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三国闲话大全-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绍。马腾活得长一点。
这些人乃是当时汉王朝的精英中的精英,却在数年内完全土崩瓦解。在他们的血泊中,站起了曹操、刘备和孙策这样的新兴势力。
想起曹操那句话“任贤唯举”,是完全抛却了门第观念,他的手下人才之丰富凌驾于任何诸侯之上。可以说,十八路诸侯讨董贼,使所有诸侯开始意识到:旧王朝的秩序已经不复存在。乱世真正开始了。于是从十八路诸侯解散后,新一轮势力的分配立刻拉开了序幕,天下立刻开始了毫无秩序可言的弱肉强食。而在这个时候,对旧时代拒绝最彻底的曹操就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十八路诸侯的讨伐象征了汉王朝实际的崩溃,象征了乱世的开始,这就是我的结论。
最后谈一下此次联军对曹操的影响。曹操在联军期间写下了“白骨露于夜,千里无鸡鸣”的著名诗句,委婉地表达了对诸侯们的不满。可以说,那时的曹操多少有点匡扶天下的豪情和报国的壮志。但在诸侯们的推诿不前下,曹操看见了政客的真正虚伪本色。曹操当时说了这么一句话:“竖子不足与谋!”
我仔细想那句话,分明可以感觉到其中的愤懑、藐视,更多的是悲伤。或许从那一刻开始,曹操才真正看清了所谓的政客,所谓的天下,也明白了乱世的道路。那个以前特立独行、执法严格的专心的小吏曹操至此结束,这一句无比哀伤的话宣称了一个奸雄的诞生。他在那一刹那告别了以前所有的雄心和理想,剩下的是对乱世的征服之心。这就是我的看法。
(七)王允
王老头出场是很忽然的,不象一些重要人物出场前都有伏笔。王老头一出场就给我白痴的印象:平白无故编个生日让大家去呜啊呜啊哭,也不怕混进个把奸细。我一直在猜王老头是不是只想先捞些生日礼物,然后岔开话题哭一阵了事以省饭钱。曹操说得好:“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当时王允定然丑态毕露。我更怀疑王允要除掉董贼究竟是为了替汉朝除害呢,还是为了保证自己的财源……然后他就乖乖把七星刀给了曹操。我想王老头太蠢了,万一人家拿了刀反身给你告密,你立马完蛋。
不过王老头也就是迂腐点,智商还是很高的,充分表现在美人计和连环计问题上,处理得精妙。一次很成功的计划。最妙的是这段:“温侯何不从太师去,乃在此遥望而发叹?”布视之,乃司徒王允也。相见毕,允曰:“老夫日来因染微恙,闭门不出,故久未得与将军一见。今日太师驾归眉坞,只得扶病出送,却喜得晤将军。请问将军,为何在此长叹?”布曰:“正为公女耳。”允佯惊曰:“许多时尚未与将军耶?”布曰:“老贼自宠幸久矣!”允佯大惊曰:“不信有此事!”布将前事一一告允。允仰面跌足,半晌不语。良久,乃言曰:“不意太师作此禽兽之行!”
这一段表演出色已极,与前面那个傻王允判若两人。
到后来,董贼死,西凉反,长安破,吕布要带王允东出武关,王允不从,吕布只得走。王允被李郭俩流氓杀了。
老罗意犹未尽,假惺惺的题诗:“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老王是个忠臣,而且是司徒。注意,司徒可不是随便可以当的,需要惊人的政治才干。在演义里,政治才干我看不出来,但是谋略术是很优秀的。他算是为国除了一大害,更重要的是,他为美人计加离间计加……的连环计提供了新思维,使得政治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如果抛却前面白痴愚忠的王允不算,老王还是个成功的人物。
可是同时,他也背负着士大夫最终的归宿。汉朝是重视贵族血统的地方。袁绍被人那么推重,只因为他“四世三公”,二乔那么牛,只因为他们老子乔玄当过太尉。而自曹操开始,任贤为举,贵族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兴势力开始登台。王允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只能作为贵族的最后一个老分子用一些鬼蜮伎俩来做事,着实令人恻然。
(八)孟达
孟达第一次出场是张松给刘备送完地图后提到的,当时捎带提的还有法正法孝直。说是“久慕皇叔之英名”啥的。我当时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一个小时候看的黑白片《小兵张嘎》里吃西瓜的典型的汉奸嘴脸。事实证明,这仨都是白眼狼。刘璋对他们也不算很坏,做的是不错的职位,领的是很高的薪水。可是还是起心反叛。他们的理由堂堂正正:天府之国,惟有德之士居之。听起来象回事。可是用诸葛亮评价魏延的话:“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痛快淋漓,立刻揭露了这几个败类的嘴脸。
苍天有眼,张松早早被杀了。当时的情景使我想起我看过荷马史诗里特洛伊也有个叛贼在图谋期间被杀。但看那家伙被杀时有点怅惘,看张松被杀时心里忍不住想幸灾乐祸一下。法正很潇洒地活着,封了蜀郡太守,然后露出了真实嘴脸:仗着有孔明撑腰,睚眦必报。果然是一派小人嘴脸。可那时孟达呢?我倒奇怪了,这小人怎么不露点劣根性呢?
