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 >

第9章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第9章

小说: 中国地方军阀大结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2节:地方军阀大结局(22)       
        由于冯玉祥的努力,致使蒋介石于1928年初出山复职。冯对蒋大加称颂,蒋对冯备极推崇,于是2月18日蒋冯在开封互相换帖结拜为兄弟。冯帖上写:“结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蒋帖上写:“安危共仗,甘苦共尝,海枯石烂,生死不渝。”冯大蒋五岁,故居为大哥。然而结拜仅一年,两人关系便趋于恶化,又过一年在中原大混战中,大哥的军队就被小弟“吃”掉了。 
        
        从1931年到1946年,冯玉祥对蒋介石曾几度抱有幻想。第一次是“九一八”事变后,冯与蒋在孔祥熙举办的宴会上见面,蒋介石向结拜兄弟忏悔认错,表示要精诚团结,挽救危亡。冯玉祥此后逢人便说:“蒋先生有了很大转变!”认为蒋必然铁心抗日了。可是“一二八”上海抗战,蒋坚决不抵抗给冯做了回答。第二次是1935年蒋介石电邀冯玉祥到南京任职。冯从泰山下来,蒋在四方城予以隆重招待,极备恭敬,并表示愿意接受冯的主张。冯玉祥大为感动,在日记中写道:“蒋答之话最谦下,最诚恳,实为我最满意也。此次可谓不白来了。”“西安事变”中身为军委会副委员长的冯玉祥致电张学良,劝其释放蒋介石。为了救蒋,他甚至提出自己去西安替蒋当人质。可是他这副委员长只不过是个摆设,最后陷入蒋的羁縻,深感自危,连说话都得小心谨慎。第三次是1938年8月,冯玉祥在武汉患病住院,蒋介石亲自来探望,坐视良久,态度亲切。冯几次请其回去,蒋都不肯离开。蒋临走还谦恭地说:“有什么事,我来向您报告。”冯又受感动,认为蒋本人还不坏,只是左右积恶太深。以后他去掉顾虑,向蒋劝谏坚持抗战,提出十数条意见。蒋介石当面接受,实际上仍在和战问题上徘徊动摇。冯的力劝并未产生作用。1941年后蒋对冯的压制愈来愈厉害,有一个时期,几乎断了冯的经济来源,冯对蒋的幻想也减少了。抗战胜利后,冯玉祥申请出国。1946年9月,冯被蒋介石解除军籍,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赴美国考察水利。行前,他给蒋介石写了临别赠言《上蒋主席书》,他一心希望蒋能改好,劝蒋不要打内战,要讲和平,实行民主。到美国后他还买了一份礼物,恭蒋介石寿辰。但在考察水利期间,国内内战愈演愈烈。1947年蒋介石镇压各地学生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使冯玉祥大为愤怒。他于5月26日发表《告同胞书》,谴责蒋介石当局,开始公开反蒋。此后,他在美国发表了数百次报告演讲,举行了五次记者招待会,组织了旅美中国和平民主联盟,抨击蒋的内战独裁政策,反对美国援蒋,声援国内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国民党中央控制下的国内外机构、报刊开始对冯玉祥进行围攻和诬蔑,蒋介石采取高压手段命令冯玉祥回国并断绝他的经济来源。1947年11月,他在激愤中在美国《民族报》上发表《我为什么与蒋决裂?》檄文。冯玉祥此时很明白自己的处境。他在日记中写道:“对于我自己:1。要下监。2。要被蒋枪决。3。要被蒋特务杀害。这是为民主和平努力应得的报酬。”于是,他抓紧一切时间着手撰写了《我所认识的蒋介石》。此书共七十七章,冯玉祥从自己二十年亲身经历出发,对蒋介石作了全面揭露,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影响。蒋介石恼怒万分,便以“冯在美国肆意诋毁元首”的罪名,革除冯玉祥公职,又串通美国政府吊销他的护照。紧接着,1948年1月7日蒋介石又以“行为不检、言论荒谬”,“违反党纪、不听党的约束”罪名,开除冯玉祥的党籍。并电请美国,希望将冯玉祥驱逐出境。但冯玉祥处变不惊,置生死于度外,2月8日,他在《纽约下午报》发表《致蒋介石的一封公开信》,并于2月10日写下了遗嘱。在公开信中,他痛悔自己曾对蒋抱有幻想,错把蒋扶上高位,严正历数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出卖国民党、祸国殃民的罪行,要求蒋立刻下台,将权力交还人民。他写道:“现在我已经感到支持你的罪过,而要向中国人民负起责任,协助他们把你赶走。”1948年初,一批爱国反蒋的中坚分子从蒋记国民党中分裂出来,在香港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冯玉祥被推为常务委员和政治委员会主席。冯玉祥极为欣喜兴奋。他在美国积极发展组织,广为宣传,汇合本党的进步分子为反对封建独裁统治,建设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而工作。 
            
