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欲壑难填 作者:丁一鹤 >

第36章

欲壑难填 作者:丁一鹤-第36章

小说: 欲壑难填 作者:丁一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广州的自杀者一样。但这一次,天涯没有做好。我们是否可以思考一下,在以后面对类似情况的时候,是否能做一点什么而不是像曾经追捧菜霸的那些人一样对其进行捧杀。而这个网站的管理者们,你们又能否思考一下,面对缤纷的网络和复杂的现实,天涯又该何去何从?
    两审败诉,法院认为天涯并无侵权故意
    菜霸被警方缉拿归案了,张可可只得停止对菜霸的追讨行动。然而,张可可所属公司发现直到2006年8月,天涯社区还没有删除菜霸的帖子。这时,距菜霸最初发帖已经过去了整整3个月。
    此后,张可可改变了起诉对象,暂停起诉菜霸,改为起诉天涯社区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张可可以网络名誉侵权为由,于2006年8月底一纸诉状把此网络社区告上了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
    在起诉天涯网的民事诉状中,张可可起诉的事实与理由是:此事虽然纯属捏造,但因被告未尽合理的审查、监管义务,没有及时地删除侵权文章,致使上述谣言在网上广为流传,不但败坏了原告的名誉,致使许多歌迷开始质疑原告的人品,同时也给原告的心灵造成极大创伤,严重干扰了原告正常有序的工作,影响了原告生活的和谐安定。在诉讼请求中,张可可要求天涯社区停止侵权行为,为原告恢复名誉,并在指定的新浪网等新闻媒体上公开向她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10万元。
    张可可的代理律师认为,互联网站的管理者对其网站对外发表的任何文章均负有法定的审查义务,如果因其监管、审查方面的过失致使违法侵权的文章得以公开发表和流传,网站管理者应当就其共同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随后,天涯社区在答辩期间向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和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最终裁定认为,本案是一起明星名誉侵权案件,侵权案件应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驳回被告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
    2007年1月23日,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法庭上,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张可可当庭提出申请,将索赔金额由1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庭审中被告方的代理律师认为被告对描述性文字无法删除,因此不具备侵权的故意性。对于网友诽谤事件,属于个人言论,这些言论不足以降低其社会公众形象,对整个事件被告方不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针对原告歌手张可可状告名誉侵权一事,被告方还认为原告操作此案是炒作,并以此取得不当利益。天涯社区代理人称,帖子中的女歌手是“张丹丽”,而非张可可,其名誉没有受到侵害,这场诉讼完全是炒作,是对司法资源的滥用。对此张可可称“张丹丽”是她的曾用名,这个帖子不但败坏其名誉,也给她的心灵造成极大伤害。
    天涯社区称,版主发现该帖半小时后,即进行了封帖处理,并对发帖者提出警告。在通过媒体得知张可可起诉的消息后,对该帖进行了删除和屏蔽。从技术角度来说,天涯社区中的言论是由社区注册用户发布,系统自动生成的,为避免出现违法和侵权内容,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内容过滤机制和网友投诉机制。如果网友投诉,会得到及时处理,但张可可当时并没有投诉,反而是和媒体联系公布此事,意在炒作。
    在庭审中,有3名自称张可可歌迷的年轻人出庭作证。3人都明确表示,他们此前没有接触过张可可,天涯社区的相关帖子及照片毁了张可可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
    经过两次开庭审理后,2007年10月25日,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张可可的诉讼请求。
