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学以致富 >

第26章

学以致富-第26章

小说: 学以致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利益冲突的各方代表,常会花费巨资
    延请律师为自己的权益力争,但一般状况下,这些债权人很少拿回他们的全部损失,对一个宣告破产结束的公司虽然没有告别式,但却有无尽的遗憾和苦难,尤其是对失业的员工及损失投资余额的债券和股票投资人。




第六章 白手致富之道

    每一年福布斯(Forbes)杂志都会刊出美国最富有的四百首富排行傍,这份排行傍在商业界受欢迎的程度,就像运动画报(Sports Illustrated)美女如云的泳装特刊在运动界受欢迎的程度一样。这份名单是很值得玩味和一读的,因为从名单中除了可以知道谁是最有钱的人和他们的致富之道外,还可以看出美国的改变。
细数福布斯富排行榜
    当福布斯在1年列出第一次的首富排行傍时,当时最有钱的大富豪是船王唐纳凯,拉维格(Donald K。.Ludwig),排名第二的是用最传统的继承方式窜升上榜的杰保罗 盖提(J.Paul Getty)当时前十名中有五位是来自享特家族(the Hunt Family ),这个家族开采了德州大部分油矿。而盖提成为亿万富翁的故事带来一个启示,那就是鼓励人们勤奋工作出人头地的老谚语:起得早,工作卖力及挖到石油。
    十四年前第一个排行傍中满是19世纪以来就非常富有的富豪世家,他们不是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就是傅来克(Frick)、韦尼(Whitney)梅伦(Mellon)等耳熟能详的家族。而“继承”这个字在他们的传记中所提到的次数不下65次,除了这65个继承以外,至少还有十二个儿子和女儿在所继承的企业中位居要职,如玛斯糖果(MarsCandy Bars)的的玛斯(Mars),迪斯尼公司的迪斯尼,布区啤酒(Bushes)的布区(Busch)和娇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的强生(Johnson)。
    1993年的排行榜已经很明显不同于80年代,这样的改变使我们可以对美国财富得到二个结论。第一是,就算是亿万富翁,也不容易守得住所有财富,尤其大笔财富从有钱的老爸留给儿子或女儿时,遗产税就可以让这笔钱立刻大幅缩水,除非继承的子女够聪明也很小心地理财,否则,他们也能在一夕之间把这些钱败光。
    其次,美国是个充满机会的国家,在这里聪明年轻的微软总裁比尔 盖兹(Bill Gates)有机会跃过龙门,领先很多的洛克斐勒(Rockefellers)、梅伦、盖提,以及卡内基(Carnegies)等家族而名列前茅。
    1993年名列盖兹之前的是华伦 巴菲特(Warren Buffet),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因投资股票脱颖而出登上首富名单的人,他的百亿美元致富之道,就是你现在正跃跃欲试(或许你看完这本书,还不见得想试试身手)想开始投资的股市。
    巴菲特遵行一个简单的投资策略——不耍诈、不走捷径、不玩花样。只买公司体质好的股票,且买了以后就做长期投资,一直抱着股票直到感觉无趣及无聊。然而,他的获利却比无聊有趣太多,(十年前他以1万美元开始投资,现在该项投资的价值已达8000万美元,而这些股票绝大多数是来自人们耳熟能详且你也可以投资的公司,譬如可口可乐、吉利刀片,及《华盛顿部报》。如果你不确信股票是否是最好的投资工具,你可以看看其他有关巴菲特的纪录。
    在1993年福布斯四百首富排行傍中,只有43位是经由继承而上榜的,名单中幸运的儿女继承有钱老爸的例子已很少见。相反的,有更多像霍雷肖 阿尔杰斯(Horatio Alger)那样白手起家,凭着勇气、运气和创造力而挤进榜内的例子。譬如现在是多家旅馆负责人的海瑞 哈姆司利(Harry Hershey)创业前只是一家不动产公司收发室的收发员;音乐巨擎大卫 盖芬(David Geffen)最早只是威廉 莫理斯代理公司(William Morris Agency)的一名邮务士;瑞 克拉克(Ray Kroc),这个使麦当劳成名的人,是从一个牛奶搅拌器的业务员起家的;沃尔玛超市的创办人山姆 华顿(Sam Walton),他是从J。C。潘妮(J。C。Panney)的训练师起步的),罗斯 裴若(H﹒Ross Perot)最早是IBM的业务员;金券交易大王柯蒂司 勒鲁瓦 卡尔森(Curtis Leroy Carlson),父亲是瑞典移民杂货商,曾当过他哥哥的小盘商赚些蝇头小利。也做过每个月收入110美元的宝硷公司肥皂业务员,然后他以50元贷款开始他的金券交易公司(Gold Bond Trading Stamp pany)。
