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阴阳学-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它也是自己的浅薄给自己做了手脚,因为你必须受其招数。怀柔的另一个特征,就是不可抗拒性,你接受不接受都需要接受。这是一门克敌制胜的技术,是专用来为轻视它的人用的。
一个出身卑贱的穷小子想要娶得侯门大家的闺秀,就需先把自己伪装起来,甚至伪装到你敬仰的地步,然后不自觉双手把闺秀献上。一等目的达到,便会扯去面具,吓你一跳,告诉你一个真实面孔。你认从不认从,穷小子是很有把握的,因为他知道你的弱点。
怀柔之术的又一个特征,就是对自己善于伪装而目的一达到便解除的过程。至于什么时候解除怀柔的伪装,那就要视其目的性和把握性而定了。从某种意义上,怀柔的运用是对人之虚荣和伪装刮骨疗毒的无情利斧,只要这个怀柔之术的运用者,不是怀着报复之心他就能成就大业,并能有效地制止别人对自己的怀柔战略,因为他识破之并能反利用之。所以,人们在生活中经常尝尽你最轻视的人给你的苦头,这就是怀柔的胜利。
怀柔的目的性极强和不失时机的运用,没有什么忍辱负重可言。怀柔是一个斗士的战术,已经远离了报仇雪恨的目标。报仇雪恨之残忍是国人助长罪恶更加罪恶的渊薮。
因为一个苦大仇深的人,心胸只盛得下罪恶而没有公正可言。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国人就是这样去解决问题而贯穿历史的。再加上那种对好人终得好报、恶人终究遭报应的宿缘借用,仇恨之习便深扎于内心。自己不报也有天替他报,这一个报仇的报字真是惊天动地泣鬼神的。孰不知这恶人比你活的还要长久、快活,或者这恶人没得到你报他的仇他就无疾而终了。你便一生难以抒发胸中抑郁之气了。
又如近年市面上一批由在洋人土地上生活的假洋鬼子也以国人之心写洋人之事的书,也便有了某某在一笔买卖中被人骗了,终于有一天反过来把这个骗子也给骗了,那你有何高明?你不去研究内中失败的自己不足之处,而专注于对一个人的复仇心理,或干脆用这种复仇心理作为内心生活的主宰,那就更是得不偿失了。也许等你去报某人多少年给你的仇时,某人已经想不起在哪儿见过你而莫名其妙呢。这同怀柔心境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用有仇不报非君子来衡量一个人的话,怀柔之术多是小人所为。因为怀柔是一种技术,而自己置之度外,不受其成功得失所左右,直到成功为止。运用怀柔战术没有固定的目标,是一种生存手段,算是对人性深有了解的人。小人对怀柔的运用是针对君子所为的,尤其是以温良敦厚为美德的国人,以道貌岸然来表示对小人的轻视,是因为要以此来掩盖其不可见人的私处,小人正是看中这一私处而使君子失败。国人对君子和小人的划分多么荒谬,未曾见面就给某人下了断语:普通老百姓便称好人与坏人之分;有点教养的人物便称君子小人之分。三国演义便被国人以忠奸类别,未曾出场便不假思索地认为曹孟德是奸臣小人。
事是人做出来的,人只有通过做事才能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人。而国人却时常不以事论之而以人论事:好人做了坏事还是好心办了坏事;而坏人办了好事则是别有所图而已。如果这坏人要告诉别人自己做了件好事,就必须把自己所谓小人的本来面目隐藏起来,直到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好人才能做这么好的事的时候,坏人才会告诉别人这本来是坏人所为的呢。对流行的顺应常常使人忘记了对流行的尊重而去对流行物的趋炎附势,对流行的屈服已成实务的依赖。
