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古典]道德经讲义 >

第63章

[古典]道德经讲义-第63章

小说: [古典]道德经讲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形式,它既是对别人的尊敬,也是正己心身的法则。先辈有四礼之训:“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此四正之礼,即罡(gāng)也;四非者,乃罪也。愿修者共识之。 
  所谓“忠信之薄”,“忠”者,尽其中正之心。“中”者,喜怒哀乐未发时的一种静心状态。君权时代,君有过而臣犯颜直谏,是为忠直之臣;国有难则誓死不辞,是为忠节之臣。此二者皆是以国民为重,而不计较个人的利害毁誉。一个忠诚之人,必然忠于国,忠于家,忠于朋友,忠于一切事务,而后可以谓之人也。再观草木之类,忠于四时;禽兽之属,忠于卵育;天地之大,忠于气候;日月之明,忠于昼夜。唯人心这个怪物,忽反忽复,奸巧诡诈,交友处世,待人接物,常不能尽其忠诚之心。鸣呼!人心非天地日月可比,而何以连草木禽兽之不如也? 
  人秉天地之正气,言语举动,当以忠为首务。心本实心,脚踏实地,有何事业不可成?忠之一字,乃天地之罡气,无坚可破,无物可挡,以之治心而心正,以之治家而家齐,以之治国而国固。信为德之母。信德有层次深浅高低之不同。此处之信,是做人的基本之信。人言为信。大道无形,天地无言,真理道义,必赖人言。人之言语,必须真实,不可稍有虚伪。虚伪者,言不顾行,与人之间缺乏信诚,争纷不止,扰扰攘攘,莫知所终。故前辈云:“人而无信,万事皆虚,言称圣贤,心类穿窬,学而不实行,马牛而襟裙。”所以,人若失去忠信之心,则是家国祸乱之首也。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前识者,道之华”,“识”者,即后天之意识、知识、见识。“前识”,就是人们常用的后天意识,它处在大脑细胞的浅表层次,覆盖在人的潜意识细胞之上,使潜藏其中的先天大智慧得不到开发和运用。“前识”也就是人的后天聪明才智,一个人的后天知识再丰富,也只能认知显态世界事物的一部分、一方面,不可能认识万物的全貌。 
  所谓“道之华”,是说阳态世界的万物万象,都是大道所开之花,都是它的外在表象,并不是它的实质。大道的实体,在万物的核心中;大道的应用,表现在它的变化中。世人只知道之华表,而不知大道的内核本质,这便是世人不能知宇宙真理的原因,也是一种愚昧的表现。 
  世人不知大道之实,只得道之外华;只知道之显,不知道之隐。纯是后天所得所学而形成的知识、经验、意识以及思维方法等,皆称为“前识”。后天所知愈多,务外华之事愈多,所见之物愈广,则逐物之心便愈远。其所见、所知、所想、所行,皆是在道之枝梢末节上用心思,并非在道本上下功夫。大道贵于敛华就实,守朴还淳,故有道之圣人皆是大智若愚,掩其华表,藏而不露。此正与世人相反。 
  本章自上德、上仁、上义、上礼之后,为什么唯独不言“上智”,而只言“前识”?这是因为智已处在德之下位。若以果树的厚实花薄来比喻,道犹如果实,当其尚未下种之时,胚胎尚未显露,果籽孕育着生生之理。一旦入土下种之后,发芽生根,其根即为德,仁即为干,礼即为叶,智即为华(花)。果实而花虚,德根厚而礼叶薄。 
  人身就是一棵原灵树,树木形状不一,花色万殊不齐。人人本有圆满的灵光灵气,历经红尘的污染,情欲的侵蚀,精气神散失,所以生命之树逐渐干枯,不能结出正果。这正如“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永难脱壳,永入轮回。修道的目的,就是要改良灵树的品种,使它能适应任何气候环境,稳立于暴风骤雨而不倒,度过重重魔考难关。以最好的管理去施肥浇水,使其茁壮成长。通过修心修德,去阴增阳,使这棵原灵之树德根深厚,仁干粗壮,根深叶茂,开道花,结道果。这个结果的“种子”,就是“圣胎、君子、舍利子”。它是坚韧不坏,任何尘风浊水都不能侵蚀它,从此不再萌芽,如此就是脱离因果,永生不灭,这就是长生久视之道,也是不生不灭的涅盘(佛教指超脱生死的最高境界)。 
