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译-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曰:“苟有用我者①,期月而已可也②,三年有成。”
【今译】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周年就可以〔初具规模,有可观之处〕,三年〔功业〕会大有成效。”
【注释】
① 苟:如果,假如。
② 期月:周一年十二个月,即一周年。“期(jī基)”,周。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①!”
【今译】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一百年,也就可以克服残暴、免去刑杀了。’真对啊,这话!”
【注释】
① 是:代词。这,此。
子曰:“如有王者①,必世而后仁②。”
【今译】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必须三十年以后才能实施仁政。”
【注释】
① 王者:能治国安邦、以德行仁的贤明君王。
② 世:三十年是一世。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今译】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品行〕,从事政治还有什么〔困难〕呢?自身不能端正,怎样使别人端正呢?”冉子退朝①。子曰:“何晏也②?”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③,吾其与闻之。”
【今译】
冉求〔从季氏官府〕办完公事回来。孔子说:“为何回来晚了?”〔冉求〕回答说:“有政务。”孔子说:“是〔季氏私家〕一般的事务吧。如果有〔国家)政务,虽然〔国君〕不任用我了,我也会有所闻的。”
【注释】
① 冉子:冉求。曾任季氏宰(家臣)。参阅《八佾篇第三》第六章注。
② 晏(yàn砚):晚,迟。
③ 吾以:用我。“以”,用。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①?”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②,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今译】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讲得像这样肯定,但有与这接近的,有人说:‘做君主难,做臣也不容易。’如果知道做君主难,这岂不接近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吗?”〔鲁定公〕说:“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丧失,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讲得像这样肯定,但有与这接近的,有人说:‘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只是〔高兴〕我说的话没有人违抗。’如果君主说的话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是很好吗?如果说的话不正确,而没有人违抗,这岂不接近于‘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丧失’吗?”
【注释】
①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② 几(jī基):将近,接近。
叶公问政①。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今译】
叶公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使近处的人民感到喜悦,远处的人民来投奔归附。”
【注释】
① 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大夫。参阅《述而篇第七》第十九章注。
子夏为莒父宰①,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今译】
子夏到莒父当地方长官,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不要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注释】
① 莒父(jǔfǔ举甫):鲁国城邑名,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一说,在高密县东南。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①,其父攘羊而子证之②。”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③,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今译】
叶公对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羊,他便去告发。”孔子说:“我们家乡的正直的人和你所讲的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的品德就在其中了。”
【注释】
① 直躬者:犹言正直、坦率的人。“躬”,身。
② 攘(rǎng嚷):偷,窃,抢。 证:检举,告发。
③ 父为子隐:“隐”,隐瞒,隐讳。儒家提倡父慈子孝,即使对方有错,也要在外人面前为之隐瞒。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局限性。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①,不可弃也。”
【今译】
樊迟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在家能恭敬规矩,办事能认真谨慎,对人能忠实诚恳。虽然到了夷狄,〔这三种德行〕也是不可放弃的。”
【注释】
① 之:动词。到,去,往。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①。”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②,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③,何足算也!”
【今译】
子贡问:“如何才配称为‘士’?”孔子说:“对自己的行为能保持羞耻之心;出使到其他国家,能不辜负君主委托的使命,这样的人可配称为‘士’了。”〔子贡〕说:“我冒昧地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里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敬爱兄长。”〔子贡〕说:“我冒昧地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话一定守信用,行动一定坚决果断。〔虽然这样做〕是浅薄固执的小人,不过也可以作为次一等的了。”〔子贡〕说:“如今从政的人如何呢?”孔子说:“咳!这些器量小的卑贱的人,算得了什么!”
