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之清十二帝疑案-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房,我讲到顺治的时候,讲到六大弊政,圈地占房。北京内城原来所有人统统搬走,房子留给旗人住。住有了,占了房子,地有了,圈的地分了,不做工,不务农,不经商,做什么呢?有人说,说清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八旗子弟游手好闲。我说这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他做什么呢?手不做工、不务农、不经商,这手只有游手,没有事干只有好闲。
第八,定学校。后来发现这小孩要上学,学校要分等级:宗学、觉罗学,就归宗人府管;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归内务府管;八旗叫八旗官学,也叫八旗学,归八个旗分着管。学校是固定的,分等级的,和汉人不是一个,和民人不是一个学校,后来上到了高一级的学校了,但是考试单有名字。
第九,定婚姻。旗、民不通婚,不是满、汉,民包括汉人、回人、苗民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不光是汉族。旗、民不通婚,个别有例外了,那另说了,就总体做了规定,旗、民不通婚。
第十,定司法。旗人犯了法,地方官不能审理,单有一个审理的程序。旗、民犯了同样罪,同罪不同刑。《大清律例》规定:旗人犯了徒刑,一年折合枷号五天,就是判一年刑,要是民人判一年刑的话,旗人就关五天就行了。
实际上不止这“十定”,还有其他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八旗制度它是从清军入关之后就这么定下来了,一直到清末。到清末北京旗人有多少人呢?《北京市志稿》对宣统年间北京旗人的户口有一个统计:京城24旗,黄旗30312户,白旗34924户,红旗24317户,蓝旗29230户,合计118783户。就是11万多户,一户有人说是五口之家,我算了大约要六口之家,父母、夫妻再加几个孩子,大约五口到六口之间吧,这么个数,平均起来算。京城宣统时候旗人总数多少呢?北京旗人大约20万户,人口大约100万,这是一个很庞大的,我叫做“旗人群体”。这个旗人群体不工、不农、不商,吃钱粮,一代一代传袭下来,靠国家供应,后来国家就供养不起了。八旗制度在清入关以前适应了当时的战争环境,亦耕亦战,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把分散的满洲人连接到一起,用军事的方法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力量。但是,夺取政权之后,定都北京之后,在新的形势之下,八旗制度怎么改革,怎么适应新的形势?也做了一些改革,修修补补,因为八旗生计问题在康熙晚年出现了,雍正就很严重了。有的人没饭吃了,发到东北开垦去了,路费给你,给你点安家银子,这些人怎么肯到东北种地去啊,领完银子再跑回来。所以,八旗生计问题是困扰清朝政府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愈演愈烈。最后,八旗制度崩溃了,大清帝国的宝顶锈蚀,坏掉了。八旗制度,大清帝国的基础崩塌了。最后结果只有一条,就是大清帝国垮台了。清朝皇帝有八次历史机会,但是失去了,不做图强维新的改革,不做重大的彻底改革,修修补补、应应付付,最后受害最大的首先是宗室、是贵胄、是八旗,他们很惨,辛亥革命之后,种地不会,做工不会,经商不会,拉洋车也不会。我看到很多材料,没有饭吃,文化又不会。所以说清朝,八旗制度兴则清朝兴,八旗制度衰则清朝亡。清朝最后,从6岁的同治、4岁的光绪、3岁的宣统做皇帝,就可以看出来,上层腐烂了。八旗制度可以看出来下层腐烂了,从上到下腐烂了,所以清朝这个帝国也就灭亡了。
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三)
内容简介
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兴衰荣辱,荡气回肠。在她如此漫长的岁月中,演绎着一个王朝的如日中天;清王朝的12位皇帝,文治武功 各有千秋。在他们离去的背影中,浸染着一个帝国的沧桑日暮。那么,清朝何以统治中国长达296年?它又为何丧权辱国、走向衰亡?这个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究竟留给后世怎样的记忆?那么,他们如何登上皇位?在那一次次登极大典的盛大、繁华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大清王朝296年江山社稷的根基——八旗制度,究竟从何而来?它何以缔造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军队,又为什么还是它,最终葬送了中国最后的王朝?