    宣武法院认为被告作为网站的经营管理者,其提供网络社区作为网友交流平台,即负有应尽的管理义务,但该管理义务仅限于一般性的审核义务,审核网络社区里的文章内容是否具有法律、法规明确禁止发布、发表的言论。而衡量天涯在线在网络社区管理中是否存在瑕疵,应以其实际审核能力为准。对网友发表的特定性事件的言论及评述,被告天涯在线在客观上无法也不可能一一核实,对其真伪的判定显然超出了网络经营者的审查能力。且天涯在线已删除涉案文章,履行了网站经营管理者的管理义务。法官认为天涯在线在经营过程中并无侵权的故意或过失,张可可要求天涯在线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万元、支付律师代理费3000元、取证费1000元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故而驳回张可可的诉讼请求。
    对于判决结果,张可可认为一审法官的判决是极其不客观不公正的,于是张可可决定上诉。2008年3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张可可名誉侵权案作出了终审判决。法院认为,天涯社区对于在该社区中出现的菜霸跟帖中提及的各类“不雅”事件,到该帖出现在该社区时,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要求网络经营者对网友跟帖中所涉及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故天涯社区对于菜霸跟帖中涉及到的事件的真实性没有核实的义务。而天涯社区在知道该帖涉及相关争议后,已及时将该帖隐藏,使公众无法浏览到该信息,最大限度维护了张可可的个人权益,可以认定天涯社区没有任何过失,所以终审判决天涯社区胜诉。
    据新华社消息称,近6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65%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全国犯罪总人数的50%以上与网瘾有关。许多人已经被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彻底腐蚀了,完全失去了是非观。
    尽管天涯社区胜诉,但对于网站、论坛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来说,该案似乎并不具有标本价值的普遍意义。法院认为天涯社区的管理义务仅限于一般性的审核义务,对网友发表的特定性事件的言论及评述,从客观上无法也不可能一一核实,对其真伪的判定显然超出了网络经营者的审查能力,不仅不能为网站在此类事件中彻底解套,而且当我们无法找到发帖的始作俑者时,面对真正的受害者名誉受损,我们就不得不发出追问:谁应该为论坛“毒帖”负责?如果没有人负责,那么受害者的受害事实则会不可避免地嘲笑法律的苍白无力。
    第七章 皇历过时, 中国壁画第一案
    “从壁画完成到现在快三年的时间了, 可一分钱也没拿到,为了追讨画款,我可以说是心力交瘁。”著名画家、河北省美协副秘书长吉瑞森提起自己追讨画款的遭遇一脸无奈。因为这起长达三年的书画纠纷至今仍未结案。
    吉瑞森所说的这幅4层楼高的壁画,目前仍安装在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办公楼的大厅内。这幅被专业评估机构估价为607。66万元的巨型壁画,因当事双方最初是按书画市场的“口头交易”惯例达成协议,致使壁画完成后双方各执一词发生画款纠纷。
    2006年11月6日,受理此案的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人民法院请专业机构对壁画进行评估后,作出被告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给付原告吉瑞森画款及违约金657。66万元的一审判决。这起案情简单却内幕重重的壁画官司,也给当今艺术品市场如何规范敲起了警钟。
    博士画家吉瑞森,应约创作巨型壁画
    吉瑞森1963年4月出生于山东五莲县,少时学画,寒暑不辍。“文革”后恢复高考那年他考上了大学;改革开放那年他下了海;而在大家开始注重盛世收藏时,他成为中央美院的首届博士生,并在国画领域成为中国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20名青年国画家之一。
    身材魁梧的吉瑞森在自己的国画功底沉淀了20多年之后,1998年在河北美协主席赵贵德的鼓励下,开始确立自己的绘画风格,并确定以钻研版纳风情画为突破口,之后,吉瑞森拜版纳画派的大师级画家王晋元先生为师,潜心研究版纳画。
