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去读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永乐大典 2 >

第246章

永乐大典 2-第246章

小说: 永乐大典 2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曰:当候忌日,近暮送之。使者既至,因以忌日斋书至廷页门下,会积阴累旬。近暮吊客至,多说先公僚,廷页因览诗,呜咽流涕,悲不自胜。翌日上对,大陈说忠贞謇谔,有勤乎王室,亦人望所属,不宜沦滞于遐方。上因降玺书,劳问。俄而迁荆州长史。由是陆象先,韦嗣立。张庭、贾曾皆以谴逐。岁久因加甄叙,廷页常以说。父之执友,事之甚谨。而说重其才器,深加敬慕焉。
  【邵氏后录】
  柳子厚记其先友为父墓志,意欲著其父。虽不显所交游,皆天下伟人。
  故 友
  【礼记】
  亲者,无失其为亲也。故者,无失其为故也。
  【论语】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
  【史记】
  贾子楚昭王与吴战。楚军败走,王忘踣履。已行三十步,王反取之。左右怪而问之。王曰:楚国虽贫,岂无一履哉?吾悲与之俱出而不与之俱反矣。于是楚俗无相弃者。范睢与魏齐言曰:子所以得不死者,以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意耳。
  【五典毓蒙事实】
  景差至蒲骚见宋玉曰:不意重见故人,慰此去国恋恋之心。昨到梦泽,喜见楚山之碧,眼目顿明。今又会故人,闭心目足矣。
  【汉书】
  光武,少与严光同学。及即位,思其贤,访之齐国得焉。三聘而后至。引入,论道旧故,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座。帝笑曰:朕与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崔豹古今注】
  郑弘行宦京洛未至,夜宿一。如过如缘二切,河边地也。于是逢旧友四人,四顾荒郊村落绝远,酤酒无处,情抱不申。仍各以钱投水中,依评共饭,尽夕酣畅,皆得大醉。因名沉酿川。
  【韩氵虎涧泉日记】
  故友不可见,新相知者有数。老觉宾朋日日稀,故家言话转依违。百年以往自兴废,千古其间谁是非,江左风流徒可想,山东豪杰竟何归?勾吴于越连闽峤,瘴雨蛮烟百鸟飞。
  益 友
  【论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注:友直则多闻真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南轩云:友者,所以辅成己德也。直者,有遇必问。谅者,忠信相与。多闻者,如诚可广。是三者友之,则使人常怀进修而不耿自足,得不日益乎?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
  【孔子家语】
  孔子曰:吾死之后,商也日益。谓与贤己者交。
  【性理会元】
  范云:无友不如己者,所以进德也。夫与贤于己者处,则自以为不足;与不如己者处,则自以为有余。自以为不足则日益,自以为有余则日损。游云:孟子之论尚友也。以一乡之善士为未足,而求之一国;以一国之善士为未足,而求之天下;以天下之善士为未足,而求之古人。无友不如己者,尚友之道也。求得贤者尚而友之,则闻其所不闻,见其所不见,而德日起矣。此仲尼所以期子夏之日进也。
  【三国志】
  吕岱,亲近吴郡徐原,慷慨有才志。岱知其可成,赐巾称与共言伦。后遂荐拔官至侍御史。原性忠庄,好直言。岱时有得失,原辄谏争,又公论之人或以告岱。岱叹曰:是我所以贵德渊者也。及原死,岱哭之甚哀,曰:德渊。吕岱之益友,今不幸。岱复于何闻过?谭者美之。位大司马。
  【镇江志】
  梁刘遵,晋安王剌南,徐遵,为治中,甚见宾礼。大同元年卒。王为皇太子深悼惜之,令曰:吾昔忝朱方,从容坐首。良辰美景,清风月夜。益鸟舟乍动,朱鹭徐鸣。未尝一日不追随,一时不会遇,酒兰耳热。言志赋诗。校覆忠贤摧扬文史益者三友。此实其人。
  【上蔡语录】
  谢显道,见河南夫子辞而归。尹和靖送焉,问曰:何以教我?谢子曰:吾徒朝夕从先生,见行则学,闻言则识,譬如有人服乌头者,方其服也,颜色悦怿,筋力强盛;一旦乌头力去将如之何?尹子反以告夫子。夫子曰:可谓益友矣。
  【唐柳宗元】