      第23节:地方军阀大结局(23)       
        在中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形势下,美国政府已对蒋介石丧失信心,为了保住其在华利益,美国密谋踢开蒋,拉起第三势力,与中国共产党对抗,建立一个亲美的政府。由于冯玉祥在国民党军政界威望很高,在海外又有巨大影响,于是杜鲁门政府千方百计对他进行收买笼络。1948年4月,美国政府派员登门游说,表示美国愿意出钱出军火,帮助冯玉祥回国收拾败局。但冯玉祥坚守民族大义,当即予以拒绝。说客蛮横地下“最后通牒”道:“给你们六个月的时间,请你们民主人士考虑考虑。我们美国人,就是这个意见,只要你们不要共产党,我们就不要蒋介石,愿意帮助你们民主人士。”冯玉祥冷冷地说:“我们的哲学是:‘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这个意思是说,我们全国的人民,工农大众,喜欢什么,我们说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做什么。可是没有听说过,天听自美国人听,天视自美国人视,美国人喜欢我们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美国人喜欢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那确确实实的,不单是三民主义的叛徒,并且是中国的卖国贼,你看我冯玉祥是做这样事的人吗?”美国政府见冯玉祥软硬不服,恼羞成怒,便准备将他驱逐出境。在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冯玉祥看到了新中国的希望,毅然决定返回祖国。1948年7月,冯玉祥为了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苏联驻美国大使馆的帮助下,冲破国民党特务的重重围困和迫害,在纽约登上苏联客轮“胜利”号,取道苏联投向祖国怀抱。 
        
        至此,“冯玉祥先生从一个典型的旧军人转变成一个民主的军人,他经过曲折的道路,最后走向了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周恩来在冯玉祥遇难一周年追悼会上的悼词)。 
        
        不幸的是,9月1日“胜利”号客轮在黑海失火,冯玉祥遇难身亡,终年66岁。   
        一、耕读子弟穿戎装1909年,18岁的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李宗仁(1891~1969年),字德邻,1891年8月13日出生在广西桂林县西乡村郎头村的耕读家庭,父亲李培英是当地的塾师,母亲务农,他们生有子女11人,3人早夭,剩下的5男3女中,李宗仁排行第二。一家人靠父亲做塾师的收入和母亲克勤克俭的劳动,维持生计。西乡方圆几十里,土地肥腴,然清吏的贪婪苛政,外族的侵凌,使百姓难以聊生。耳闻目睹的事实,在他还未启蒙时,幼小的心灵中便滋长了抗暴的心理。 
        
        李父知书达理,希望在自己的后代中,出个饱学之士,于是李宗仁6岁那年,便进入私塾,塾师是自己的父亲。1905年,李宗仁随老师上了省城,进了新创立的临桂县立二等小学。这是一所新学堂,所教课程,除国文之外,还有数学、博物、美学等新式学科。15岁时,他开始觅寻正当职业谋生。那时各省正试办新政,广西省新设奖励工商业的“劝业道”,并在桂林设立纺织习艺厂,招200名学徒学习纺织,李宗仁进了这家厂当学徒。 
        
        1909年,18岁的李宗仁考入广西陆军小学,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陆小的教育,完全仿日本那一套,十分严格,教程分学、术两种。学科除国文、史地外,有各门科学和外语,术科是每天1小时的训练,有器械、体操、劈杀等活动。李宗仁学业突出,深得同学的尊重和老师们的喜欢。 
        
