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岛札记 作者:大江健三郎-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想管的话,就赶紧管吧!立即付诸行动吧!这就是大家的心愿。”
既然他们的存在和他们呼唤的声音,是这样地无可奈何,那么,我们每个人的心里,对
广岛人的怀念和情结能够彻底了结吗?
(1965年4月)
广岛札记
广岛札记 一 初访广岛
1963年的一个夏日,我到达广岛时,天刚蒙蒙亮。荒凉的无人之城的幻影一瞬间从
我眼前掠过。街上还不见广岛市民的身影,零零星星地伫立在街头的都是些外地游客。19
45年夏的同一酷清晨,也曾有一群游客来到这里。然而,这些人当中,凡是在18年前的
今天或明天离开广岛的,都侥幸活了下来,而在第三天之前未能离开广岛的人,却被无情地
卷入了20世纪最为残酷的命运之中!他们当中有人转瞬之间便下落不明,有人至今仍背负
着厄运,在白血球指标忽升忽降的忧虑中度日。已是清晨,空气变得干燥、酷热,发出白晃
晃的光。一小时后,市民们开始了一天的活动。大清早的太阳就像正午的烈日一般火辣辣
的,还要一直肆虐到傍晚。此时的广岛已不再像天亮前的鬼城。这座以小酒馆数量最多闻名
全日本的城市,俨然一座充满活力的地方都市。白人、黑人,大批外地游客拥挤在熙熙攘攘
的市民当中,许多日本游客是年轻人。他们一边高唱歌曲,一边扛着旗子向和平公园进发。
到后天为止,游人将超过两万。
上午九点,和平公园一隅的原子弹受害者纪念馆。
我在楼梯上跑了几个来回,又在走廊里转了大半天,到头来还是和其他已经无计可施的
人们一样,颓丧地坐到长椅上。我的一位记者朋友,几天前就守在这里了,可连他都觉得这
里发生的事情就像浓雾中遥远的城堡一般捉摸不透。不安的心情笼罩了我。第九届禁止原子
弹氢弹世界大会真的能在广岛召开吗?在这个纪念馆里,为大会做准备的各种工作会议正在
举行,但会议内容大多保密。我把记者证章别到衬衫衣领上,可还是到处碰壁。走廊里,被
拒之门外的记者,来得过早的与会代表(不过,他们反驳说:什么太早!今天下午和平游行
的队伍就要开进广岛了,傍晚还要举行欢迎他们的集会!),甚至连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
的常务理事们也无可奈何地转来转去,又坐到长椅上不住叹气。大家的嘴里都机械地念叨
着:“反对任何国家……”。这句话的全文应该是这样的:“‘反对任何国家进行核试验’
这个议题还是个症结啊!”。眼下,不论是谁,只要一提起“反对任何国家”几个字,就会
忧心忡忡地叹息起来。“反对任何国家”,这里是指所有的国家?死难者的国家?他人的国
家?我不禁回想起黎明前那死寂的无人之城的幻影和游人们不由自主的战慄。突然,坐在长
椅上的人都站了起来,走廊里乱转的人们也全朝一个方向拥去。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的安
井理事长来到常务理事们聚集的地方,向他们传达还在延续的执行常务理事会秘密会议的现
状,没有人会轻易放过这难得从雾中一现的城堡尖顶。去年夏天,大会陷入一片混乱之后,
安井在业已瘫痪的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里成了徒有其名的理事长。在静冈召开准备举办
“三·;一”比基尼日的理事会上,“反对任何国家……”的议题再次引起争议,安井因此辞
职。今年夏天,安井再次以理事长身份出现,这难道意味着他已经找到不会引起混乱的新提
法了吗?
安井理事长走进屋里。在这儿等候消息的理事们都焦躁疲惫,面带愁容。他们和原子弹
受害者纪念馆走廊里的记者、坐在和平公园树荫下早来的与会代表一样,都被拒之门外,忍
受着不知详情的焦虑。看到安井理事长,他们已掩饰不住声音中的愤怒和抱怨,迫不及待地
近乎喊叫似地质问起来。更有性格直率的人怒不可遏地要求常务理事(他们具体担任这次大
会的组织工作)和安井理事长做出解释,为什么竟然把他们置于无法得知情况的状态中如此
之久!