清朝八旗的 “十定”,奠定了清王朝统治中国296年的基础,同时,也埋下了它没落和衰亡的伏笔。成也八旗,败也八旗,大清王朝的荣辱与八旗的兴衰休戚相关。那么,庞大的八旗究竟人数几何?在清王朝没落之后,他们的命运又将如何?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将与我们一同回望那个远去王朝的背影,纵览清朝296年的风云变幻。
全文
大家好,今天我继续讲清十二帝总说。现在讲第一个问题:一、清朝选官的科举制度。大家知道,清承明制实行科举制度,但是,在清朝入关前,不是这样的,没有搞科举。
我这里面讲一个故事,就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天命十年,1625年,他下了一道命令,就是要屠杀汉族的生员,就是儒生知识分子。理由是所谓明朝的在辽东的生员暗通明朝,一旦查出进行处决。令下之后,有一些儒生就隐藏起来了,大约有三百人侥幸免于一死,但是他们沦为八旗的啊哈,就是奴仆。努尔哈赤死了之后,皇太极继位,皇太极就调整他父亲对汉人的政策。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下了一道命令,就是对汉族的儒生下了一条命令,这道命令这样说:“诸贝勒府以下,及满、汉、蒙古家,所有生员,俱令考试。各家主毋得阻挠。有中者,仍以别丁偿之。”就是说各个贝勒,满、汉、蒙古家,如果有汉族的生员在那儿做奴仆的话,都要参加考试,不许阻挠。考中了怎么办?你缺额由政府给你补上。考试的结果有二百人取中。这二百人从八旗奴仆下面拔出来,免除奴仆的身份,还给予绸缎、布匹的奖励,当时绸缎、布匹是非常珍贵的。并且优惠两个兵的差徭,就是免除两个丁的徭役,这样做,历史记载叫做“天下大悦。”很多汉族人,汉族知识分子很高兴。到天聪八年,就是1634年,皇太极又下一道命令,就是再次录取汉族的生员,考试的结果,录取了228人,在这228人当中又进行了一次复试,录取了16个人作为举人,这16个举人后来就到了清朝的内三院,分配他们做文官。他们对清初的建设特别是文化的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皇太极选拔汉族儒生,仅仅是清朝科举制度的前奏,还算不成一个科举制度。
清朝正式实行科举制度,是顺治入关以后。清军入关之后,大学士范文程上了一道奏疏。范文程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就是说要治理中原这个天下,首先要得人心,士,知识分子是优秀之民,得了他们的心就得到了天下。当时的摄政王睿亲王多尔衮,看到这个奏疏之后就同意了,批准在全国实行科举考试。顺治二年,正式实行科举考试。
清朝的科举考试沿袭明朝,基本相同,科举考试先要进行童生的考试,童生就是儿童的“童”。童生不一定都是小孩,有的12岁左右,大的六七十岁,凡是考取之前都算童生。
童生考试分三考:一、县考,在县里,由知县主持。考取之后,再进行府考,由知府主持。又考取之后再进行院考,就是由省的学政主持,学政相当于今省教育厅的厅长。经过县考、府考、院考,都合格了,成为秀才,就是优秀的人才。秀才有资格参加县学或者府学生员,就是学生 学员。他们取得这个身份之后,才有资格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也可以说考秀才,是正式科举考试之前的一个前奏和准备,或者叫做资格。
清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作三级:一、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地点在省城,由皇帝派的考官主持考试。考试分三场,一场三天,一共考九天。考的人很多,考中了,叫做举人。举人有名额的规定,各个省不一样,大体上100人上下,举人里面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乡试的考试是在秋天,所以叫“秋闱”。乡试考试的第二年,就举行会试,所以一、乡试,二、会试。