第一篇 人性的观念和生活的痛楚流行职业与对流行的屈服随波逐流是民族文化追求优雅处世的必然走向。对标新立异之士的仇视,以及灭之而后快的残酷,是每个民族比之不及的。谁想逆水行舟,就如在川流不息的街上要挡住抄近路的人群,不管那近路需要践踏草地或跃过栏杆。一个普通人是不能充当这个角色的,因为这是你管了他的闲事;但假如你是交通警察,你不但可以随便越过栏杆,过草地也会被人默认,尽管那草地上没有路,不属警察管辖。这也就罢了,警察还有操罚款随意性的自由,他说罚你五十你就需夹进一百,尽管他告示上写的是二十或三十元,你只准偷看,问都不敢问的,如果有一点不满就会再加五十。
国人喜息事宁人。不然自己吃亏,别人便会说他愚蠢。这就是国人人性的宽容美德,连别人要了你的命都可宽容;你要了别人的命也自然会指望别人对你宽容。宽容不是人性独具的特征,而是制人制己的工具。如情分的获得,你宽容了他,他就必须对你千恩万谢,永记你对他的恩情,等下一次有了宽容的机会,他就要把宽容还给你。而且只准多还,不得充数,否则就是忘恩负义之人。国人人性中的商业特性是本能独具的,公平枉谈,但斤斤计较,或只准别人礼让自己而以自己多讨别人一点便宜为胜。至于牺牲了最重要的东西,是不是换取的也是最重要的东西,那是无所谓的,眼前需要能够满足就行。
急功近利便导致了流行事物的诞生。
一个人命运多舛,才想起拜佛,一旦顺风顺水起来,就会把本事移到自己身上。不会平日就注重向佛,以为这佛能给他带来钱财和好运。一个人想到饥饿,首先是向别人磕头求乞,只要能马上填饱肚子就可以,也不会去想平日是否得罪过这个人。牺牲自己,幸福别人,是国人人性追求的最高境界。佛就是这样的,既能满足你无时无有的需求,还要承受你平日对他的冷落。佛既非人,却要求他富有人性,因为他需为人活着,不管他自己愿意不愿意,这对人来说无关紧要。信佛便成一门永远给那些在尘世得不到实物的人以恩赐的流行职业。流行是因得到得不到的好处而界定,而非一个人的情感期望或兴趣所致。因图实惠而产生追寻流行的特性,而在某一个阶段流行什么,只不过是一朵浪花而已。
对流行的顺应却常常使人忘记了对流行的尊重,而对流行物去趋炎附势。而力挽狂澜的人是什么都可以得到的,但国人对流行的屈服已成实务的依赖。社会之好勇的正义之士,常为某项被冷落已久的东西突然获得大众的青睐而热血沸腾,比如人们突然对有知识的人讨好起来,便认为人类有救了,知道了知识的重要。这同一家父母有众多儿女,其中一个能为父母分担全部的责任,父母便要求别的儿女也要向他看齐,别的兄弟姐妹就得向这其中一个讨好,以换取父母对自己的欢心一样。且不论这知识是否有用无用或这其中的一个儿女是否愿意不愿意,只要能及时满足他人的需要就行。文人也罢、商人也罢、知识分子也罢,只要你能满足公众的期望,便会赢得公众的逢迎。如果你偶然做错了几件事也是可以原谅的,只要你不要绝了人们对你的期望就行。这如家中儿女中那个支柱儿女,一旦成为父母眼中的支柱,便可以多得些好处和自由,哪怕你欺负了兄弟姐妹也可以得到父母的原谅,只要不去动不承担支柱责任的念头就可以。
国人对流行是一种可以嗟来之食可以不费力气的需要,对流行物即流行职业便成了一种具体的依赖。因为人的需要太丰富和繁多,所以不论哪份职业也无法满足这种全能需要,甚至佛这门职业也做不到,其结果就是人们对流行职业家的无情抛弃。流行职业家自己刚被人哄得醉生梦死,一瞬间却不知道自己魂归何处,便诅咒大众的人心不古。不过他们起码还有个职业,不管过时不过时。可怜的就是那些一心一意照父母的喜好去讨好和学习那个被父母提拔的兄弟,却不知道那个兄弟在无形中已因不能满足父母太多的期望而失宠了;虽然失宠,起码捞了个孝道的名声,而自己什么都不是。
又如那些因为作家文学家吃香,便拼命去翻书本,向作家学习,却突然发现作家文学家没有人稀罕了;人家起码还有个作家和文学家可以当帽子戴戴,而自己写的东西、下的功夫恐怕超过了作家和文学家,却到头来什么都不是,便有了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因为流行职业欺骗了他们,他们在仇视这些流行职业的同时,也捎带仇视了自己,接着就会上进一些,运用国人之察言观色的本领,看风使舵,看到底哪份流行职业将会到来,以便自己早做准备,先别人一步。其实你自认为占了光,这个流行职业却不流行了。人也便越发的忙碌,越发的看风使舵到不择手段的地步。