金泽的常务理事问道:“常务理事会是否已经放弃了本次大会?”安井理事长表现得不
急不躁。他用有力的带抑扬顿挫的悲壮的声音回答道:“不,我们没有放弃!现在只是会间
休息。我到这里来是为了向大家如实报告常务理事会的现状。”他非常诚实坦率,但又显然
戒心十足。人群里响起不以为然的笑声。人们是在笑金泽的理事太神经质呢,还是在笑安井
理事长过于空泛的答复?
横须贺的常务理事质问道:“你上次来的时候说,如果常务理事会无法解决,就把问题
交给包括我们在内的理事会来研究。难道说现在又不打算承认我们的权威了?”
安井避而不谈实质问题,他满脸诚意地说了句“我到这里来正是为了和诸位坦率地交换
意见”,便搪塞过去了。而使他处境窘迫的提问也就到此为止。东京和长野的理事都只是要
求:世界大会务必召开。
东京的理事说:“现在超出预定以外的参加者正从东京陆续向广岛赶来,大会具备成功
举办的条件。”然而大多数人还是认为,共产党和社会党的动员群众大战必然会成为这次大
会的问题之一。长野的理事恳切地申诉说:“既然已经以大会的名义募集了资金,无论如何
也要把大会开起来!”
此时,常务理事们早已不再是质询,倒像是面奏皇上时的悲壮恳求,没有丝毫的权威。
和平游行正在行进当中,距离他们到达广岛只剩六个小时了,为了迎接他们,有关大会的事
宜必须马上理出头绪。
安井理事的声音一如往常。他满腔热情溢于言表,满怀诚意地反复说着:“我们常务理
事会内部确实有较复杂的意见分歧。”之后,理事长提高声音说道:“请再给我一点时
间……”
众多事实表明,常务理事被拒之门外,迟迟不散的常务理事秘密会议正陷入僵局,对
“反对任何国家……”以及“禁止核试验会议”产生的意见分歧(对此安井理事长只用抽象
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词句提起过,但从未具体言及),成为使会议越发陷入困境的障碍。共
产党、社会党、工会总评议会、外国代表团,特别是中苏代表团之间的对立,使常务理事会
左右为难,如陷泥潭。但这些情况早在安井理事长出现之前,就已尽人皆知了。要说现在还
有什么新的说法,那就是安井理事长反复高喊的这句“请再给我一点时间!”可是,给他充
分的时间,困难就可以解决了吗?没人能相信。安井理事长到底也没说清“一点时间”究竟
有多久,撇下理事们走掉了。剩下的理事们众说纷纭,大家意见不一致又彼此不信任,提出
一个建议,立刻就被否决。有的人简直要吵起来。他们是和社会党议员喝茶的那帮家伙!他
们的头头恶狠狠地扔下一句话:“有结了婚分居的,还有离了婚同居的呢!”到底他在暗示
些什么?大家吵吵嚷嚷,根本不像是讨论会。我和那位被他们骂得狗血喷头的横须贺的理事
走到窗边的阳台上,他的发言在讨论会上被压制,要听他的意见只好用这种方式。“明明在
第六十届常务理事会上决定,哪怕有意见分歧也要召开大会,但却被置之不理,用欺骗的文
章把不同的意见掩盖住,假装成意见统一了似地去召开大会,怎么能成功呢?基层群众已经
提出,今后的和平运动不再依靠日共、工会总评议会、社会党,而靠他们自己去推动。就算
禁止原子弹氢弹协议会在空中解体了,能雄心勃勃地把运动继续下去的还是那些基层的群
众。”横须贺的理事焦虑地说。理事们一个个又都陷入充满疲劳感的沉默当中。我离开讨论
会走下楼梯。一楼大厅开始混杂起来。从各地赶来的人们以代表身份来这里登记并准备交付
分担的资金,可是由于常务理事会会议陷于停顿,接待工作也无从开始。人们有的围成圈蹲
坐着,有的聚在一起慢慢走动,有的在练习唱歌。正像横须贺的理事所说的那样,他们充满
活力,无忧无虑。在他们和安井理事长、召开秘密会议的人们以及被拒之门外的理事们中
间,让人感到有重重隔阂。即便是大会最终迎来开幕式,这些隔阂又如何消除呢?耀眼的阳
光下,和平公园显得空荡荡的。望着这座即将迎来两万名与会代表的空旷的公园,我不禁感