    然而四百首富名单中却有一个惊人的辍学数字。首先是盖兹,他去做电脑软体的焊工而未完成哈佛的学业,结果发明了现在我们每个人电脑里都装置的套装软体。
    然后是柯克 可科利恩(Kirk Kerkorian),亚美尼亚移民水果商人的儿子,他未完成初中学业;莱斯 威克斯涅尔(Les Waxier)是极限商店(Limited)的创办人,他从法律学院中途辍学;前文提过的盖芬也未完成大学学业;与盖兹一起成立微软公司的保罗 艾伦(Paul Allen)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辍学生;透纳广播公司的创办人泰德 透纳(Ted Turner),曾经被布朗大学开除,之后他还是回去完成大学学历;甲骨文电脑公司(Oracle puter)的劳伦斯 J 爱利森(Lawrence J Ellison),是伊利诺大学的辍学生;大卫 豪尔 莫达克(David Howard Murdock)父亲是走卖业务员,他不过高中肄业,目前是房地产以及公司并购大亨;约翰 理查 辛普勒(John Richard Simpler)是麦当劳炸薯条的洋芋供应商,他在念完八年级就离开学校去做挑选洋芋小工和养猪的工作;海瑞 韦恩 惠仁格(Harry Wayne Huizenge)也是一个未完成大学学业而成功的实例,开始时他用旧卡车来搬运垃圾,在31岁时,他的公司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之后他把重心转移到达拉斯录影带店,而将该店经营成今天的爆破子弹影像城(Block buster Video)。
    千万不要因为这些成功的人辍学你也想起而效法,因为那个年代没有大学学历仍然有很大的成功机会,然而今天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况且他们每一个人都已具备成功所必备的专业技能,他们离开学校并不是偷懒,而是开始工作,或者追求自己的兴趣。
节俭成性的亿万富浪
    当然今天仍有千百种成为亿万富翁的机会,比方汽车零件、单柄水龙头、分类电话簿、咖啡调奶器、塑胶杯、废轮胎、废弃塑胶用品、快瘦品(Slim…Fast)、高尔夫俱乐部(Ping Golf Clubs)、高危险汽车保险、免税商店,巡弋嘉年华(Carnival Cruises)、比萨加盟店,如达美乐及小凯撒(Little Caesar),和租车业,甚至那些专打棘手案子的律师都能挤身于榜单中。
    许多亿万财富的创意和计划,是起源于地下室、车库或小镇的小店面,其中很多都是用很低的资金起家的。电脑巨人惠普就是用538美元资金,在大卫 派克车库(David Packard's farage)起家的;沃尔玛超市是在阿肯色新港市(Newport)从“一毛钱五件”便宜商店(Five…and…dime)起家的,沃尔玛超市在结束租约后也曾歇业,但后来又在本通维尔(Bentonville)重起炉灶;安丽公司是由理查 马文 狄 弗斯(Richard Marvin De Voss)和杰 文,安得尔(Jay Van Angel)在底特律向一位化学师买下有环保意识的海藻生化肥皂配方,而从地下室开始了他们的事业。
    这一群精打细算的成功名人中,只有1位是因房地产而发迹,十八位是因石油而上榜,因此盖提的名言——起得早、工作勤奋、挖到石油,在今天已不再适用。亿万富翁名单中有两位是因经营证券经纪业务和共同基金业而成为亿万富翁,其中之一是查尔斯 施瓦伯(Charles Schwab)另外30多位是在有线电视和媒体业成功的,且至少有20位是投身电子和电脑业。
    从1982年到现在,四百首富排行榜中最大的不同是。财富规模大幅成长。回溯过去,只要是l亿资产的人士就可榜上有名;而现在,资产规模至少要达到3亿才可挨上榜单的边缘,而从前面往下看,现在有二十五位亿万富翁的资产超过20亿,而在1982年时只有五位。