  《进送韦七秀才下第求益友序》:韦中立所谓先声后实者,岂唯兵用之。锥士亦然。若今由州郡抵有司求进士者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辞,道今语古,角夸丽,务富厚。有司一朝而受者几千万言,读不能十一。即偃仰疲耗,目眩而不欲视,心废而不欲营。如此而日吾能不遗士者伪也?唯声先焉者。读至其文辞心目必专。以故少不胜。京兆韦中立,其文懿且高,其行愿以恒。试其艺益工,久与居益见其贤。然而进三年连不胜,是岂拙于为声者欤?或以韦生之不胜焉有司罪。余曰:非也。谷梁子曰:心志既通而名誉不闻,友之过也。名誉既闻而有司不以告,作不取有司之过也。《谷梁》:昭公十九年句人之视听有所止,神志有所不及。古之道:名誉未至,不以罪有司。而况今乎?今韦生乐植乎内,而不欲扬乎外,其志非也。孔子不避名誉以致其道,今韦生伏其文简其友,思自得于有司,抑非古人之道欤?将行也。余为之言,既以迁其人,又以移其友,且使或者知释有司也。
  损 友
  【论语】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及善柔,友便佞,损矣。注:友直,则多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便,习熟也。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善柔,谓工于媚说而不谅。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旯之实。三者损益正相反也。严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太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南轩云:便辟、便佞、便于辟与佞者。善柔,谓善为柔者。辟则客止足恭,柔则每事毕屈,佞则巧言为悦。是三者友之,则使之日趋于骄惰焉得不日损乎?
  【孔子家语】
  孔子曰:吾死之后,商也日益,谓与贤己者交;赐也日损,谓好悦不若己者交。故君子所交。
  信 友
  【周礼】
  孝友任恤注:任,信于友通。恤,忧患也。
  【论语】
  子曰:朋友信之。
  【中庸】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大学】
  与国人交止于信。
  【史记】
  吴季札使邻国,道过徐君。徐君见李札剑欲得之,而口不言。札心知之。及回,徐君已死。札乃解剑挂于徐君家树而去。
  【两汉蒙求】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至日巨卿果到,升堂拜母,饮尽欢而别。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商子微,晨夜省视。元伯临尽,曰恨不见死友。寻卒。式梦元伯玄冕垂缨而呼曰:吾死当以某日葬。子岂能相及?式觉而悲赴之。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未届而丧已发引。至圹将窆,而柩不肯进。其母抚之曰:元伯岂有望也?停柩移时,见有素车白马哭而来。母曰:必巨卿也。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与异路。永从此辞,会葬者千人皆挥涕。式执绋引柩乃前进,式留止次修坟树而退。
  互见死友
  【会稽典录】
  卓恕,字公行,上虞人也。与人期约,虽遭暴风疾雨无不至者。尝从建业辞太传诸葛恪。恪问何当复来,恕答曰:某日当复亲觐。至是日恪停食候恕至。时宾客会者皆以为会稽建业相去千余里,道隔江湖,岂得如期,须臾,恕至,一坐尽惊。
  诤 友
  【孝经】
  子曰: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抱朴子】
  《交际篇》:善交狎而不慢,和而不同。见彼有失,则正色而谏之;告我以过,则速改而不惮。不以忤彼心而不言,不以迸我耳而不纳;不以巧辩饰其非,不以华辞文其失;不形同而神乖,不匿情而口合;不面从而背憎,不疾人之胜己。护其短而引其长,隐其失而宣其得。外无计数之诤,内遗心竞之累。夫然故鹿鸣之好全,而伐木之刺息。
  【张子经学理窟】
  有问于程子者曰:吾与人居视其有过而不告,则心有所不安,告之而人不受则奈何?曰:与之处而不告,非忠也。要使诚意之交通在于未言之前,则言出而人信矣。又曰:责善之道,要使诚有余而言不足,则于人有益而在我者无自辱矣。
