。(21)兼:兼有。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22)厉:通“励”,鼓励。予:给与。(23)罢驽:疲惫的劣马,此指才能低下。罢,通“疲”。质:本质。(24)过意:特意。卒伍:指军队。(25)致:给。(26)行能:品行才能。(27)素:平素。负薪之病:自称有病,不能胜任的谦词。(28)先狗马填沟壑:谦词,意谓随时都会突然死去。(29)归:交回。(30)乞骸骨:乞求保全尸骨。这是封建官员向皇帝请求退休的谦词。(31)报:答复。(32)守成:守住先人已得的成功事业。尚文:崇尚文德教化。(33)遭遇:指遇到祸患。右武:崇尚武功。(34)宿昔:从前。庶几:幸运。尊位:尊贵的地位,指君王的地位。(35)惟:思念。(36)善善恶恶:赞许善良的讨厌丑恶的。(37)罹:遭遇。恙:病。已:病愈。(38)章:显扬。(39)少间:稍得闲暇。(40)一精神:使精神专一个。(41)赐告:恩准继续休假。杂帛:各种布帛。(42)瘳(chōu,抽):病愈。(43)视事:办理事物。(44)元狩:汉武帝的第四个年号(前122—前117)。元狩二年即公元前一二一年。(45)竟:最终。终:死。(46)嗣:继承。
主父偃者,齐临菑人也。学长短纵横之术①,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②。游齐诸生间,莫能厚遇也③。齐诸儒生相与排摈④,不容于齐。家贫,假贷无所得⑤,乃北游燕、赵、中山,皆莫能厚遇,为客甚困。孝武元光元年中⑥,以为诸侯足游者,乃西入关见卫将军⑦。卫将军数言上⑧,上不召。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⑨。朝奏⑩,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其辞曰:
①长短纵横之术:即战国纵横家的思想。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主父偃著书二十八篇,集为《主父偃》一书。②晚:晚年。百家言:诸子百家的学说。③诸生:许多儒生。厚遇:宽厚相待。④排摈:排斥。⑤假贷:借贷。⑥元光:武帝第二个年号(前134—前129)。⑦卫将军:指大将军卫青。⑧数:屡次。上:指汉武帝。⑨阙下:宫门之下,此指皇帝。⑩朝奏:早晨进献奏书。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①,忠臣不敢避重诛以直谏②,是故事无遗策而功流万世③。今臣不敢隐忠避死以效愚计④,愿陛下幸郝而少察之。
《司马法》曰⑤:“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天下既平⑥,天子大凯⑦,春蒐秋狝⑧,诸侯春振旅⑨,秋治兵⑩,所以不忘战也。且夫怒者逆德也(11),兵者凶器也(12),争者未节也(13)。古之人君一怒必伏尸流血,故圣王重行之。(14)。夫务战胜穷武事者(15),未有不悔者也。昔秦皇帝任战胜之威(16),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17)。务胜不休,欲攻匈奴。李斯谏曰:“不可。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18),迁徙鸟举(19),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20),重不及事(21)。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22)。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蔽中国(23),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秦皇帝不听,遂使蒙恬将兵攻胡,辟地千里,以河为境(24)。地固泽(咸)卤(25),不生五谷。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26)。暴兵露师十有余年(27),死者不可胜数,终不能逾河而北。是岂人众不足(28),兵革不备哉?其势不可也。又使天下蜚刍挽粟(29),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30),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31)。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32),女子纺绩不足于帷幕(33)。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路死者相望,盖天下始畔秦也(34)。
①不恶:不讨厌。切谏:深切的谏言。意谓毫不避讳的直谏君王。博观:广泛地观察。②重诛:严厉的惩罚。③遗策:失策。万世:万代。④效:献。⑤《司马法》:古代兵书,即《司马穰苴兵法》,原有一百五十篇,今存五篇。以下所引文字出于《司马法·仁本》篇。⑥平:太平。⑦大凯:周王所奏凯旋班师的军乐。⑧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