终于,在关羽被围时,廖化舍命出来要救兵。身在上庸的孟达却按兵不动,还挑拨刘封休要出兵。那是十年前,我九岁,对关羽仰慕得很,恨不能把孟达挫骨扬灰。然后孟达似乎也看穿了我对他的恨,溜到魏国做了一个很不错的官,依然掌管上庸——注意,上庸虽是山城,却是荆州通往汉中的唯一道路,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然后,在老罗虚构的安居平五路一事里,孟达碍于和李严的交情,硬是拖延了十万大军的作战计划。这也是我唯一对他印象好的一次。
然后,就是公元227年的事,孟达起心反叛。我算了一下,那年他56岁了。任何一个人到了老年都会有点彻悟。说真的,我真的无法理解——小说中——孟达为何要造反。三国鼎立,谁的实力强大尽人皆知。诸葛亮无敌的神话在高人眼中是不确定的,而孟达也断非无谋之辈。所以这一点而言,孟达是很有骨气的。至少是迷途知反,还带点悲壮色彩。
后来孟达被司马老儿宰了,人都把孟达起事论为失败。但小说读者或许没发现一件事:孟达临死前杀了一个人,魏国当时的第一猛将,徐晃。联想到和徐晃仲伯之间的张颌后来在对蜀作战中的无敌,可以明白杀了徐晃有多大的功劳。
在我九岁时,我恨孟达,但是我现在十九岁了。仔细想一下,可以发现很多问题。他在待遇不错的条件下宁跟刘备,是否真是为了功名利禄?他在关羽危急时不发救兵是否真的错误?以上庸人马之少,吴兵重围之严,何况一旦救关羽不成,吕蒙乘机袭取汉中,蜀汉亡矣!孟达当时做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说实话,关羽一死,荆州一失,就注定了三国最后的结局。孟达当时做的决定可能是影响整个历史进程的,但以他如此微弱的能力,无法左右天下大局。可以这么说:即使关羽能救,荆州也必失,历史终究无可改变。
而他在晚年,已经可以悠闲地做一个郡守的情况下,却忽然起兵。他应该知道,即使他成功,蜀汉也难以统一天下。他应该知道,以他的兵力,突入关中也是死路一条,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我很难猜度他的心路历程。一个人在转战多年后,自然而然地会回忆很多事。他如此做,或许真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了无遗憾。
所以,孟达,从某个意义上说,是个来去明白的男人。我认为。
(九)陶谦
演义里的徐州刺史陶谦乃是一介“为人温厚纯笃”的大地主。出场时很简单:曹操的老爸搬家路过,陶谦派手下人前去护送,属于拍孟德马屁的事。结果弄巧成拙,那派去的张某人见利忘义,杀了曹家满门。顺带说一下,那曹老爷的死样很丢脸:“是夜风雨未息,曹嵩正坐,忽闻四壁喊声大举。曹德提剑出看,就被搠死。曹嵩忙引一妾奔入方丈后,欲越墙而走;妾肥胖不能出,嵩慌急,与妾躲于厕中,被乱军所杀。”居然是被一个肥婆害死,可见曹老爷品位奇特,眼光独到。
曹操听说老子死了,“哭倒于地”。至于其中有多少奸雄成分我不知道。反正他立刻“切齿”去打徐州了,而且是全军出击。除了文若、仲德两位文官外,其余都杀去了徐州。注意此举,此举看似完全为了报父仇失去理智,但却是非常缜密的行为。一、兖州以西当时没有劲敌。二、文若和仲德恰是军中最有谋略的二人。三、守护的乃是非常关键的军略要地。可以说这个布置是非常成功的,即使后来吕布意外出现在山东,兖州全境也只被他攻取一半。曹操如果真象后面所说的那样为了报父仇而怒不可遏疯狂出击的话,很难做得如此缜密。可见他这次疯狂的出师多少有一点政治手腕在内。