  当今世人注重外表饰华,不重心德,这是一股难以遏制的潮流。人虽艳丽装扮,西服革履,花枝招展,而内心装着的东西,未必都是真善美。古有“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之说,今有“高楼大厦,每每居住鼠辈”之论,都是指的世人失去正气,不修道德,追求外表饰华的愚昧现象。愿世人珍惜生命,切莫认假为真,以免永远在“假想”的虚幻中自讨苦吃。 
  世人多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稍有管见之知,便炫耀逞能,妄用机智。终日陷入己知己见,以后天取代先天。形成积习,障蔽天性,故愈知愈愚,离道愈远,白白浪费了一生宝贵的光阴。世人常患“得之容易,不知珍惜”的通病。只见外在形象,不深究内涵。对真理本是一知半解,而却自以为天下尽知。这正像前辈们所说的“似是而非”,“自明而实暗”。前识愈多,先天愈少,而愚昧愈深,这是当今人类的最大悲哀。故经云“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此四句,是总结上文之义。 
  “是以大丈夫处其后”,“大丈夫”,即得道的君子。“处其厚”,即处身于敦朴浑厚的道性中。“不居其薄”,道德为厚,世俗为薄。此句是说君子处世绝不违道,不染于世俗人的名利浇薄之中。大丈夫只见道而不见欲,循道理而不循私利,顶天立地,以道自任而不辞。视听言动,唯道是从,为人处事,无处不是道性的显露。大至国家民族的利益,小至居家过日子,处世应俗,待人应物,皆是以德为本。无论大庭广众之中,也无论独处于居室;无论是飞黄腾达之顺境,也无论是穷困潦倒之逆境。种种繁华享受,万般磨难坎坷……皆是一身浩然正气,无处不是道德之流行。 
  在现实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每一细微之处,皆有厚薄之分,亦有实质与华表之别,天天都会遇到厚与薄之事,人人都要面临华与实的决择。是取其道德之厚,还是择其欲心之薄?唯在人的心念之间。居其厚,就是舍华得实;取其簿,就是贪华弃实。一正一反,一厚一薄,一华一实,界限分明,看似极容易,行来却颇难。修道人应逆世俗而行,处厚不处薄,居实不居华,以正气处世应事,还淳返朴,以复太古之道风,以证道果之早成。 
  所谓“去彼取此”,即去除人心浮华轻薄之“彼”,取道德淳厚敦实之“此”。在世衰道微,德薄少仁,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当今,人若能摒(bìng)弃薄华之妄,而善取厚实之真,念念不离善,默持造化,转恶为善,方可称之为“大丈夫”。修道人须先修德养性,去除五行的阴质杂气,脱去人心私念的虚妄,不断提高自身性命的质量,终而达到长生久视之道。这好比脱去种子之芽,种子就不再生灭,返归于无极虚空。此芽若不脱去,又成为轮回种子,生生灭灭。如籽之生菜,菜又结籽,籽又结籽,一而化二,二而化三……由一本而散万殊,轮回无有止息之时。 
  世人都爱艳丽之花,但花无百日红。唯有德花道果四时不谢,八节无停,永不凋零。人的欲念萌芽,便是滋生轮回种子,故前人云:“欲起则生死续,念生则轮回生。”修道就是要去华就实,处厚弃薄,脱去凡俗虚假,在“根”上下功夫。修道行德,化心性之私,改习性毛病,知天理,行本份,就是抓根本。人常说:“浇树要浇根”,若是舍本求末,贪恋世间饰华,等于生命的灵树未扎根,只能开朵假花,怎能结道果呢? 
