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效应-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的只隔着一道防火门。由于Facemash网站的操作在安全性、版权和隐私方面违反了校方的行为准则,管理委员会宣布对扎克伯格留校察看,并且要求他去咨询法律顾问,不过其他学生并未受到处罚。假如扎克伯格在Facemash上保留农场动物的相片,他很可能就不会这样轻易地逃脱惩罚了。他向妇女团体道歉,称自己只将这个项目视为一项计算机学科的实验,完全没有想到会流传得如此之快。
格林的父亲是位大学教授,他来看自己儿子的那天晚上正逢扎克伯格在搞庆祝,欢庆自己没有因为Facemash受到较重的惩处。扎克伯格在外面买回了一瓶唐培里侬香槟王(DomPerignon),兴高采烈地和柯克兰宿舍的左邻右里们分享美酒。格林回忆道:“我父亲当时极力灌输给马克的观念是,这次事件确实性质严重,差一点就要害得他停学了。可马克没把这放在心上。所以我父亲离开时就认为我不应该再参与马克的项目了。”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道禁令的代价相当高。
而对其他人来说,这段意外插曲却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扎克伯格能创造出让用户爱不释手的产品。这有些出乎他的室友们的意料。他们都知道,微软和其他公司以前曾与扎克伯格就购买他与一个朋友合作的程序进行过商谈,那个程序是他在艾斯特中学时做过的一个项目的升级版,名为Synapse。这种软件能根据用户喜好的音乐类型推荐其他同类歌曲。扎克伯格的朋友都将其称做“头脑”(TheBrain),并且在听说他会为此得到百万美元时激动不已。他们希望假如交易达成,扎克伯格能买一台超大的平板电视摆在公共房间里。
《》 第一部分 从哈佛宿舍开始(5)
扎克伯格不断创建出一些在网上运行的小程序,其中有一个能帮助他快速强记“奥古斯都时代的艺术”的考试内容,这门课他在第一学期里几乎一堂都没有上过。快到期末的时候,他将课程有关的图像拼成一系列的图片,然后发电子邮件给其他班上的同学,邀请他们登录局域网观看这些图片,用这种方式促进他们研究探讨,并且在每幅图片旁边添加评语。评论全部结束后,扎克伯格花一个晚上细读所有评价,从中得到启示,最后通过了期末考试。他还写了一个自称为“哈瑞。刘易斯的人际六度空间”(SixDegreeofHarryLewis)的程序,以此向计算机学教授哈瑞。刘易斯致敬。该程序利用《哈佛深红报》上刊载的文章辨析相关人物间的关系,并基于这些与刘易斯有关的文章链接描绘出一个异想天开的相关人际网。只要输入任何一位哈佛学生的名字,该软件就能展示出这个学生与刘易斯教授有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
扎克伯格也替其他网络项目操刀。Facemash风波后,他参与创建了哈佛黑人女子协会的网站,由此与这个团体尽释前嫌。他还和三个大四学生联手建起了一个名为哈佛联谊会的约会与交谊网站。这三名学生想推出一种服务,服务特色包括使用户了解聚会信息、提供酒吧的折扣价。三人中有一对是身强体壮的孪生兄弟卡梅伦。文克莱沃斯(CameronWinklevoss)和泰勒。文克莱沃斯(TylerWinklevoss),身高都超过1米9,两人都在校队做赛艇桨手,迪夫亚。纳伦德拉(DivyaNarendra)则是两兄弟的朋友,但他们都不是编程员。纳伦德拉在《哈佛深红报》上读到了Facemash的报道,在那年11月找到扎克伯格帮忙。三个学生决定出资请他为这个服务构想编写程序。
“我只不过喜欢编些小项目,”扎克伯格如今这样说,“那一年我做了12个项目。当然,哪个项目都不是我全权负责。”他说,大多数都是关于“发现人们如何通过相互参照建立联系”。
扎克伯格对建立交际性网站产生兴趣始于2002年夏天。当时他住在哈佛商学院的宿舍,已经和女朋友分手,同住的是两个在艾斯特高中时的朋友。一位叫亚当。德安杰罗(AdamD’Angelo),此前同扎克伯格一起研发了Synapse和音乐推荐软件,而今在加州理工学院计算机系学习。另一位密友金康新(Kang…XingJin)在哈佛主修计算机专业。三个人都做过要求不严但又收入不菲的编程工作。单身汉扎克伯格有很多时间可以与朋友长谈,讨论接下来什么产品最适应互联网需要。