对流行职业家的追逐、导致的捧杀,使流行职业更趋流行化,无异成了一种集体自杀行为。公众却无意去抛开流行职业而生存。比如经济改革使经济学家成了一门流行职业,便有无数的人想做经济学家了。殊不知全国三十多个省(直辖市)、一百多个部委(相应机构)和一千多所高等院校,平均每一个省市、每一家部委、每一个院校都有一至二个经济研究单位,或中心或院或所或室,每一个单位至少有五个以上的经济学家,近十万人,还不算新加入的若干少数和兼职经济学家,这经济学家便有着著名、不著名的区别。还有很多人在默默耕耘着,以期早一日成为一个经济学家乃至著名经济学家,因为到那一天自己就会名利双收,如现在的经济学家去经商去做官一样,都有一本资产证书。
其实国人又中了流行的圈套,经济学家增多并不能保证你能赚钱,就如女人多了并不能使男人更幸福一样。
东欧地区的经济学家数量超过了其他国家,经济照样暗无天日;美国经济学家也只不过千把人;而日本,压根儿对经济学家这个称呼都模棱两可。看来这流行职业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商人对于国人来说,也是门职业,能满足人的实际需要,等人们感觉到钱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时,这门职业也会过时的。
鞭炮的消失使街道变得冷落和沉寂,这无声之处其实很难胜有声之处的舒展。确实也是,过年并没有什么特别。
第一篇 人性的观念和生活的痛楚鞭炮的声音鞭炮的消失使街道变得冷清和沉寂,如公子不声不响地进入了小姐的后花园,总想弄出点声响让邻居知道,但还得想到退身之路也就作罢。这无声之处其实很难胜有声之处的舒展,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这鞭炮对于春节有如那毛驴被赶着出圈,出也得出,不出也得出,农夫的鞭响只是毛驴出圈过程中的点缀而已,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于是这鞭炮响与不响,春节是一定要过的,也许没有了鞭炮,吃在口里的饺子才会滋味深长。
国人对鞭炮的爱戴只因为想听那个响声,所以便接着制造了一个气球之类的东西,供自己打气使其爆破。这气球除了比点燃鞭炮多了一些程序以外,就是它是被气憋破的,同那实心的爆竹有着很大程度的不同:实心的爆竹可以使人想到流弹和没有来得及排除的地雷,这是危及人命的;而气球内装的是气,便让人联想到炮声,在很远的地方开花,于自己是安全的。同时也因为这内里憋足的气一下子爆破,让人感觉到受了旧年的许多窝囊气,有了机会发泄出来,确是扬眉吐气的日子。新年便痛快了许多,这办法端的好处多多。
只有一点,这是事后的残余。爆竹响后,碎纸屑遍地都是,不过这纸屑使人平添了一些喜庆的痕迹,使得春节的气息能多留一些日子。可气球响后,也会留下那让人一不小心踩上就会摔倒的碎塑料皮,提醒你新年要对自己的生存问题小心翼翼,免得摔倒。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特点:爆竹响起,烟尘会污染空气,呛了喉咙;而气球响后,内中的气不知是不是人在旧年的郁闷之气。倘若是这样,这气虽然不会呛人,但内含了许多的传染细菌,却要让更多的人分享,就要考验人的免疫能力,自然这空气还是被污染了。这就要提醒现代的人们不但要防止烟火污染了空气,还要提防气流混合后污染了心境的纯净,也许前者并没有后者那么危险,但国人只是想听到那一个响声,管它放出来的是什么则没有人去关心的。如果以声响来区分日子的新旧,气球和爆竹没有什么不同,这一年一年的,并没有因此而多增加欢欣的意味。所以这气球的命运绝对不会如那爆竹一样盛行,因为人的气是有限的,出完了气这新的一年怎么过?不妨在吹气球的时候,留下一口气鼓舞一下肺腑,这是最关键的。
鞭炮的消失似乎还同春节之节日气氛的日渐淡化有关。如果在苦难的岁月盼望过年是为盼一个好年头的话,现实似乎已经做到了。十几年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