  修道人的修身立德,像树木的生根长干,伸枝附叶,开花结果,内功外果,都是由日积月累,点滴积修而成,切勿因善小而不为。世界万物,都是元始一炁的一粒种子撒下所化,所以修道就是要由五方而归三清,由三清而归一炁,直至修成无极上乘道果,超出三界五行的拘束,才能功成果圆,回归本源,认祖归根。   
  【本章说解】   
  《道经》首篇,虽然也分别言及道德,但都是概括而言,未细而明言之。道篇中无精粗之别,只以道为无名,德以有名而言。本章为全经下篇《德经》之首,综论诸“德”,是《德经》之总纲。故河上公名之为“论德”。 
  文中反复推论“上德”与“下德”,“有德”与“无德”的界限。上德以道为“体”,故能“无为而无不为”。其德不可见,合于道,故为“有德”。上仁虽近于德,但若行之于有以为,即为“下德”。“上德”之“无以为”,是说其无心无欲、无名利得失之心的自然而为。“下德”之“有以为”,是掺有私我杂质的有心而为,有其偏差,不完全合乎道性,故为“下德”。 
  仁义礼智四德中,皆有上下德之分,唯上德近于道。故经中皆言上而不言下,以明其分界。上德近于道,故无为而无不为。“上仁”近于德,故“为之而无以为”。“上义”虽言其上,但因其“有以为”,故已属于下德。至于“上礼”,则已经处在德之下,属于后天有为,但是世人还是很难做到,只得圣人捋袖伸臂推其前行。由此可见,人世间失德已经到了何其严重的程度?“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是道德层次之序列。自德以下的仁义礼智,是依次之每降愈下。 
  未有天人之先,至诚厚朴者谓之“道”。受命于天,全之以性,得之于心,谓之“德”。至公无私,善性常存者,谓之“仁”。有分别,有果决,当行则行者,谓之“义”。天秩之品节,人事之仪规,有文有质,恭谨谦让者,谓之“礼”。此五者,乃是治国齐家之达道,修身立命之根本。修之者则吉,悖之者则凶。 
  道若不明、不行于天下,万民万物得不到道的恩泽,必然世衰道微,人心不古,治也难以奏效。圣人尽天职天命,持道辅德,因其势,据其时,竭尽全力,意欲挽回天下已散失的上古道风。故宁处其厚,不处其薄;宁居其实,不居其华。针对世风衰下的客观实际,圣人不得已而权衡参合大道,分出仁义礼智信五个层次,以适应各类不同心性水平的需要,其目的在于使天下人皆能返朴还淳,修德归道。 
  人体内的先天阳性系统,分为元精、元性、元气、元神、元情等五元。五元具备,仁义礼智信“五德”就含在其中。德的这五大元素,是先天五元升质变化的基础,德的五能不断升华凝聚,佛性的各种元素具备,才能逐步形成上德,才能步入道境之中。五元是五行之炁,五德是五行之性,这两大类物质,共同构成五元五德。五元五德都生于先天,是信息的全息性遗传携带。“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一种说明。这些先天信息隐藏于后天之中。人在胎胞时,混混沌沌,一气浑沦,形迹未见,先天理性即已具备,呈太极之象,此即古人所称之“穷取父母未生前面目”,是这种特殊生理环境和隐显生理的先天状态。 
  本章只言仁义礼智,而未言“信”德,何也?因为仁义礼智四德的根本,皆在于“信”(心)。信(心)居于核心枢纽之位,主宰、统驭、包涵、运化仁义礼智四德。是五德中的关键元素,统驭着仁义礼智四德的基本元素,它可以使散在四周的四大类德性物质能量,都归于中央一信,归于核心。此心内含五行之气,但没有五行之质;暗藏于五行之内,但又不显于五行之中。它源于父母未生之前,但可以现于既生之后;它虽然寂然不动,但可以感而遂通。 
  心又名“信”,信就是“心”,它是一种阴阳合一,真实无妄之德,是灵信、玄信、真信的综合体。它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仁义礼智四大上德的基本元素,皆包藏于信德之中。从仁义礼智逆修而上,返归到核心真信上,即是上德。 
  “逆运”与“返还”的概念并不相同。“逆运”是逆藏五行归于中黄太极,形成先天系统,以先天统驭后天,复见父母未生前面目。用一心培育仁义礼智四德,就是用先天真性再造内环境的上德。达到一定量级后,身内的五物五贼,都会顺听其命,而实现五行攒簇,四象和合,性即是命,命即是性,性命一家,混溶一体,阴阳浑化,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上德者,修性而命自立,性功中含命功,自诚而明也。下德者,先修命,后修性,命功中含性功,自明而诚也。上德者通过修河图内圆,以制洛书之外方;下德者先修外以安内,先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