  【晏元献公类要】
  穆员与张舍人书云:友朋之分,攻过为先。差之毫厘,则赖讥正。
  【朱子语类】
  先生谓时举曰:朋友相处,要得更相规戒。有过则要告,时举应诺。先生曰:然小过只哓哓底说,又似没紧要相似;大底过夫,又恐他已深痼不容易说。要之只尽公之诚意耳。
  【胡五峰知言】
  能攻人实病者至难也,能受人实攻者为尤难。人能攻我实病,我能受人实攻,朋友之义其庶几乎?不然其不相陷而为小人者几希矣。
  正 友
  【黄石公素书】
  枉士,无正友,注曰:李逢吉之友,则八关十六子之徒,是也。
  【通鉴外纪】
  宣王四十六年初,王将杀其臣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不许。王曰:汝别君而异友也。儒曰: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若以诛友;友道君逆,则帅友以违君。王怒曰:易而言则生,不易则死。儒曰:士不枉义以从死,不易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之过以正杜伯之罪。王杀杜伯。左儒死之。
  【东汉书】
  东汉苏章,字孺文,为冀州刺史,故人为清河太守。章行部按其奸赃,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章曰:今日苏孺文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按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章无私,望风畏肃。
  【五典毓蒙事实】
  裴土自为相,有故人求京光尹判司。土自曰:公才不称此官,不敢以故人之私伤朝廷至公。他日目盲宰相怜公者不妨得之。土自则不可。
  【北史】
  源怀行一巡行北边六镇。有怀朔镇,将元尼须者,与怀少旧,贪秽狼籍,置酒请怀,曰:命之长短,由卿之口。岂可不相宽贷?怀曰:今日之集,是乃源怀与故人饮酒之坐,非鞠狱之所也。明日公庭始为使人检镇,将罪状之地,尼须挥泪无以对。于是表劾尼须其奉公不挠如此。
  【宋眉山唐子西集】
  《正友论》:庾公之斯,以朋友之故废君命,而君子不以为私。叩轮去金,发虚矢以塞责,而君子不以为欺。郦况之说其友也,其言甚甘,而君子不以为险,其友为之堕肱陨首覆宗绝祀,而君子不以为忍。知此二义,然后可以言友矣。方汉之时,吕禄之权为如何,其宗族亲党,日夜相与思虑计议者为如何,国家社稷宗庙之势为如何,而父又劫质其急为如何?又安得舍所重以全所轻,则以计劫之也固宜。彼子濯孺子之事,岂至是耶。以区区之郑,固非卫之所以存亡。而区区之子濯孺子,又非郑之所以强弱,敌去而追之。兹又国事之区区者,而弯弓于其友,则在名义为至重,此孟子所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势也。何得以吕禄比之,夫莫重于金,莫轻于羽,此虽三尺之童足以知之。至于轻重之中又有轻重焉,则非通孟子者不能权之矣。孟子之书,世未有通之者,故汉魏之臣如苏章于禁之徒,皆以得已之事亲诛其友,犹复毅然自谓忠于朝廷,而世亦莫知其为天下之至恶。自是而后,一变而相证,再变而相告,三变而至相诬蔑也。岂不愈惑哉?呜呼!名教之事,圣贤谈之尽矣,患不深考尔,君使已诛其友则如之何?曰:审之,祸大则诛之,余者可救则救之,可赎则赎之,无罪者辨之。不可则辞于君,要之不可以执戈,友为不善则如之何?曰:审之,祸大则诛之,其次痛责而力止之,不从则去之,其小者则忠告之,不从则已,终不可弃也。夫上则善其君,下则善其友,使君臣朋友之间无不满焉者,岂非人之所欲哉。不幸而至于此,则古人所以处之者亦有道矣,而论者不察以君臣为公,指朋友谓之私,何其不思之甚欤。孔子曰:以孝事君,则忠。曾子曰:朋友不信,非孝也,是相生法也。何名为私乎?父子兄弟出于天,君臣夫妇朋友出于人,而父子兄弟夫妇主恩,君臣朋友主义,则五教之中近于君臣者,唯朋友为然,故欲知人臣之忠者,必于朋友焉观之,宁有贼害其友而能忠于所事者乎?是物理之必不然者,夫以公心处之何适而非公。苟私矣,则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皆私也,宁独友哉。嗟乎!教之所自出者三,而世阙其一。曰师,其所以为教者五,而世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