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场学-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富有素,遇需财之时,恳恻劝谕,必能捐财给匾,虽吝于财者,
亦感奋从公,而事无不济矣。且富人者、贫人之所仰给也。邑
有富户,凡自食其力者,皆可藉以资生。至富者贫,而贫者益
无以为养,有公事必多梗治之思。故保富是为治要道。
保富之道
官不洁已,则境之无赖偕宫为孤注扰富人以逞其欲。官利
其驱富办,而讼可以生财也。阳治之而阴亮之。至富人不能赴
诉于官,不得不受无赖之侵凌,而小人道长,官为民化矣夫!
朝廷设官除暴安良,有司之分。怜暴是纵,惟良是侮。负
国负民,天岂福之,故保富之道,在严治诬扰,使无赖不敢藉
端生事,富人可以安分无事,而四境不治者末之有也。
办赈勿图自利
此不便言,且不敢言。然亦不忍不言。地方不幸而遇歉岁,
自查灾以至报销,屑屑需资,不留馀地。费从何出?不便言,
不敢言者此也。但克减赈项以归私果,被灾之户,必有待赈不
得,流为饿殍者。上负圣恩,下伤民命,丧心造孽,莫大于是。
此吾所为不忍不言也。昔济源卫公哲治牧郑州,尽出赈赢,设
楼流所,赡养仳离,雁户全活无算。同时办赈之吏竞笑其迂。
… 2…
中国官场学 ·11·
然肥橐者多不善后,公独简在。宸衷不数年,累迁至安徽巡抚,
陆工部尚书致仕尹中堂。文端公继善总督两江时,余尝见其办
赈条告,末云:千末云倘不肖有司克赈肥家,一有见闻断不能
幸逃法纲。即本部堂稽察有所不到,吾知天理难容,其子孙将
求为饿殍而不可得。痛哉言乎!读至此而不实力救荒,其尚有
人心也哉!
法贵准情
余昔佐幕,遇犯人有婚丧事,案非重大,必属主人曲为矜
恤,一全其吉,一慰其凶。多议余迂阔。比读辍耕录匠官仁慈
一条,实获我心。匠官者,杭州行金玉府副总管罗国器世荣也。
有匠人程限稽违案具,吏请引决。罗曰:吾闻其新娶,取责之,
舅姑必以新妇不利,口舌之馀不测击焉,姑置勿问。后或再犯,
重加惩治可也。此真仁人之言。乾隆三十一二年间江苏有干吏
张某治尚严厉,县试一童子怀挟旧文,依法枷示,童之姻友环
跽乞恩,称某童婚甫一日访满月后补枷。张不允,新妇闻信自
经。急脱枷。童子亦投水死,夫怀挟宜枷,法也。执法非过,
独不间律设大法礼顺人情平?满月补枷,通情而不曲法何不可
者,而必于此立威,忍矣,后张调令南汇坐浮收漕粮,拟绞勾
决。盖即其治怀挨一事,而其他惨刻可知。天道好还,捷如桴
鼓。故法有一定,而情别于端。准情有用法,庶不干造物之和。
能反身则恕
… 3…
中国官场学 ·12·
且身为法吏,果能时时畏法,事事奉法乎?贪酷者无论,
即谨慎自持,终不能于廉俸之外一介不取。如前所云陋现何者
不干国法。特宿弊因仍,民与官司法所不及,相率幸免耳。官
不能自闲于法,而必绳民以法,能无愧欤故遇愚民犯法,但能
反身自问,自然归于平恕。法所不容姑脱者原不宜曲不宜曲法
以长奸情,尚可以从宽者,总不妨原情而略法。
宜求不干清议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当未遇时,闻谈长吏害民之政,未尝
不扼腕太息。□乎得志,则昧殷鉴之谓,当局者迷,古今同慨。
故幸而居官能回念扼腕之故,常求不干清议,自无失政。
吏不可墨