会试也是每三年举行一次,地点在北京。因为是由礼部主持,汇集天下的举人在北京考试,所以叫做“会试”。会试考试地点在北京的贡院,就是今北京火车站北面贡院胡同的地方,贡院现在没有了,但是贡院胡同这个地名还存在。考场房舍大约有九千间,一排一排的,房子很小,宽大约4尺多一点,进深大约3尺多一点,高5尺多一点,这么一个人一个小屋。墙的两面有砖托,两层,隔成板,下面这个板就做板凳,上面那个板就做书桌。墙上有一个龛,里边装上蜡烛,装上吃的,喝的,一场考三天,三场考九天,就在这个小屋子里头,进去之后封门加锁。
经过考试,考中了的,叫做“会试”,会试的第一名叫“会员”,取得会试的资格才能进行第三级考试,就是殿试。
三、殿试,殿试也是在北京考,通常在皇宫太和殿前考试,所以叫“殿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朝廷的考试,所以也叫“廷试”。殿试考试是一天,开始在天安门前考试,后来在太和殿前考试,有时候也在保和殿前考试,地点经常变化。大部分时间是在太和殿前考试,太和殿前,康熙的时候,露天,每人一个小桌,没有凳子,站着书写,时间是在阴历的三月或者四月。乾隆的时候,就统一定在四月二十一举行殿试。殿试考的,结果取中了,就叫“进士”,进士分三等,叫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就是三个人,就是状元、榜眼和探花。前三名由皇帝亲自定,考官把参加殿试的考卷大约选出十份,送到皇帝面前,由皇帝最后点前三名,点出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在科举考试的时候,连中三元是很难的。就是乡试的时候,我得了解元,会试的时候,我得了会元,殿试的时候又得了状元,就是连中三元,三个考试都考第一。整个清朝入关后268年,得三元者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他是得了解元和会元,乾隆说,这个人连中两元了,就让他连中三元吧,他就连中了三原,这是很侥幸的。
清朝的科举考试,一共进行了112科,大体上三年一次,有时候也加科,就是加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数很多,你像光绪九年,参加会试考试是16000人,取中者,考中的308人,比我们今天高考难多了。清朝112科进士,总共多少人呢?总共是26846人,平均大体上一年100人。道光以后,中国人口四万万,每年平均取一百个进士,可见考试之难。乾隆的时候有一个特别规定,就是台湾到北京来参加会试的,它有一个规定就是每十人取一人,是比较优惠的一个条件。
清朝的进士的考试最低的一次是81个人,最多的一次是399个人,就是每年数字不完全一样,平均算起来大体上每一届就是每一科,大体每一科300人上下,所以考进士是很难的。进士里面得了状元就更难了,状元里面有很多的故事,我举几个例子跟大家说一说。
第一个,状元叫孙承恩,这是顺治的时候得的状元。殿试的时候取十名考卷送到皇帝面前,请他点前三名。这里面有一个人叫孙承恩,推荐他做第一。顺治要点他做状元的时候,突然想起个事情来,前一个时期流放了一个人,发配,那个人叫孙旸,这个人和孙承恩是不是一家人,如果是一家子这事就值得考虑了。顺治拿不定主意,他就让大学士王熙快去访查,大学士王熙接到顺治的指令之后,很快地骑着马就到了孙承恩的寓所,把刚才的事情如实地告诉孙承恩,王熙说:“今升天沉渊决此一言”,就在你这一句话。孙承恩想了想说:孙旸和我是一家人。王熙觉得很遗憾,这件事情只有顺治皇帝、他和本人知道,别人都不知道。你这句话决定你一生的命运,说你再慎重考虑。孙承恩说:就这样吧,我要忠诚,要如实地报告,我和孙旸是一家的。王熙非常惋惜,认为状元这下肯定在那不行了,打着马就赶紧回到皇宫。这个时候,顺治正秉烛在那等待王熙的回答,王熙回去以后给顺治如实奏报,顺治说这个人很忠诚,很正直,就是他了,做状元。
康熙的时候,状元还有一个事情,就是李蟠,蟠桃那“蟠”。殿试的考试在太和殿,前面考试,站着,阴历的三月还是很冷的,在那儿做文章,有的人就吓得直哆嗦,旁边还有兵看着呢。规定的时间,李蟠没有答完卷子,就催他交卷。他就跟旁边那护军一边哭着,一边央求:他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