    吉瑞森的版纳画在传统花鸟画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他创作的作品大多是丈二的大画,画面上野生植物纵横交错,互灭互生。极强的构图能力令作品在极度的视觉混乱中展示出了西双版纳生物特有的生生不息的野性,各种植物在他的画作中肆意生长、藤缠蔓绕、互相绞杀、互相寄生,产生了一种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
    2001年,吉瑞森的版纳画引起了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郭怡孮先生的关注,郭怡孮先生是当代中国花鸟画的权威画家之一。吉瑞森的版纳花鸟画风恰与郭先生的“大花鸟精神”有相通之处。于是,吉瑞森顺利考入中央美院,成为中央美院第一届中国画博士生,师从于郭怡孮先生。
    此后,吉瑞森的画作屡屡在全国重要美术大赛和展览中获奖。2002年,《晨风》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2003年,《版纳之春》获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版纳之秋》入选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2004年,《竹根》入选全国第十届美展;2005年,《秋韵》获第十二届全国中国花鸟画邀请展金奖;2006年被评为当代20位最具学术价值和市场潜力的青年国画家。
    吉瑞森的花鸟画在国内美术界独树一帜,在河北画坛更是赫赫有名,慕名求画购画者令吉瑞森应接不暇。
    2004年7月,中国联通河北分公司新办公大楼落成,联通河北分公司为了提升这座大楼的整体形象和大厅的艺术氛围,在大楼设计时就在大厅内预留了高15。5米、宽3。6米的位置,准备安装一幅巨型壁画作为装饰。
    在新大楼落成前后,联通河北分公司曾经找过山东艺术学院的两位老师,但那两位老师表示画面不好把握,担心把画做砸了,钱再多也不敢干。之后,联通河北分公司找了几个画家都干不成,做出的样稿还可以,但是放大之后效果都不理想。因为传统壁画都是以长条横幅为主,像这种长条竖幅的壁画因为画面不好组织,一般画家都不敢接。
    为了找到合适的画家,颇具艺术鉴赏力的联通河北分公司总经理杨先生多方打听,最后慕名找到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吉瑞森。但吉瑞森的专业是中国画,壁画并不是他的强项,而如此巨大的画作创作起来耗时费力。吉瑞森表示,如果用传统的中国画的形式表现,可能会容易些。但是,杨先生是位对美术作品具有很强鉴赏能力的行家,他认为只有壁画形式才能更好地表现热带雨林的特点,其色调、线条才能与大厅整体环境相协调,而且国画效果不如壁画。于是,在双方协商下,确定通过壁画的形式进行创作。
    在谈及价格问题上,杨先生非常爽快地说:“价格好说,就按你的市场走,壁画完成后6个月内支付画款。” 按照书画界的交易习惯,书画的成交通常是口头约定价格,待交付书画后付款。所以在商定壁画创作时,双方没有签订委托合同。
    杨先生要求,壁画一定要与大厅环境协调,色调务必要深,一定要有线条感,必须反映出热带雨林的特点。对于杨先生提出的要求,吉瑞森爽快地答应了。之后,吉瑞森为了完成这幅他此生最大的画作,专程赶到云南西双版纳体验写生,并按照杨先生的要求设计了一批样稿,回到石家庄后交给杨先生。经过反复斟酌和修改,杨先生最后选定了吉瑞森的代表画作之一《版纳风情》。
    样稿确定后,吉瑞森开始了艰苦的壁画创作。由于画面太大,整幅画面达502。2平方尺,吉瑞森本人没有如此巨大的画室创作这副壁画,他只好租用了石家庄市桥西区艺术服务社的场地,冒着酷暑挥汗劳作了数十日,终于完成了壁画的创作,仅原材料等各种费用就花费了几十万元。
    壁画完成后,吉瑞森请来杨先生进行验收,杨先生对画面效果非常满意。2004年8月,吉瑞森请来专业人员,经装裱加工并配框后,将壁画《版纳风情》镶嵌在联通河北分公司新办公楼大厅的预留位置。
    这幅壁画,令联通河北分公司的大厅蓬荜生辉。
    买卖变赠与,天价壁画引发河北画家维权第一案
    完成壁画创作后,吉瑞森长长舒了一口气,这幅壁画是他创作的最大的壁画,也是一幅呕心沥血之作,前后投入了几个月时间和几十万元的资金,现在终于展示在世人面前,并且成为石家庄市壁画作品中的一幅精品之作,吉瑞森为此感到欣慰不已。
    此后,吉瑞森又投入到他的艺术创作之中。因为按照当时的口头约定,联通河北分公司应该在2004年8月交付壁画之后的6个月内支付画款,所以他安心等待着对方将画款送上门来。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2005年的春节很快来临。按照山东人的习俗,春节前要清理欠款。吉瑞森见联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