        此时,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正风云突起,陆军小学也成立了革命党人的组织“军事指针社”。1910年秋,李宗仁加入了同盟会组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打响了资产阶级革命起义的枪声。11月7日,广西宣布独立,成立了地方革命政府。   
        李宗仁1912年结婚,女方名叫李秀文,出身于一个殷实的半自耕农家。她为人忠厚,遇事稳重,还有一手好女红。对于这样一位妻子,李宗仁颇觉称心,婚后两人感情笃厚,李宗仁还耐心地教她认字。对于李宗仁,李秀文也很是满意。 
        
        1913年秋,李宗仁学成毕业,当上了讲习所的准尉见习教官,很快就升任少尉队副,不久又晋升中尉。中尉官衔并不大,却是他平生第一个正式军职。     
        
      第24节:地方军阀大结局(24)       
        讲习所停办后,李宗仁于1915年春到桂林模范学校任体育教员。1916年4月下旬,他辞去学校教师职,走入护国军的行列,因为英勇善战,一路高升,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帮统、统领。 
        
        1920年7月,陆荣廷在龙州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以讨伐福州北军为名,进袭粤军。   
        陈炯明、许崇智以粤人治粤为口号,举兵进攻潮州、梅县,其势汹汹,陆荣廷仓皇发兵阻截,于是爆发了粤桂之战。这次战役,粤军有充分准备,桂军大败。李宗仁所在的林虎部在撤退至清远境内时,和马济、韩彩凤部三四万人会合,向肇庆败逃。部队撤至莲塘口时,遇到伏击的粤军。莲塘口宽二三百米,两侧为高耸的山峰,地势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粤军在此筑有工事,密布火力,居高临下,且以逸待劳。这里是通往肇庆的惟一通道,桂军身处此境,心慌神惊,乱作一团。林虎、马济决定强攻,亲赴隘口前线督战。激战数日,难以奏效。追兵在后,又后退不得,大有全军覆没之势。在此千钧一发之际,李宗仁自告奋勇,担任打通莲塘口的任务。当部队逼近莲塘口时,李带全营500人在峡口前散开,进入敌机枪射程时,他率全营发动了奇袭,一举夺得敌阵地。莲塘口一役,李宗仁神奇般地使大部队摆脱了危境,名声大震,被奉为广西著名的战将。这次战役李营死亡达200余人,重伤者40余人。 
        
        桂军无法抵御粤军,李宗仁独自领着广西兵匿入十万大山中。后来有几支小部队也陆续上山躲避,均被李宗仁收容。李宗仁就是靠了这些部队作为基础,不断扩大,在广西立住了脚。 
        
        上山不久,陈炯明的弟弟陈炯光和钟景棠先后上山与李宗仁接洽收编的事。李宗仁要保持相对独立,陈炯明允其成立“粤桂边防军第三路”,李宗仁本人成了司令。 
        
        1922年4月,陈炯明发动反对孙中山的军事叛乱,无暇顾及广西,遂命粤军撤出桂境。粤军离桂后,桂人纷纷打起自治旗帜、成立了名目繁多的“自治军”。其中不少土匪也乘机兴风作浪,混水摸鱼。他们凭借手中的军权,割据一方,派县长,设关卡,征钱粮,各行其是。广西局势混乱,李宗仁的部下官长,见粤军离桂,部队与陈炯明无形中断关系,一致建议他取消“粤桂边防军第三路”称号,改称“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李宗仁亦有独树一帜、日后统一广西之意,听了部下的劝告,深以为是。5月下旬,他通电就任“广西自治军第二路”总司令职。 
        
        二、战刀刻就广西王李宗仁的胜利,结束了陆荣廷在广西的统治,这不但震动了广西各界,而且受到各省的关注为了实现统一广西的愿望,打败力量强大的陆荣廷,李宗仁决定联合黄绍竑、白崇禧,寻找时机,扩大地盘。 
        
        1923年春,黄绍竑在李宗仁的支持下攻占梧州。这期间,李宗仁在李济深、陈铭枢的介绍下,加入了正在改组的国民党。   
        陆荣廷失梧州,丢贵县,且隐约感觉李和黄暗中有往来,决心对李、黄用兵。陆老奸巨猾,知对李、黄同时用兵很困难,因此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企图以李消灭黄,然后再收拾李。 
        
        不久,陆亲率精锐部队数千人北上桂林,威胁李宗仁。不料,此时沈鸿英却疑陆出巡有与自己的夙敌马洛联合将他消灭之意,于是引起了沈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