虽然F 史考特 费兹杰罗(F Scott Fitzgerald)为文所指“你的富有和我的并不相同”的观念可能是正确的,但从福布斯的排行榜中并无法证实这句话。因为上榜名单中虽然有各种有钱人,不管是矮的、胖的、高的、瘦的、好看的、丑陋的、聪明的、不聪明的、挥霍成性的、一毛不拔的、急躁的或温和的,但有许多人在变成亿万富翁之后,仍保有其勤俭的老习惯。山姆 华顿(Sam Walton)是两年前过世的沃尔玛超市的亿万富豪,他有钱的程度是仅用口袋内的零钱就可以买一舰队的豪华大轿车,然而他却仍然开着一辆方向盘上都有斑剥痕迹的旧雪福莱汽车。他尽可以搬到巴黎、伦敦、罗马或其他任何地方,过着有如电影上流社会(Lifestyles of the Rich an Famous)影片中的生活,但他却与他的妻子住在阿肯色州SG通维尔家乡的双人平房里。
    华伦 巴菲特是另外一位有钱后仍然留在其内布拉斯加州奥玛哈市家乡的例子,而他也仍然乐于沉浸在恬静的阅读好书和打桥牌的乐趣中;格登,亦尔 摩尔(Gordon Earle Moore)是菲尔查得(Fairchild)半导体公司的创办人,也是英代尔电脑的创办人之一,每天仍然开着他的小发财货车上班。其他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的故事,他们在富有后却仍然生活朴实,并且避免成为公众人物,虽然他们可以花钱请人代劳,他们却时常超时工作并乐在其中。“生活恬静”和“避开媒体”可说是描述福布斯四百大首富的文章中最常用的字句。
    这些人现在仍然从事于他们成功以前就做的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启示,那就是找出自己真正的兴越,然后全力以赴去发挥,至于是否赚钱就不是你所能掌握和操心的。万一真的成功,即使你的财富足够让你每天泡在游泳池畔做日光浴,届时工作的满足及成就感,可能会让你没时间也不会喜欢每天坐在游泳池畔无所事事。
可口可乐的发明
    一旦你了解在彭伯顿(Palmerton)创立约翰,史蒂斯 彭伯顿公司(Dr。 John Stitch Pemberton)时,可口可乐这个产品雏型己在酝酿中,你就不会认为那是某一天上帝突然低下头说“让这个世界有一个受欢迎的可口可乐”的神迹。而这个创造可口可乐的人也不是一个想像中的天之骄子,而是一个在1869年时年纪已经满大,从乔治亚州哥伦布市搬到亚特兰大市才开始他药品专利事业的人。
    可口可乐是在政府严格要求广告的真实性,及食品药物管理局严密管制一般人食用及饮用产品的成份与安全性之前发明的,因此那时并没有什么法规管制潘伯顿的试验过程。而他所谓的专利药品,。就是利用家里的浴缸,将许多不同成份(酒精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混合调制,然后用大勺子盛进罐头内贩售的神奇药剂。
    彭伯顿的产品包括印第安皇后染发液、兴奋剂及三效合一的肝病药片,和由搪、水、古柯叶与可乐果树萃取液加上咖啡因调和而成的一种异国口味混合剂,标签上并标明“提神醒脑及治疗各种神经痛”,而在其行销策略中,强调这个药剂可以治疗头痛、歇斯底里和优郁,也会让消费者心情畅快,这就是最原始的可口可乐。
    彭伯顿第一年花了73。96美元做广告,但只卖了价值50美元的可口糖水,消费者并不接受这个产品。五年后,消费者仍不接受,这时彭伯顿有点气馁,遂把独家配方和设备卖给亚特兰大的亚萨 坎得乐(As a Candler)药商,坎得乐付了二千三百元买断所有的东西。
    坎得乐是个虔诚的教徒,不像彭伯顿喜欢夸大,他比较实事求是。1905年时,他把秘方中的古柯叶成份去掉,使可口可乐成为完全无咖啡因的饮料,由于1914年开始食用古柯硷成为违法行为,因此他的做法帮助许多人免于入狱。可口可乐的配方经过改变之后,一世纪以来这个最高机密一直受到严密的监管,目前仍锁在乔治亚信托公司的保险柜里。
    此外,他也改变标签的文案,把振作精神和祛除神经痛及其他暧昧不明的字句都去掉,在1916年他设计于罐头上的线条标记,使得可口可乐瓶罐成为世界最风行的设计,同时也最容易识别。
    在坎得乐的工厂里,他用大的水壶煮沸这些配料,再用木勺搅拌直到可乐成为浆状后配送到各药局去,药荆师在加入苏打水后会发出气泡声,再把这样的可乐送给坐在柜台前的顾客,使得喝可乐变得非常盛行,药商甚至还必须请些名为“苏打小子”的帮手,去调制有气泡声响的可乐。而这也成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