我朝立贤无方,用惟其才。高门贵胄,世受国恩,目染耳
德,蚤娴吏治所虑,生长华贵,止如富贵吾所自有当日凛象齿
焚身之戒,力求无替家声,至寒怆之士,科第起家,视白首穷
经者遭逢天坏,岂可遽舍所学同于猾吏之为?若乃进以他途,
尤必自问可用于时而后求为时用,何致一登仕版即不自爱,既
为牧令,皆有廉有俸,有自然之利,无论美缺,即缺甚不堪,
总股舌耕糊口,尽心为之尚恐未能称职,有孤民望如复,民以
生重负设官之义,鬼神鉴之矣。昔孙西林先生含中官浙藩时,
… 4…
中国官场学 ·13·
常禄之外,不名一钱,或劝为子孙地,曰吾未见红顶官儿孙至
于行乞。如其行乞,则祖宗之咎也。闻者至今诵之。
墨吏不必为
吏不可墨,固已。余则以为匪。惟不可亦且不必。数十年
前,吏皆洁,谨拆狱以理。间以贿胜,深自讳匿。自一二亏帑
之吏,藉口弥补,稍稍纳贿。讼者以贿为能官推贿径不开,莫
得而污之。偶一先检,墨声四播。盖家人吏役皆甚乐官之不洁,
可缘以为奸。虽官非事事求贿,而若辈必日:非贿不可假官之
声势,实役之橐囊。官已受其挟持,不能治其撞骗,且官以墨
著,讼者以多财为雄,未尝行贿亦昌贿名。其行贿者,又好虚
张其数自诩。富豪假如费藏镪三百两,必号于人口五百两。而
此三百两者说合过付吏役,家人在在分肥。官之所入不能及半,
而物议讹传多以虚数布闻上官之贤者,必被他事弹劾,即意甚
怜才,亦必予以愧厉之方其不贤者,则取其半以办公,而所出
之数已浮于所入之数,不得不更求他贿,自补其匮,而上官之
风闻覆至。故贫必愈墨,且愈贫阳谴在身阴祸及后。则何如洁
已自守者。临民不作,事上无尤乎。
清不可刻
清特治术之一端,非能事遂足也。尝有洁己之吏,傲人以
… 5…
中国官场学 ·14·
清,为治务严,执法务峻。雌黄在口人人侧目。一事偶失,环
聚而攻之。不原其过所由起,辄曰廉吏不可为,夫岂廉之过裁。
盖清近于刻,刻于律己可也;刻以绳人不可也。
假命案断不可蔓延
应抵命案,吏役尚知畏法。惟自尽践毙等事,更易蔓延滋
扰。盖百姓无知,最惧催人命牵连,恐吓撞骗易于藉口,全赖
相验时力归简易。凡自尽人命,除乌起威逼或有情罪出人,尚
须覆鞫;其于口角轻生仅可当场断结,不必押带进城,令有守
候之累,如死由路毙及失足落水则验报立案不待他求。有等鹘
突问官妄向地主两邻根寻来历以辗转扯拉,徒饱吏役之橐,造
孽何有纪极哉。
盗案宜防诬累
安良必先治盗,而寄赃买赃之累又因治盗而起,凡诬扳窝
伙,犹可留心访察。至寄买赃物之处,实为舆论之所不著。不
惟黠于贼易挟嫌嫁祸,且有捕役牢头择殷教柔因而为利者,即
官为审释,良民已受累不堪矣。浙中旧习获赃到官率供无主之
案,混认多赃,指某某寄顿,某某价买。承行之吏据供吊赃佥
差四出,治赃无着落,终以游供完结。而役婪于秦,吏分其肥,
愿民被获贼之害,境内不受治盗之益。余居乡时,深知此弊,
… 6…
中国官场学 ·10·
故佐主人治盗惟严究有主之贼而不起无主之赃。前于药言约略
言之,今录简易之法于在以备采录:
寻常窝赃,止须饬地保谕,吊谕内注明速将原赃交保禀解,
不必到官。如果被诬,许自行呈诉。慎毋托放倭延致干差扰响。
在嘉湖幕中行之民以为便,未有不缴不诉者。
案重赃多必须差吊者,檄内注明止许吊脏不必带审。如未
买米寄,听本人吴诉毋许提人滋扰。庶捕役不敢肆横。
以被诬呈诉者,受词时即提犯质释,俾免守候。或干词内
批释,不必令乎民与赃匪对簿以恤善良。