曹操攻打徐州,陶谦还满脸慈善地出来企图化干戈为玉帛,被打得落花流水。没奈何,叫人去北海叫救兵。刘备来了,孔融来了,田楷来了。加上吕布在后作祟,曹操退兵了。此处有事情需要注意,陶谦、田楷、孔融、刘备的兵力合起来已经等于青州和徐州的联合军,其兵力已经可以与冀州袁绍相比,居然还不如曹操,也为后来的事埋下伏笔。
陶谦面对曹操是十足得无能。居然说:“曹兵势大难敌,吾当自缚往操营,任其剖割,以救徐州一郡百姓之命。”这一招看似仁德,实则无能之极。在刘备来后,陶谦“见玄德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于是就要求“让徐州”,被刘备义正词严地拒绝了。窃以为,这是一出绝妙的戏。陶谦岂会真心让徐州?这套把戏与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所言:“若不可辅,君可自为成都之主”的效果一样。欲擒故纵是也。而刘备枭雄如此,岂能不明其意?立刻就摆出仁德嘴脸:“万万不可!万万不可!!”于是两人假意推让一番。虚伪得很。
陶谦不久就要死了,于是临死前又叫玄德来要让徐州。注意刘备的话:“君有二子,何不传之?”这一句话妙极。我想,陶谦或许真的又用欲擒故纵:一旦玄德推辞,他就顺水推舟把徐州给自己的儿子,又请玄德“善为辅之!勉之勉之!”可是玄德先把“君有二子”说了出来,陶谦没法再开口,只得一直让下去。于是徐州坐入玄德之手。
所以说,陶谦属于文武都失败的:用兵上惨败于孟德,手腕上更输于玄德。到头来枉为他人做嫁衣裳。
历史上,陶谦是这样的:“是时,徐州百姓殷盛,谷米封赡,流民多归之。而谦背道任情:广陵太守琊邪赵昱,徐方名士也,以忠直见疏;曹宏等,谗慝小人也,谦亲任之。刑政失和,良善多被其害,由是渐乱。下邳阙宣自称天子,谦初与合从寇钞,后遂杀宣,并其众。”看明白了吗?这么一个好好的徐州,他一来就搞得污七八糟乌烟瘴气,还居然放纵寇匪杀人越货。我真怀疑曹操的老子就是他亲手杀的。这样一个老流氓,失败是应该地。可是这里又开始了一个疑问:这么一个人,为什么要把他写成“为人温厚纯笃””的人呢?
归根结底是老罗的蜀汉情结作怪。鲁迅曰:老罗写刘备“状玄德之长厚而似伪”,就是把他写得太忠厚了反而虚伪。而玄德这样一个“仁义”的人,他所援救的如果是个杀人越货的流氓刺史,真的破坏他的形象,无奈只得美化一下陶谦。可惜再怎么美化,这个家伙还是很失败。我认为。
看一下注引,陶谦的老子是余姚的县长。也算世家子弟。他招惹曹操是六十三岁,说明也算遗老了。旧汉势力的代表,在新兴势力面前一败涂地。无论如何玩弄政治手腕,居然还不如一个卖席子的小子。故汉的官僚制度在乱世面前确实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生命力。也不能怪陶谦无能,他也算汉吏里的佼佼者。唯一可悲的是,他遇到了乱世。
(十)单挑
看三国时,看见单挑总是很兴奋。但见两军擂鼓如雷,旌旗蔽天,两将各拍战马,刀枪并举战在一处,当真酣畅淋漓。打三国游戏时,一旦有机会与敌人单挑,则是战斗最高潮。我最兴奋的是打三国七时用赵云与吕布挑,最后一个回合时,一招漫天飞舞把吕布挑了,那种兴奋难以言喻。
但是说实话,三国时的人并不是白痴,哪来那么多单挑?实际上,三国最早是戏剧来的,而戏剧里很注重将对将的单打,实则未必。象《三国演义》里那么多惊心动魄的单挑,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历朝