德安杰罗前一年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寝室里已经推出过一个名噪一时的项目,叫做BuddyZoo。它邀请用户把自己在AIM(在线即时通信软件)上的好友列表上传到一个服务器,然后将这一列表与其他人上传的作比较。用户可以看到谁和自己拥有共同的朋友,由此也展示了个人的社交圈子。AIM当时是许多美国人生活中的交流工具。成千上万的AIM用户体验了BuddyZoo,这款产品已经在网上小有名气了。德安杰罗根本没有商业化这一软件,最终任它自生自灭。
但是,这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
寒假期间,扎克伯格对另一个项目的编程产生了浓厚兴趣,因此很想尽快完成手头的项目。对于那个新项目,他那些不明所以的朋友投入的关注度并不比扎克伯格对在同一年推出的其他项目高。2004年1月11日,扎克伯格在网上向域名公司支付了35美元,注册了一年的域名使用权。建立这个网站的构想借用了“课程搭配”、Facemash以及扎克伯格参与的网上服务项目Friendster。Friendster是一个社交网站,它邀请用户创立自己的“个人简介”,在这个网上填写个人爱好、欣赏的音乐和其他相关个人资料。通过这样的服务,用户可以将自己的简介与朋友的链接起来,由此确立他们自己的“社交圈”。
《》 第一部分 从哈佛宿舍开始(6)
Friendster和当时绝大多数社交网站一样,主要帮助用户建立交友约会的关系。这类网站的设想是,用户能在网上查看朋友的朋友时,也许会找到发展浪漫感情的机会。Friendster在之前的一年曾风靡哈佛,也似乎一夜之间就席卷了全美数百万用户,因此而造成的技术问题导致登录缓慢、难以访问,于是在哈佛失去了人气。也是在Friendster曾经风光的那一年,另一个更为有名的社交网站MySpace于8月在洛杉矶启动。它很快发展壮大,拥有了约百万用户,不过在哈佛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哈佛学生好几个月以来一直向校方请求,呼吁要把每个宿舍保存的“花名册”全部集中在网上发布,从而可在互联网上搜索到这些照片。扎克伯格就曾经为建Facemash而从那些“花名册”中收集取材。观赏这些相片已经成了一种大众娱乐活动。哈佛校内原本有一份叫FreshmanRegister的肖像影集,每年刊发一期,但拍摄对象仅限于入校新生。这本刊物的副本在很多学生中传阅批注,男生们会把相片中长得最美的女孩圈出来。
目睹Friendster成为现实,学生们开始向往一本在线的肖像集,建立在线目录显然并不困难。假如一位旧金山的企业家能推出Friendster,为什么哈佛的管理机构不能如此呢?这种想法在整个学校广为流传。那一年,许多学院的学生都敦促校方在网上推出学生肖像集录。《哈佛深红报》道出了需要建立在线“花名册”的多种参考来源。编辑们认为,如果一名学生能创造Facemash,那一个程序员就没有理由做不出在线的肖像影集。2003年12月11日的那一期报纸上赫然打出这样的标题:“在网上放一张快乐的脸:整个学院的电子肖像影集娱乐大众、有益大众。”刊载评论的编辑切实描述了如何设立一个电子“花名册”。
这篇文章强调,在这样的网络系统里,学生需要管理他们的个人信息。那年秋天,扎克伯格选修了一门图论方面的数学课。学期末,所有修这门课的同学晚饭时一起出去聚餐,就餐时大家谈到了建立一种“通用肖像影集”的需求。于是,扎克伯格假期回家就创立了Facebook网站。
“对哈佛来说,这绝对是个不太像话的事物,”扎克伯格的一名同班同学,也是他的一个朋友说道,“哈佛人总说要做一个统一的肖像影集,但他们都担心怎么取得相关资料,觉得有法律上的问题。马克想到了让大家自己上传信息,这样就解决了难题。”事实上,扎克伯格后来透露,正是《哈佛深红报》上关于Facemash的报道让他产生了建立Facebook的最初想法。那篇报道说:“只有在网站对自愿上传个人相片的学生进行限制时,许多围绕着Facemash出现的麻烦才能消于无形。”
扎克伯格希望建立基于真实学生信息的可靠目录,这样的愿望与由报道而生的简单想法相结合就形成了Facebook的核心理念。“我们的项目仅仅开通了一条帮助哈佛人分享更多信息的道路,”扎克伯格说,“这样一来,大家就能更多地了解到校园里发生了什么。我想做到这一点,所以建立了能得到所有人信息的渠道,而且每个人也都能与人分享自己希望共享的一切信息。”
他为哈佛学生提供的新服务并不是像Friendster那样的约会网站,而是一个极为基础性的交流工具,旨在解决如何对校友保持关注并了解他人近况等简单问题。扎克伯格的一些朋友推测,创建这个网站也能处理他本人性格内向带来的困扰。假如一个网虫对面对面和人打交道感到不自在时,为什么不建一个网站让人与人的接触变得容易点儿呢?