无论为窝为伙买赃寄赃,有恤称与贼并不相识,横被诬扳
者其中必有教供之人,可令被诬者亲立调人之中先令贼犯指认
如指办模糊立时逾归安业,专治贼犯以诬良之罪。然此法须时
时变通,用之习以为常,则其人状貌教供者亦能预先说知。倘
以识面为非诬,恐又成冤狱耳。
至印官事冗,小窃案件有不能不发佐贰代讯之势,但听其
查办,即不兔有需索之弊。应今讯毕即送革供一切,传主传主
希赃俱由亲核,庶权不下移,民不受扰。
办重案之法,一人治一事,及一事止数人者,权一而心暇,
自可无误。或同寅会,鞫事,难专断,或案关重大,牵涉多人,
稍不静细即滋冤抑。遇此等事须理清端绪,分别重轻,可以事
为经者,以人纬之,可以人为经者,以事纬之。自为籍记,成
算在胸,方可有条不紊,不堕书吏术中,其主音各别,须用通
事者一语之讹毫厘千里,尤宜慎之又慎。
办案宜有断制
… 7…
中国官场学 ·16·
断制云者,非师心自用也。案无大小,总有律例可援。援
引既定,则例很无干者,皆无庸勾摄人少牵连案归简净矣。乡
见貌为精慎之吏,不知所裁,以极细事而累及邻证,延曼不休。
有因而破家酿命者,曾为寒心,敢陈苦口。
邻境重案不宜分畛域
守土之官,治不越境,似也。然遇邻境命盗重案,一有风
闻即宜星火缉访。稍分畛域,受之以需,致犯得远窜,已失敬
公之义。其或假道境内,终且牵连,被议,岂非自取之乎!
社义二仓之弊
设积贮于民间,社义二仓尚已,然行之不善,厥害靡穷。
官不与闻,则饱社长之橐。官稍与闻,则恣吏役之好。盖贷票
之户,类多贫乏,出借难缓,须臾还仓,不无延宕,官为钩稽,
吏需规费,莞论之司终多赔累。故届更替之期,畏事者多方规
避,牟利者,百计营求。甚有因而亏那仅存虚籍者。此社长之
害也。其或勤捐之日,勉强书捐。历时久远。力不能完,官吏
从而追呼,子孙因之受累。此揭户之害也。此等良法,固不宜
因噎废食,究不容刻舟求剑。欲使吏不操权,仓归实济,全在
因时制宜,因地立法。旧有捐置者,务求社长得人,为之设法
调剂捐户。如果无力完缴,亦不防据实详免。若本末捐设,断
… 8…
中国官场学 ·17·
不必慕好善虚名,创捐贻思。
清理民欠之法
花户欠赋,是处有之,顾亦有吏役侵收冒为民欠者。余署
道州,因前两任皆在官物故,累年,民欠不得不收,因创为呈
式,令投谋之人,于呈面注明本户每年应完条银若干,仓谷若
干。无欠则注全完。未完则注欠数,除命盗外,寻常户婚田上
钱债细事,俱批今完欠,候鞫欠数,清完即为听断。两造乐于
结讼,无不克输将,间有吏役代完侵蚀,字据可凭,立予查追,
清款其无讼案者。完新赋时饬先完旧欠。行之数月,欠完过半。
第此事必须实力亲猪。方有成效,倚之幕宾书交,总归无济。
申明上下易隔之故
或问:何以谓之上下易隔?曰“理甚易明,事则不能尽言
也。为上官者,类以公事为重,万不肯苛求于下。而左右结事
之人,不遂其欲,辄相与百方媒孽。昔吾浙有贤今,素为大吏
所器。会大吏行部过境,左右沫求未厌,一切供储皆阴险为撤
去。晓起灯烛,夫马一无所备,遂撄大吏之怒,摭他事劾去,
此隔于上之一端也。又有贤今,勤于为治,织矩必亲,赏罚必
信。其吏役有不得于司阍者,遇限日未必德迟而出此其反也。
又不即为转禀,率令枉受逾限之谴。此隔于下之一端也。被害
… 9…
中国官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