到茫然。
在广岛为数众多的各种塔中,原子弹爆炸死难者供奉塔是命名最贴切的一座。此刻,我
正朝它走去。塔身旁边,有位老妇人默然伫立。在广岛,我曾多少次看到过这样默然而立的
人们,他们都在那天目睹了人间地狱的惨象。他们黯然的眼底仿佛深藏着令人恐怖的东西。
在《广岛之河》里,两位有着这种眼神的老婆婆,其中一位这样叙述道:“那种病,旁边的
人看着才揪心啊!我的女儿,为了刚出生的真美子,说什么也想活下来,可没人能救活她。
不光这些。奈奈子死了,我还剩个叫‘广’的儿子,26岁了,可手上头上都留下了烧伤的
疤,为这连婚都结不成,已经自杀过好几次了。”另一位老婆婆说:“我那两个侄女住在鸟
屋町,是光着身子跑出来的。说是在江波呆了一宿,路上人家给了件薄浴衣,这才撕成两半
好歹裹在身上。妹妹死的时候,惨得没个人样,东家嫌脏,直嚷嚷:‘可别传染上。’姐姐
求我说:‘伯母,我病成那样之前,就杀了我吧!’也跟着妹妹去了。只剩下一个老人,年
轻人都死光了。”
猛然间我又想起安井郁先生那句热情的话语:“请再给我一点时间!”空洞的、应景
的、没有一星半点具体承诺的,这个以“诚实”为名而开的空头支票,不过是句骗人的鬼
话。下午3点,原子病医院前。我站在长长的树荫下,等候和平游行队伍的到来。除了记
者,只有为数不多的人在医院前的广场和马路上迎候。一般情况下,广岛禁止原子弹氢弹协
议会都在这里迎接。但在会议结果尚不明朗的情况下,他们也无法离开充斥着停滞与困顿气
氛的和平纪念馆。在迎候的极少数人当中,有一位原子弹受害者母亲会、广岛母亲会的负责
人,还有一位是原子弹爆炸后生活在对癌症的惊恐不安当中的孤寡老人组办起来的广岛小憩
之家的主办人,正是他们,在广岛从事着许多基础工作。现在,他们的脸上也显露出无法掩
饰的焦急。广岛小憩之家的年迈的原子弹受害者们,昨天晚上提着灯笼,手持花束,燃香走
遍了市内无数处死难者纪念塔。广岛市的三十二个小组分别在各自区内等候这些巡礼的老
人,还和他们一起悼念了死者。广岛全市就像一座大墓场,街上到处可见一座座慰灵塔,哪
怕有的塔像块石头似的并不起眼。“禁止原子弹氢弹运动是离不开广岛的广大群众的。现
在,这个运动虽然脱离了广岛,可广岛的老百姓仍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巩固运动的基础。他
们手持花束,燃香,走遍各个街区,而每到一处又有和他们一样的人在迎接他们,并加入他
们的队伍。”
终于,远远传来扩音器沙哑的声音。转速变慢的磁带播放着“原子弹轰炸罪责难逃”的
合唱,人们的口号声也越来越近了。和平游行的队伍就要过来了。原子病医院的窗口挤满了
翘首以待的人们。有些病人还跑到一楼屋顶的平台上。年轻的女病人身上穿的已不是撕裂的
浴衣,而是颜色各异的合成纤维睡衣。然而,战后18年给她们带来的变化似乎仅此而已。
在她们心中,依然怀着对原子弹爆炸的深深不安和恐惧。炎热和疲劳使和平游行的人们面色
如灰,但他们的双眼仍然炯炯有神。在烈日曝晒下步行了全部路程的人们显然消耗了大量体
力。游行队伍以他们为中心在原子病医院门前停下了。奥斯威辛游行队伍中,半裸身体、貌
如罗汉的僧侣们引起了人们的注目。外国代表也参加了,一位金发的西德妇女脸颊和鼻子晒
得通红。医院前已被游行的人们围得水泄不通。
这时,从原子病医院的正门走出三位病人代表,站到了直射的阳光下。一位是个十几岁
的可爱少女,她的头上缠满了绷带,脸上带着快活的微笑。她不时地拢拢被风吹起的蔷薇花
纹睡衣的衣襟。赠花仪式后,进行了简短的致辞。然后,作为病人代表,一位小个子中年男
子开始用蚊子大的声音进行演讲。他站在烈日烤灼的水泥地上,紧张而又僵硬地挺直阿波木
偶似的头部,竭尽全力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