【注释】
① 弟:同“悌”。敬爱兄长。
② 硁硁然:“硁(kēng坑)”,通“”,小石坚确貌。形容浅薄固执。孔子认为如果不问是非曲直,在大事上糊涂,只管自己的言行“必信”“必果”,必然会陷于浅薄固执。《孟子·离娄下》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意思是:真正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行为不一定贯彻始终,只要合乎道义,按道义行事便成。这话可作为《论语》本章的补充。
③ 斗筲:“筲(shāo烧)”,盛饭用的小竹器,饭筐。斗、筲容量都不大(一斗只容十升;一筲只容五升,一说容一斗二升),引申来形容人的见识短浅,器量狭小。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①,必也狂狷乎②!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今译】
孔子说:“找不到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与他交往,那一定是要同狂者和狷者交往了。狂者有进取心,敢作敢为;狷者拘谨,洁身自好,绝不肯做坏事。”
【注释】
① 中行:合乎中庸之道的言行。 与:相与,交往,来往;向他传道,同他共事。
② 狂:指志意高远,纵情任性,骄傲自大,但勇往直前,敢作敢为,有进取精神。 狷(juàn倦):指为人耿直拘谨,洁身自好,安分守己,不求有所作为亦绝不肯同流合污。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①。’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②。’”子曰:“不占而已矣③。”
【今译】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没有恒心,不可以当巫医。’〔这话)真好啊!〔《易经》上也说:〕‘如果不能永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承受羞辱。’”孔子〔又〕说:“〔这就是叫没有恒心的人〕不用占卦罢了。”
【注释】
① 巫医:“巫”,巫师,能降神占卜的人。“医”,医师。古代巫、医往往合于一身,巫师亦往往掌握一定的医术,或以禳祷之术替人疗疾。朱熹说:“巫,所以交鬼神;医,所以寄死生。故虽贱役,而犹不
可以无常。”
② “不恒”二句:见《易经·恒卦·九三爻辞》。意为:做人如果不能永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三心二意,没有操守),免不了要承受招来的羞辱。
③ 占:占卜,算卦。孔子这句话的言下之意或为:没有恒心的人一定遇凶,用不着再去占卜了。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①,小人同而不和。”
【今译】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
【注释】
① 和,同:这是春秋时代常用的两个概念。“和”,和谐,调和,互相协调。指不同性质的各种因素的和谐统一。如五味的调和,八音的合谐。君子尚义,无乖戾之心,能和谐共处,但不盲从附和,能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故说“和而不同”。“同”,相同,同类,同一。小人尚利,在利益一致时,互相阿比,同流合污,能够“同”;然一旦利益发生冲突,则不能和谐相处,更不能用道义来协调人情世故。故说“同而不和”。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①,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②,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今译】
子贡问:“全乡都喜欢的人,如何呢?”孔子说:“未必可以。”〔子贡又问:〕“全乡都憎恶的人,如何呢?”孔子说:“未必可以。不如是全乡中的好人都喜欢他,坏人都讨厌他。”
【注释】
① 好(hào号):喜爱,称道,赞扬。
② 恶(Wù务):憎恨,讨厌。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①。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今译】
孔子说:“给君子做事容易,却难以讨他的喜欢。不以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喜欢的。而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对人却能按才能的大小合理使用他。给小人做事很困难,却容易讨他喜欢。虽然不以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也会喜欢的。而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对人就求全责备。”
【注释】
① 易事:易与共事,事奉他、给他做事容易。 说:同“悦”。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①,小人骄而不泰。”
【今译】
孔子说:“君子安舒坦然而不骄傲放肆,小人骄傲放肆而不安舒坦然。”
【注释】
① 泰,骄:皇侃《论语义疏》:“君子坦荡荡,心貌怡平,是泰而不为骄慢也;小人性好轻凌,而心恒戚戚,是骄而不泰也。”朱熹说:“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
子曰:“刚,毅,木①,讷②,近仁。”
【今译】
孔子说:“刚强不屈,果敢坚毅,质朴老实,言语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注释】
① 木:质朴,朴实,憨厚老实。
② 讷:说话迟钝。引申为言语非常谨慎,不肯轻易说话。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①,怡怡如也②,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今译】
子路问:“如何才配称为‘士’呢?”孔子说:“互相勉励督促,待人亲切和气,可以称为‘士’了。朋友之间要互相勉励督促,兄弟之间要亲切和气。”
【注释】
① 切切偲偲(sī私):恳切地责勉、告诫,善意地互相批评;相互切磋,相互督促,和睦相处。
② 怡怡(yí移):和气,安适,愉快。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①,亦可以即戎矣②。”
【今译】
孔子说:“有作为的领导人教练百姓七年,就可以〔使百姓〕从军作战了。”
【注释】
① 善人:好的有作为的领导人。一说,善于治军作战的人。
② 即:靠近,从事,参加。 戎(róng荣):军队,战争。
子曰:“以不教民战①,是谓弃之。”
【今译】
孔子说:“用没有经过军事训练的人去作战打仗,这就叫做抛弃他们。”
【注释】
① 不教民:即“不教之民”。没有经过军事教育训练的人。
宪问篇第十四(共四十四章)主要记孔子及其弟子论修身作人之道,兼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宪问耻①。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③,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今译】
原宪问怎样是可耻。孔子说:“国家有道,应做官拿俸禄。国家无道,仍然做官拿俸禄,就是可耻。”[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这些毛病]都能克制,可以算做到了仁吧?”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至于[算不算做到]仁,我不知道。”
【注释】
①原宪:即子思。参阅《雍也篇第六》第五章注。子思,当属于前章孔子所说的“狷者”类型的人物,故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