《》 第一部分 从哈佛宿舍开始(7)
Facebook的另一个灵感来源是AIM用户在“暂时离开”时留下的留言信息,AIM用户通常用这些简洁精练的短语展现自己的创造力。虽然只能留下寥寥数语,用户仍然不忘运用政治辞令和幽默来描述“我有事先走开一下”。对扎克伯格而言,AIM的暂时离开留言非常重要,无怪乎他早期的一个软件项目就是可以在朋友留言改变时提醒他的工具。Facebook会成为AIM离开留言与提醒工具的有力结合。这个网站拥有用户更多的个人信息,用户的朋友也就能跟进了解用户的近况。如今的Facebook状态更新就能追溯到这种直接支持AIM离开留言的传统。
“课程搭配”与Facemash都是通过扎克伯格的手提电脑连接上寝室内的网络运作。不过,前者的成功损坏了电脑硬盘,使扎克伯格丢失了大量数据。哈佛管理委员会因Facemash事件而处罚他的部分原因在于他利用哈佛的网络存储网站数据,因此这次他采取了更为慎重的方式。在网上搜索了解后,扎克伯格找到一家名为的信息存储公司,用自己的信用卡每月支付85美元的电脑服务器空间存储费用,把Facebook的程序和数据存放在那里。这是独立的网站,而不是哈佛大学校园网络的一部分。虽然扎克伯格并不确定,但他在潜意识里觉得,这样一来自己的网站就不仅是一种娱乐媒介了。
扎克伯格认为情形会非同一般的另一个征兆在于:他与具有商业头脑的同学爱德华多。萨维林(EduardoS*erin)做了一笔交易,以Facebook三分之一的股权作为交换得到了少量投资,以此帮助网站走出了经营困境。扎克伯格在犹太学生联谊会(AlphaEpsilonPi)上结识了萨维林,当时他们都刚加入这个团体不久。萨维林明确了假如Facebook成功运作,那么将如何赚取利润。他出身于一个富有的巴西商业大亨家庭,家教很好,深受大家欢迎,那时在学校的投资俱乐部里担任办事员。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棋手,并被他的朋友们看作数学天才。
扎克伯格和萨维林这两位19岁的年轻人同意各自为Facebook投入1000美元。
乔。格林表示,扎克伯格也将萨维林视作商业伙伴。而当乔考虑加入时,他的父亲格林教授听说后“有些发脾气”,所以乔拒绝合伙。后来他总是苦笑着把这称为自己犯下的“数十亿美元的错误”。
2004年2月4日星期三下午,扎克伯格点击了自己在的帐户链接,Facebook从此启动。在它的主页上写着:“Facebook是一个在线目录,它将校内社交圈的人们联系到一起。我们在哈佛大学内掀起了广受追捧的Facebook风潮。你可以在Facebook上:搜寻自己学院的同学;找到自己班级的同学;查找自己朋友的友人;勾画出自己的社交圈子。”扎克伯格为自己申请了从一号到四号四个登录帐户(前三个都是为测试使用)。五号是室友休斯,六号是莫斯科维茨,七号是萨维林。扎克伯格的朋友,也是同学之一的安德鲁。麦克科伦(AndrewMcCollum)以网上找到的阿尔。帕西诺(AlPacino)头像为蓝本,将数字一和零覆盖在上面,设计出一个标志——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